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9)
2023(257)
2022(231)
2021(227)
2020(182)
2019(351)
2018(361)
2017(526)
2016(396)
2015(378)
2014(367)
2013(392)
2012(414)
2011(340)
2010(318)
2009(286)
2008(283)
2007(263)
2006(239)
2005(215)
作者
(1695)
(1397)
(1346)
(1281)
(800)
(706)
(596)
(582)
(571)
(556)
(534)
(511)
(496)
(494)
(463)
(441)
(425)
(419)
(413)
(412)
(407)
(391)
(376)
(368)
(361)
(325)
(313)
(310)
(309)
(304)
学科
(831)
(679)
木材(533)
教学(416)
管理(366)
(252)
经济(252)
(249)
(249)
化学(247)
(244)
森林(244)
(230)
理论(224)
及其(201)
学法(201)
教学法(201)
(199)
企业(199)
(197)
(189)
材学(188)
土壤(177)
(177)
(176)
(174)
防治(174)
虫害(169)
水产(167)
学理(166)
机构
大学(5081)
学院(4730)
科学(2678)
研究(2576)
林业(2144)
业大(2094)
(1962)
中国(1757)
(1728)
研究所(1635)
(1592)
农业(1458)
(1335)
(1317)
实验(1296)
技术(1269)
(1230)
实验室(1206)
研究院(1199)
中心(1176)
工程(1158)
重点(1134)
科学研究(1121)
北京(1078)
(1021)
林业大学(1009)
农业大学(1001)
(1001)
(890)
教育(873)
基金
项目(4163)
(2994)
国家(2968)
科学(2692)
基金(2554)
科学基金(2022)
研究(1918)
自然(1832)
(1814)
自然科(1787)
自然科学(1786)
自然科学基金(1757)
(1553)
科技(1401)
基金项目(1278)
计划(1224)
资助(1215)
重点(1105)
专项(1065)
教育(1045)
科研(959)
技术(873)
(834)
课题(764)
(738)
大学(713)
(696)
(688)
创新(671)
林业(662)
期刊
学报(2649)
科学(2132)
林业(2128)
大学(1933)
学学(1888)
(1625)
中国(1108)
教育(1105)
农业(1030)
业大(969)
研究(947)
技术(757)
(750)
经济(750)
(632)
科技(604)
(585)
科技大(530)
科技大学(530)
(522)
北京(508)
林业大学(504)
管理(485)
自然(476)
农业大学(465)
自然科(441)
自然科学(441)
农林(437)
(437)
(347)
共检索到7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特夫  黄洛华  
对大叶、厚荚、卷荚、马占和黑木等5种不同品系相思木材的灰分、综纤维素、α纤维素、半纤维素、1%NaOH抽出物、苯醇抽出物、多缩戊糖、木质素、相对结晶度等主要化学组成及变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5种不同品系间相思木材主要化学组成的变异及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品系的相思木材中大叶相思、厚荚相思和马占相思木材具有基本相同的化学组成;而厚荚相思与卷荚相思、黑木相思之间,马占相思与卷荚相思之间以及卷荚相思与黑木相思之间的主要化学组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显著性。大叶、厚荚、卷荚、马占和黑木相思木材的综纤维素含量分别为:71 25%、70 84%、75 47%、72 38%和71 77%;α纤维素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洛华  秦特夫  
对5种相思树人工林木材的pH值和酸、碱缓冲容量的研究结果表明:5种相思树人工林木材之间pH值变异较小,其pH值在4.8~5.9之间;厚荚相思木材心材、边材之间pH值变化较大;木材的酸缓冲容量在2.7~8.35mL范围,碱缓冲容量在21.05~42.00mL范围内变化;5种相思树人工林木材的酸、碱缓冲容量的变化曲线变化趋势大体相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喆  孙柏玲  刘君良  柴宇博  曹金珍  
为了揭示真空热处理对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木材的作用机制,以日本落叶松木材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60,180,200,220和240℃的条件下对木材进行真空-常压热处理4 h。采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热处理对木材结晶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和电子自旋共振分析了木材在热处理过程中化学基团和表面自由基的变化。结果表明:经真空度为0.05~0.09 mpa联合常压热处理后,木材纤维素结晶度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未处理材结晶度为36.21%,热处理温度为160,180,200,220和240℃时,木材的结晶度分别为43.56%,46.26%,32.0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连祥  周定国  徐魁梧  
对受酸雨危害和未受酸雨危害杨树的年轮宽度和木材化学性质的对比研究表明 :酸雨对杨树生长和木材化学性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酸雨会导致树木生长减缓 ,年轮宽度变窄 ,受害材的年轮宽度较健康材相对降低 1 2 67%。受害材与健康材的 pH值无明显差异 ,酸、碱缓冲容量有显著差异。与健康材相比 ,受害材的戊聚糖和木质素含量相对升高 1 4 3 %和 3 72 % ,而综纤维素的含量相对减少 3 4 5% ,灰分的含量相对减少 8 3 4 %。受害材的抽提物含量显著地高于健康材 ,钾、钠、钙、镁等元素的含量低于健康材 ,铜和硫在受害材中产生富集。受酸雨危害木材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低于健康材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泰特夫  
对生长在酸雨及大气污染严重危害地区、轻度危害地区和未受危害地区三种条件下马尾松的木材化学性质和基本密度的对照研究表明,生长在受危害地区试材的心、边材生材含水率比在未受危害条件下生长的树木分别低30%和22%左右;基本密度与未受危害的树木无明显的差异。酸雨及大气污染危害对木材的化学性质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长在受危害地区试木中的抽提物和木素含量高;而α-纤维素含量则比生长在未受危害地区的试材约低1%至3%;在严重危害条件下生长的试材中组成纤维素的葡萄糖比在受轻度危害和未受危害条件下生长的试材约低2%;在受酸雨和大气污染条件下生长的树木中的纤维素相对结晶度比在来受危害条件下生长的树木含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方桂珍  李坚  徐宪祝  
本研究采用以多元羧酸类化合物为酯化剂 ,以无机盐类和含氮化合物为催化剂的关联体系。这一体系是一类新型的、水溶性的、无毒害、无污染的非甲醛系试剂交联体系。本文采用FTIR光谱 ,测定了木材及主要组分在交联化处理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变化 ;推测了多元羧酸与木材各组分的酯化过程经历酸酐反应中间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陆熙娴  黄洛华  秦特夫  
分析不同地区湿地松、火炬松和对照(马尾松)木材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性质,并用三种制浆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松木化学组成和制浆特性无明显差异;半化学浆可用于抄造牛皮纸或其他强韧包装纸;化机浆经漂白可用于配抄新闻纸、胶印纸和其他文化用纸;硫酸盐浆可生产牛皮纸及高档纸。试验还说明,树龄较大的松木制浆特性较好。湿地松、火炬松与马尾松一样,均为制浆造纸的优质材料树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鲁顺保  丁贵杰  彭九生  
对江西省14个毛竹主产区的毛竹材化学性质进行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对竹材化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竹材的纤维素含量比较稳定,受立地因子影响较小;综纤维素含量为73.6%,土壤厚度对竹材综纤维素含量影响差异显著;土壤厚度、腐殖质厚和母岩对木质素的影响差异显著;影响戊聚糖含量的主导因子依次为海拔、腐殖质厚和土壤厚度;影响冷水抽出物含量的主导因子依次为海拔、速效P和腐殖质厚,且海拔对冷水抽出物影响差异显著,并随海拔、速效P、有机质以及速效N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随腐殖质厚增大而减少;影响1%N aOH抽出物含量的主导因子有母岩、海拔、腐殖质厚和速效K,其中母岩对1%N aOH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逸婷  Marios Drosos  孙嘉  刘晓雨  潘根兴  夏少攀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热解温度和原料对生物质炭化学性质及官能团的影响,为优化生物质炭的化学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种温度(350、450和550℃)下进行热解,分别得到小麦秸秆生物质炭(WB350、WB450和WB550)、水稻秸秆生物质炭(RB350、RB450和RB550)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CB350、CB450和CB550)。分析这些生物质炭的pH值、灰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全碳和全氮含量,采用红外光谱法和~(13)C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生物质炭化学结构。[结果]当温度从350℃升至550℃时,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炭的pH值和C/N值均显著提高,全氮含量均显著降低;水稻和玉米秸秆炭的灰分含量显著提高,而CEC显著降低。从不同原料来看,当温度为350和550℃时,水稻、玉米和小麦秸秆生物质炭的灰分含量依次递减。同一温度下,玉米秸秆炭的CEC显著高于小麦和水稻秸秆炭的CEC。同一温度下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炭的全碳含量依次递减;玉米、水稻和小麦秸秆炭的全氮含量依次递减;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的C/N值依次递减。随着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炭中各种芳香族官能团含量增多,脂肪族官能团含量减少。温度为550℃时,水稻秸秆生物质炭的—CH_2和SiO_2的吸收振动强于玉米和小麦生物质炭,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炭的芳香性指数依次递减;当温度为350℃时,水稻、玉米和小麦秸秆炭的烷基指数依次递减。[结论]不同温度和原料制备的生物质炭中,550℃热解温度下的生物质炭具有较高的pH值,故推荐施用550℃热解的生物质炭来改良酸性土壤;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的CEC较高,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而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在350℃热解温度下含有较高的灰分含量和较多的脂肪族官能团,而在550℃热解温度下芳香性指数较大,其可能是同时增强土壤肥力和实现土壤固碳减排的潜在良好材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石雷  孙庆丰  邓疆  
采用木材定量解剖方法和木材化学性质分析方法,对引进的印度黄檀解剖构造性质径向变异特征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印度黄檀木材纤维长度和宽度均值分别是1430.87、18.02μm,导管分子长度和直径平均值分别是204.13、146.46μm,微纤丝角平均值是12.24°。印度黄檀的解剖构造特征的径向变异趋势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印度黄檀木材pH值为5.39,其结果为开发和培育印度黄檀优质材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梦云  安韶山  常庆瑞  杜崇松  
 在宁夏固原上黄试验区,对灌木林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上5种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碱解N表现为灌木林地>农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果园;全N表现为天然草地≈灌木林地>农地>人工草地>果园;速效P为果园>农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速效K为天然草地>果园≈农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有机质表现为天然草地=农地>灌木林地>人工草地>果园;阳离子交换量(CEC)为灌木林地>人工草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不同利用方式间pH差异不大。2不同种植年限的灌木林地和天然草地上土样间变异性较大,农地次之,而果园各土样间变异性不大。3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海燕  雷相东  陆元昌  周燕华  何楚林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primary forest,natural secondary forest,Pinus caribaea and Acacia mangium stands in Baisha County,Hainan Province,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soil pH,organic matter,total and available N,P and K.The effects of soil layers and forest st...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俊佩  王滋  周贤武  赵荣军  徐慧鸽  贾志明  裴东  
【目的】研究对比不同品系核桃木材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为木材的合理利用及优质木材的定向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东关村的23年生美国黑核桃比尔、拉兹、皮纳、哈尔、莎切尔、北加州、奇异、大果、帕米尔20号和奥奇1号共10个品系的木材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测量其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气干干缩率、全干干缩率、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硬度(径面硬度、端面硬度和弦面硬度)10个性状,运用ExcEl,SPSS StatiSticS,Origin 7.5等软件进行不同品系间的数据统计、方差分析及绘图比较。【结果】10个品系美国黑核桃木材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气干差异干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振华  李贵  陈瑞  吴敏  童琪  童方平  
为了解湖南省不同混交林林地土壤化学性质情况,以湖南省低山丘陵、山地中下部和山地下部3个不同地貌的5种混交林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混交林林地全N、全P、全K、速效K、水解N、有效P、有机质和pH值等土壤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同一试验地的不同混交模式之间林分的土壤化学性质基本上存在显著差异,所有模式中,混交林林分土壤化学性质所有指标均显现出混交林高于纯林;在不同土壤层中呈现的规律为上层(0~20 cm)>中层(20~40 cm)>下层(40~60 cm);在丘陵地,3杉木2马尾松3闽楠2红榉混交林为较好的混交模式;在山地,8杉木2马褂木混交林为较好的混交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凡  高鑫  付宗营  裘珍飞  周永东  
【目的】黑木相思木材颜色美丽,是优良的装饰用材。研究黑木相思化学组分(抽出物和木质素)对木材颜色株内(径向和纵向)变异的影响,可为探讨树木生长过程颜色形成以及木材加工利用过程颜色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IELab颜色系统对黑木相思株内不同径向和纵向位置木材的颜色参数(明度色品指数L~*,红绿色品指数a~*,黄蓝色品指数b~*)进行表征。采用水、苯醇和1%氢氧化钠溶剂抽提测定木材抽出物含量。采用硫酸水解法测定木材酸不溶木质素含量。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对木材抽出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1)径向上,由心材内层向心材外层,L~*和b~*逐渐减小,而a~*无明显变化规律;继续向外至边材,L~*明显增加,a~*减小,b~*微减小。沿纵向向上,心材L~*和a~*微降低,b~*无明显变化规律;边材b~*微增加,L~*和a~*无明显变化规律。黑木相思木材株内颜色差异整体上主要归结于L~*和a~*的变化。2)L~*与冷水、苯醇、热水和1%氢氧化钠抽出物在0.01层上以及与木质素在0.05层上均相互呈显著负相关;a~*与各抽出物和木质素在0.01层上呈显著正相关。L~*和a~*与抽出物的相关性大于与木质素,且与苯醇抽出物的相关性最强。苯醇抽出物的颜色深浅与其对应木材的颜色呈现一致性。3)黑木相思株内不同部位木材苯醇抽出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相似,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这些主成分为苯酚类、醇类和酸酯类化合物,含有丰富的羟基、羰基和苯环等结构。边材的苯酚类物质相对更多;心材的醇类物质相对更多;心材外层比心材内层的酸酯类物质相对更多。【结论】黑木相思木材颜色在株内的变异主要体现为木材颜色对黑色和红色偏向程度的差异,差异源主要是心材和边材,其次是不同部位心材。黑木相思的木材颜色与其抽出物相关性明显。采用苯醇抽提可获取黑木相思木材中的显色成分,可能为苯酚类、醇类和酸酯类化合物。树木生长过程,木材抽出物伴随材龄变化而积累,抽出物中各显色组分的复杂反应同时发生,最终导致黑木相思木材颜色的株内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