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2)
2023(9116)
2022(8161)
2021(7801)
2020(6503)
2019(15320)
2018(15242)
2017(29557)
2016(16177)
2015(18351)
2014(18386)
2013(18126)
2012(16448)
2011(14704)
2010(14342)
2009(12881)
2008(12313)
2007(10446)
2006(8918)
2005(7535)
作者
(46315)
(38240)
(37778)
(36020)
(24411)
(18430)
(17325)
(15296)
(14601)
(13499)
(13299)
(12634)
(11964)
(11903)
(11843)
(11622)
(11548)
(11397)
(10853)
(10789)
(9568)
(9260)
(9095)
(8631)
(8544)
(8522)
(8445)
(8312)
(7665)
(7598)
学科
(60961)
经济(60893)
管理(45178)
(42773)
(36058)
企业(36058)
方法(30677)
数学(26590)
数学方法(26276)
(16017)
中国(15339)
(15101)
(14566)
业经(13452)
地方(12393)
(11076)
贸易(11072)
理论(10781)
(10746)
农业(10720)
(10495)
技术(9941)
环境(9826)
(9548)
(9525)
财务(9488)
财务管理(9473)
企业财务(8976)
教育(8964)
(8742)
机构
大学(224865)
学院(221945)
管理(92530)
(83184)
理学(81407)
经济(81276)
理学院(80526)
管理学(79073)
管理学院(78688)
研究(72556)
中国(51558)
(47721)
科学(47321)
(36374)
(36150)
(35826)
业大(35164)
研究所(33456)
中心(32919)
(30526)
财经(30042)
北京(29994)
(29801)
师范(29465)
农业(28299)
(27395)
(26590)
(25318)
师范大学(24015)
经济学(23724)
基金
项目(161119)
科学(125961)
研究(116911)
基金(116596)
(101790)
国家(100922)
科学基金(86728)
社会(71534)
社会科(67645)
社会科学(67627)
(62972)
基金项目(62926)
自然(58171)
自然科(56800)
自然科学(56789)
自然科学基金(55752)
教育(53283)
(53264)
资助(48216)
编号(48160)
成果(38552)
重点(35493)
(35040)
(33506)
(33352)
课题(32468)
科研(31199)
创新(30987)
项目编号(30036)
大学(29896)
期刊
(86686)
经济(86686)
研究(63450)
中国(38207)
学报(37525)
科学(34318)
管理(32551)
(31816)
大学(27852)
学学(26151)
(25695)
教育(25072)
农业(22821)
技术(18836)
(14926)
金融(14926)
业经(14449)
图书(13726)
财经(13611)
经济研究(13541)
理论(12484)
实践(11819)
(11819)
科技(11811)
(11397)
(11389)
问题(11209)
技术经济(10483)
情报(10423)
(10268)
共检索到309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恒  危起伟  李伟  刘猛  李雷  杜浩  李罗新  
为获取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后代的光照偏好及其可能适应人工环境的遗传行为改变,通过黑白底质颜色选择、趋光性和最适光照选择实验,并采用个体与群体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5月龄、7月龄中华鲟子二代幼鱼光照偏好进行了研究。黑白底质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和7月龄幼鱼偏好白色底质。趋光性个体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对光亮区(200~250 lx)的选择较为显著(P<0.05),此现象可能与"信号—适应"假说和最适光照范围有关。最适光照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幼鱼对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柏福  袁涛  石小涛  高勇  
设计4种点光源(100 lx、320 lx、960 lx、1 920 lx)光照模式,以黑暗和面光源(68 lx)模式为对照,以30 min为实验周期,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子二代仔、幼鱼(5~29日龄)的趋光行为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仔鱼处于平游期(5~8日龄)时,点光源光照条件下活动鱼苗的趋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黑暗环境和面光源)(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袁美云  刘双凤  韩志忠  曲立  董宏伟  
随机选取3月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213尾,分别测定其体质量(Y)和全长(X1)、体长(X2)、头长(X3)、吻长(X4)、体宽(X5)、头宽(X6)、眼间距(X7)、体高(X8)、头高(X9)、尾柄高(X10)、尾柄长(X11)共11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施氏鲟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剔除了与体长存在显著共线性的全长、头长、吻长、尾柄长以及回归分析中不显著的体宽、眼间距、头高和尾柄高,定量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柴毅  龚进玲  杜浩  李罗新  杨文杰  危起伟  
通过测定卵的直径、卵粒质量、受精率和孵化率系列指标以及精子的激活率、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系列指标对人工驯养子一代中华鲟配子进行质量评价,并通过该批受精卵孵出的子二代系列生长指标进行其发育状况分析。结果显示,子一代所产卵子形态饱满,卵径平均3.71 mm,小于自然繁殖群体。与历年在本基地养殖的自然繁殖群体统计资料相比,其受精率(60.1%)和孵化率(36.8%)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2012年和2013年的精子活力监测结果发现,子一代精子有效运动时间(漩涡运动+快速运动)均较野生群体高。表明子一代卵子质量较野生群体有所降低,而精子活力则较野生群体高。与历年该基地集约化养殖系统培育出的子一代中华鲟相比...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念民  杨合霖  丰超杰  吕伟华  曹顶臣  徐伟  张颖  
设置3.2mmol/L(对照组)、7.73 mmol/L、12.6 mmol/L及16.67 mmol/L等4个NaHCO_(3)碱度梯度,养殖3月龄杂交鲟60 d,比较碱度对杂交鲟幼鱼成活率、生长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出现最早死亡时间与碱度负相关;各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70.14%、64.1%、28.21%及51.52%,12.6 mmol/L及16.67 mmol/L组与对照组死亡率差异极显著(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晓津  谢仰杰  王军  苏永全  
研究孵化至12月龄大黄鱼的淋巴器官如头肾、胸腺、脾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首先应用显微与超微技术研究大黄鱼初孵仔鱼至12月龄免疫器官——头肾、胸腺与脾脏的发育。3日龄仔鱼出现头肾原基,原始造血干细胞最早被发现于头肾,很快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4日龄仔鱼出现脾脏原基和胸腺原基。脾脏靠近内脏,含大量窦状隙,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细胞与血小板。胸腺是最迟出现的淋巴器官,但发育较快。胸腺位于鳃腔背上角,主要由胸腺细胞(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分为外区和内区,二者虽没有明显界限,但容易区分。研究结果还表明,随着年龄和鱼体重量的增长,胸腺、头肾和脾脏的重量均有增长的趋势,脾脏重量与体重的关系要比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肖慧  李淑芳  
一龄中华鲟生长特征研究肖慧,李淑芳(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中华鲟是我国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由于其在鱼类演化、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独特地位,许多水产工作者相继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了保护与增殖中华鲟资源,进一步完善中华鲟早期阶段的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书环  聂品  舒少武  杜浩  Foo Khong Lee  杨月梅  邵纯  邸军  黄君  曾令兵  危起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程大川  郭华阳  马振华  江世贵  刘西磊  杨其彬  李涛  
为了探明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分别测定其全长(TL)、体长(sL)、头长(hL)等11个形态学指标和体质量(BW)。分别计算形态性状测量值和体质量数值之间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分析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关联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卵形鲳鲹被测量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相关系数皆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通径分析中,3月龄卵形鲳鲹仅全长、体宽、体高和尾柄高的形态性状测量值对幼鱼体质量数据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严福升  王志刚  刘旭东  刘志鹏  张全启  
随机选取3月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100尾,分别测量全长(X1)、体长(X2)、头长(X3)、体厚(X4)和体高(X5)共5个形态学指标和体质量(Y)。通过SA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进而对各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进行剖分。明确影响3月龄牙鲆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牙鲆选育提供数据支持和理想的测度指标。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间及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P<0.01)。体长、体厚和体高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佟丽佳   冯小芳   王苏皖   李亚博   王瑜   封元   蒋秋斐   徐军   顾亚玲   张娟  
为分析不同动物模型对宁夏地区安格斯牛18月龄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影响,筛选出估计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最佳动物模型,本研究使用包含或剔除母体遗传效应、母体永久环境效应及母体与直接遗传效应之间是否存在协方差来区分6种动物模型,借助DMU软件的DMU_AI模块,利用约束最大似然法(AI-REML)估计安格斯牛18月龄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和似然比检验(LRT)确定遗传参数估计的最佳动物模型。结果表明:1)模型4是估计安格斯牛18月龄体重(Body weight, BW)、十字部高(Crucifixion height, CH)和管围(Shin circumference, SC)的最佳模型,该模型估计的以上3个性状的直接遗传力分别为0.42、0.29和0.22,母体遗传力分别为0.11、0.14和0.05,总遗传力分别为0.23、0.12和0.11。2)模型6是估计安格斯牛18月龄体高(Body height, BH)、体斜长(Body length, BL)和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 CC)的最佳模型,该模型估计的这些性状的直接遗传力分别为0.48、0.48和0.64,母体遗传力分别为0.02、0.12和0.08,总遗传力分别0.33、0.18和0.34。综上,考虑直接遗传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之间的协方差、母体效应可对目的性状更加准确的进行无偏预测。本研究为加快安格斯牛的遗传进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志强  李霞  谢晓红  易军  雷岷  任永军  郑洁  邝良德  李丛艳  
本文研究了溶菌酶对肉兔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60日龄新西兰兔6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负对照组),Ⅱ组饲喂基础日粮加杆菌肽锌(100 g/t,正对照组),Ⅲ组饲喂基础日粮加溶菌酶(100g/t,试验组)。结果显示:生产性能方面,试验组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溶菌酶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而料肉比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经济效益方面,杆菌肽锌组和溶菌酶组的增重饲料成本比基础日粮组分别降低了8.22%和6.15%,差异显著(P<0.05);屠宰性能方面,杆菌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程小冬  张伟  张德玉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铁对新西兰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104只30日龄新西兰生长肉兔,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以硫酸亚铁形式添加50、100、200 mg/kg铁,预饲期7 d,正试期23 d。结果表明:日粮中铁添加水平对新西兰兔的平均日采食量(AD I)、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没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额外添加100 mg/kg铁,新西兰兔的成活率最高。不同铁水平对新西兰兔的屠宰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肾脏指数影响显著(P0.05)。日粮中铁添加水平对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振华  李福昌  
本试验探讨了日粮中不同硫酸锌和蛋氨酸锌水平对2~3月龄生长肉兔各组织锌浓度的影响。选用2月龄新西兰肉兔70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以硫酸锌和蛋氨酸锌形势添加40、80、120 mg/kg锌,预试期7 d,正试期23 d。结果显示:添加不同的锌添加剂,均能有效提高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胰脏、血清、胫骨中锌含量,添加蛋氨酸效果锌优于添加硫酸锌;在添加120 mg/kg锌范围内,肝脏、血清、胰脏、脾脏、胫骨锌浓度能较好地反映日粮中锌含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和飞  王印庚  廖梅杰  李彬  孙明超  杜佗  张文泽  范瑞用  
本研究基于全同胞组内相关法对9月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体长、体重、肉刺总数3个性状的遗传力进行了评估。以前期收集、保存的刺参群体为亲本,选取了健康刺参29头,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及人工刺激采卵授精方法,按照1雌配2–5雄的原则,构建了6个母系半同胞家系及23个父系全同胞家系,至9月龄时,分别抽取每个家系30–50个后代测定相应个体的体长、体重及肉刺总数,应用数量遗传学分析和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刺参9月龄体长、体重和肉刺总数共3个生长性状的遗传力。结果显示,9月龄刺参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