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2)
- 2023(6910)
- 2022(5836)
- 2021(5270)
- 2020(4496)
- 2019(9799)
- 2018(9667)
- 2017(18294)
- 2016(10401)
- 2015(11277)
- 2014(11246)
- 2013(11011)
- 2012(10237)
- 2011(9293)
- 2010(9306)
- 2009(8769)
- 2008(8852)
- 2007(8012)
- 2006(6896)
- 2005(6547)
- 学科
- 济(34568)
- 经济(34488)
- 管理(33677)
- 业(30261)
- 企(26427)
- 企业(26427)
- 方法(14121)
- 财(14071)
- 制(13504)
- 数学(11969)
- 数学方法(11823)
- 学(10575)
- 体(9375)
- 中国(9300)
- 农(9033)
- 务(8874)
- 财务(8854)
- 财务管理(8830)
- 业经(8706)
- 企业财务(8480)
- 体制(8134)
- 银(7977)
- 银行(7950)
- 行(7578)
- 融(7505)
- 金融(7502)
- 技术(6597)
- 环境(6410)
- 划(6187)
- 贸(5832)
- 机构
- 大学(150134)
- 学院(148441)
- 济(57528)
- 经济(56239)
- 研究(54230)
- 管理(50522)
- 理学(43424)
- 理学院(42852)
- 管理学(42005)
- 管理学院(41735)
- 中国(39683)
- 科学(35708)
- 农(32078)
- 财(31407)
- 京(31287)
- 所(29161)
- 研究所(26536)
- 业大(25750)
- 农业(25387)
- 财经(24160)
- 中心(23756)
- 江(23455)
- 经(21932)
- 院(19725)
- 省(19240)
- 北京(18997)
- 经济学(18829)
- 财经大学(18178)
- 州(17839)
- 范(17577)
- 基金
- 项目(102199)
- 科学(79611)
- 基金(75445)
- 研究(68895)
- 家(68387)
- 国家(67884)
- 科学基金(56718)
- 社会(44040)
- 社会科(41728)
- 社会科学(41719)
- 省(40244)
- 基金项目(39514)
- 自然(38392)
- 自然科(37495)
- 自然科学(37474)
- 自然科学基金(36854)
- 划(34146)
- 教育(31812)
- 资助(30552)
- 编号(25077)
- 重点(23954)
- 制(23200)
- 部(22611)
- 创(21742)
- 成果(21623)
- 发(20962)
- 创新(20578)
- 计划(20537)
- 科研(20243)
- 性(20132)
共检索到223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敏 彭化贤 邓新平 马超 胡国胜
通过木霉菌(Trichoderma spp.)可湿性粉剂配方研究,确定配方为:润湿剂B54%,分散剂C46%,保护剂UV-1 0.3%,稳定剂E 0.2%,载体A1补足100%。质量检测结果表明产品中孢子萌发率75%以上,悬浮率75%以上,润湿时间
关键词:
木霉菌 分生孢子 生物相容性 可湿性粉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丽 曹传旺 薛绪亭 王志英 杜春艳
以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发酵液冻干粉为有效成分制备混配杀菌剂。在测定助剂对棘孢木霉生物活性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测定助剂对制剂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确定助剂种类和含量;通过机械粉碎法将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发酵液冻干粉与助剂混合配比加工成可湿性粉剂。室内离体试验法测定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和发酵液冻干粉不同配比的制剂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活性,获得最佳比例,并将其加工成可湿性粉剂。结果表明:棘孢木霉孢子粉和发酵液冻干粉可湿性粉剂最佳配比(质量比)为1∶1,润湿分散剂为1%Morwet EFW、5%TERWET1010、5%Morwet D425、7%木质素磺酸钙;紫外保护剂为0.3%纳米氧化锌,以硅藻土...
关键词:
棘孢木霉 助剂筛选 毒力测定 可湿性粉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柏连阳 周小毛 刘雪源 刘都才 李有志 徐惠清 刘劲军 陈桂华
介绍了 35 %丙·苄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的筛选 ,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和贮存稳定性试验 .经湖南、江苏两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用量为 0 .75~ 0 .9kg/ hm2 ,一次性防除抛栽稻田杂草的药效稳定在 90 %以上 ,且对水稻安全 ,增产显著 .
关键词:
除草剂 抛秧 丙草胺 苄嘧黄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英 孙丽丽 张健 曹传旺
以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为有效成分制成混配菌剂,采用高效小型粉碎机将筛选的助剂及原药混匀,在测定助剂对微生物活体的生物活性、制剂性能影响的基础上,进行混配菌剂助剂的筛选。通过生物测定筛选获得最佳混配比例,并将其加工成可湿性粉剂。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库斯塔克亚种和球孢白僵菌最佳混配质量比为3∶1,润湿分散剂为1%Morwet EFW、3%SDS、9%Morwet D425、9%TERSPERSE 2020;紫外保护剂为0.3%黄原胶,以凹凸棒土为载体补足100%。以此配方制备的混配菌剂的质量悬浮率72.73%,孢子悬浮率75.13%,润湿时间<1min,平均粒度为13.76μm。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宝英
“37%抗菌灵可湿性粉剂的研制与药效研究”成果通过鉴定1997年5月15日,由江苏省科委组织,江苏省教委主持,我校与泰州飞星化工公司共同完成的“37%抗菌灵可湿性粉剂的研制与药效研究”成果通过了技术鉴定。该成果是在承担欧共体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植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敏 邓新平 彭化贤 袁立博 王震
本文通过木霉菌(Trichodermaspp.)水分散粒剂配方研究,确定配方为:木霉菌活孢子≥5亿润湿分散剂B13%,B21%,C5%,保护剂UV-1 0.3%,崩解剂膨润土5%,粘结剂聚乙二醇2%,载体A1补足100%。质量检测结果表明产品中孢子萌发率75%以上,悬浮率80%以上,润湿时间22 s,崩解时间114 s,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
关键词:
木霉菌 分生孢子 生物相容性 水分散粒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凤玉 邹吉承 赵海岩 张燕之 周毓珩
S3307,稀效唑,英文名Uniconzole,是80年代初期由日本住友公司推出的三唑类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1,2]。用S3307浸种,处理之后的稻苗表现为矮壮、根冠比增大、叶色深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丽君 刘丹 范志金 钱传范 江树人 张丽 倪汉文
用带 FP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了必宁特可湿性粉剂中莎稗磷 (Anilofos)在稻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2年 2地的试验结果表明 ,莎稗磷在稻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消解都很快 ;莎稗磷在稻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 2~ 3d、1~ 2 d和 4~ 5d。到水稻收割时 ,莎稗磷在 2地水稻和北方 (北京 )土壤中均未检出残留 ,仅在南方 (扬州 )高剂量施药区的土壤中检出了痕量的残留
关键词:
莎稗磷 残留动态 气相色谱 水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波 杨仁斌 傅强 邹蓉 许爽 黄尧
为了评价烯啶虫胺在水稻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和环境安全性,2010-2011年在湖南、吉林、河北3地进行烯啶虫胺50%可湿性粉剂在水稻环境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并采用HPLC检测水稻环境中烯啶虫胺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烯啶虫胺50%可湿性粉剂在稻田水、土壤和稻杆中的消解速率非常快,其半衰期分别为:5.77 h、28.52 h、1.60~2.09 d;按推荐剂量在稻田环境中施用烯啶虫胺50%可湿性粉剂3次,距末次施药后14 d以上,收获的稻米中烯啶虫胺的残留量均为未检出(
关键词:
烯啶虫胺 液相色谱 水稻 残留动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海霞 马永强 郭青云
本研究选用具有高效除草活性的生防菌株多孢木霉(Trichoderma polysporum)HZ-31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菌剂的初步研制及其对阔叶杂草的毒力作用测定。通过载体和助剂的筛选,初步研制可湿性粉剂,并对其抗紫外作用、货架寿命以及对藜、猪秧秧的防效进行测定。结果表明,HZ-31最适载体为高岭土、几丁质和聚乙烯醇,这3种载体对HZ-31均有较好的抗紫外保护作用,载体对延长HZ-31的储存期效果较好,可明显增加在常温20℃条件下的货架寿命,低温保存效果更显著。菌株HZ-31可湿性粉剂对猪秧秧和藜2种阔叶
关键词:
多孢木霉HZ-31 菌剂研制 除草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揣红运 石延霞 柴阿丽 杨杰 谢学文 李宝聚
【目的】获得对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抑菌活性高的杀菌剂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最佳混配比例,将其加工成微粉剂并确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乙霉威与腐霉利不同配比混合物对多主棒孢的毒力,以Wadley公式评价其协同作用,明确最佳增效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筛选载体、助剂及最优配比,确定其最佳配方后,利用气流粉碎机超微粉碎加工成微粉剂,测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乙霉威与腐霉利以质量比1﹕1、1﹕4进行混配时,对多主棒孢菌株HG09112606、FQ07091401、HG11011509均表现为毒力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3.19、2.53、1.68;1.99、1.77、1.98,其中1﹕1的混配组合增效作用较为明显。以质量分数为10%的乙霉威·腐霉利为有效成分,3%的萘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NNO为分散剂,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K12为表面活性剂,1%的聚氧乙烯烷基醚为稳定剂,15%的白炭黑和补足至100%的硅藻土为载体而研制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为6.18μm,分散指数95.18%,浮游性指数86.26,含水率1.24%,坡度角67°,热贮分解率4.12%,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在盆栽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药量为100 g a.i./hm~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9.82%,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推荐用量时喷雾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量为100 g a.i./hm~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4.39%,与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在用量为300 g a.i./hm~2、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用量为90 g a.i./hm~2时的喷雾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霉威和腐霉利混配使用对多主棒孢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力增效作用;按照选定的配方加工成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小,分散指数、浮游性指数高,贮存稳定,在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华兰 叶鹏盛 何炼 刘朝辉 韦树谷 张骞方 李琼英 曾静
本文采用浸种、土壤施用及灌苗3种方式处理,研究木霉菌制剂对川芎生长和药理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霉菌制剂处理对川芎出苗成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控制川芎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增加川芎产量,并能提高川芎药理成分阿魏酸、藁本内酯的含量。结果还表明,木霉菌制剂处理对川芎的生长促进作用、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川芎药理成分提高方面均优于常用的化学农药处理。
关键词:
川芎 木霉菌制剂 生长 药理成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端永明 张廷金 徐兴阳 方荣启 杨宗云 王建光 李秀军 陈穗云
针对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示范推广中出现不同土壤环境中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开展砂土和壤土中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对烤烟抗逆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的效果在不同质地的土壤中差异明显。砂土中施用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15 kg/hm2的效果优于施用7.5 kg/hm2;前者的主要农艺性状显著高于常规防治和空白对照,未出现黑胫病病株,对烟草花叶病的相对防效达81.88%,比对照增产180 kg/hm2、增值8 400元/hm2。壤土中施用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制剂15kg/hm2的效果比施用7.5 kg/hm2的效果略差;后者的主要农艺性状显著高于常规防治和空白对照,未发现黑胫病和根黑...
关键词: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 砂土 壤土 抗逆能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茂山 蔡忠杰 关天舒 吕振环
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pH值、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等条件对木霉菌Tr01菌株孢子萌发影响作用。结果表明:25 ̄30℃及高湿环境是木霉菌Tr01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湿度条件,光照对孢子萌发无影响;分生孢子在pH值6 ̄5的弱酸环境下萌发最好;碳源中,麦芽糖能极大地促进孢子萌发,蔗糖、葡萄糖对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机氮源的蛋白胨对孢子萌发具有极大促进作用,无机氮源中NH4Cl、NH4NO3也能较好地促进孢子萌发,KNO3、NaNO3等则对萌发无促进作用;微量元素中一定浓度的MnSO4.4H2O、ZnSO4.7H2O能够明显地促进孢子萌发。
关键词:
木霉菌 分生孢子 萌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庄敬华 陈捷 杨长成 高增贵 刘限 牟连晓 郑雅楠
目的检测木霉菌(Trichodermasp.)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木霉菌应用后对部分生态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试验方法,将木霉菌孢子进行种子接菌、土壤接菌、水中接菌,研究木霉菌对瓜类作物生长性状的影响,在水中的存活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对大白鼠、大白兔的毒性。结果大多数木霉菌对甜瓜种子安全,并且能够显著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增加须根数和促进瓜苗生长;绿色木霉菌T23菌株对甜瓜及西瓜根际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群体数量无显著影响;木霉菌孢子在河水、井水、雨水及自来水中均不能萌发,分生孢子在水中存活约12~20d,厚垣孢子约20~30d,菌体自行消解;对鱼苗生长没有不良影响;对大鼠的急性经口和经皮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