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0)
- 2023(10156)
- 2022(9056)
- 2021(8471)
- 2020(7067)
- 2019(16449)
- 2018(16409)
- 2017(31475)
- 2016(17448)
- 2015(19510)
- 2014(19447)
- 2013(19373)
- 2012(17783)
- 2011(15966)
- 2010(15673)
- 2009(14147)
- 2008(13587)
- 2007(11497)
- 2006(9885)
- 2005(8515)
- 学科
- 济(66052)
- 经济(65981)
- 管理(49053)
- 业(45522)
- 企(38359)
- 企业(38359)
- 方法(32666)
- 数学(28182)
- 数学方法(27846)
- 学(17468)
- 农(17331)
- 中国(16151)
- 财(15536)
- 业经(14656)
- 地方(13489)
- 环境(12942)
- 和(11736)
- 农业(11655)
- 理论(11589)
- 贸(11138)
- 贸易(11132)
- 技术(10891)
- 易(10780)
- 划(10436)
- 制(10246)
- 务(10177)
- 财务(10119)
- 财务管理(10102)
- 企业财务(9570)
- 教育(9240)
- 机构
- 大学(245360)
- 学院(243347)
- 管理(98116)
- 济(89721)
- 经济(87661)
- 理学(86005)
- 理学院(85009)
- 管理学(83372)
- 研究(83217)
- 管理学院(82952)
- 中国(58393)
- 科学(56562)
- 京(52926)
- 农(45313)
- 所(43232)
- 业大(42251)
- 研究所(40132)
- 财(39127)
- 中心(36776)
- 农业(35905)
- 江(34084)
- 北京(33271)
- 财经(32192)
- 范(32090)
- 师范(31741)
- 院(30401)
- 经(29323)
- 州(28121)
- 技术(26859)
- 师范大学(25752)
- 基金
- 项目(177595)
- 科学(137625)
- 基金(127789)
- 研究(124956)
- 家(113674)
- 国家(112741)
- 科学基金(95436)
- 社会(75574)
- 社会科(71486)
- 社会科学(71464)
- 省(70542)
- 基金项目(69175)
- 自然(65346)
- 自然科(63751)
- 自然科学(63737)
- 自然科学基金(62545)
- 划(59642)
- 教育(56166)
- 资助(52493)
- 编号(50392)
- 重点(39970)
- 成果(39937)
- 部(37770)
- 发(37569)
- 创(37028)
- 科研(34599)
- 课题(34597)
- 创新(34524)
- 计划(34429)
- 大学(32126)
共检索到339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应震 李纪元 殷恒福 范正琪 倪穗 吴斌 吕焘
[目的]通过对花青素苷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和代谢产物的分析,系统地阐明‘金华美女’叶色变异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以‘金华美女’为材料,‘贝拉大玫瑰’、杜鹃红山茶和红山茶为参照组,使用NCBI Primer Designing Tool设计山茶DFR、ANS、LAR、ANR和UFGT基因的荧光定量引物,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测定这5个基因在叶片4个发育时期的表达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对应时期的多酚合成途径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表儿茶素),以及花青素苷合成途径的主要代谢产物矢车菊素-3-O-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季鹏章 梁名志 宋维希 蒋会兵 马琳 王丽 矣兵
对紫娟等茶树进行色素和花色素苷分析,结果表明:在紫娟叶片发育的3个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总量的变化趋势相似;紫娟叶片中类胡萝卜素随发育时期变化不明显,而花色素苷则急剧减少。生长到第三时期,花色素苷的颜色逐渐消失,叶绿素的颜色逐渐显示出来,在2种色素的共同作用下,紫娟叶片逐渐由紫色变成绿色。紫娟叶色的变化与花色素苷/叶绿素总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类胡萝卜素绝对含量变化的关系不大。
关键词:
紫娟 花色素苷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前瑞 陈德富 陈友云 张宏志 周朴华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asons of leafcolor transformation in 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three types of L. chinense var. rubrum, Zihei (black purple), Zihong(red purple)and Hongzhe(red_ochre), and L. chinense were taken as materials.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应震
‘金华美女’(Camellia japonica‘Jinhua Meinü’)是名贵茶花品种‘贝拉大玫瑰’(C.japonica‘Nuccio’s Bella Rossa’)的芽变品种,花径大,花型美观。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嫩叶到成熟叶的颜色由黑紫色逐渐转变为红色,使其成为茶花品种中花叶兼赏的珍品,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本研究以红叶的‘金华美女’为实验材料,并以绿叶的‘贝拉大玫瑰’,杜鹃红山茶(C.azalea)和红山茶(C.japonica)叶片作为对照,系统研究了花青苷合成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安然 王树凤 陈益泰 汪阳东 傅火勇 张永志 施翔
[目的]研究栎树叶片变色期相关生理物质含量的变化,探索其叶色多样性与生理特征变化间的内在联系。[方法]以红栎组的纳塔栎、舒玛栎、柳叶栎、月桂叶栎、樱皮栎,白栎组的琴叶栎、牛栎以及白栎等8种栎属植物4年生苗为试材,对其色差参数(L~*、a~*、b~*)、色素、可溶性糖和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秋季栎树叶片叶色参数L~*值变化幅度小,较为稳定。色差参数a~*值、b~*值、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花青素含量则逐渐上升;N、P含量在叶片变色期逐渐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同时a~*值与花青素、可溶性糖含量、C∶N和C∶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N和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常红栎组栎树叶色较白栎组红。由于各树种各指标变化幅度不同,导致不同树种叶色差异显著,且叶色保持期不同。叶片变色后期各栎树叶色从绿色变为黄红色、深红色、鲜红色或棕色。其中纳塔栎秋季叶色最红,同时呈现红色的时间最长。[结论]红栎组栎树较早进入变色期;变色前期各指标变化幅度小,此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被快速分解,花青素大量合成,是影响栎树秋季叶色的关键因素;变色期叶片N和P含量逐渐下降且利用率显著提高。
关键词:
栎树 叶色 花青素 营养元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秀华 孙威江 洪瑶新 谢凤 陈佳佳 陈志丹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叶色茶树嫩梢中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各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桂皮酸-4-羟化酶(C4H)、类黄酮-3′-羟化酶(F3′H)和花青素合成酶(ANS)等结构基因在紫化茶树品种(系)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白化茶树和常规绿叶茶树.紫化茶树因富含花青素呈紫红色,因此可推测C4H、F3′H和ANS等基因可能正向调控茶树花青素的合成与积累.
关键词:
茶树 花青素 结构基因 表达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志玲 李纪元 范正琪
By crossing experiments of some camellia species and C.japonica cultivars from 2002 to 200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ross-compatibility among some camellia species crossing C.japonica cultivar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among some camellia species crossing species. While crossing among camellia speci...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永红 李纪元 田敏 格日乐图
山茶花是我国著名的木本花卉,在园林上主要用作地栽或者盆栽供观赏,少数品种也可用作盆景或者切花。花可入药,种子可以榨油食用,木材可供雕刻之用,总之山茶全身是宝。
关键词:
山茶 低温胁迫 电解质外渗率 丙二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骆琴娅 漆龙霖 方晰 杨志林
对山茶属植物五个物种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物种间光合速率差异明显,4月份,最高和最低的相差达16倍;7月份,各物种光合速率普遍升高,物种间差距缩小,最高和最低相差2.5倍。各物种光合日变化曲线总的趋势一致,并具有明显的光合作用“午睡现象”。光合年变化可分为三种类型。当叶片成熟后,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无明显相关。当光合作用基本停止后,气孔并不完全关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晓军 唐晓波 李春华
选择3年生树龄的树冠面枝梢第3~5片叶片,测定分析了在秋季同等条件下不同品种与不同叶位的叶绿素含量与光合效率变化及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叶位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相关,以南江大叶茶和第5片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光化学效率(Fv/Fm、Fv/Fo)以福鼎大白茶和第3片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与叶绿素含量并不完全一致,在第4、5叶位极显著负相关,可将第4、5片叶的叶绿素b含量作为高光效的选择指标之一。
关键词:
茶树 秋季 叶绿素 光合效能 相关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孙苏南 王小德 徐腾 章宬 王开利 邓磷曦
为探讨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秋冬季叶色变化规律,研究落羽杉在不同光照、温度和不同生境条件下叶色转变时的生态生理变化,以落羽杉成龄植株为材料,于2012年8月下旬至11月中旬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不同方位与不同生境条件下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秋冬转色期落羽杉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树冠背阴面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向阳面,向阳东面高于向阳西面;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11月5日之后显著升高;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日平均气温与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间呈负相关;水生落羽杉叶绿素总质量分数、花色素苷相对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斯 陈玉萍
[目的]探讨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及其效应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武陵山区657户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收入效应。[结果](1)山区农户关于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用水平还有待提高,11.58%的农户未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同时采用科学用药技术与理化诱控技术的农户占样本农户的一半不到。(2)农户关于科学用药技术与理化诱控技术的采用行为存在互补关系,影响农户采用两种不同技术的因素存在差异性。(3)基于反事实分析框架,绿色防控技术可使未采用技术的农户农业收入提高6.04%;技术采用农户若未采用技术,农业收入水平将下降8.08%,且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与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技术采用收入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结论]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可显著提升山区农户农业收入水平。建议从鼓励农户多技术采用,拓宽农户信息获取途径,引导农户实现规模经营,以及强化技术培训与资金支持力度方面促进农户技术采用,实现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增收目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四平 刘轶倩 王春祥 魏建昆 郭秀林 马春红 于淑池
研究用砂培盆栽法,选用抗旱性较强的621及抗旱性较弱的中麦9,在正常水分供应条件下,对不同施肥水平处理,整株水平的不同叶位间,叶片衰老的时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叶片的自然衰老具有明显的时空顺序特点,符合细胞调亡的特征。本研究为冬小麦叶片自然衰老是细胞凋亡类型的推断提供了间接证据。
关键词:
冬小麦 叶片 衰老 凋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白罗 谭晓风 漆龙霖 贺晶 胡芳名
以山茶属29种红山茶组植物叶片为材料抽提DNA,利用筛选出的23种随机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谱带转化成0-1型数据,用UPGMA法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山茶属红山茶组的29个种划分为4大类,第1类为光果红山茶亚组,第2类为毛蕊系,第3类为滇山茶系,第2类和第3类属于滇山茶亚组,短管红山茶单独聚为一类。其结果与张宏达分类系统基本一致。根据各种之间的相容关系系数的大小,发现红山茶组内有3组亲缘关系较为相近的种。
关键词:
山茶属 红山茶组 分类系统 RAPD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