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2)
2023(5871)
2022(5346)
2021(4916)
2020(4541)
2019(10653)
2018(10487)
2017(20632)
2016(11958)
2015(13720)
2014(14094)
2013(14237)
2012(13683)
2011(12508)
2010(12622)
2009(11826)
2008(12167)
2007(11187)
2006(9603)
2005(8682)
作者
(38759)
(32650)
(32540)
(31118)
(20842)
(15926)
(15016)
(12846)
(12266)
(11778)
(11155)
(11069)
(10592)
(10579)
(10502)
(10450)
(10221)
(9707)
(9524)
(9458)
(8432)
(8216)
(8172)
(7469)
(7379)
(7353)
(7337)
(7239)
(6882)
(6854)
学科
(50493)
经济(50440)
管理(29602)
(28947)
方法(26489)
数学(23556)
数学方法(23310)
(22357)
企业(22357)
(14013)
(13821)
(13739)
中国(11849)
地方(10603)
(9848)
贸易(9846)
(9548)
农业(9114)
(8981)
业经(8894)
(7926)
(7401)
金融(7398)
(7350)
财务(7331)
(7311)
财务管理(7303)
理论(7269)
银行(7262)
(6878)
机构
大学(182759)
学院(179563)
(71494)
经济(69960)
研究(65510)
管理(63887)
理学(54834)
理学院(54149)
管理学(52980)
管理学院(52647)
中国(47784)
科学(44204)
(41423)
(39749)
(36278)
(33782)
业大(33304)
研究所(33284)
农业(33258)
中心(29848)
(28344)
财经(26658)
北京(25042)
(24030)
(23310)
师范(22973)
(22927)
经济学(22803)
(22123)
农业大学(21990)
基金
项目(119186)
科学(90215)
基金(84335)
研究(81131)
(76234)
国家(75648)
科学基金(61546)
社会(48631)
(47247)
社会科(45982)
社会科学(45964)
基金项目(44656)
自然(41554)
自然科(40552)
自然科学(40533)
(40493)
自然科学基金(39780)
教育(37675)
资助(36409)
编号(32278)
重点(27678)
成果(27458)
(26433)
(25812)
计划(24456)
科研(23973)
(23957)
课题(23029)
创新(22549)
科技(22451)
期刊
(75798)
经济(75798)
研究(50362)
学报(38203)
(36869)
中国(33773)
科学(31068)
大学(27394)
(26982)
学学(26090)
农业(24650)
管理(20583)
教育(17130)
(14860)
金融(14860)
技术(14269)
(13606)
财经(13382)
经济研究(12294)
业经(11600)
(11419)
问题(10922)
(10601)
业大(10452)
统计(9636)
技术经济(9227)
农业大学(8764)
(8731)
科技(8608)
理论(8601)
共检索到263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学余  韩威  李国辉  
以5个地方鸡品种白耳鸡(BAI)、狼山鸡(LAN)、萧山鸡(XIS)、北京油鸡(YOU)、泰和乌骨鸡(TAI)为研究对象,比较品种间13项肌肉脂肪酸组成指标的相对含量的差异,并对13项脂肪酸组成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44.96%),其次为狼山鸡(43.26%)、北京油鸡(38.98%)、萧山鸡(38.56%)、白耳鸡(34.40%),其中泰和乌骨鸡、狼山鸡与白耳鸡相对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白耳鸡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63.99%),其次为北京油鸡(59.76%)、萧山鸡(59.45%%)、狼山鸡(55.34%)、泰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永珍  杨英明  王磊  刘峰  李仰真  翟毓秀  孙伟红  陈松林  
为了研究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不同家系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并选育出高营养品系的半滑舌鳎家系,用气相色谱法对同一养殖环境中的半滑舌鳎15个不同家系(164个样本)肌肉中的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检测和比较分析,同时对高ePa、DHa、ePa+DHa含量的家系进行筛选,并研究了半滑舌鳎性别与ePa、DHa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15个家系肌肉中脂肪酸种类没有区别,但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存在若干差异。其特征均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PuFa以ω-3系脂肪酸为主,且ω-3系脂肪酸与ω-6系脂肪酸比值达到4...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妹英  曹长贤  张力  肖天放  
对莆田黑猪、杜洛克、大约克3个纯种及其二元杂种杜莆(杜洛克♂×莆田黑猪♀)和大莆(大约克♂×莆田黑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杜莆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2.09%、51.14%、9.26%和7.45%),表明杜莆有效地保留了莆田黑猪肉质优良的特点;莆田黑猪与杜洛克(杜洛克♂×莆田黑猪♀)二元组合的杂交效果较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呼红梅  王继英  郭建凤  张印  沈彦锋  武英  
旨在研究莱芜猪和杜洛克猪间肌肉H-FABP基因mRNA表达差异,同时分析H-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探索莱芜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机理。试验选择100kg体重莱芜猪10头、杜洛克7头,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H-FABP基因mRNA表达丰度,并测定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莱芜猪背最长肌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比杜洛克猪高36.16%。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肌肉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显著,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和肌内脂肪含量与饱和脂肪酸、饱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显著,莱芜猪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和...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姚理想  沈和定  李柏航  朱敏  李炼星  
为比较不同产地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肌肉脂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6个不同产地(分别为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和大丰市、上海市浦东新区和崇明县、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福建省厦门市)的瘤背石磺肌肉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瘤背石磺肌肉磷脂/总脂(PL/TL)崇明产高达(74.84±1.38)%,显著高于其它产地的瘤背石磺(P<0.05),总单不饱和脂肪酸(ΣMUFA)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ΣPUFA(≥18∶2n)]显著低于其它产地石磺,其它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永康  
对鲢鱼 (Hypephthalmichtysmolitrix)、鲤鱼 (Cyprinuscarpio)、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鲫鱼 (Carassius cuvieri)、黑鱼 (Channa striata)和鳊鱼 (Megalobramaamblycephale) 7种淡水鱼肌肉和内脏中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鲢鱼肌肉和内脏中脂肪酸组成与其他淡水鱼相比有较大差异。鲢鱼肌肉和内脏中含有较高的 EPA(icosapentaenoic acid:二十碳五烯酸 )和DHA(docosahexa...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符贵红  褚武英  成嘉  刘臻  刘芳  肖调义  张建社  
采用了三种不同方法,即超声波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氯仿-甲醇法,从鲢(Hypophthalmichys molitrix)肌肉中提取鱼油,继而进行酸性或碱性甲酯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脂肪酸组成特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鲢肌肉检测出25种脂肪酸,其中包括7种饱和脂肪酸,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获得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41.39%、36.15%、33.55%,可见三种分离方法间存在明显分离效果差异。因此得出石油醚作溶剂的超声波萃取法是提取和分析鱼类脂肪酸较理想的方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峰  严安生  陈莉  程刚  
采用气相色谱仪对丁(鱼岁)肌肉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鱼肌肉中可检测到16种脂 肪酸,且以 C16、 C18、 C22三个系列脂肪酸为主;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6. 29%,不饱和脂肪酸占脂 肪酸总量的73. 71%,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53. 4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0. 2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雷雅坤  宋晓昆  关中波  闫龙  刘兵强  邸锐  胡景辉  杨春燕  张孟臣  
为了分析大豆5种脂肪酸是否适合早代选育,将5种脂肪酸均有差异的2个亲本冀豆12和黑豆组合后代群体的86个家系进行脂肪酸测定。对后代群体F_2、F_4两代间的脂肪酸分布进行了比较,并分别通过F_2和F_4两代对5种脂肪酸进行了相关分析,以培育优良脂肪酸组分的大豆品种。结果表明:除硬脂酸外,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软脂酸的F_4比F_2分布较集中,油酸和亚麻酸F_2的平均值高于F_4,亚油酸、软脂酸、硬脂酸的F_2平均值低于F_4,但其差异都不大。5种脂肪酸之间油酸和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油酸和亚油酸呈极显著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唐保军  尹飞  高露姣  归从时  
测定了细角螺(Hemifusus termatamus)腹足部肌肉的氨基酸含量与脂肪酸组成,并与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管角螺(Hemifusus tuba)、棘角螺(Hemifusus kawamurai)和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细角螺肌肉中检出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肌肉干重的81.03%,高于鲐鱼(79.86%)、方斑东风螺(66.45%)、管角螺(56.94%)和棘角螺(64.42%);肌肉中4种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为38.49%,占氨基酸总量的47.50%;8种必需氨基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发  王浩宇  王浩  袁林  
[目的]研究固始鸡和AA肉鸡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表达及肌肉脂肪酸的差异,为调控不同生长速度肉鸡脂肪代谢和日粮配制提供依据。[方法]取不同周龄固始鸡和AA肉鸡肝脏组织,用Trizol试剂提取肝脏总RNA,反转录后用RT-qPCR测定FAS mRNA表达水平;按照鸡FAS ELISA试剂盒说明处理肝脏样本,通过酶标仪测定吸光值,计算FAS活性;利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和腿肌中肌内脂肪(IMF)含量;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 5009.168—2016》第三法测定胸肌和腿肌中脂肪酸组成。[结果]AA肉鸡肝脏中FAS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固始鸡,品种与周龄互作对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0、3和5周龄时,AA肉鸡肝脏中FAS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固始鸡,而4和6周龄时两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品种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生长前期。4周龄时AA肉鸡胸肌和腿肌中IMF含量显著高于固始鸡,6周龄时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AA肉鸡胸肌和腿肌中IMF含量显著高于固始鸡,但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4周龄,6周龄时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与4周龄相比,6周龄AA肉鸡胸肌和腿肌中IMF含量显著降低,固始鸡胸肌中含量显著降低,而腿肌中含量没有显著变化。AA肉鸡、固始鸡胸肌和腿肌中脂肪酸总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脂肪酸组成品种间呈现显著差异,固始鸡胸肌和腿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AA肉鸡,特别是影响肉质风味的花生四烯酸含量;随着周龄增加,AA肉鸡胸肌和腿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固始鸡则显著降低,AA肉鸡花生四烯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固始鸡则显著增加。[结论]品种间FAS mRNA表达水平及FAS活性的差异可能是造成肉鸡前期IMF含量显著不同的原因之一;脂肪酸含量可能是影响固始鸡鸡肉风味的重要因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俞春莲  王正加  夏国华  黄坚钦  刘力  
以10个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的薄壳山核桃的脂肪相对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核桃仁中的脂肪相对含量为69.11%~78.19%,出仁率为36.79%~59.47%,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90.00%,其中以油酸最高,其次是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花生酸,且油酸和亚油酸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不同品种的薄壳山核桃油脂肪酸组成相同,但脂肪酸相对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相对含量为73.01%~58.76%;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相对含量为32.20%~19.69%,...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凯  郭文场  李训德  杨柏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立坚  杨会邦  张俊杰  蔡春  
分别取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肉、脂肪、肝、眼和皮等组织,用氯仿-甲醇(2∶1,v/v)提取,以C17∶0为内标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各组织脂肪酸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罗非鱼各种组织中含有16种脂肪酸,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含量最高,其次是眼睛、肝脏、鱼肉和鱼皮;各组织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202~8869 mg/kg,主要为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为293~11219 mg/kg,主要为棕榈油酸(C16∶1)和油酸(C18∶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36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贡艺  李云凯  陈玲  高小迪  陈新军  
茎柔鱼(Dosidicusgigas)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东太平洋的大洋性头足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捕获自3个作业海区的茎柔鱼为研究对象,对其肌肉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各海区茎柔鱼肌肉脂肪酸种类和组成存在显著差异。秘鲁外海样品所含脂肪酸种类最多(共28种),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样品含有脂肪酸27种,而智利外海样品所含脂肪酸种类最少,只检测出24种。脂肪酸均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59.68%~69.28%),其次是饱和脂肪酸(20.71%~27.28%)和单不饱和脂肪酸(10.01%~13.04%)。各海区茎柔鱼肌肉中C16:0、C18:0、C20:1n9、C18:2n6、EPA和DHA含量较高,均占脂肪酸总含量的81%以上。脂肪酸组成的空间异质性主要是由各海区C16:0、C18:2n6、C20:4n6和DHA的含量不同造成的,这种差异可能与各海区海洋环境、食物来源和个体能量需求的差别有关。本研究说明了脂肪酸分析在茎柔鱼食性研究中的潜在作用,对分析不同海区茎柔鱼营养成分和资源合理利用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