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3)
- 2023(10038)
- 2022(9124)
- 2021(8563)
- 2020(7253)
- 2019(16743)
- 2018(16799)
- 2017(32353)
- 2016(17943)
- 2015(20128)
- 2014(20003)
- 2013(19799)
- 2012(18047)
- 2011(16089)
- 2010(15682)
- 2009(14106)
- 2008(13494)
- 2007(11498)
- 2006(9804)
- 2005(8339)
- 学科
- 济(66229)
- 经济(66158)
- 管理(47964)
- 业(46589)
- 企(38776)
- 企业(38776)
- 方法(33619)
- 数学(29316)
- 数学方法(28998)
- 农(18078)
- 学(17321)
- 中国(15836)
- 财(15180)
- 业经(14761)
- 地方(13314)
- 农业(12089)
- 理论(11768)
- 贸(11677)
- 贸易(11672)
- 易(11316)
- 和(10982)
- 环境(10955)
- 技术(10859)
- 务(10068)
- 制(10015)
- 财务(10010)
- 财务管理(9994)
- 教育(9763)
- 企业财务(9475)
- 划(9434)
- 机构
- 大学(249997)
- 学院(247787)
- 管理(99753)
- 济(91212)
- 经济(89140)
- 理学(87929)
- 理学院(86914)
- 管理学(85253)
- 管理学院(84832)
- 研究(82495)
- 中国(57707)
- 科学(56307)
- 京(53259)
- 农(48114)
- 业大(44363)
- 所(42408)
- 研究所(39491)
- 财(38670)
- 农业(38376)
- 中心(36900)
- 江(34558)
- 北京(32935)
- 范(32658)
- 师范(32250)
- 财经(32204)
- 院(29968)
- 经(29409)
- 州(28173)
- 技术(28053)
- 师范大学(26165)
- 基金
- 项目(181697)
- 科学(140998)
- 基金(130681)
- 研究(127949)
- 家(115984)
- 国家(115036)
- 科学基金(97731)
- 社会(77732)
- 社会科(73581)
- 社会科学(73560)
- 省(72597)
- 基金项目(70903)
- 自然(66714)
- 自然科(65140)
- 自然科学(65119)
- 自然科学基金(63939)
- 划(61272)
- 教育(58548)
- 资助(53876)
- 编号(52066)
- 成果(41416)
- 重点(40691)
- 部(38901)
- 发(38345)
- 创(37856)
- 课题(35585)
- 科研(35522)
- 创新(35254)
- 计划(35216)
- 大学(33337)
共检索到339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志军 张雅林 黄敏
【目的】明确5%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选用不同剂量5%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和不同施药时期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观察该药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5%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较高毒力,24h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85.10mg/L。在田间施用剂量为111.11~138.89g/hm2时,5%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对小菜蛾药后7d的防效可达90%以上;进一步用111.11g/hm2 5%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在小菜蛾不同龄期施药,结果表明,在1龄幼虫盛发期施药药效最好,7d后对小菜蛾的防效可达90.96%。【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文博 刘中一 张雅林
【目的】寻找新的具有高杀虫活性的斑蝥素类化合物,为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去甲斑蝥素为先导化合物,保留其六元环与氧桥部分,用脂肪胺或芳香胺通过酰化反应取代其结构中的酸酐部分,设计合成了20种去甲斑蝥素酰胺类衍生物,采用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及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测定,并采用浸叶法初步测定了合成衍生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合成的20种化合物中,NC-1、NC-3、NC-4、NC-9、NC-10、NC-13、NC-16、NC-17、NC-18、NC-19、NC-20等11种化合物尚未见文献报道。在500mg/L质量浓度下,除NC-3、NC-11、NC-...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瑞瑞 马燕 马志卿 张雅林
【目的】明确天然产物斑蝥素的杀虫谱和作用方式。【方法】采用不同生测方法,测定斑蝥素及1.0%斑蝥素乳油对11种害虫的室内毒力,观察了家蝇成虫的中毒症状。【结果】斑蝥素对家蝇成虫具有一定的胃毒作用,其48,72h的胃毒LC50分别为781.90,397.23mg/L,无触杀、熏蒸作用,其中胃毒作用较缓慢,处理约18h后才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对玉米象成虫的48h胃毒LC50和触杀LD50分别为373.17mg/L和0.36μg/虫,无熏蒸活性;对大叶黄杨斑蛾4龄幼虫的24,48h触杀LD50分别为0.084,0.049μg/虫;1.0%斑蝥素乳油对烟蚜、菊姬长管蚜、桃粉蚜、萝卜蚜和月季长管蚜5种...
关键词:
斑蝥素 杀虫活性 作用方式 杀虫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中一 孙文博 张雅林
【目的】研究25种斑蝥素类化合物对小菜蛾胃毒活性的构效关系,为开发高效、易得的斑蝥素类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以斑蝥素(Ⅰ)为原料合成了斑蝥酸(Ⅱ),以去甲斑蝥素(Ⅲ)为原料合成了去甲斑蝥酸(Ⅳ)、去甲斑蝥酰亚胺(Ⅴ)、10种N-取代去甲斑蝥酰亚胺类化合物(Ⅵ)和10种N-取代去甲斑蝥酰胺酸类化合物(Ⅶ),其结构通过1 H NMR(核磁共振氢谱)和HRMS(高分辨质谱)表征;分别测定上述化合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25种化合物中,Ⅰ、Ⅱ的杀虫活性最高,LC50分别为12.37和13.77mg/L;化合物Ⅲ、Ⅳ的LC50分别为140.47和129.35mg/L;Ⅴ在设定的最高质量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罗根 陈之浩 李凤良 韩招久 李忠英
利用室内选育的小菜蛾抗杀虫双品系、抗杀螟丹品系和敏感品系 ,研究了各杂交世代小菜蛾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蛹期的乙酰胆碱酯酶 (AchE)和羧酸酯酶 (CarE)活性。结果表明 :杀虫双和杀螟丹的选择作用没有改变小菜蛾的性比、蛹重和羽化率等生物学特性 ;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AchE和CarE活性没有明显差异。由此进一步证明AchE和CarE的活性变化不是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的主要机理。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杀螟丹 生化遗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殷劭鑫 张春妮 张雅林 李显春
【目的】明确陕西关中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9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抗性治理和田间有效防治小菜蛾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采用生物测定法和区分剂量法,测定2012-2013年间陕西杨凌、宝鸡和渭南3个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丁醚脲、啶虫隆、溴虫腈、茚虫威、多杀菌素、Bt毒素Cry1Ac和氯虫苯甲酰胺9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陕西3个地区的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大部分供试药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宝鸡、渭南和杨凌种群均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高极高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产生了中等高水平抗性,对溴虫腈和啶虫隆产生了低中等水平抗性,对茚虫威、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水平相对较低...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剂 抗药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程英 李文红 金剑雪 李凤良
为了明确小菜蛾对阿维菌素品系、高效氯氰菊酯品系、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剂品系不同杀虫剂的抗性情况,采用点滴法和浸液法,测定了小菜蛾不同抗性品系对多杀霉素、虫螨腈和苏云金杆菌等13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3个小菜蛾抗性品系对多杀霉素、虫螨腈、苏云金杆菌、氟虫腈、杀虫丹、杀虫单和甲维盐的抗性指数都小于5,没有产生交互抗性;对所测药剂中,阿维菌素品系的抗性指数最低,其次是复配剂品系,高效氯氰菊酯品系最高,同时3个抗性品系间对选育的药剂存在交互抗性。
关键词:
小菜蛾 抗性品系 杀虫剂 抗性测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作洋 林瑞娜 范庆秀 赖金娇 吴祖建 吴刚
根据微乳剂形成的机理,选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制备出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微乳剂.其配方为1%甲维盐原药+10%二甲基甲酰胺(溶剂)+5%环己酮;表面活性剂OP-10、601#、500#以3∶1∶1的比例进行复配,用量15%;助表面活性剂为正戊醇2%,水补足100%.试样各项质量技术指标均合格.对小菜蛾幼虫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表明,LC50毒力略高于1%甲维盐EC.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军 韩召军 王荫长
研究了南京郊区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 )和有机磷杀虫剂 (敌敌畏 )的抗性水平及对有机磷 (甲基毒死蜱 )、沙蚕毒素类 (杀虫单、巴丹 )、氯化烟碱类 (吡虫清 )、苯并吡唑类 (氟虫清 )和阿维菌素(avermectin)等 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水平。抗性测定结果表明 ,与敏感品系相比 ,南京郊区小菜蛾对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产生了极高的抗性 ,抗性指数分别为 81 41倍和大于 134 15倍 ,对敌敌畏则产生了中等的抗性 ,抗性指数为 10 0 6倍。活体增效试验显示 ,酯酶抑制剂TPP对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增效作用分别为 1 46和 1,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对氯...
关键词:
小菜蛾 抗药性 触杀毒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茜 钱路 曹广春 韩召军
以敏感品系为对照,利用室内筛选获得的虫酰肼和阿维菌素高抗品系Teb-R和Aba-R,测定了小菜蛾对几种新型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结果发现:小菜蛾对虫酰肼产生高水平抗性后(抗性倍数185.5倍),对阿维菌素表现出中等水平交互抗性(41.0倍),对茚虫威(11.4倍)和溴虫腈(5.3倍)仅表现出低水平交互抗性,对多杀菌素(1.7倍)和氯虫苯甲酰胺(1.4倍)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交互抗性。用阿维菌素筛选Teb-R品系39代后获得阿维菌素高抗品系Aba-R(593.8倍),该品系对茚虫威(12.3倍)表现出中等水平交互抗性,对多杀菌素(7.9倍)表现出低水平交互抗性,对溴虫腈(2.7倍)和氯虫苯甲酰胺(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春萍 李琪 程晋伟 陈洁 宗浩
为了研究无公害生物农药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固-液连续萃取法提取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种仁的活性物质,减压浓缩后得到粗提物,得率13.8%;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得浸膏中楝素的含量为17 mg/g。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用不同稀释倍数的种仁甲醇粗提物对小菜蛾幼虫进行了拒食作用的测定,试虫的拒食率分别达到37.5%、47.6%和61.9%。结果表明印楝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印楝素 高效液相色谱 小菜蛾 防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罗根 李凤良 王荫长 陈之浩
将小菜蛾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杂交,F1代用能杀死全部敏感个体和部分杂合个体的剂量进行选择;存活个体与敏感品系回交,其后代再用上述适量药剂进行选择;存活个体与敏感品系回交。通过12代回交,建立了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并对其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小菜蛾近等基因系的艾氏剂环氧化活性均高于敏感品系,分别为1.56倍和1.97倍;(2)在回交后代中,抗性水平逐代降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抗性并未付出明显的生物学代价。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林杰 范福玉 荆玉谱 黄彬彬 黄珍珠 吴祖建 吴刚
以水乳剂粒径、表面张力、分散性、热贮稳定性、低温稳定性等为质量指标,采用高剪切制乳法研究了不同溶剂、乳化剂、共乳化剂、增稠剂、防冻剂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的影响.最终确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的最佳配方为0.01 g.mL-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粉、体积比为9∶1的二甲苯和甲苯(体积分数为9%)、1%(体积分数)正丁醇、4.2%(体积分数)EL-60、1.8%(体积分数)ZS1640、1%(体积分数)十二烷醇、0.05%(体积分数)黄原胶和2%(体积分数)乙二醇.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经54℃热储2周后,对小菜蛾的毒力与1%甲维盐乳油的相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克忠 张永安 朱长进 王登元 王玉珠 曲良建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five synthetic philanthotoxin analogs.Trial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 indicated a certain level of activity on poisoning and inhibiting emergence rate.The LC_(50) of compound 1 on Ectropis obliqua was 8.987?10~3 mg?L~(-1).At the 8?10~3 mg?L~(-1) dos...
关键词:
蜂毒毒素 人工合成 生物活性 茶尺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