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74)
- 2023(4064)
- 2022(3216)
- 2021(3163)
- 2020(2760)
- 2019(6583)
- 2018(6628)
- 2017(12903)
- 2016(6981)
- 2015(8217)
- 2014(8280)
- 2013(8045)
- 2012(7067)
- 2011(6300)
- 2010(7020)
- 2009(7125)
- 2008(5755)
- 2007(4768)
- 2006(4093)
- 2005(3641)
- 学科
- 济(27397)
- 经济(27380)
- 管理(19014)
- 业(17469)
- 方法(15887)
- 企(15214)
- 企业(15214)
- 数学(14514)
- 数学方法(14146)
- 理论(6746)
- 农(6313)
- 中国(6176)
- 教学(5560)
- 业经(5105)
- 学(5080)
- 贸(5048)
- 贸易(5044)
- 易(4932)
- 财(4656)
- 地方(4429)
- 技术(4382)
- 融(4373)
- 金融(4372)
- 制(4039)
- 和(3949)
- 农业(3816)
- 划(3797)
- 银(3648)
- 银行(3642)
- 策(3535)
- 机构
- 学院(98988)
- 大学(96766)
- 管理(37581)
- 济(35234)
- 经济(34382)
- 理学(32862)
- 理学院(32546)
- 管理学(31431)
- 管理学院(31292)
- 研究(29738)
- 中国(21969)
- 京(20288)
- 科学(19379)
- 农(16719)
- 业大(16327)
- 所(15070)
- 财(14828)
- 江(14332)
- 中心(14088)
- 研究所(13799)
- 农业(13469)
- 技术(13229)
- 北京(12605)
- 范(12283)
- 师范(12075)
- 财经(12065)
- 州(11649)
- 工程(11127)
- 经(10957)
- 院(10627)
- 基金
- 项目(67894)
- 科学(52265)
- 研究(47550)
- 基金(47274)
- 家(41773)
- 国家(41466)
- 科学基金(35569)
- 省(28435)
- 社会(27723)
- 社会科(26303)
- 社会科学(26294)
- 自然(24674)
- 基金项目(24435)
- 教育(24311)
- 自然科(24181)
- 自然科学(24175)
- 划(23701)
- 自然科学基金(23674)
- 资助(21145)
- 编号(19836)
- 成果(15649)
- 重点(15611)
- 课题(14563)
- 创(14562)
- 部(14259)
- 发(13969)
- 创新(13516)
- 计划(13441)
- 科研(13124)
- 大学(13104)
共检索到139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韬 吴明亮 谢伟 罗海峰 许月文
借鉴立式油菜割晒机的切割输送方式,研制了4SYT–0.8型自走式油菜苔收割机。油菜苔收割机主要由行走底盘、立式切割台、割台升降装置等组成。确定了切割割台、割台升降装置的结构参数、切割割台与机具前进速度相匹配的横向输送链拨齿线速度、切割器切割线速度等作业参数,作业时可根据菜苔切割高度要求调整切割器离地高度。试制样机在垄宽60 cm、行距40 cm、平均密度39.82万株/hm~2的单垄2行油菜菜苔种植地进行收割试验,结果表明:行驶速度为0.8 m/s、横向输送链拨齿线速度为1.12 m/s、切割器切割线速度为0.96 m/s时,对油菜苔的漏割率为0.8%,输送损失率为1.3%,作业质量可满足要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方平 王修善 任述光 刘大为 李旭 陈立永
为适应南方丘陵山区的作业环境,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质量和效率,研制了4LZ–0.8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对收割机行走装置、脱分系统、清选系统、二次切割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对整机性能检测试验结果显示,该机型生产率为0.116 hm2/h,清选含杂率为1.8%,破碎率为0.2%,总损失率为2.0%,均达到或优于GB/T 8892—2008《收获机械联合收割机试验方法》及DG/T 014—2009《谷物联合收割机》中规定的标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修善 刘大为 李旭 谢方平 吴明亮 罗海峰
针对现有油菜割晒机存在配套机具要求高、田块环境与油菜植株差异导致的适应性差问题,在对油菜植株顺利切割进入输送通道、有序摊铺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模块化设计了4SY?2.0型油菜割晒机。该机大模块包括动力装置、行走装置、工作装置、操控装置。动力装置为小型履带底盘,兼具良好的通过性能和操作性能;工作装置为可垂直升降的立式割台,可根据地形和油菜植株情况实时调整割茬高度。工作时,油菜植株被切割后,在割台输送链组的作用下直立向侧边输送,并在割台侧边摊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作业过程中油菜植株输送顺畅,摊铺整齐有序,铺条宽度、厚度均匀,测得铺放角平均值98.2°,铺放角度差平均值10.5°,铺层平均高度4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政
为解决山西省小杂粮机械化收获问题,在小麦型收割机的基础上,确定了与8.8~14.7 kW轮式拖拉机配套的4GL-1.80型多功能小杂粮收割机的总体方案,完成了切割器、输送机构等部件的设计计算和参数确定。试验及示范应用结果表明,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该机的设计要求:工作速度4.8 km/h,铺放角105°,角度差6°,生产效率0.81 hm2/h。在收割谷黍和豆类作物时均未出现拖拉机功率不足现象。该收割机可一次实现扶禾、分禾、切割、输送、铺放等功能,适用于经济欠发达杂粮产区。
关键词:
小杂粮 收割机 切割 输送 铺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杰 谢方平 王修善 刘大为 季邦
针对作物收获时农机具利用率低且存在因振动造成割台损失大、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以4LZ–3.2型水稻联合收割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面向水稻、玉米、大豆联合收割的多作物割台,确定割台伸缩、接穗板及连杆机构的具体参数,开展割台振动试验和田间收获试验。通过增设液压缸伸缩机构和基于连杆联动的接穗板变换机构来满足多作物收割要求,理论分析确定玉米收获时割台伸缩长度为200 mm;接穗板的折角为15°、总长为300 mm、宽度为30 mm、折起长度为135 mm、厚度为5 mm;连杆Ⅰ长度为330 mm,连杆Ⅱ长度为70 mm,拉杆长度为530mm,转动杆长度为510mm;部件所用材料均为Q235钢板。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低转速(1800 r/min)时割台振动以收割机共振为主;高转速(2600 r/min)时以振源影响为主,其中切割器的往复运动是主要振源;物料流的喂入对割台不同位置的振动强度受挠度影响很大,而喂入量的变化对割台振动影响不大。可见,所设计割台损失较通用收割机割台变化不大。田间收获试验表明:收割机行驶速度为0.6~1.4 m/s时,收割机收获水稻、玉米、大豆时的割台损失率平均值分别为0.42%、0.49%、0.31%,均小于相关国家标准,表明所设计的多作物收割机割台对3种作物的适应性较好,伸长割台对作物损失影响较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杰 谢方平 王修善 刘大为 季邦
针对作物收获时农机具利用率低且存在因振动造成割台损失大、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以4LZ–3.2型水稻联合收割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面向水稻、玉米、大豆联合收割的多作物割台,确定割台伸缩、接穗板及连杆机构的具体参数,开展割台振动试验和田间收获试验。通过增设液压缸伸缩机构和基于连杆联动的接穗板变换机构来满足多作物收割要求,理论分析确定玉米收获时割台伸缩长度为200 mm;接穗板的折角为15°、总长为300 mm、宽度为30 mm、折起长度为135 mm、厚度为5 mm;连杆Ⅰ长度为330 mm,连杆Ⅱ长度为70 mm,拉杆长度为530mm,转动杆长度为510mm;部件所用材料均为Q235钢板。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低转速(1800 r/min)时割台振动以收割机共振为主;高转速(2600 r/min)时以振源影响为主,其中切割器的往复运动是主要振源;物料流的喂入对割台不同位置的振动强度受挠度影响很大,而喂入量的变化对割台振动影响不大。可见,所设计割台损失较通用收割机割台变化不大。田间收获试验表明:收割机行驶速度为0.6~1.4 m/s时,收割机收获水稻、玉米、大豆时的割台损失率平均值分别为0.42%、0.49%、0.31%,均小于相关国家标准,表明所设计的多作物收割机割台对3种作物的适应性较好,伸长割台对作物损失影响较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冯伟 庞有伦 李平 崔晋波 张先锋 湛小梅
【目的】目前小型收割机普遍存在整车质量重、燃油消耗大、燃油经济性较差等问题,优化设计对解决上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小型收割机底盘机架为研究对象,建立机架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模态,获得共振频率及模态振型,测试试验模态,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采用尺寸优化的方法,对机架各部位进行了轻量化设计。【结果】有限元仿真结果与模态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同时通过ISIGHT进行结构的尺寸优化,机架的重量降幅为22. 9%,实现了轻量化目标。【结论】本优化方法可显著降低收割机机架的质量,同时可为收获机械的自主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ISIGHT 收割机 机架 轻量化设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敏 方达兴 李永祥
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仿真分析4LL–1.5Y型联合收割机割台,得到割台机架前6阶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结果表明,割台在受振动时易产生变形的部位是割台机架的两侧壁和割台机架进口处的底板。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和Co Co–80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分别测得割台机架关键部位的加速度信号,对比非田间作业试验发动机空转、整机运转(不行走)分别在怠速(700 r/min)、中速(1 200 r/min)、高速(1 800 r/min)和田间作业不同工况下各方向的加速度,各测点水平方向加速度是其他2方向的2~4倍,表明割台的振动主要以水平方向振动为主,其中倾斜输送器受振动比较严重,加速度最大值高达97.28 m/s2。对比有限元分析与振动试验结果发现,对割台振动影响较大的激励频率(20、22 Hz)几乎都出现在割台机架的模态频率(18.679 Hz)附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宵 谢方平 李仲凯 王小龙 梅婷
针对4LBZ–125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割台存在输送不畅的问题,设计了以该收割机割台为原型的室内试验台,以输送效果、切割效果、扶禾效果和其他效果等为评价依据,对割台扶禾速度、切割速度、输送速度和机器行走速度等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割台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行走速度和输送速度;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割台正常工作最佳参数为扶禾速度0.8 m/s、切割速度0.85 m/s、输送速度1.1 m/s、行走速度0.675 m/s。对正交试验结果较佳组合和单因素最佳参数组合进行验证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最佳参数组合输送效果最好,能较好地满足生产要求。
关键词:
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 割台 性能试验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珍 陈金稳 李俊
比较了治理水草的三种方法,指出机械式治理是最理想的方法。简要介绍了水草收割机的起源和国内外生产水草收割机的厂家、研究机构。针对国内外对水草收割机的研究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分类的现状,从切割器的工作方式和安装位置、水草收割机的作业形式、作业对象、推进器类型、船体情况、控制方式等角度对水草收割机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在列表介绍数种国内外典型产品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水草收割机的特点。最后指出小型化和智能化是水草收割机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草收割机 现状 分类 特点 发展方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延威 毕哲 马向阳 孙荣强 杨懿 韩双 任文涛
为了对水稻联合收获作业质量实施有效监控,稳步推进水稻跨区收获机械化进程,应当地农机管理部门的要求,针对在海城地区大量使用的久保田488型水稻收割机的作业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收获水稻的作业速度为1.65m·s-1,时间利用系数为77.85%,理论生产率为0.861hm2·h-1,实际生产率为0.671hm2·h-1,作业效率较高;机械收获综合损失率为1.035%,其中脱粒损失率为0.325%、分离与清选两部分的损失率为0.71%,综合损失没有超过标准规定≤3%的指标;粮食清洁率为98.60%,符合标准规定的≥95%的指标。试验还表明,该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履带等易损部件的寿命较短,故障率...
关键词:
水稻 联合收获 损失率 清洁率 生产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康 张国忠 彭少兵 雷志强 付建伟 查显涛 周勇
为降低再生稻头季收获碾压率,设计1台轻量化、宽割幅、低碾压的双割台双滚筒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该机由2套收割、脱粒、清选及储粮系统构成,共用1套履带式行走底盘,其收获装置采用对潮湿作物脱粒能力强的轴流钉齿式脱粒滚筒,清选装置采用质量轻、功耗小的气流清选筒式装置。对整机结构及参数进行设计并试制1台割幅为2.55m、理论喂入量为1.6kg/s的样机。以水稻品种"中香一号"为试验对象,对该机进行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作业速度可达0.24 m/s,割茬高度在0.350.55 m间可调,工作效率为0.133h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勇 向阳 吴明亮 刘大为 陈益千 李亚军
针对联合收割机作业过程中割台高度调节依赖机手经验的现状,为碧浪4LZ–1.2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设计了一种割台高度自适应调节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作物高度检测装置、割台高度检测装置、液压执行装置和控制单元组成。系统采用单侧红外反射的方式检测作物高度,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举升液压缸伸缩量来检测割台高度,通过改变电磁阀的闭合时间及方向实现割台升降,以作物实际切割高度为控制对像,采用模糊PID算法进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割台高度调节的最大误差为2 cm,作物高度检测装置的检测误差范围为0~2 cm,割台在上升和下降时系统响应速度分别为0.22 m/s和0.16 m/s。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舒彩霞 李磊 严磊 李平 丁幼春 廖庆喜
针对4SY-1.8型油菜割晒机因受往复式切割器动刀运动激振力随机不定而引起机架振幅大的问题,分析引起割台各个部位振动幅值不同的成因,开展基于割刀驱动轴采用液压马达驱动且转速无级可调时割刀驱动轴扭矩J和割刀驱动轴消耗功率W的测试分析;应用模态仿真分析法获得机架的前2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运用锤击法验证模态仿真分析的正确性;应用RBF神经网络拟合各测试点平均振动位移峰峰值F与割刀驱动轴扭矩J、模态分析第1阶总变形值B和割刀驱动轴转速n的函数关系,得出各层神经元权值并检验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机架测试点平均振动位移峰峰值F与割刀驱动轴转速n的拟合关系符合指数分布,显著性均大于0.944。
关键词:
振动特性 功耗特性 振型分布 指数拟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中华 范博 李尚平
为改善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整秆式甘蔗收割机样机的作业效果,在三维设计软件UG中建立了甘蔗收割机切割及输送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导入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分别在切割系统前方增加一级主动喂入辊,在螺旋提升机构外表面上包裹表面粗糙的橡胶,以及在随刀轴旋转的套筒上安装橡胶拨块等状态下,对甘蔗通过切割系统的速度进行了虚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可提高切断后甘蔗向后的输送速度,降低甘蔗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堵塞的概率。田间试验表明,改进后样机收获的甘蔗头部完好率由28.76%提高到54.51%,含杂率由4.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