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5)
- 2023(2154)
- 2022(1866)
- 2021(1699)
- 2020(1501)
- 2019(3245)
- 2018(3089)
- 2017(5379)
- 2016(3498)
- 2015(3814)
- 2014(3684)
- 2013(3738)
- 2012(3628)
- 2011(3394)
- 2010(3397)
- 2009(3047)
- 2008(3014)
- 2007(2557)
- 2006(2240)
- 2005(2074)
- 学科
- 济(11909)
- 经济(11897)
- 业(5666)
- 管理(5459)
- 学(5372)
- 方法(5349)
- 数学(4799)
- 数学方法(4761)
- 农(4635)
- 地方(3904)
- 企(3423)
- 企业(3423)
- 农业(3321)
- 中国(2734)
- 业经(2418)
- 财(2403)
- 环境(1984)
- 麦(1897)
- 水产(1891)
- 动物(1827)
- 地方经济(1794)
- 制(1739)
- 小麦(1637)
- 动物学(1621)
- 害(1555)
- 及其(1541)
- 融(1541)
- 金融(1537)
- 虫(1532)
- 物(1465)
- 机构
- 学院(50594)
- 大学(50166)
- 研究(24199)
- 农(23442)
- 科学(20690)
- 农业(19450)
- 所(15636)
- 业大(15303)
- 中国(15144)
- 济(14891)
- 研究所(14836)
- 经济(14511)
- 省(12292)
- 农业大学(12271)
- 管理(12056)
- 室(11649)
- 业(11172)
- 实验(11037)
- 京(10983)
- 实验室(10752)
- 中心(10342)
- 重点(10171)
- 理学(10114)
- 科学院(10073)
- 理学院(9875)
- 南(9717)
- 管理学(9454)
- 管理学院(9383)
- 技术(8347)
- 河(7969)
- 基金
- 项目(39843)
- 科学(29485)
- 家(28980)
- 国家(28768)
- 基金(28418)
- 科学基金(22032)
- 研究(21071)
- 省(18712)
- 自然(17318)
- 自然科(16914)
- 自然科学(16904)
- 自然科学基金(16562)
- 划(15400)
- 基金项目(15144)
- 计划(12043)
- 科技(11679)
- 社会(11400)
- 资助(11360)
- 社会科(10734)
- 社会科学(10727)
- 农(10099)
- 重点(10004)
- 专项(9160)
- 发(9094)
- 教育(8943)
- 业(8772)
- 科研(8359)
- 创(8304)
- 创新(7908)
- 部(7473)
共检索到74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淑静 许为钢 胡琳 董海滨 张建周 昝香存 李正玲
对河南省60年来大面积推广的43个小麦品种进行条锈病抗性鉴定,并利用与Yr1、Yr2、Yr5、Yr7、Yr9、Yr10、Yr24、Yr26、YrZH84、YrSp等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其进行抗条锈病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大多数供试品种对条锈病优势小种CY32、CY33、Hy-8、Su11-4不具备或丧失抗性,仅3个品种对这4个生理小种有较好的抗性,占供试品种数量的7.0%;Yr1、Yr2、Yr5、Yr7、Yr9、Yr10、Yr24、YrZH84等基因在43个品种中的检出频率分别为14.0%,95.3%,11.6%,4.7%,16.3%,7.0%,2.3%,11.6%,供试材料中未检测出Yr...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抗性基因 分子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亮 刘太国 肖星芷 屈春艳 刘博 高利 罗培高 陈万权
【目的】了解中国小麦品种的条锈病抗性水平,掌握条锈病抗性基因的分布与利用情况,加强小麦品种的合理应用,促进品种布局与推广,延长品种使用年限,保障小麦生产安全。【方法】在温室中采用条锈菌CYR32、CYR33、G22-9、G22-14对中国小麦主产区的79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喷雾接种的幼苗在(10±1)℃的黑暗保温桶中保湿12—18 h,取出置于白天16—18℃,夜晚14—16℃温室中,光周期为L﹕D=16 h﹕8 h,15 d后按0—9级分级标准进行调查;在河北廊坊大田中采用条锈菌CYR3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峰奇 韩德俊 魏国荣 曾庆东 黄丽丽 康振生
【目的】鉴定黄淮麦区近年小麦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对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性水平;了解抗条锈病基因在该区小麦品种中分布状况,为小麦安全生产与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小麦条锈菌当前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和水源致病类型14对黄淮麦区12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分别用Yr(91B/1R)、Yr5、Yr10、Yr15和Yr26基因有效的分子标记检测其在参试品种(系)中的分布状况。【结果】在126个供试材料中,对CY32和水源致病类型14均表现免疫或近免疫的品种(系)只有11个,占8.73%;携带Yr9基因的小麦-黑麦1B/1R易位系的频率仍高达41.6%;分子检测表明,1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玉路 孙权 张春宇 崔娜 林凤 徐世昌 章振羽 高阳 徐晓丹
【目的】了解59份美国西北部小麦品种(系)对中国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性水平,分析其抗病基因的存在情况,为培育中国抗条锈病新品种提供资源和依据。【方法】选用中国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条中31号、条中32号和条中33号对大部分具有高温成株抗性的美国59份小麦品种(系)苗期及成株期进行抗性接种鉴定,利用与当前有效的全生育期抗性基因Yr10、Yr15、成株抗性基因Yr18、高温成株抗性基因Yr39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抗性鉴定表明,Expresso、02W50076、ACS52610、WA008012、WA008018等5份材料苗期与成株期对条中31号、条中32号和条中33号...
关键词:
美国小麦 小麦条锈病 分子标记 抗性鉴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学飞 陈建雄 刘耀霞 姚强
[目的]探明青海主栽与后备小麦品种(系)对小麦条锈病的抗性水平及部分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布,为青海省高抗条锈病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小麦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CYR31、CYR32、CYR33、CYR34对44份供试小麦品种分别在温室和田间进行全生育期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利用抗条锈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24、Yr44的侧翼分子标记检测其抗病基因的分布。[结果]在供试的44个小麦品种(系)中,青麦1号、青春533和青春38等31份(70.4%)材料对CYR31表现抗病,青麦1号、青春533和青春38等35份(79.5%)材料对CYR32表现抗病,青麦1号、青春38、YZ282等35份(79.5%)材料对CYR33表现抗病,互麦13、云繁105、稷麦8号等35份(79.5%)材料对CYR34表现抗病;青春533、青春38、青春39等20份材料(系)表现成株期抗病性,占供试品种的45.4%,其中GY363和GY856表现免疫,15-34-3、HYNM19-2和互紫麦1号等11份小麦品种表现高抗,青春38、青春39和稷麦8号等7份小麦品种(系)表现中抗,分别占总数的4.5%,25.0%和15.9%。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5-34-3、HYNM19-2、GY363等5份(11.3%)材料可能携带Yr5基因,云繁105、稷麦8号和15-34-3等11份(25.0%)材料可能携带Yr9基因,青春533、青春38、40-12-86等4份(9.1%)材料可能携带Yr10基因,互紫麦1号、YGW-46、GY363等5份(11.3%)材料可能携带Yr15基因,青麦5号、稷麦8号及15-34-3等15份(34.1%)材料可能携带Yr24基因,宁春51、15-34-3、19399-11等8份(18.1%)材料可能携带Yr44基因,其中航远L621未携带这6个抗病基因,但是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结论]青海省部分小麦品种(系)抗病性较高,今后应减少含有Yr9基因小麦品种的使用,加大含有多个抗病基因组合品种选育的力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敏娜 徐智斌 王美南 宋建荣 井金学 李振岐
【目的】中梁88375是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4/S394//咸农4号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品系,对小麦三锈免疫。明确其抗条锈病基因及遗传特点,建立与其连锁的微卫星标记,以利于抗源筛选和培育持久抗病新品种。【方法】将中梁88375与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自交和测交并对双亲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性鉴定。用小麦条锈菌条中31号对其进行遗传分析;采用SSR技术,选用普通小麦的320对微卫星引物对中梁88375及铭贤169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析。【结果】中梁88375对多个条锈菌小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对CY31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把该基因暂命名为Yr88375。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伍玲 夏先春 朱华忠 李式昭 郑有良 何中虎
【目的】明确CIMMYT观察圃273个小麦品种(系)在慢病基因Lr34/Yr18/Pm38位点的等位变异类型及其对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进一步验证抗病基因功能标记的有效性。【方法】利用Lr34/Yr18/Pm38紧密连锁的STS标记csLV34和基于该基因第11外显子(exon11)等位变异开发的5对功能标记cssfr1-cssfr5检测新引进的273个CIMMYT小麦品种(系),同时在成都和北京分别对其进行田间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鉴定,并结合CIMMYT的田间条锈病和叶锈病抗性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TS标记csLV34与5对功能标记cssfr1-cssfr5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吐虹 郭青云 蔺瑞明 姚强 冯晶 王凤涛 陈万权 徐世昌
【目的】明确中国小麦农家品种与甘肃南部生产品种抗条锈性类型及可能含有的抗性基因和遗传多样性,为抗源的选择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苗期于自控温室内使用中国当前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流行小种CYR32,成株期于大田病圃使用当前主要流行小种和重要致病类型共12个菌系组成的混合菌种对80个供试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与评价。基因推导在温室用25个毒性谱不同的小麦条锈菌系于苗期接种30个已知抗条锈病基因载体品系及对照铭贤169、17个国际鉴别寄主和供试品种,根据供试品种和标准品系对不同菌系的侵染型,对农家品种和生产品种进行抗性谱比对分析和系谱分析,解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限鑫 李天亚 陈思 王冠钦 曹远银 马世良 李明菊
【目的】云南省在中国小麦秆锈病的大区传播与病害流行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旦Ug99及其变异体入侵中国,极大可能会首先在本地区定植、增殖、向其他麦区传播,引起全国小麦秆锈病新的流行。因此,论文旨在分析云南省主要生产后备品种及CIMMYT抗Ug99的材料对中国小麦秆锈菌小种的抗性及含有Ug99抗病基因情况,为抗病品种布局提供指导。【方法】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沈阳农业大学植物植保学院玻璃温室中,将119份云南省小麦品种(系)、20份经国外穿梭鉴定抗Ug99的材料及感病对照小密穗分别在直径为10 cm泥盆中播种,小麦一叶一心时,用中国小麦秆锈菌流行小种21C3HTTTM、34MRGQM和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桑大军 许为钢 胡琳 董海滨 王根松
对河南省50年来大面积推广的30个小麦品种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与Pm2,Pm4,Pm8,Pm13,Pm21及Pm24紧密连锁的PCR标记对这些主推品种进行抗白粉病基因鉴定。其中仅有3个品种抗白粉病,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品种几乎没有上述抗白粉病基因,80年代以后利用Pm8较多,Pm2,Pm4和Pm24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而Pm13和Pm21没有在这些品种中得到使用。同时利用这些标记对2005年在河南省收获面积大于6.67万hm2的14个品种进行鉴定。采用回交育种及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将Pm13,Pm21,Pm30和Pm33等抗性基因导入了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小麦品种郑麦9023之中,获得了抗...
关键词:
分子标记 白粉病 抗病基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长有 王耀勇 张改生 王秋英 吉万全
【目的】选育小麦新种质N95175和新品种远丰175,并检测其是否含有来源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92R149的抗白粉病基因或抗条锈病基因。【方法】利用92R149/咸87(30)//小偃6号杂交组合选育N95175和远丰175,并以N95175、远丰175及其亲本92R149、咸87(30)和小偃6号为材料,利用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共分离的SCAR标记及与抗条锈病基因Yr26紧密连锁的SSR标记Xgwm11和Xgwm18,对N95175和远丰175所携带的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鉴定。【结果】从N95175中扩增出与92R149相同的SCAR标记特异条带,而在2个感病亲本咸87(30)、小偃6...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白粉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荣 王轶 刘晓颖 王振英 彭永康 解超杰 杨作民
【目的】通过对2对抗白粉病近等基因系(NILs)Brock/015//京4117、Brock×京4117的遗传背景进行分子检测,使其应用于小麦抗白粉病遗传机理的研究和辅助选择育种。【方法】通过AFLP分子标记方法,检测NILs、Brock、京411遗传背景。同时,对Brock×京4117F2分离群体的抗、感单株进行了分子标记筛选与抗白粉病连锁性分析。【结果】在NILs中发现有"亲二型"、"偏抗病供体亲本Brock型"、"偏轮回亲本京411型"和"交换型"4种AFLP带型。在Brock、NILs和Brock×京411F2分离抗、感单株中,筛选到P15/M14-160AFLP分子标记,这个标记在轮...
关键词:
小麦 近等基因系 白粉病 AFL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清燕 罗江陶 郑建敏 万洪深 李式昭 杨漫宇 夏先全 蒲宗君
【目的】旨在研究四川小麦抗赤霉病的基因资源,培育赤霉病综合抗性中抗以上的小麦品种。【方法】利用土表接种法鉴定出156份赤霉病达中抗水平的小麦品种或高代品系,通过已知赤霉病抗性基因Fhb1、Fhb2、Fhb4和Fhb5以及部分抗条锈病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抗性基因的组成。【结果】经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在供试的156份赤霉病抗性材料中仅检测出2份材料(20引979和20间2506-10)分别含有抗赤霉病基因Fhb1和Fhb5。同时,检测出含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Yr5、Yr15、Yr18、Yr26和YrAs2388的材料分别为4份、63份、9份、3份、14份,在供试材料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56%、40.38%、5.77%、1.92%和8.97%。检测出含白粉病抗性基因Pm21的材料44份,在供试材料中的分布频率为28.21%。抗病基因的分布表明,122份供试材料含有至少1个抗病基因,其中6份材料含有条锈病和白粉病2种抗病基因,9个材料中聚合了2个抗条锈病基因,剩余的106份材料仅含有1个抗病基因。仅1份供试材料20间2506-10同时含有赤霉病、条锈病和白粉病3种抗病基因。【结论】四川小麦缺乏遗传背景明确的抗赤霉病资源,因此四川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在充分利用本地抗赤霉病资源的同时应加强引进已知抗源的资源加以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华忠 王忠伟 伍玲 Ravi P Singh J Huerta-Espino 何中虎 胡嘉 陈放 夏先春
【目的】发掘川麦107中的条锈病成株抗性基因及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小麦持久抗性育种提供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工具。【方法】在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Toluca试验站、中国成都和雅安3个环境下,对川麦107/Avocet-YrA组合的F5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进行了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鉴定,在此基础上利用SSR标记和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成株抗性基因进行定位。【结果】在1B染色体长臂远端的Xcwem32和Xgwm818位点之间(连锁距离3.9cM)检测到1个主效QTL,暂定名为QYr.saas-1BL。该主效QTL在3个试验环...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成株抗性 QTL 川麦10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