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4)
- 2023(11014)
- 2022(9106)
- 2021(8103)
- 2020(7110)
- 2019(15678)
- 2018(15465)
- 2017(30214)
- 2016(16455)
- 2015(18208)
- 2014(17996)
- 2013(18045)
- 2012(16523)
- 2011(14516)
- 2010(14696)
- 2009(14447)
- 2008(14660)
- 2007(13583)
- 2006(12298)
- 2005(11683)
- 学科
- 业(83363)
- 企(78197)
- 企业(78197)
- 管理(71110)
- 济(68397)
- 经济(68264)
- 财(31989)
- 业经(27676)
- 方法(27357)
- 农(24201)
- 务(22663)
- 财务(22643)
- 财务管理(22615)
- 税(22040)
- 企业财务(21490)
- 税收(20573)
- 收(20394)
- 制(20243)
- 数学(19226)
- 数学方法(19058)
- 农业(17488)
- 技术(16615)
- 中国(15569)
- 体(15439)
- 划(14991)
- 策(14872)
- 和(14129)
- 体制(13606)
- 理论(13515)
- 企业经济(12417)
- 机构
- 学院(240866)
- 大学(236090)
- 济(101492)
- 经济(99558)
- 管理(95274)
- 理学(80858)
- 理学院(80096)
- 管理学(79148)
- 管理学院(78694)
- 研究(77426)
- 中国(63096)
- 财(57406)
- 京(49515)
- 科学(45167)
- 农(43917)
- 财经(42922)
- 江(39983)
- 所(39770)
- 经(38768)
- 中心(34878)
- 研究所(34862)
- 业大(34749)
- 农业(34474)
- 财经大学(31455)
- 北京(31106)
- 经济学(30505)
- 州(30259)
- 院(27891)
- 省(27837)
- 商学(27579)
- 基金
- 项目(149938)
- 科学(119291)
- 基金(110665)
- 研究(109865)
- 家(96320)
- 国家(95418)
- 科学基金(83053)
- 社会(71215)
- 社会科(67480)
- 社会科学(67462)
- 省(59205)
- 基金项目(57980)
- 自然(53938)
- 自然科(52705)
- 自然科学(52683)
- 自然科学基金(51859)
- 教育(48936)
- 划(48738)
- 资助(45074)
- 编号(43448)
- 业(36599)
- 成果(35524)
- 创(34737)
- 制(34425)
- 重点(33552)
- 部(33506)
- 发(31768)
- 创新(31596)
- 课题(29958)
- 性(29780)
共检索到380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负。会议决定,从2018年5月1日起,一是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预计全年可减税2400亿元;二是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振宇
减税降费政策作为逆经济周期调节工具,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制造业为例,探讨了减税降费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减负的效果,认为应将企业所得税纳入减税范围,实现企业减负效果均衡,促进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实现减税降费政策执行到位。
关键词:
减税降费 制造业 效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秀英 刘胜
增值税转型政策实践是否可以释放改革红利,是政策制定者与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基于增值税改革"准自然实验"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新建制造业企业空间布局行为的影响及差异。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释放的减税效应对新企业落户具有显著的吸引力,且对非出口、小规模、内资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吸引力更为明显;同时,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选址的吸引力还受到地区集聚经济的影响,在供需可达性和集聚经济更强的城市,其吸引力更强。因此,在进一步优化增值税转型政策及地区营商环境时,不仅要推动增值税实质性减税政策落地,还应根据企业及地区的异质性特点精准设计"减税降费"政策,协同利用好"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促进实体经济空间布局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普亮 贾卫丽
基于制造业企业减税获得感的视角考察营改增的减税效果。理论分析表明,营改增对制造业企业减税获得感的影响是外购营改增试点行业服务进项税额抵扣引致的减税效应和营改增后税收征管加强引致的增税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减税效应和增税效应的分化导致制造业企业对营改增的减税获得感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基于对百家制造业企业的税收调查发现,制造业企业营改增的减税获得感总体并不乐观,实证结果显示,外购营改增试点行业服务状况和税收征管强度对制造业企业的减税获得感具有重要影响。在后营改增时代,税制改革和减税降费的顶层设计应统筹考虑营改增对制造业企业不同税种税负影响的联动性以及由税收征管强度提升引致的增税效应,加快传统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业企业转型,从而持续提升制造业企业源于营改增的减税获得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慜劼
本文从近期减税降费相关政策出发,集中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增值税和社保费率改革的历史进程,在对减税降费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相关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提升利润空间、降低采购价格、缓解资金压力、改善成本结构方面的影响,提出在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应抓住难得的机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研发能力和产品附加值、灵活选择定价与竞争策略、优化用工成本和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
减税降费 制造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康霖 周占伟 罗传钰
特朗普制定了减税、重回制造业的一系列再工业化的政策,与其他国家争夺制造业产能。对中国而言,应积极应对特朗普减税政策给中国制造业所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特朗普减税能凸显美国税收优势,大幅缩小中美制造业成本差距,甚至出现差额逆转,兑现其在竞选中所做的承诺-经济政治全球溢出。而同时,美国也制定了相应的加税政策来平衡我国减税措施对其造成的影响。因此,我国应积极有效地应对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全面实施降税率、调布局等应对手段,才能够保证中国制造业在新形势下的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
特朗普减税政策 中国制造业 应对策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宝琳 张泽华 宋凤轩
以营改增和增值税税率调整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减税降费与制造业企业经营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历次减税降费都能够有效缓解制造业企业经营压力;税费成本效应是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的重要路径。减税降费政策效果存在明显异质性,在缓解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以及民营制造业企业经营压力方面效果最为显著,但对国有制造业企业及中部地区制造业企业经营压力的缓解效果并不理想。针对切实减轻我国制造业企业经营压力,更好实现助企纾困的政策目标,从税制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新生 刘振华 修浩鑫
深化税制改革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制造业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2016—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2018年和2019年增值税税率下调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减税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市场竞争地位高、国有产权、处于成熟期以及高市场化地区的企业而言,增值税减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显著。渠道分析表明,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资本配置效率是增值税减税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渠道。因此,政府部门应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缩小制造业与其他行业的税率差异,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收负担,同时应加大对民营、初创等弱势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全面提高各类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红艳 沈坤荣 孙丽
基于2004—2019年省级数据,实证分析增值税减税对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增值税减税显著提高了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地区制度环境发育越好,其增值税减税效应越突出,且“营改增”后增值税减税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有所增强;增值税减税通过技术创新、融资约束路径影响制造业生产率,人力资本积累路径则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增值税减税所带来的税制结构优化推动了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鉴于此,立足财税环境现实,增值税减税应注重策略的调整,在税制优化中增强减税成效;提升增值税减税的技术创新、融资约束路径红利,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减税力度;同步优化直接税制,拓展税制结构转变所带来的减税空间,推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白默 刘志远
本文以2007年新企业所得税颁布为研究背景,考察减税预期下公司基于避税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发现了存在减税预期的上市公司通过调低流动性应计项目数额以减少税率较高期间的盈余、从而实现了避税动机。而非国有上市公司的调减行为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更为明显。此外,如果公司存在可以抵扣本期应税所得的上期亏损额,则会抑制其通过调低本期盈余实现避税的行为。
关键词:
减税预期 流动性应计项目 盈余管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彦林 陈守东
中国制造业的脆弱性上升,特朗普税改政策的实施将对其产生正的直接效应与负的间接影响。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针对中国制造业31个子行业的GMM估计结果显示,特朗普税改政策冲击的叠加净效应为负,应允许合理范围内的汇率贬值与资本管制,避免特朗普税改政策对中国制造业负向冲击的扩大化;尽管中国宏观税负水平较高,但行业间的税收转移支付与产业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行业产能过剩化解与经济减速治理的效果对制造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影响显著;研发投入增速与经济增速的长期错配导致企业创新性研发行为不能有效促进制造业行业发展,应增强对创新创业的引导与支持,以实现中国制造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珮 张洋洋 徐潇鹤
2009年我国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这是1994年以来增值税领域一次最重大的改革,无疑会对各行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0年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从税负水平、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购进扣税额规模等角度考察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受益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此次转型在降低制造业总体税负方面作用明显,且随着时间推移,减负效果更加显著。但其对刺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呈现不同的实施效果,且行业受益程度的大小受到宏观环境、行业生命周期和行业资产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消费型增值税 制造业 受益程度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瑞琛 温磊 宋敏丽 杨思崟
科学评价减税降费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对助力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减税降费、企业金融化与企业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减税降费会抑制企业金融化,而企业金融化有利于企业进行价值创造;减税降费会通过企业金融化来影响企业价值创造;在国有企业中减税降费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而在民营企业中企业金融化的正向作用更显著;企业金融化水平较低时,减税降费对企业价值创造无显著影响,而金融化水平较高时,负向效应显著。建议协调财税政策改革和金融机制改革、统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发展,切实发挥好减税降费政策的效应。
关键词:
减税降费 企业金融化 企业价值创造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发展迅速,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在全球经济竞争新态势和产业链重组的过程中,我国制造业却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现状。受特朗普新政"减税计划"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国际上出现减税浪潮。纵观世界各国税制结构和减免税的共同趋势,主要发达国家都采取了直接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减税计划,其目的在于为企业减轻税负,从而优化所得税税制结构,以平衡各税种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全球减税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正处于高税负的尴尬境地。较之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业税制结构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因此,如何调整现代制造业的税制结构,将成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升级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国际减税 制造业 税制结构 国际比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宁
中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同贸易自由化改革密不可分,而贸易自由化改革特别是关税削减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是通过微观出口企业来实现的。文章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2001~2007年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中国进口关税削减带来的出口促进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进口关税削减确实影响了异质性企业的出口参与决策,关税削减对企业出口进入和出口密度决策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高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对一般贸易企业的影响高于加工贸易企业。这些结论为中国加入WTO以来出口贸易增长特别是集约边际的演化提供了微观解释。
关键词:
关税削减 异质性企业 出口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