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2)
2023(15253)
2022(13452)
2021(13055)
2020(11092)
2019(26078)
2018(25929)
2017(49457)
2016(27142)
2015(31340)
2014(31628)
2013(31659)
2012(29510)
2011(26718)
2010(26760)
2009(24966)
2008(24859)
2007(21821)
2006(18906)
2005(17192)
作者
(80007)
(66640)
(66120)
(63472)
(42476)
(31935)
(30331)
(26200)
(25289)
(23848)
(22742)
(22549)
(21199)
(21010)
(20689)
(20647)
(20233)
(19746)
(19048)
(18960)
(16592)
(16588)
(16079)
(15148)
(14924)
(14896)
(14836)
(14758)
(13511)
(13241)
学科
(114268)
经济(114148)
管理(74415)
(71408)
(57787)
企业(57787)
方法(53519)
数学(46878)
数学方法(46368)
中国(32068)
(30808)
(28079)
(26938)
(23252)
贸易(23243)
业经(23082)
(22611)
地方(21672)
(20924)
农业(20211)
理论(17715)
(17705)
(17668)
银行(17611)
(17180)
财务(17104)
财务管理(17059)
(16779)
(16711)
金融(16708)
机构
大学(397273)
学院(391984)
(162161)
经济(158699)
管理(152717)
研究(138108)
理学(131391)
理学院(129864)
管理学(127675)
管理学院(126961)
中国(104503)
(85960)
科学(85711)
(72814)
(71276)
(66136)
研究所(64920)
中心(62168)
业大(58701)
财经(58147)
(56793)
北京(55467)
(53250)
师范(52796)
(52792)
农业(51999)
(49263)
经济学(49171)
(45993)
经济学院(44276)
基金
项目(261047)
科学(203568)
研究(190663)
基金(188863)
(164611)
国家(163273)
科学基金(138325)
社会(118549)
社会科(112165)
社会科学(112134)
基金项目(100207)
(99954)
自然(89790)
自然科(87615)
自然科学(87589)
教育(87515)
自然科学基金(86016)
(85217)
资助(78943)
编号(78163)
成果(64901)
重点(58622)
(58607)
(55618)
课题(53696)
(53172)
科研(50202)
教育部(49927)
创新(49709)
大学(49213)
期刊
(177823)
经济(177823)
研究(119431)
中国(74291)
学报(64046)
(60008)
科学(58215)
(55394)
管理(53696)
大学(47379)
学学(44034)
教育(43813)
农业(41490)
(34161)
金融(34161)
技术(33162)
经济研究(28526)
财经(28454)
业经(27449)
(24290)
问题(23756)
图书(22609)
(22221)
(20566)
理论(19813)
技术经济(19774)
(18305)
世界(17895)
国际(17885)
科技(17876)
共检索到585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怡  
分析哲学研究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近40年来的中国分析哲学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分析哲学的介绍更为全面;对分析哲学的重新关注不是停留在简单的介绍和翻译上,而是开始注重对学术思想之间理论联系的分析以及对所提出问题的历史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逐步开展与国际分析哲学界的交往和交流;开始注重把分析哲学的方法运用到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中国分析哲学在研究方法上形成了历史路径、视角路径、问题路径和方法路径,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和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其中包括对专名与摹状词的社会意义之理解、对规范性的高度重视和捍卫自然主义的立场、对信念和行动的强概念论以及关于形而上学问题的新解释等等。中国的分析哲学研究目前主要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分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问题;二是分析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构成了中国分析哲学研究的未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初  
科学在19-20世纪之交的巨大成就,对人类社会和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扩展了思维视野,打破了许多以前认为不变的观念和规则,对实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双套  
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先后出现过"以日解马""以苏解马""借西解马"和"以马解马"四种解读范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概念演变与话语特征。"以日解马"话语构成了中国人早期了解西方世界的认知结构,也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早期图景;"以苏解马"曾一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的主流范式,建立在苏式话语基础上的教科书体系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解方式;"借西解马"话语扩充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为当代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求解提供了一定的话语支撑;"以马解马"话语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的正本清源、返本开新。我们需要以"以马解马"为基础,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模式的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化并进,以构建具有原创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蓉英  侯经川  
本文分析了近十年来情报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及有关分支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情况 ,并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情报学的发展规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戴平  李法运  
本文通过情报检索诞生以来 ,尤其是近 1 0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进行历史的梳理后发现 ,情报检索的哲学即其基本理论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哲学基础完成了从传统的理性主义观点向认知观点的过渡。同时情报检索的基本原理经历了从相关性判断到适用性判断最后发展到用户满意度判断三个阶段
[期刊] 改革  [作者] 钟开斌  
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全过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基于政党韧性的研究视角,构建"防备—管控—学习"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周期模型,以揭示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之谜。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重大风险的表现形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目标定位和行动策略不同,先后经历了以求生存求发展求胜利、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核心目标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艰难复杂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首先在于它是一个韧性政党,面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善于主动进行防范准备、有效进行管控处理、及时进行学习改进。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国荣  
把握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首先需要了解二者的各自规定。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内容丰富,但从比较的角度看,可以发现其相异取向。以分析哲学而言,其特点表现在略去对象的具体内容,从形式的层面加以考察;注重概念的辨析与逻辑的论证,后者同时要求给出理由;与形式化一致的是理想化进路,后者体现为思想实验等方法。以上分析哲学的特点,既意味着以语义的分析来消解认识论和本体论意义上的实在,也表现为把对象看作是语言中的存在。相对于分析哲学,中国哲学首先关注实际的世界,对何为存在、如何存在等问题作了多方面考察;同时,中国哲学既试图沟通形上与形下,也涉及名言、逻辑问题的研究,从早期的名家、墨辩,到魏晋注重辩名析理的名辨思潮、理学的铢分毫析,体现了对逻辑分析的某种关切。当然,总体上而言,中国哲学在形式逻辑方面显得相对薄弱。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以上特点,使二者在理论上具有互补的意义,并在现代社会形成不同的影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格特·比斯塔  赵康  
1917年,杜威在他的一篇名为《哲学复兴的需要》的文章中写道:"当哲学不再是处理哲学家们的问题的手段时,而是成为由哲学家们发展出来的处理人类问题的方法时,哲学就得以复兴了。"在这篇论文中,我论述教育哲学也是如此,因为教育哲学应当聚焦在教育问题上,而不是哲学问题上。当然,教育哲学应当以哲学专长来面对教育问题。这不仅是一个学术任务,而且是一个政治任务,特别是在一个教育作为公共利益的观念遭遇压力的时代,在一个教育日益被看成个人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时代,尤为如此。我在文中阐述了在我看来教育哲学家能有所贡献的五个领域。它们不仅为未来的教育哲学工作提供了一个议程,而且为转向存在主义的教育哲学建构了一个论述。这...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金强  李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所有制结构、资源配置方式以及技术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制度与技术层面的变化正是我国分配关系演变的逻辑前提。第一,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被多种所有制结构所替代,改变了单一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分配方式多样化;第二,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转向市场,改变了分配方式的具体实现形式,带来分配形式的市场化和货币化;第三,新信息网络技术变革的条件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深刻影响着分配关系及其具体形式。在多方的作用力下,新时代我国分配关系将向共享分配方向发展,共享型分配方式逐渐形成。三种变化共同作用并交叉影响着我国收入分配关系,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配关系变化的逻辑过程,也是未来演变的逻辑起点。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家和  
黑格尔有一种偏见,认为东方的文明是古老的,也是停滞的;他在《世纪历史的哲学》中指出:中国历史就是没有发展的历史。这是西方中心论在中国历史问题上诸多错误观点的理论根源之一。由于我国学术界存在着中国史和世界史相互隔绝的情况,搞中国史的不研究外国,搞世界史的不研究中国,长久以来,黑格尔在世界历史范畴内对中国历史的错误观点没有得到清算。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世界古代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林志纯先生提出中西古代文明共同经历了由城邦到帝国的发展两阶段说;吴于廑先生提出世界史是由多而一(即从分散到一体)的过程,其中横向的联系推进了纵向的发展,纵向的发展又转而推进了横向的联系。这些观点说明中西古代历史具有共同规律,这对破除西方中心论有重要意义。不过,同中有没有异?怎样对世界史的统一性作出理论性说明?中国历史有没有变化和发展?刘家和先生在前人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以下观点:比较研究不仅要察同,从异中见同,还要辨异,从同中见异;世界历史是扬弃诸"小一"(国别史)而成"大一"(世界史)的发展过程;中国文明具有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代谢的能力;中国历史经历了发展和变化而表现出连续性的特点,因此而成为世界史有机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这些观点是迄今为止中国学者对黑格尔的挑战作出的最有理论意义的回应。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露  汪徽志  
《中图法》(第四版)是我国目前各类图书馆使用最多的一部综合型图书馆分类法。由于现阶段各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发展变化,该分类法某些类目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我国学科发展的现状。本文以《中图法》(第四版)哲学类(B01类)为例,结合哲学专业知识和图书馆工作实践经验,对该类目的设置进行讨论分析,指出其中诸多不足。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启泉  
在中国对外开放的40年中,对外开放与体制改革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崛起。本文将中国对外开放40年分为启动对外开放、深化对外开放、适应规则对外开放和崛起大国对外开放四个阶段,用数据和事实刻画了对外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大国和资本流动大国的形成过程,指出中国已进入崛起大国对外开放模式再造阶段。但中国崛起后对外开放模式再造仍面临着一定的国内挑战和巨大的外部压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多蕾  刘永泽  池国华  况玉书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教育改革历程的回顾,梳理与总结40年以来我国会计教育改革取得的成就,分析当前新技术环境对我国会计教育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技术环境下我国会计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志红  田雨欣  李冬梅  
近年来,复杂技术系统的大规模创新和智能技术开发越来越依赖于技术标准的确立,而不同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1978年Abernathy和Utterback的经典文献为起点,系统回顾了40年来技术标准竞争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基于技术管理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对技术标准竞争文献的研究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理论视角下技术标准竞争的驱动因素、分析层次、研究方法、核心观点及主要研究局限,提出技术标准竞争研究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润好  肖鹏  
学术翻译是认识中外图书馆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认识中国图书馆学本土化构建的关键切入点。文章对改革开放后的图书馆学译著进行了计量研究,梳理包括译著出版数量、出版时间等基本信息,并围绕译著来源、主题、译者以及出版机构群像、引用量展开讨论,描绘改革开放40年来图书馆学译著出版整体面貌。研究发现,学人对国外图书馆学研究的关注呈多元化,译者和出版机构群像都展现着学科专业性。尽管国外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影响深远,但当前图书馆学译著跨学科趋势愈渐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