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6)
2023(4578)
2022(3832)
2021(3543)
2020(2969)
2019(6398)
2018(6565)
2017(11213)
2016(6641)
2015(7521)
2014(7743)
2013(7273)
2012(6846)
2011(6273)
2010(6285)
2009(5680)
2008(5605)
2007(5171)
2006(4492)
2005(4054)
作者
(23907)
(20103)
(19893)
(18985)
(12655)
(9759)
(8969)
(7858)
(7633)
(7215)
(7022)
(6832)
(6787)
(6780)
(6501)
(6060)
(5993)
(5936)
(5901)
(5663)
(5308)
(5258)
(5025)
(4598)
(4559)
(4557)
(4451)
(4346)
(4309)
(4268)
学科
(17900)
经济(17866)
管理(14067)
(11556)
(11083)
(8774)
企业(8774)
(6683)
(6105)
方法(6105)
中国(6010)
(5715)
(5074)
数学(4852)
理论(4793)
数学方法(4703)
业经(4142)
农业(4107)
(4034)
银行(3990)
地方(3988)
(3896)
(3895)
(3815)
金融(3808)
教育(3769)
(3757)
税收(3477)
(3445)
体制(3298)
机构
学院(93412)
大学(93057)
研究(40879)
科学(31623)
(29425)
中国(29202)
管理(27211)
(26914)
经济(25958)
(24244)
农业(23597)
研究所(22654)
理学(22621)
理学院(22211)
(22095)
业大(21614)
管理学(21288)
管理学院(21135)
中心(17883)
(16624)
(16531)
(15838)
(15505)
技术(14999)
农业大学(14908)
实验(14488)
(14005)
北京(13934)
实验室(13906)
(13367)
基金
项目(67931)
科学(50080)
基金(46223)
(45125)
国家(44790)
研究(42337)
科学基金(34812)
(28158)
自然(25839)
自然科(25185)
自然科学(25170)
自然科学基金(24668)
(24653)
基金项目(24153)
社会(22490)
社会科(21025)
社会科学(21022)
教育(19448)
资助(19335)
重点(16890)
计划(16678)
编号(16579)
科技(16485)
(14521)
成果(14164)
科研(13978)
课题(13414)
(13303)
专项(13271)
(13195)
期刊
(32223)
经济(32223)
学报(29026)
(26880)
研究(24654)
中国(23593)
科学(22058)
大学(20115)
学学(19420)
农业(17969)
教育(12633)
(10812)
管理(10024)
(9877)
业大(9393)
林业(7804)
技术(7674)
农业大学(7496)
(7468)
(6430)
金融(6430)
科技(6020)
业经(5613)
自然(5348)
中国农业(5176)
资源(5072)
经济研究(5043)
财经(4767)
图书(4580)
自然科(4439)
共检索到146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佳续  宋传生  林彩丽  耿显胜  田国忠  
根据已发表植原体质粒序列设计引物,经2次PCR扩增,获得大小不同的2段DNA片段,测序后拼接得到4种完整的环状质粒,分别是桑树萎缩植原体濮阳株系质粒(pMDPy)、长春花绿变植原体海南株系质粒(pPeVHn)、泡桐丛枝植原体山东株系质粒(pPaWBG33D)及苦楝丛枝植原体福清株系质粒(pCWBFq-2),其中pMDPy为首次测定,其质粒全长分别为3833,3943,3843和3913bp,4种质粒皆编码5种蛋白,ORF1和ORF5分别编码复制相关蛋白(RepA)和单链DNA结合蛋白(SSB),ORF2—4编码未知功能蛋白。4种质粒序列的非编码区分析表明,ORF1和ORF2之间的非编码区存在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严吉明  叶华智  秦芸  伍光庆  
对四川省的54种药用植物的病害进行田间调查和采集病害标本,通过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鉴定出病害115种。基本掌握了四川药用植物的病害种类及其危害情况,为今后深入的研究和病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双  薛龙飞  苏爱国  雷彬彬  王玉美  华金平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的重要细胞器,是一种遗传上半自主性的细胞器,编码与自身功能相关的部分基因,参与生命活动一些过程。植物的线粒体基因组较动物的更为复杂,且与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和物种进化密切相关。本文概述了植物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组成形式、基因组序列的结构特征、基因组成,分析表达特点、RNA编辑、序列重组,以及线粒体基因组进化、线粒体相关的雄性不育机理研究的研究进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跟基  李万隆  陈佩度  
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一直为植物遗传学家和病理学家所关注。克隆的抗病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在一些区段高度保守, 如 N B S、 L R R、激酶、 L Z等。这些保守序列, 不仅有助于对抗病基因的分类及其作用机理的理解, 而且为抗病基因克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根据这些保守序列合成 P C R 引物, 在许多植物中已扩增出大量的抗病基因类似序列 ( R G A)。遗传作图表明 R G A 与抗病性密切相关。对 R G A 与 R 基因的关系及 R G A 的基因组分布一并进行了讨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艳  张晓喻  李敏  黄春萍  刘刚  张宏  
从农田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Loq18,经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确定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其无菌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得抗菌粗蛋白。为明确此抗菌粗蛋白的理化性质,研究了温度、pH变化、UV照射、有机溶剂和蛋白酶对抗菌蛋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抗菌粗蛋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121℃高压灭菌处理20 min后仍具有对照活性的95%以上;对酸碱不敏感,在pH值4~11范围内相对稳定;对紫外线稳定,在紫外光下照射10 h以上时,其活性基本不受影响;经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处理后仍具有对照活性的90%以上;对蛋白酶较稳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静  卢萍  王金妞  金凤  恩和巴雅尔  
提取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 DC.)、小叶小花棘豆(O.glabravar.tenuis)、刺叶柄棘豆(O.aciphyllaLedeb.)、砂珍棘豆(O.racemusaTurcz.)、多叶棘豆(O.verticillaris(L.)J.N)、黄毛棘豆(O.ochranthaTurcz.)基因组DNA,扩增其5.8SrDNA/ITS序列并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疏毛棘豆(O.pilosa)和长白棘豆(O.anertii)5.8SrDNA/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利用MEGA4.0软件采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旨在为棘豆属下种间及种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红军  冯俊涛  韩静  李广泽  张兴  
 用琼胶平板法和悬滴法,测试了32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rumSchw)、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Schr.etSpauid)、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Leon.)、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Pers.)和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Pass.)等5种病原真菌的离体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干样0.1g/mL时,对2种或2种以上供试菌种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达60%以上的植物样品有铁杆蒿(叶)、蒙古蒿(茎叶)、小白酒草(叶)、紫苞风毛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丽华  陈长军  王建新  陈雨  周明国  
【目的】明确嘧菌酯对4种病原真菌的活性及旁路氧化酶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的协同增效作用,探讨嘧菌酯抑制菌丝呼吸的作用机理及旁路氧化的作用。【方法】测定嘧菌酯单独使用或和SHAM协同使用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及对其它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利用氧电极溶氧仪测定嘧菌酯及SHAM对4种病原真菌菌丝呼吸耗氧的影响。【结果】嘧菌酯对辣椒炭疽病菌(辣椒炭疽)、黄瓜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对辣椒炭疽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稻瘟病菌的孢子萌发、孢子产生,对水稻纹枯病菌的菌核生成有抑制作用以及对辣椒炭疽病菌和稻瘟病菌的黑色素形成稍有延缓作用。SHAM对嘧菌酯毒力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菌丝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洁  田国忠  徐启聪  刘永光  高瑞  李向东  竺晓平  
【目的】初步明确自然条件下可能感染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寄主植物。【方法】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从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采集的表现黄化、小叶、皱叶、丛枝等症状或无症状的16种植物样品的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所扩增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利用泡桐从枝病植原体延伸因子的抗血清对部分样品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观察。【结果】巢式PCR结果显示从牛筋草(Eleusine indica)、辣椒(Capsicum annuum)、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山药(Dioscorea opposita)、灯笼泡(Physalis angulata)、花生(Arachis hypo...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磊  韩翔  隋丹丹  吴景龙  吴云锋  韩崇选  
【目的】基于核糖体蛋白基因(rp)和运输蛋白基因(secY),明确了陕西、山西及山东3省枣疯植原体的亚组分类地位。【方法】采集陕西、山西及山东3省枣产区的枣疯病样品,提取样品总DNA;设计引物对rpF1、rpF2、rpR1和secF1、secF2,对枣疯植原体的rp基因和secY基因进行PCR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获得枣疯植原体的rp基因和secY基因,大小分别为1 196和1 421bp。序列比对结果表明,陕西、山西及山东3个省枣疯植原体的rp基因和secY基因序列均一致;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3省的枣疯植原体与樱桃致死黄化植原体(CLY5)和桃树黄化植原体印度株系(PY...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屈燕  赵琬玥  区智  冷秋思  熊健  
应用叶绿体ndhF和rbcL序列对绿绒蒿属藏药植物欧贝:长叶绿绒蒿Meconopsis lancifolia、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尼泊尔绿绒蒿Meconopsis napaulensis;刺儿恩: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进行鉴别,对其序列特征差异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PCR直接测序后获得六种绿绒蒿的rbcL和ndhF的部分序列。用Clustal X2.1和MEGA6.06等软件分析得到任意两种间均有变异位点和遗传距离,根据rbcL和ndhF基因部分序列数据分别建立系统树。rbcL序列分析显示,任意两种间有变异位点;ndhF序列分析显示,除总状绿绒蒿(居群1)和多刺绿绒蒿序列无明显差异外,其他任意两种间均有位点变异。根据叶绿体ndhF和rbcL基因序列数据可以很好的鉴别6种绿绒蒿属藏药植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登超  乔晓军  杜小鸿  田宏武  文俊峰  
针对现代温室中由于植物病害图像数据量庞大而产生的远程传输负荷过大等问题,分析了植物病害图像存在的数据冗余、视觉冗余等特性,提出了基于最优基小波包的压缩算法。简要介绍了小波包的构造方法及其压缩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了最优基的构建及病害图像压缩算法实现方法,并与小波变换的压缩方法进行比较。仿真试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图像压缩性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军  屈智巍  达乎巴雅尔  魏淑花  贾秀贞  张星耀  
以VisualBasic6.0编程及Access数据库为技术支持,采用ADO数据访问技术,SQL语言查询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依据近几十年来我国森林中发生普遍而严重的病害以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植物病害标本为数据库源,建立了中国森林植物病害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包括标本信息库(42字段),森林植物病害信息库(39字段),用户信息库(4字段)。该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具有对数据库的管理功能,而且具有对普通用户的服务功能。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维护,设计了高级用户和普通用户,高级用户授权了对数据库的全方位维护。系统能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植物病害标本库进行管理,同时也可对全国现有森林植物病害信息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坚  
运用生存分析理论,推导出一种植病流行在时间动态上的新模型:x(t)=1-exp{-βυ[t-1υ(1-exp{-υt})]}.该模型不同于以往的Gompertz、Logistic、指数和Weibul植病流行模型,而且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此外,作者使用正交表法给出了该模型参数的估计和在水稻纹枯病流行中的一个应用实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从凤  黄迎春  潘小玫  王金生  
植物病害的系统获得抗性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宋从凤黄迎春潘小玫王金生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AcquiredResistance,SAR)最初是由Ross(1961)描述烟草用TMV预接种后,可使植株获得对TMV再接种具有抗性时采用的,是植物病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