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2)
2023(6201)
2022(5492)
2021(5047)
2020(4683)
2019(11036)
2018(10887)
2017(20918)
2016(12212)
2015(14017)
2014(14382)
2013(14526)
2012(14034)
2011(13029)
2010(13374)
2009(12550)
2008(12920)
2007(12015)
2006(10236)
2005(9193)
作者
(41406)
(35305)
(35029)
(33314)
(22389)
(16999)
(15930)
(13725)
(13182)
(12725)
(12206)
(11829)
(11428)
(11376)
(11267)
(11241)
(10926)
(10317)
(10182)
(10179)
(9217)
(8885)
(8738)
(7970)
(7942)
(7917)
(7908)
(7897)
(7343)
(7338)
学科
(50851)
经济(50797)
(29214)
管理(29013)
方法(25792)
数学(22831)
数学方法(22563)
(22381)
企业(22381)
(16196)
(14581)
(12018)
中国(11481)
(9965)
贸易(9965)
地方(9743)
(9643)
农业(9619)
业经(9173)
(8636)
(8537)
理论(7631)
(7504)
金融(7498)
(7343)
银行(7281)
(7220)
财务(7204)
财务管理(7179)
环境(7111)
机构
大学(192900)
学院(189310)
研究(71550)
(71393)
经济(69771)
管理(64742)
理学(55671)
理学院(54875)
管理学(53510)
管理学院(53179)
中国(50698)
科学(50504)
(46854)
(42458)
(40723)
研究所(37752)
农业(37596)
业大(36808)
(32101)
中心(31569)
(30105)
北京(26721)
(26125)
财经(25851)
师范(25767)
(24976)
农业大学(24699)
(23366)
(23334)
(23309)
基金
项目(127081)
科学(95864)
基金(89784)
研究(83980)
(82319)
国家(81696)
科学基金(65749)
(50372)
社会(49530)
基金项目(47803)
社会科(46701)
社会科学(46679)
自然(45761)
自然科(44623)
自然科学(44599)
自然科学基金(43801)
(43784)
教育(39128)
资助(38085)
编号(33329)
重点(30099)
成果(28449)
(27652)
(27331)
计划(27314)
科研(25629)
科技(25487)
(25156)
课题(24140)
创新(23750)
期刊
(77296)
经济(77296)
研究(50491)
学报(44028)
(42392)
科学(35858)
中国(34331)
大学(31114)
学学(29730)
农业(28433)
(25027)
管理(20401)
教育(18027)
(15691)
技术(14617)
(14322)
金融(14322)
财经(12731)
业大(12590)
(12454)
业经(11949)
经济研究(11946)
问题(10936)
(10867)
农业大学(10309)
林业(10119)
科技(9490)
技术经济(9294)
统计(9047)
(9009)
共检索到275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仲茂  朱绪春  宋猜  姜永涛  乌云塔娜  
【目的】通过分析长柄扁桃、榆叶梅、蒙古扁桃、矮扁桃种仁氨基酸组成和蛋白功能特性,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陕西榆林、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包头及新疆塔城分别采集野生的长柄扁桃、榆叶梅、蒙古扁桃、矮扁桃种子,测定种仁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18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并对其蛋白的保水性、吸油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等功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4种扁桃亚属植物种仁粗蛋白含量为228.9292.0g/kg,以长柄扁桃最高;粗脂肪含量为475.6548.0g/k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绪春  姜仲茂  尹明宇  许苗苗  乌云塔娜  
【目的】分析4种杏属植物种仁的主要营养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溶剂法测定普通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仁用杏(Kernel-using apricots)、紫杏(Armeniaca dasycarpa(Ehrh.)Borkh.)种仁的粗脂肪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其总蛋白含量,使用马弗炉测定其灰分含量,使用GC-MS测定其脂肪酸种类及比例,并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中平  陈志伟  胡春根  邓秀新  罗正荣  
采用RAPD技术 ,用筛选的 2 2个随机引物对桃属主要种类及其类型进行DNA扩增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范围在 3~ 13条 ,分子量范围在 30 0bp~ 3kb之间 ,依据特征谱带 ,可建立种间及其类型识别的分子检索表。利用 2 2个引物扩出的 180个位点上的RAPD带 ,进行聚类分析 ,结合前人研究出的结果 ,揭示桃种间亲缘演化顺序为 :内蒙古长柄扁桃→光核桃→山桃→甘肃桃→白花山桃、红花山桃、帚形山桃→桃巴旦、陕西桃巴旦→新疆桃、毛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力  龚宁  夏国华  吕健全  黄坚钦  
以3个地区50个山核桃初选优树为试样,研究了地域分布和单株在种仁粗蛋白、氨基酸组成和氨基酸含量诸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临安、淳安、安吉三地区山核桃种仁粗蛋白含量平均值为113.0 mg.g-1,变异系数为9.73%;方差分析表明地域分布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具中等广义遗传力(H2=0.342 9)。(2)山核桃种仁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含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中的7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3.07%,并且比例是稳定的,变异系数仅1.63%;而氨基酸总量以及7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均超过16%,尤以甲硫氨酸为最,达到64.9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树伟  郭春会  张国庆  张应龙  
【目的】研究长柄扁桃的光合能力,为长柄扁桃资源的利用及大面积栽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不同树龄的毛乌素沙漠长柄扁桃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在长柄扁桃野生种质资源地进行其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影响因子研究。【结果】①长柄扁桃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主峰值在12:00且具有明显"午休"现象。②长柄扁桃幼龄树生态因子日变化幅度较大,2年生长柄扁桃叶片Pn峰值提前。③在长柄扁桃叶片Pn影响因子中,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合有效辐射(PAR)作用呈显著直接正效应。④在导致光合"午休"的原因中,气孔限制因素占主导地位,各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性。⑤长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艺  王娜  马颖杰  王奎玲  刘庆华  刘庆超  
本研究以转子莲(Clematis patens)、棉团铁线莲(C.hexapetala)、大叶铁线莲(C.heracleifolia)和齿叶铁线莲(C.serratifolia)4种种子为材料,研究激素及浸种温度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子莲最适浸种温度为35℃,棉团铁线莲、大叶铁线莲和齿叶铁线莲最适浸种温度均为25℃,其发芽率分别为24.87%、93.24%、80.94%和68.21%。400mg·L~(-1)赤霉素(GA3)有利于转子莲种子萌发,其发芽率为19.17%;棉团铁线莲在5mg·L~(-1)细胞分裂素(6-BA)和500mg·L~(-1) GA3中萌发情况最好,其发芽率为90.56%和90.50%;10mg·L~(-1)6-BA能显著促进大叶铁线莲种子萌发,其发芽率为88.26%;5mg·L~(-1) GA3有利于齿叶铁线莲萌发,其发芽率为53.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军  朱洁文  王坤  孙焕良  
以苎麻属植物种子为材料,分别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及GC-MS联用仪,对其微结构、出油率、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油脂理化特性等进行研究,探讨了苎麻属植物种子的微结构和油脂的功能特性,为苎麻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苎麻属植物种子外形多样且种子表面纹饰以网状纹和线状纹为主;千粒重、粒长和粒宽分别在0.034~0.049 g、0.455~0.694 mm和0.250~0.322 mm之间;在以石油醚为萃取溶剂、80℃水浴和12h萃取时间的最佳条件下,种子出油率为13.45%~28.19%,属于高含油量种子,但不同基因型种子的出油率差异较大,野生种的平均出油率要高于栽培种的;种子油脂肪酸以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春会  罗梦  马玉华  马小卫  
对沙地濒危植物长柄扁桃的分布、植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生理学特性、化学及药理学特性、生 物细胞学特性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系统地总结和分析.并对我国北部发展长柄扁桃的意义及值 得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洋  铁英  杨佳  祁智  毛惠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菊阳  闫文德  朱颖芳  彭春良  郑威  刘艳  
基于"生态相似性"营养保育策略理论,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种植的4种优良园林观赏杜鹃属植物土壤营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栽植4种杜鹃的不同层次(0~15、15~30、30~45cm)土壤含水率在21.02%~21.95%之间,其中以鹿角杜鹃3层次平均含水率最高;土壤容重呈现由低到高的趋势,分别为1.335、1.3425、1.42g/cm3。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溪畔杜鹃0~15cm层次最高,为85.25g/kg,鹿角杜鹃16~30cm层次的有机质最低,为19.17g/kg;全N平均含量为0.52g/kg,以毛棉杜鹃0~15cm层次最高,达到1.07g/kg,毛棉杜鹃和溪畔杜鹃3个层次含量明显高于鹿角...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冠  汪阳东  陈益存  李鹏  张姗姗  张小平  
以木本油料植物油桐为研究对象,通过预实验选择种子成熟过程中脂肪酸转变关键时期,构建油桐种仁cDNA文库,并进行部分测序。初级文库的滴度为1×106pfu.mL-1,重组率为99.7%,插入片段大小为0.5~2.5 kb,平均约1 kb。通过测序获得的功能基因类型主要包括抗性基因、油体蛋白基因、贮藏蛋白基因及种子发育相关基因等,还有大量的未知功能基因和其他基因存在,各类基因的表达丰度不一。着重对首次分离到的油桐油体蛋白oleosin基因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和蛋白结构预测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邱蓉  程中平  王章利  
为了弄清桃亚属中国分布植物的系统发育及演化关系,对这些种类的植物学性状以及核ITS序列和叶绿体psbA-trnH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植物学性状和ITS序列分析分别采用SPSS和MEGA构建系统树,psbA-trnH序列分析采用Network构建进化网络。结果表明:新疆桃确为普通桃的一个亚种;陕甘山桃不是山桃的变种,而是一个独立的种;桃亚属植物的演化关系为光核桃→甘肃桃,甘肃桃通过其中一支演化为山桃→陕甘山桃,另一支演化为普通桃和新疆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启燕  高暝  吴立文  汪阳东  陈益存  
[目的]对油桐种仁不同生长时期的油体蛋白进行定量蛋白质组研究,鉴定油桐种仁油体蛋白质的组成,探讨不同生长时期种仁油体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提取3个不同生长时期的油桐种仁油体蛋白质组,质检合格的蛋白经酶解、iTRAQ标记后进行高效液相、质谱检测。利用Mascot软件对转换的二级质谱数据进行蛋白质鉴定,通过iTRAQ定量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KEGG代谢通路和聚类分析。[结果]在3个生长时期成熟油桐种仁油体亚细胞器中共鉴定出5 632个蛋白,其中,2 639个具有催化活性,401个蛋白质参与脂肪酸及油脂的合成与代谢。在种仁成熟的3个生长时期中,共有3 430个油体蛋白的表达量发生了显著变化。油体差异蛋白的富集分析发现,具有催化活性这一分子功能的差异蛋白主要在油脂积累初期发生富集。在桐油和桐酸积累时期,参与脂肪酸代谢和油脂贮藏的酰基辅酶A氧化酶、DGA蛋白和油质蛋白(Oleosin)表达量显著上升,表明这些蛋白在调控桐油和桐酸的积累中可能发挥着关键作用。[结论]获得油桐种仁成熟过程中动态特异的油体蛋白质组表达谱,揭示油体蛋白质组的组成、主要调控桐油合成的关键酶和结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油脂的合成与油体的装配等相关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包文泉  左丝雨  乌云塔娜  
为了研究内蒙古野生长柄扁桃核仁遗传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对内蒙古野生长柄扁桃优良单株核仁性状变异程度、变异类型、核仁性状与产量和出仁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柄扁桃单仁质量、仁长、仁宽、仁长宽比、仁径等数量性状均有较大变异,其中仁长宽比和仁质量的变异较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0.34、0.27,说明仁形状的选择潜力最大;根据仁质量变异分为4个类型,即中、较大、大、很大仁型;根据仁长变异分为6个类型,即短、较短、中、较长、长、很长仁型;根据仁宽分为6个类型,即窄、较窄、中、较宽、宽、很宽核型;根据仁长宽比变异分为6组,即宽圆、较宽圆、中、较长圆、长圆、很长圆仁型;根据仁径长变异分为6组,即短、...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艳梅  易自力  邓果特  杜凤  项伟  郑铖  刘清波  刘福来  肖亮  
以芒、五节芒、荻和南荻4种芒属植物共36份种质为材料,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压片法对倍性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芒属植物中,南荻的荧光值最大,其次为芒,荻的荧光值最小,但不同种间无显著性差异;南荻的荧光值变异系数最大(37.73%),五节芒的荧光值变异系数最小(4.41%),说明南荻的倍性最丰富,而五节芒的倍性最稳定;芒属植物染色体基数为19(x=19),36份种质中有33份材料属二倍体(2n=2x=38)型、2份材料属三倍体(2n=3x=57)型、1份材料属四倍体(2n=4x=64)型,表明自然界中芒属植物主要以二倍体存在,偶见三倍体和四倍体;不同种之间的核型参数有差异,但都是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且芒和五节芒的核型都为"2B"型,而荻和南荻大部分为"2C"型,说明芒和五节芒亲缘关系近,而荻和南荻亲缘关系近。对核型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6份芒属植物材料分为3类:第Ⅰ类为芒类群,主要为芒和五节芒;第Ⅱ类为荻类群,主要包括荻和南荻;第Ⅲ类则为多倍体类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