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5)
- 2023(2928)
- 2022(2378)
- 2021(2058)
- 2020(1545)
- 2019(3893)
- 2018(3639)
- 2017(6409)
- 2016(3809)
- 2015(3915)
- 2014(3876)
- 2013(3933)
- 2012(3953)
- 2011(3592)
- 2010(3562)
- 2009(3259)
- 2008(3211)
- 2007(2937)
- 2006(2641)
- 2005(2404)
- 学科
- 济(15163)
- 经济(15152)
- 管理(7581)
- 地方(7143)
- 业(6848)
- 学(6735)
- 环境(5706)
- 农(5513)
- 方法(4360)
- 农业(4043)
- 地方经济(3931)
- 数学(3893)
- 企(3877)
- 企业(3877)
- 数学方法(3808)
- 中国(3676)
- 生态(3152)
- 业经(3056)
- 划(2932)
- 资源(2876)
- 物(2795)
- 发(2699)
- 和(2661)
- 规划(2457)
- 环境规划(2388)
- 植(2385)
- 植物(2331)
- 贸(2238)
- 贸易(2237)
- 技术(2061)
- 机构
- 学院(54748)
- 大学(54691)
- 研究(25749)
- 科学(20681)
- 农(19691)
- 济(18150)
- 经济(17747)
- 中国(17712)
- 京(16952)
- 管理(15953)
- 业大(15798)
- 农业(15683)
- 所(15637)
- 研究所(14664)
- 理学(13416)
- 理学院(13087)
- 管理学(12505)
- 管理学院(12426)
- 北京(11618)
- 中心(11243)
- 农业大学(10317)
- 省(10229)
- 室(9626)
- 院(9608)
- 科学院(9237)
- 实验(8923)
- 江(8663)
- 实验室(8535)
- 业(8167)
- 重点(8084)
- 基金
- 项目(43556)
- 科学(31443)
- 基金(29652)
- 家(29562)
- 国家(29360)
- 研究(24883)
- 科学基金(22843)
- 自然(17197)
- 省(17040)
- 自然科(16710)
- 自然科学(16699)
- 自然科学基金(16362)
- 基金项目(16163)
- 划(15523)
- 社会(14127)
- 社会科(13301)
- 社会科学(13296)
- 资助(12294)
- 科技(11512)
- 计划(11235)
- 重点(10669)
- 发(10621)
- 教育(9797)
- 科研(8988)
- 创(8489)
- 专项(8456)
- 农(8176)
- 编号(8164)
- 创新(8140)
- 业(7702)
共检索到83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联瑛 马建 金衡 于志水 张建喜
2019年9月,许联瑛等在《植物研究》第39期报道了常绿阔叶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atifolia)在北京地区出现逸生的情况。此后,对北京地区的常绿阔叶植物持续进行实地观察和研究,又发现女贞(Ligustrum lucidum)、披针叶胡颓子(Elaeagnus lanceolata)、黄杨(Buxus sinica)、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4种植物出现了逸生苗现象,现报道如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丽 黄亦工 贾麦娥 郑淮兵 赵楠 苏雪痕
采用电导法、组织变褐法、生长恢复法及TTC还原法研究了北京园林中主要常绿阔叶植物的抗冻性 .结果表明 ,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强 ,组织的电解质渗透率、褐化指标以及生长恢复后的冻害指数都明显上升 ,TTC还原法测定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 ,不同指标的总体趋势高度一致 ,与种类的抗冻性密切相关 .被测植物的抗冻区域如下 :八角金盘- 10℃以上 ,洋常春藤、女贞、扶芳藤 - 8~ - 12℃ ,大叶黄杨 - 10~ - 15℃ ,凤尾兰、火棘、广玉兰 - 15~ - 2 0℃ ,黄杨- 15~ - 2 5℃ .对不同方法比较后认为 ,电导法可以用于实践中快速、客观地评价和比较常绿阔叶植物抗冻性 .对抗冻性...
关键词:
常绿阔叶植物 抗冻性 电导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丽 路艳红 黄亦工 苏雪痕
该文研究了北京露地园林中常绿阔叶植物在越冬期间叶组织水分及淀粉粒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随着越冬进程 ,叶组织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而水分饱和亏缺逐渐增大 ,至 2月份时达最低 ,之后开始恢复 .种类之间差异明显 .凤尾兰变化幅度最小 ,女贞和火棘水分亏缺最为严重 ,导致叶片在早春严重干枯和脱落 ;早春黄杨、广玉兰及大叶黄杨水分亏缺恢复较快 ,而八角金盘、洋常春藤恢复速度较慢 .秋冬自由水含量除八角金盘外其余种类均表现为 1 0~ 1 2月含量下降 ,2~ 3月开始回升 ,下降速度较快的有凤尾兰、广玉兰、火棘及黄杨等 ,相应地这些种类在秋冬束缚水含量上升 .1 0月下旬 ,八角金盘、洋常春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志华 肖文发 周云龙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在广州流溪河上游流域,分布有少量的保存较好的常绿阔叶林,主要见于海拔200m以下的地区。由于分布面积狭小,因此其植物区系并不丰富。种子植物科、属的地理成分表明,该植被型的区系具有显著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同时具有一定的温带成分,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泛热带分布和旧世界热带分布对该森林的区系性质影响很大。常绿阔叶林植被及其区系都是在中生代末起源于华夏古陆,其中少量的落叶成分也是干旱促成、华夏起源的。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植物区系 区系指数 流溪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乐 蔡永立 刘志国 孙灿
以广泛分布于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37种主要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爆芽的起始时间、高峰时间、持续时间、结束时间等爆芽物候参数研究常绿阔叶林中主要木本植物的爆芽物候同步性的特征.结果表明:(1)大部分植物爆芽起始时间集中在3月下旬,高峰时间集中在3月底4月初,结束时间集中在4月上旬;(2)不同植物爆芽同步性不一,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在所有植物中爆芽同步性最高(CV值为1.23),橄榄槭Acer olivaceum爆芽同步性最低(CV值为0.32),其余植物爆芽同步性介于两者之间;(3)37种主要本木植物爆芽的起始时间、高峰时间、结束时间同步性较高,爆芽开始早的植物,结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帅锋 苏建荣 刘万德 张志钧 刘庆云 李忠文
通过对云南普洱地区不同恢复阶段(恢复15年、30年和原始林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内附生维管植物的调查,分析了不同恢复阶段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多度、分布和相似性关系,并探讨附生维管植物与宿主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0.81 hm2的调查样地中,共发现附生维管植物3 116株(分属9科20属22种);(2)原始林中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丰富度(17种)要显著高于恢复30年(7种)和15年(5种)群落;(3)原始林与不同恢复阶段群落中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有显著不同,恢复15年群落中的附生植物主要由蕨类植物组成,兰科植物是原始林附生植物的主要物种组成,有些物种仅出现在原始林中,可以作为季风常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谢晓金 郝日明
选取南京地区已引种成功的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和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gracilis等24种常绿阔叶树种,以其枝条为测试材料,运用电导法进行耐寒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采用低温循环仪自动降温程序模拟冰冻处理来测试枝条的相对电导率,计算得到的各树种半致死温度能定量地反映这些树种本身的耐寒能力高低,并且与它们在南京地区越冬适应性观察结果基本相一致。图1表2参18
关键词:
植物学 常绿树种 耐寒性 电导法 南京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符潮 戴利燕 刘倩 李江 章挺 刘仁林
以九连山常绿阔叶林为实验对象,采用样方取样法对群落中的部分植物叶片N、P元素进行测定,并从不同物种、不同生活型、不同生境类型、不同离地高度等多个空间分布的植物叶片N、P元素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群落平均含N量为15.91 mg/g,平均含P量为1.17 mg/g,群落的发展主要受P元素的限制,在物种水平上,不同植物叶片中的N、P元素含量差异较大。(2)群落中蕨类植物通常比被子植物叶片的N、P含量低,不同生活型N、P含量呈现的规律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3)山谷植物N、P总体含量明显高于山脊,山谷植物群落主要受到N元素的限制,而山脊植物则主要受到P元素的限制;在一定离地高度内,植物叶片N、P含量逐渐升高,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春明 刘文耀 杨国平 李小双
分别在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沟谷和坡面调查了10个20m×50m的样地,研究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木质藤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支柱木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共记录到DBH≥1cm的木质藤本植物402株(隶属于23种21属16科)和DBH≥10cm的林木1522株(隶属于47种30属15科);与其他亚热带森林比较,该森林中木质藤本植物物种较为丰富但多度较低;藤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密度和基面积在沟谷显著高于坡面,而林木的差异性不显著;木质藤本植物在支柱木上呈集群分布,并且不同种支柱木被藤本植物攀援的百分比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01),说明藤本植物的攀援对支柱木具有选择性;云南越桔、薄叶马银花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红 马益新 王海洋
Seed sizes of 74 woody species, including 40 trees and 34 shrubs, of middle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Mt. Jinyun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likely mechanism of seed size variation was analys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re was considerable variance in the seed length and gre...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志波 马钦彦 韩海荣 陈遐林
使用Li 6 4 0 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 ,对北京地区玉兰、银杏、杜仲、华东椴、马褂木和五角枫 6个落叶阔叶树种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自然状态下 ,6个树种的光合曲线都呈双峰型 ,发生明显的“午休”现象 .强光、高温和低湿是引起“午休”的主要环境因子 .6个树种的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 ,也呈双峰型 ,但叶片胞间CO2 浓度因树种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玉兰、华东椴、银杏和五角枫的胞间CO2 浓度在午间呈现谷值状态 ,而杜仲和马褂木出现了小的峰值 .因此 ,玉兰、银杏、华东椴和五角枫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是受气孔限制 ,而杜仲和马褂木属非气孔限制 .升高C...
关键词:
净光合速率 CO2浓度 光合有效辐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裴建元1 2 严员英3 叶 清2 肖文军1 赵平1 郑育桃3 邓知知1 肖金香2
摘 要:常绿阔叶树种是森林的主要植物种类,具有含水率高的特点。选择石栎 Lithocarpus glaper、拟赤杨 Alniphyllum tortunei、 冬 青 Ilex chinensis、 樟 树 Cinnamomum philippinense、 木 荷 Schima superba、 罗 浮 栲Castanopsis fabri、山杜英 Elaeocarpus decipiens、甜槠 Castanopsis eyrei、苦槠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油茶Camellia oleifera 10 种常绿阔叶树种,采集不同树种的树叶、树枝和树皮,烘干粉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裴建元 严员英 叶清 肖文军 赵平 郑育桃 邓知知 肖金香
常绿阔叶树种是森林的主要植物种类,具有含水率高的特点。选择石栎Lithocarpus glaper、拟赤杨Alniphyllum tortunei、冬青Ilex chinensis、樟树Cinnamomum philippinense、木荷Schima superba、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山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甜槠Castanopsis eyrei、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油茶Camellia oleifera 10种常绿阔叶树种,采集不同树种的树叶、树枝和树皮,烘干粉碎后在室内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以不同树种器...
关键词:
阔叶树种 理化性质 聚类分析 抗火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翠环 余树全 周国模
回顾了在具有影响的几种演替理论指导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恢复研究的主要内容 ,包括群落结构研究 :群落的发育、波动、更新和演替 ;种群的特征、结构和竞争压力以及物种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在群落进展演替中的变化。土壤动态变化研究 :土壤的理化性质、肥力、有机质含量在与群落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植被恢复研究方法 :数学模型在时间序列和生态序列研究方法中的应用。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增设固定样地 ,加强定位研究以及加强群落演替过程中树种遗传机理方面的探索 ,优化次生演替数学模型等。参 67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植被恢复 演替 亚热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