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6)
2023(4818)
2022(4446)
2021(4055)
2020(3806)
2019(9040)
2018(8958)
2017(17656)
2016(10144)
2015(11599)
2014(12029)
2013(12141)
2012(11624)
2011(10626)
2010(10821)
2009(10260)
2008(10364)
2007(9669)
2006(8080)
2005(7284)
作者
(32493)
(27521)
(27373)
(26030)
(17337)
(13221)
(12619)
(10795)
(10140)
(9743)
(9356)
(9184)
(8891)
(8735)
(8691)
(8668)
(8591)
(8039)
(7960)
(7890)
(7060)
(6756)
(6731)
(6218)
(6217)
(6153)
(6115)
(6074)
(5691)
(5688)
学科
(43667)
经济(43628)
(27415)
管理(26798)
方法(23517)
(21276)
企业(21276)
数学(21171)
数学方法(20980)
(12670)
(12480)
(11131)
中国(9806)
地方(8696)
(8468)
贸易(8468)
农业(8431)
(8330)
财务(8316)
财务管理(8293)
(8199)
企业财务(7882)
业经(7672)
(7517)
(6859)
(6083)
银行(6048)
理论(5974)
环境(5812)
(5809)
机构
大学(154377)
学院(152736)
(60677)
经济(59315)
管理(55774)
研究(53555)
理学(48082)
理学院(47500)
管理学(46514)
管理学院(46244)
中国(39196)
科学(36330)
(33955)
(32792)
(29575)
(27566)
业大(27431)
研究所(27208)
农业(27186)
中心(24819)
(23797)
财经(22151)
北京(20660)
(19972)
(19944)
师范(19685)
(18876)
经济学(18783)
(18647)
农业大学(17725)
基金
项目(100833)
科学(76702)
基金(71349)
研究(69095)
(63799)
国家(63293)
科学基金(52104)
社会(41462)
(40344)
社会科(39183)
社会科学(39166)
基金项目(38259)
自然(35292)
自然科(34417)
自然科学(34401)
(34259)
自然科学基金(33784)
教育(32122)
资助(30247)
编号(28312)
成果(23578)
重点(23266)
(22344)
(21690)
计划(20472)
科研(20399)
(20192)
课题(19633)
创新(19002)
科技(18683)
期刊
(63918)
经济(63918)
研究(41026)
学报(30873)
(30169)
中国(27307)
科学(25543)
(22818)
大学(22000)
学学(20963)
农业(20002)
管理(17284)
教育(13532)
技术(12592)
(11938)
金融(11938)
财经(11147)
(11115)
业经(10461)
经济研究(10248)
(9491)
问题(9229)
(9009)
技术经济(8081)
统计(7946)
业大(7920)
理论(7597)
(7262)
图书(7221)
商业(7093)
共检索到219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赖志勇  戴宏芬  肖维强  王晓容  黄炳雄  
利用高效液相、气相/质谱、原子荧光等方法,测定了产自广东的柿饼、双鹅、甜种和土种4种余甘子果肉中的几种核苷、绿原酸、表儿茶素、芦丁、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结果表明:余甘子果肉中含有微量的硒,含量(鲜重)为0.0014~0.0027 mg/kg;余甘子果肉中的甲醇提取液中气相/质谱仅测出饱和脂肪酸;余甘子果肉中含有少量的核苷类物质肌苷、鸟苷和腺苷,含量(鲜重)分别为:3.7990~15.3600、1.1335~2.8935、0.0000~4.1768μg/g,土种中含有少量胸苷,含量为3.319 9μg/g;余甘子果肉中还含有绿原酸、表儿茶素和芦丁,含量(鲜重)分别为0.1123~0.2631、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涛  闵康  曾亚文  普晓英  杨树明  杜娟  
利用9个青稞品种(系)和14个普通大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测定其籽粒全谷物的黄酮、γ-氨基丁酸,抗性淀粉的含量,研究青稞与普通大麦全谷物功能成分差异。结果表明,青稞和普通大麦籽粒全谷物中,总黄酮含量是普通大麦含量的3倍左右,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0.01);青稞籽粒全谷物中抗性淀粉高于普通大麦籽粒全谷物,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0.05);青稞与普通大麦籽粒全谷物中γ-氨基丁酸含量差异不显著。青稞品种中的昆文12号总黄酮含量最高,99-1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北青4号抗性淀粉最高。此3个品种可用作亲本研究功能成分的遗传规律,也可用于功能食品开发利用,对开展健康饮食预防慢性病战略和增加藏区主要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仲山民  田荆祥  吴美春  黎章矩  
对浙江省4种雀梅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分析表明:雀梅所含的生物碱以大麦碱为主;雀梅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以及大麦碱含量均以刺藤子为最高,以钩刺雀梅藤为最低。它们的含量次序都是刺藤子、雀梅藤、梗花雀梅藤和钩刺雀梅藤,而且种间差异极显著。4种雀梅所含大麦碱和其他生物碱都主要存在于地下部分,其中须根中含量最高,主根中次之,而地上部分所含的量很少。经检验,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两者间也存在着极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晓梦  杜娟  曾亚文  普晓英  杨树明  杨涛  汪禄祥  杨加珍  
【目的】研究大麦籽粒蛋白质与功能成分含量的相关关系及其QTL,为功能大麦遗传改良、基因克隆及分子辅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紫光芒裸二棱为母本,Schooner为父本构建包含193个株系的RIL群体,结合SSR技术和QTL Ici Mapping V3.3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借助完全区间作图法(ICIM)对两年大麦籽粒蛋白质、总黄酮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QTL检测;同时分析蛋白质、总黄酮和GAB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亲本及RIL群体籽粒蛋白质、总黄酮及GABA含量表现出较大差异,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亚  杜娟  杨晓梦  普晓英  曾亚文  杨涛  杨加珍  杨树明  陈志远  
【目的】了解中国西南与ICARDA大麦品种类型间籽粒功能成分含量差异。【方法】对79个大麦品种籽粒4种功能成分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进行研究。【结果】大麦品种间籽粒功能成分含量变幅较大,即黄酮为16.39108.39mg/100g、抗性淀粉为0.35%4.17%、生物碱为6.3644.63 mg/100g、γ-氨基丁酸为3.5630.29 mg/100g;大麦不同品种类型间4种功能成分含量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差异较大。籽粒抗性淀粉含量中国西南大麦高于ICARDA大麦、二棱大麦高于多棱大麦、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珊  仲伶俐  秦琳  黄世群  李曦  郑幸果  雷欣宇  雷绍荣  郭灵安  冯俊彦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叶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甘薯叶综合开发和干燥加工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薯品种‘台农71’和‘胜南’的叶片为材料,研究蒸干结合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60℃/50℃/40℃热风干燥共5种干燥方式对甘薯叶功能成分(总酚、总黄酮、绿原酸类成分、β-胡萝卜素、维生素D_3、维生素E、抗坏血酸、维生素B_1、维生素B_2)、抗氧化能力(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和外观色泽(叶绿素、色值)的影响,并分析各功能成分间及功能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甘薯叶中检测到的游离酚酸主要包括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5种干燥方式对甘薯叶中功能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真空冷冻干燥下,‘台农71’叶片中游离酚酸总量最高,达到38.4 mg·g~(-1) DW,是其在60℃热风干燥下含量的25.6倍。真空冷冻干燥和蒸干结合热风干燥下,叶片中总酚、总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差异相对较小,但都显著高于60℃/50℃/40℃ 3种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下,两个材料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是3种热风干燥的1.7—5.3倍和1.7—3.8倍。抗坏血酸在真空冷冻干燥下有较好的保留(175.3—441.1 mg/100 g DW),而在热风干燥中含量极低(3.4—5.7 mg/100 g DW)。维生素D_3和α-生育酚在蒸干结合热风干燥下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下甘薯叶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真空冷冻干燥和蒸干结合热风干燥的自由基清除率较高,显著高于3种热风干燥。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总黄酮、总绿原酸、维生素D_3、α-生育酚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甘薯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总黄酮及各绿原酸类成分的含量也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真空冷冻干燥和蒸干结合热风干燥能较好地保留甘薯叶中总酚、绿原酸及衍生物、黄酮、维生素D_3、α-生育酚、抗坏血酸等功能成分,使叶片干燥后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与真空冷冻干燥相比,蒸干结合热风干燥具有成本低和耗时短的优势,是实际生产应用中干燥保留甘薯叶多酚和黄酮的优选方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娴  甘瑾  张雯雯  侯彬  张弘  冯颖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植物,其果鲜食酸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又名滇橄榄、油柑子、庵摩勒等。全世界约有17个国家的传统药物体系中使用余甘子,在我国的中药、藏药等均有应用,作为一味重要的传统民族药,已被载入多版《中国药典》[1]。余甘子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等药用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勇武  杨树明  曾亚文  杨涛  普晓英  杜娟  
利用粳稻02428突变体的RIL群体336个F9家系,对糙米中总黄酮和生物碱等2种功能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异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种功能活性成分在F9家系间均有较大的变异,其中生物碱含量变异最大,总黄酮变异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55.87%和22.67%。②剑叶宽与总黄酮含量(0.135**)、结实率与生物碱含量(0.130**)呈极显著相关;穗下节长与总黄酮含量(0.127*)、秕粒数与生物碱含量(-0.125*)呈显著相关。③剑叶宽、穗下节长与总黄酮含量、秕粒数与生物碱含量的相关关系主要是直接效应,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129,0.250和-0.298;结实率与生物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吉庆  王小平  曹林林  任永光  聂郴  
【目的】以不同采收期青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为指标,综合比较4种活性成分含量以确定青翘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采自陕西省洛南县的青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槲皮素的含量,并对这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月下旬至8月上旬青翘中的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的含量较高,最高分别可达5.62,41.92,5.70mg/g;这3种活性物质含量随采收时间的延长而波动较大。槲皮素含量以7月下旬至9月上旬采收青翘较高,最高达0.91mg/g,且不同采收期青翘中槲皮素的含量变化较小。【结论】陕西省洛南县产青翘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姣龙  谌小勇  闫文德  郝博  张力  任晓军  刘之洲  
【目的】研究我国南方4种常见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组分及各组分含量的差异,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与治理提供研究数据。【方法】选取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4种常用绿化树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根系分泌物进行gc-Ms分析,同时对根系分泌物中的总碳(tc)和总氮(tn)质量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植物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的成分数量依次为紫玉兰(35种)、桂花(16种)、栾树(15种)、樟树(7种),4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雪花  刘牛  赖多  肖维强  匡石滋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8份余甘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指纹图谱。[方法]从96条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9条核心引物,用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收集的华南地区28份余甘子品种分子标记,利用UPGMA聚类分析余甘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以核心引物UBC809和UBC886组合构建余甘子DNA指纹图谱。[结果]9条ISSR核心引物对28份余甘子样品扩增共得到68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67条,多态率为97.23%。通过聚类分析将28份余甘子样品聚为4类,其中大果油甘和甜油甘5号遗传分化较大,各单独聚为一类,珍珠油甘、甜油甘2号和甜油甘4号聚为一类,其余23个品种聚为一类。利用核心引物UBC809和UBC886组合,成功构建了余甘子DNA指纹图谱,供试28份余甘子品种(系)每个都有一套唯一的指纹图谱编码。[结论]成功构建了28份余甘子种质的指纹图谱,可用于余甘子种质资源的分类与鉴定,同时可用于余甘子杂交新品种选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昆  陈玉德  马显达  张志钧  
在调查云南楚雄州和临沧地区余甘子资源基础上,根据果形将其划分为6个类群和30个类型.重点观察和测定楚雄州双柏县48个样方余甘子的果实经济性状.在257株余甘子中,球类群最多,为159株,单果重≤6g的植株占230株.蜾实产量为300~410kg/ha,蜾实VC含量和SOD活性分别达769mg/100Fw和293units/gFw,但单宁和纤维含量高达5.29%和3.0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曦予  贺慧  李祯  邢蔓  洪波  官春云  
为了利用PCR技术得到甘蓝型油菜A7-FT基因启动子序列,根据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序列,利用启动子在线预测软件预测其功能与结构,根据其预测的顺式元件的分布,从5′端开始缺失的方式获得5个不同片段长度的启动子序列。构建含不同片段长度启动子的GUS基因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拟南芥,得到T_2幼苗,经过GUS染色与脱色,探讨A7-FT基因启动子的功能,为研究甘蓝型油菜开花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PCR技术从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基因DNA中获得A7-FT基因启动子序列。利用PLACE和PlantCARE在线工具对该段序列进行预测,发现A7-FT基因启动子除了存在启动子核心元件CAATbox和TATAbox,还有光应答元件、激素应答元件、胚乳表达应答元件、抗逆性应答元件、生理控制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基于预测的顺式作用元件的分布情况,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不同片段长度启动子,与pCAMBIA1303载体构建5′端缺失载体,分别命名为M1、M2、M3、M4、M5。通过农杆菌介导拟南芥,GUS染色与脱色结果显示,在-1 549~-238可能存在一些负调控元件的结合位点,而-238~+1区域是该启动子的核心区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绪春  姜仲茂  尹明宇  许苗苗  乌云塔娜  
【目的】分析4种杏属植物种仁的主要营养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溶剂法测定普通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仁用杏(Kernel-using apricots)、紫杏(Armeniaca dasycarpa(Ehrh.)Borkh.)种仁的粗脂肪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其总蛋白含量,使用马弗炉测定其灰分含量,使用GC-MS测定其脂肪酸种类及比例,并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辛雷  李纪元  范正琪  田敏  范妙华  
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and poisonous elements in flowers of Camellia chekiangoleosa,C.polydonta,C.semiserrata and C.azalea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of the four Camellia flowers had no difference.The maximum protein content was 82.9 g?kg-1,detected in the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