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0)
- 2023(12518)
- 2022(10566)
- 2021(9647)
- 2020(8362)
- 2019(19164)
- 2018(18981)
- 2017(36038)
- 2016(20535)
- 2015(23242)
- 2014(23696)
- 2013(23416)
- 2012(22484)
- 2011(20390)
- 2010(20674)
- 2009(19139)
- 2008(19458)
- 2007(17850)
- 2006(15482)
- 2005(14063)
- 学科
- 济(81365)
- 经济(81258)
- 管理(54723)
- 业(51355)
- 企(40566)
- 企业(40566)
- 方法(37525)
- 数学(32645)
- 数学方法(32197)
- 学(24116)
- 农(23773)
- 中国(21418)
- 财(21371)
- 地方(17881)
- 制(17161)
- 业经(16176)
- 农业(15367)
- 贸(14374)
- 贸易(14372)
- 易(13884)
- 融(13812)
- 金融(13803)
- 理论(13795)
- 银(13778)
- 环境(13709)
- 银行(13704)
- 行(13095)
- 和(13037)
- 务(12673)
- 财务(12634)
- 机构
- 大学(306562)
- 学院(304009)
- 济(116043)
- 研究(114609)
- 经济(113377)
- 管理(106166)
- 理学(90934)
- 理学院(89694)
- 管理学(87554)
- 管理学院(87018)
- 中国(83583)
- 科学(77874)
- 农(71262)
- 京(67934)
- 所(63243)
- 研究所(58210)
- 农业(57011)
- 业大(56270)
- 财(54139)
- 江(53431)
- 中心(51454)
- 财经(42687)
- 北京(41715)
- 范(41090)
- 院(41083)
- 师范(40441)
- 省(39196)
- 经(38612)
- 州(38348)
- 农业大学(36742)
- 基金
- 项目(206374)
- 科学(158240)
- 基金(147001)
- 研究(139915)
- 家(134243)
- 国家(133164)
- 科学基金(109135)
- 社会(85077)
- 省(83072)
- 社会科(80360)
- 社会科学(80329)
- 基金项目(77532)
- 自然(74633)
- 自然科(72829)
- 自然科学(72793)
- 自然科学基金(71495)
- 划(70705)
- 教育(64859)
- 资助(61852)
- 编号(54755)
- 重点(48701)
- 成果(45873)
- 部(44896)
- 发(44596)
- 计划(42605)
- 创(41796)
- 科研(40993)
- 课题(40612)
- 创新(39393)
- 科技(38801)
- 期刊
- 济(128513)
- 经济(128513)
- 研究(84811)
- 学报(66523)
- 农(64028)
- 中国(62921)
- 科学(54941)
- 大学(47503)
- 学学(45206)
- 农业(43146)
- 财(42740)
- 管理(37463)
- 教育(33265)
- 融(26537)
- 金融(26537)
- 技术(24737)
- 业(23372)
- 财经(21261)
- 业经(20790)
- 经济研究(20344)
- 版(18809)
- 业大(18616)
- 经(18233)
- 问题(17128)
- 农业大学(15528)
- 科技(15174)
- 统计(14666)
- 林业(14229)
- 技术经济(14138)
- 资源(14018)
共检索到456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钱永生 陈红林 杜金星 刘至治 王成辉
瓯江彩鲤(Cyprinius carpio var. color)是一种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的优良养殖对象。为了解不同体色瓯江彩鲤间生长差异的代谢生理基础,本研究分析了4种体色类型("全红"、"大花"、"粉玉"和"粉花")瓯江彩鲤间的生长、摄食率、消化酶活性和呼吸代谢率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 4种体色瓯江彩鲤的绝对增重率和特定增重率、日摄食量和日摄食率、胰蛋白酶活性大小差异顺序均为"大花">"粉花">"全红">"粉玉";其中带有大块黑色斑纹的"大花"和"粉花"体色个体的上述性状显著高于无黑色斑纹的"全红"和"粉玉"体色(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特定增重率和摄食率、特定增重率与胰蛋白酶活性、摄食率与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全红">"粉花">"粉玉",表现出红色体色的呼吸耗氧率高于白色体色。以上结果反映了4种体色瓯江彩鲤的生长差异是与其相关代谢生理基础相关联的,为瓯江彩鲤的进一步种质改良与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瓯江彩鲤 生长 摄食 酶活性 耗氧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红林 司周旋 杜金星 许细丹 王军 王成辉
为了解4种体色类型瓯江彩鲤(Cyprinuscarpiovar.color)("大花"–BR、"粉花"–BW、"全红"–WR、"粉玉"–WW)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程度,本研究对12月龄的4种体色瓯江彩鲤的相关形态性状(体长X_1、体宽X_2、体高X_3、头长X_4和尾柄高X_5)与体质量(Y)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全红"体色在所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为最高,具有相对较大的选育潜力;4种体色瓯江彩鲤中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丽艳 马玉清 项松平 毕详 王剑 李巍 王成辉
以瓯江彩鲤5个配套选育系完全双列杂交产生的25个组合的子一代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全红"、"大花"、"麻花"、"粉玉"和"粉花"5种体色瓯江彩鲤的生长性状(体重、全长、体长、体高和体宽)进行了连续16个月的动态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5种体色瓯江彩鲤生长动态基本一致,呈现出"S"型生长特点,6-10月份生长极为迅速,其绝对生长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大花"和"粉花"两种体色瓯江彩鲤从一龄阶段起就表现出生长优势,其生长显著快于其他3种体色(P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成辉 李思发 曾伟光 徐志彬 项松平 王剑 段江萍 潘增云
对五种体色的瓯江彩鲤进行稻田、网箱和水泥池生长对比试验,探讨体色与生长的遗传-环境互作。结果表明:瓯江彩鲤的体色与生长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互作效应,在稻田中,“全红”和“麻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其它三种体色(P<0.05);在网箱中,“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全红”和“麻花”彩鲤(P<0.05);在池塘中,“大花”彩鲤的生长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四种体色彩鲤(P0.05)。由此认为,“全红”和“麻花”彩鲤比较适合稻田饲养,“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比较适合网箱或池塘饲养。“粉花”彩鲤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最大。
关键词:
瓯江彩鲤 体色 生长 环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邓传敏 李琪 孔令锋 于瑞海 于红
为了从生理学角度探讨长牡蛎壳金选育系的快速生长机制,本研究以两种规格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第4代壳金选育系(简称金1和金2)和两种普通养殖群体(简称对照1和对照2)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温度(16℃、20℃、24℃、28℃、32℃)和盐度(15、20、25、30、35)条件下各实验组的滤水率(Fr)和耗氧率(oCr)。结果显示:(1)摄食实验中,4个组长牡蛎的滤水率均随温度或盐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温度28℃时出现最大值;对照1的滤水率在盐度25时达到最大值,其他3组滤水率在盐度30时达到最大值;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群体,盐度、群体对长牡蛎的滤水率均有显著性影响,长牡蛎壳...
关键词:
长牡蛎 壳金选育系 滤水率 耗氧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雪松 刘至治 赵雪锦 马晓茜 冯维 王成辉
利用一对特异性引物DABF和DABR,分别从21尾感病和16尾抗病"全红"体色瓯江彩鲤的cDNA中,扩增出长度为624 bp的MHC-DAB基因片段。共测序185个有效克隆,获得76个不同的核苷酸序列。MHC-DAB基因片段包括第1~4外显子,分别编码信号肽、β1和β2结构域及跨膜区。长度为276 bp的β1结构域有144个核苷酸变异位点(52.17%)和70个氨基酸变异位点(76.07%),而长度为282 bp的β2结构域只有98个核苷酸变异位点(34.75%)和50个氨基酸变异位点(53.19%),显示β1结构域的变异要明显大于β2结构域。在β1结构域的24个抗原结合位点(PBR)上,有2...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豪 王成辉 杨新鑫 王军 马玉清
为了解瓯江彩鲤红、白两种体色差异的分子基础,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对这两种体色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全红"体色(全身体表为红色)彩鲤的cDNA为检验cDNA(Tester),以"粉玉"体色(全身体表为粉白色)彩鲤的cDNA为比对cDNA(Driver),进行抑制差减杂交。对筛选出的42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发现16条EST序列,其余26个克隆为空载体序列。在16条EST序列中,6条为鲤的线粒体DNA序列(鲤的线粒体:16S rRNA序列,COⅢ),5条为斑马鱼的相关基因序列(斑马鱼的骺蛋白聚糖、核心蛋白聚糖、光蛋白聚糖等相关基因;斑马鱼新型免疫型受体基因,Olfm...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储志远 张晓峰 曹柱 孙效文
利用132对SSRs(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和63对在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上的微卫星标记对柏氏鲤和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回交子代的84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检测,共得到565个等位基因,各等位基因数2~4个,片段长度72~484 bp,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897 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84 9,平均杂合度为0.592 8。利用统计软件SPSS的GLM程序对195个微卫星标记与鲤体重、体长、头长和尾柄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其中HLJ133、HLJ346、HLJ360与体重具有极显著相关;HLJ133,HLJ368,HLJ390,HLJ6...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余陆伟 曹思雨 王军 王成辉
为了解瓯江彩鲤黑色图案的形成过程和黑色素合成重要基因mitfa(microphthalmia transcription factor a)在该过程的作用,进而探究瓯江彩鲤黑色图案形成的分子机制,本研究观察了 “大花” 和 “全红” 两种体色瓯江彩鲤受精后24、36、48h和出膜后1、2、3、5、10和15d共9个时期黑色素细胞发育特征和黑色素形成过程,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itfa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在水温21~25 ℃条件下,“大花”中黑色素最早在受精后36 h出现于眼睛。孵化后3d,黑色素开始在胚体上出现;孵化后5~15d,黑色素细胞逐渐在头部、腹部、尾部集中出现和增加;而“全红”除眼睛外其他部位均未观察到黑色素。原位杂交结果表明,mitfa基因在“大花”中有黑色素分布位置出现明显杂交信号,孵化后5~10d黑色素明显增加,mitfa基因杂交信号也增加;同时,mitfa基因“全红”体色的胚体无黑色素分布位置也能观察到明显的杂交信号。
关键词:
瓯江彩鲤 色素 mitfa 整胚原位杂交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项松平 王成辉 王剑 李思发
为了解不同体色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var.color)的繁殖性能差异,对5种体色类型(全红、大花、麻花、粉玉和粉花)瓯江彩鲤在2、3龄阶段的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龄雌鱼的绝对繁殖力平均为34.55万粒,比2龄雌鱼的20.09万粒高71.98%;3龄雌鱼的体重相对繁殖力为216.76粒/g,比2龄雌鱼的187.26粒/g高15.75%,3龄雌鱼的繁殖性能极显著地高于2龄雌鱼(P0.05);瓯江彩鲤的绝对繁殖力与体重呈直线关系:Y=0.0225X-2.5591(R=0.835 ...
关键词:
瓯江彩鲤 繁殖性能 体色 相关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康乐 胡建尊 颜标 王成辉
为探明鱼类体色变异的相关调控因子,采用RT-PCR及RACE技术获得总长度为2 830 bp的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Sox10基因cDNA序列。该基因序列的5′和3′非编码区分别为9 bp和1 375 bp,开放阅读框1 446 bp,编码481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瓯江彩鲤Sox10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部分物种的相似性在59%~94%。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瓯江彩鲤皮肤、肌肉、眼睛和鳔表达量最高,鳃和心表达量次之,肾和肝没有表达。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Sox10基因在体色类型为白色("粉玉"体色)的表达量显著地高于其他体色(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凯 樊启学 张磊 杨磊 周华 李波 方巍
在(28±0.5)℃循环水环境中设置4种溶氧水平,分别为2.92 mg/L(G1组)、4.71 mg/L(G2组)、6.77 mg/L(G3组)、9.68 mg/L(G4组),研究初始体重为(1.62±0.02)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稚鱼的生长、摄食及呼吸代谢规律。结果显示:G3组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均显著高于其它各试验组(P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成辉 项松平 吕耀平 王剑 潘增云 何小珍
相对于鲤的普通体色(青灰色)来说,红和白体色均为隐性基因控制。为分析红与白体色之间的遗传关系,通过各自能稳定遗传的红和白体色类型的瓯江彩鲤进行杂交,对4个F1家系和8个F2家系的体色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个体全为红色,F2中红色与白色个体的分离比例为2.75~3.00∶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红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白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研究表明鱼类体色间的显隐性关系是相对的,会随配对体色的不同而表现出显性或隐性关系。
关键词:
瓯江彩鲤 体色 红色 白色 遗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雪锦 刘至治 李雪松 王宇 王成辉
利用1对特异性引物DABF和DABR,分别从30尾感病和13尾抗病"粉玉"体色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var.color)的cDNA中扩增出长度为624 bp的MHC classⅡB基因片段。对210个有效克隆进行测序,获得84个不同的编码序列,分属13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其中Cyca-DAB3*17和Cyca-DAB3*18为新发现的2个等位基因。核苷酸、氨基酸变异位点总数为267、130,变异率较高(42.79%、62.50%)。MHCⅡB基因片段包括第1 4个外显子,分别编码信号肽、β1和β2结构域及跨膜区。β1结构域的变异明显大于β2结构域,表现为在长度为276 bp的β...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薛素燕 李加琦 李阳 丁敬坤 徐涵 张雯雯 毛玉泽 方建光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摄食、呼吸代谢及能量收支对短期酸化(pH为8.2、7.9、7.6)的响应。结果显示,魁蚶的摄食率和排粪率均受pH影响显著(P<0.05),都随pH的降低而减少。魁蚶的耗氧率受pH影响显著(P<0.05),随pH降低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低pH会一定程度地抑制魁蚶的呼吸;排氨率受pH影响差异不显著,随pH降低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O:N值随pH降低而减小。不同pH条件下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魁蚶的摄食能、呼吸能、排粪能和生长余力均随pH的降低而减少。通过建立能量收支方程发现,pH显著影响魁蚶的能量分配(P<0.05),随着pH的降低,魁蚶的呼吸能和排泄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增加,而排粪能和生长能占比减少,说明低pH条件下,魁蚶会做出适当生理调整降低摄食率,增加代谢率,导致能量减少,继而造成生长余力减少。本研究表明,短期酸化条件下魁蚶的摄食和新陈代谢显著降低,可能是细胞能量需求的增加和氮损失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
魁蚶 pH 摄食 呼吸代谢 能量收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全红”和“粉玉”瓯江彩鲤体表组织中差异色素的鉴定
瓯江彩鲤体色调控相关因子MC1R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源于鳞被相关基因的微卫星标记与鲤4种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瓯江彩鲤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
力竭追赶训练对两种鲤科鱼类生长和摄食代谢的影响
栉孔扇贝对环境变化适应性研究-温度对存活、呼吸、摄食及消化的影响
栉孔扇贝对环境变化适应性研究—盐度、pH对存活、呼吸、摄食及消化的影响
侏儒型华南鲤的生长和摄食性能分析及vegf_(121)基因的表达特征
3种鳜鱼生长与摄食量、胃蛋白酶活性和胃蛋白酶原基因表达相关分析
摄食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与血清激素和消化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