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83)
2023(5220)
2022(4346)
2021(3961)
2020(3414)
2019(7434)
2018(7288)
2017(13542)
2016(7861)
2015(8483)
2014(8549)
2013(8248)
2012(7844)
2011(7017)
2010(7103)
2009(6362)
2008(6280)
2007(5743)
2006(4981)
2005(4532)
作者
(24491)
(20799)
(20107)
(19462)
(13110)
(9969)
(9157)
(8070)
(7712)
(7425)
(7179)
(6941)
(6915)
(6812)
(6649)
(6261)
(6043)
(6009)
(5839)
(5692)
(5270)
(5106)
(5052)
(4749)
(4646)
(4491)
(4479)
(4437)
(4423)
(4193)
学科
(26601)
经济(26561)
管理(19396)
(19312)
(15152)
企业(15152)
方法(11735)
数学(9908)
数学方法(9782)
(9741)
(8453)
中国(8023)
(7848)
(6230)
(6054)
银行(6027)
(5843)
金融(5843)
(5790)
业经(5502)
农业(5348)
理论(5298)
(4988)
(4976)
财务(4969)
财务管理(4957)
地方(4834)
企业财务(4788)
技术(4706)
土地(4696)
机构
大学(107890)
学院(107499)
研究(42275)
(40026)
经济(39052)
管理(36521)
中国(31367)
理学(31082)
理学院(30655)
管理学(29960)
管理学院(29758)
科学(28403)
(26899)
(23627)
(23065)
农业(21457)
研究所(21304)
业大(20561)
(20172)
中心(18881)
(17047)
财经(15827)
(15597)
北京(14617)
(14527)
(14419)
(14390)
师范(14158)
农业大学(13711)
(13454)
基金
项目(76244)
科学(58907)
基金(55211)
研究(51688)
(51358)
国家(50926)
科学基金(41637)
社会(31748)
社会科(30056)
社会科学(30050)
(29932)
基金项目(28920)
自然(28416)
自然科(27784)
自然科学(27770)
自然科学基金(27267)
(26020)
教育(23853)
资助(22802)
编号(19323)
重点(18012)
(16638)
成果(16048)
(15947)
计划(15869)
(15756)
(15044)
科研(14974)
课题(14852)
创新(14816)
期刊
(42567)
经济(42567)
研究(30660)
中国(25471)
学报(25175)
(24162)
科学(20904)
大学(17897)
学学(17134)
(16321)
农业(15999)
管理(13360)
教育(13023)
(10951)
金融(10951)
(9079)
技术(8374)
财经(8149)
业大(7275)
(7071)
经济研究(6979)
(6795)
业经(6459)
农业大学(5990)
科技(5754)
问题(5631)
林业(5493)
资源(5070)
统计(4811)
技术经济(4325)
共检索到163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英  郭小平  张献龙  
对4个陆地棉雄性核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进行了田间和花粉镜检观察,结果表明,该4个核不育系在武汉地区均存在一定的育性不稳定性现象,1355A的不稳定株率最低(14.3%),阆A最高(38.9%);核不育的育性稳定性在不同观察时期表现不同,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1355A的育性稳定性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最小,阆A其次,中12A和GA3的育性稳定性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1355A、阆A和中12A 3个核不育系中可育株的花粉可育度在不同观察时期均表现良好的散粉恢复能力,但GA3的可育株花粉的散粉恢复能力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除1355A外,其它3个不育系花朵柱头超出花药的长度与其不育度有极显著正相关,可用于辅助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忠丽  刘国强  杜雄明  付怀勤  李润花  石玉真  
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了棉纺工业设备的更新,将目前的部分环绽纺纱改为无绽气流纺纱,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已普遍采用气流法纺低中支纱,美国已研究利用气流纺试纺高支纱,这使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成本下降1/3,产品档次大幅度提高。与环绽纺相比,气流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筱南  陈金湘  刘爱玉  李瑞莲  
为给棉花品质育种提供依据 ,1998~ 2 0 0 0年 ,对引进的 45个美国和墨西哥陆地棉品种 (9个系列 )进行了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品种间、年度间纤维品质有显著差异 .按 9大系列分析及综合比较 ,品质优劣次序为 :Q,ST,SG,DP和 N,C,PM,B,T系列 .在纤维品质指标中 ,纤维 2 .5 %的跨距长度、麦克隆值年度间变化较小 ,未达到显著水平 ,而比强、长度整齐度和伸长率则年度间变化较大 ,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义军  张天真  潘家驹  
陆地棉洞A型核雄性不育完全保持系MB自身是一个部分不育系,MB及其杂种F1的散粉性状均表现为连续性分离,且亲本型出现的频率较高,表明MB可能带有一些呈数量性状遗传的ms14的修饰基因。MB大部分植株可观察到小孢子败育现象,败育过程基本类似于473A,但败育时间稍晚,为单核靠边期及其以后,并且部分小孢子能正常地发育成为花粉粒而散粉,表现为部分不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晓  张锐  史计  孟志刚  孙国清  周焘  郭三堆  
【目的】研究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的差异,为克隆棉花CMS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atpA,atp6,atp9,ccmB,ccmC,ccmFN1,cob,coxI,coxII,coxIII,matR,nad1bc,nad2,nad4,nad5,nad6,nad7c,nad9,rpl5,rrn18等20个线粒体基因保守序列为探针,利用Southern blot方法对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进行RFLP分析。【结果】发现atpA、atp9、ccmB、nad1bc、nad6、nad7c、rrn18等基因在棉花不育系和保持系间存在明显RFLP多态性,其中at...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保民  张天真  潘家驹  苗福红  
对3个三体(Ftr-2,Ftr-4和Ftr-5),两个四体(Fte-4和Fet-5)成熟胚囊结构的胚胎学观察以及秕子率的统计分析表明,所有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胚囊败育,但不同的材料胚囊败育时期不同,Ftr-2和Ftr-5胚囊败育主要发生在双核胚囊期以前,Ftr-4,Ftr-5和Fte-4各时期都有一定的败育率。胚囊败育是造成Ftr-2和Ftr-5雌配子传递率低的主要原因,Ftr-4雌配子传递率低是胚囊败育和幼胚败育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以春  刘金兰  刘西钊  
对陆地棉栽培种与四个陆地棉半野生种族系杂交的F_2—F_4的抗枯、黄萎病特性鉴定筛选结果表明:四个组合后代抗黄萎性较强,病指在11.5%以下;鄂沙28×莫尔利棉和尖斑棉两个组合后代与对照86—1比较,抗枯萎性最强,鄂沙28×墨西哥棉和阔叶棉组合后代抗枯萎性较差,说明四个半野生种族系具有较强的抗萎性因子存在。对陆地棉与半野生种族系杂交低世代进行连续抗病筛选,抗病效果明显提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国  任爱民  韩秋成  崔明晖  马维军  
介绍了一种以陆地棉不育系104-7A的无菌苗下胚轴为试验材料,专门针对棉花线粒体DNA的提取方法。与黄化苗子叶为材料相比,该法大降低了叶绿体DNA污染的几率。由于棉花中含有大量的棉酚和单宁等物质,增加了线粒体DNA提取的难度,因此在试验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加入了PVP、BSA和DIECA,简化了试验流程,提高了线粒体DNA的质量和产率。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检测,证明该方法提取的线粒体DNA纯度极高,能够满足后续试验要求,为研究与线粒体基因相关的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新  陈国平  周瑞阳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具有易于恢复但保持困难的特点。根据广西南部冬季无霜冻的气候特点,在广西南宁进行了一年生陆地棉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洞A的二年生栽培试验。结果显示:与一年生栽培相比,二年生栽培的棉花产量极显著提高,纤维品质没有显著变化,说明陆地棉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在南亚热带的宿生栽培,对棉花生产及种子繁育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针对二年生栽培出现的问题,从育种和栽培角度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智  石晓艺  蒙立颖  胡甘  宋喜悦  
利用2个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21个恢复系及2个对照材料,组配杂交组合,经杂交、自交获得F1(AXR)和F2等世代材料,并考查其自交结实率,结合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同时对部分组合的育性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基因rf主要由雌配子传递,属配子体雄性不育类型;育性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且第1对主基因控制育性的作用强于第2对主基因;在F2群体中主基因的遗传率为62.44%,多基因遗传率为0,环境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37.56%,说明该类型小麦雄性不育性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同时受多基因和环境的影响。育性稳定性研究表明,虽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冬梅  陈鹏  周步进  孔祥军  周瑞阳  
以陆地棉洞A为材料,取不育株和可育株小孢子单核早期花药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在获得注释的66 535个Unigene中,有51个激素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不育花药上调表达的有23个,可育花药上调表达的有28个。本研究首次分析了该时期激素相关基因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差异,并对其中2个关键基因进行了验证,为深入研究陆地棉洞A的不育机理和挖掘关键基因奠定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予卿  杨静  徐才国  张自国  曾汉来  
以来源于农垦58s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和8902s及其F1、F2群体为材料,通过不同光温和不同生态条件处理,研究了影响光敏核不育基因的育性不稳定性和育性可转换性的遗传机理,结果表明:光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和8902s的光敏核不育主效基因等位。影响光敏核不育基因的育性不稳定性和育性可转换性可能均表现为微效基因的作用,且它们分别有独立的作用系统,环境温度对育性不稳定性和育性可转换性影响较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远志  李鹏云  王浩丽  王清连  李成奇  
以我国近年来育成或引进的172份陆地棉骨干品种(系)为材料,对2年棉花株高、主茎长度、主茎节间长度、总果枝数、有效果枝数、果枝长度、果枝节间长度和果枝夹角等8个株型性状与皮棉产量进行了变异、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棉花株型性状和皮棉产量的变异年度间差别不大;除主茎节间长度与皮棉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其它株型性状均与皮棉产量呈不显著或显著正相关;2年除株高和主茎长度对皮棉产量的直接贡献方向相反,其它株型性状对皮棉产量的直接贡献均方向一致;对皮棉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性状是有效果枝数,其次是果枝节间长度;回归与相关、通径结果吻合,表明可以通过提高有效果枝数和果枝节间长度,降低总果枝数或果枝长度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文广  李永平  
通过对MSK326,MS云烟85,MS云烟87等3个烤烟雄性不育系在12个不同生态区的联合方差分析,得出烤烟雄性不育系由于生态区的不同,主要经济性状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主要经济性状与环境互作的适应性及稳定性综合分析,MS云烟87的适应性及稳定性表现较好,MSK326表现其次,MS云烟85表现稍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黛珍  王曙光  李炳林  
三元杂种 [(亚洲棉×比克氏棉 )×陆地棉 ]及其反交的回交后代在性状上发生疯狂分离 ,在育性上分离出 3种类型 :可育型、不完全可育型、不育型。对这 3种类型及三元杂种F1减数分裂及其花粉的形成过程观察表明 ,三元杂种F1及回交后代的不育型 ,不育的根本原因在于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 ,引起部分染色体滞后及染色体不均等分配 ,从而产生多分孢子和微核 ,最终导致不育花粉的产生 ;不完全可育型 ,大部分染色体联合配对成二价体 ,仅个别为单价体 ,这些单价体在后期随机向两极分离 ,产生的二分孢子有的正常 ,有的不正常 ,进而形成的花粉粒仅个别正常 ;可育株染色体配对正常 ,因而形成的花粉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