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5)
- 2023(9921)
- 2022(8996)
- 2021(8565)
- 2020(7271)
- 2019(16901)
- 2018(16914)
- 2017(32298)
- 2016(18152)
- 2015(20652)
- 2014(20650)
- 2013(20292)
- 2012(18577)
- 2011(16644)
- 2010(16656)
- 2009(14806)
- 2008(14375)
- 2007(12264)
- 2006(10554)
- 2005(9055)
- 学科
- 济(66513)
- 经济(66434)
- 管理(49588)
- 业(47454)
- 企(40081)
- 企业(40081)
- 方法(32975)
- 数学(28176)
- 数学方法(27814)
- 农(17765)
- 中国(17034)
- 学(16646)
- 财(16036)
- 业经(14926)
- 理论(14362)
- 地方(13751)
- 技术(11864)
- 农业(11850)
- 教育(11686)
- 和(11653)
- 贸(11524)
- 贸易(11518)
- 易(11162)
- 制(10765)
- 环境(10349)
- 务(10251)
- 财务(10188)
- 财务管理(10171)
- 划(9696)
- 企业财务(9648)
- 机构
- 大学(251724)
- 学院(250177)
- 管理(100565)
- 济(91910)
- 经济(89718)
- 理学(87840)
- 理学院(86859)
- 管理学(85255)
- 管理学院(84831)
- 研究(83229)
- 中国(58149)
- 科学(54922)
- 京(54262)
- 农(43139)
- 所(42552)
- 业大(41041)
- 财(40826)
- 研究所(39272)
- 中心(36943)
- 江(35794)
- 北京(34316)
- 范(34190)
- 农业(33910)
- 师范(33821)
- 财经(33420)
- 院(30542)
- 经(30400)
- 州(29364)
- 技术(29186)
- 师范大学(27214)
- 基金
- 项目(178733)
- 科学(138633)
- 研究(130311)
- 基金(126810)
- 家(111441)
- 国家(110487)
- 科学基金(93791)
- 社会(77865)
- 社会科(73564)
- 社会科学(73544)
- 省(71671)
- 基金项目(68498)
- 自然(62933)
- 自然科(61441)
- 自然科学(61428)
- 教育(61142)
- 划(60311)
- 自然科学基金(60271)
- 编号(54088)
- 资助(52524)
- 成果(43848)
- 重点(40125)
- 部(38901)
- 课题(37818)
- 创(37723)
- 发(37570)
- 创新(35026)
- 科研(34367)
- 项目编号(33320)
- 大学(33319)
共检索到354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孟路 刘勇 王小平 李进宇 贺国鑫 薛敦孟 邢丽霞 李世安
【目的】为探索出不同基因型楸树离体培养条件的差异,并分别建立相应的快繁技术体系,以期为今后楸树良种产业化生产和繁育提供理论借鉴和科学依据。【方法】以‘洛楸1号’‘朝霞楸’‘云朵楸’和‘鲁楸1号’4个楸树优良品种为试材,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并对4个品种的植株再生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4个楸树品种对培养基所用的外源激素的要求不同,诱导阶段:6-BA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洛楸1号’和‘鲁楸1号’的诱导率可达100%;6-BA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朝霞楸’和‘云朵楸’的诱导率最高,依次为100%,81.82%。增殖阶段:同一增殖处理对楸树4个品种的增殖效果不同,1.0 mg/L 6-BA最适于‘洛楸1号’增殖,增殖系数为4.70;1.5 mg/L 6-BA最适于‘云朵楸’和‘鲁楸1号’增殖,增殖系数依次为3.38、5.68;6-BA 3.0 mg/L最适宜‘朝霞楸’增殖,增殖系数为5.49。生根阶段:相同质量浓度的NAA比IBA能更好地促进楸树4个品种生根,0.1 mg/L NAA最适合‘朝霞楸’生根,生根率为97.50%;0.2 mg/L NAA最适合‘云朵楸’和‘鲁楸1号’生根,生根率依次为76.67%、93.33%;0.4 mg/L NAA最适合‘洛楸1号’生根,生根率为96.97%。【结论】4个楸树品种在组织培养阶段对培养基所用的外源激素的要求不同,繁殖能力存在差异,应针对品种建立相应的快繁技术体系。
关键词:
楸树 品种 离体培养 增殖 生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叶润燕 童再康 张俊红 朱玉球
以当年生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6-苄基腺膘呤(6-Ba)和萘乙酸(naa)在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过程中对樟树茎段腋芽及丛生芽诱导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muraShige and Skoog)+1.00 mg·L~(-1)6-Ba+(0.01~0.10 mg·L~(-1))naa。继代培养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培养基筛选,经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知丛生芽发生率较高的培养基为mS+1.00 mg·L~(-1)6-Ba+0.10 mg·L~(-1)naa,而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0~1.00)mg·L~(-1)6-Ba。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烈健 陈祖旭 张赛群 梁日高
相思(Acacia Mill.)类树种(俗称相思树)属含羞草科(Mimosaceae)金合欢属(Acacia Mill.),在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和江西等地均有栽培。相思树植株高大挺拔,根系发达具根瘤,具有耐干旱贫瘠及抗风的特性,是水土保持及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同时,相思树还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其生
关键词:
马占相思 优树 组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英 曾炳山 裘珍飞 谌红辉 曾杰
以8个月生苗木上采集的枝条作为外植体,通过激素、大量元素配比等试验,成功地研发出一套西南桦以芽繁芽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1 选择邻近顶芽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用HgCl2消毒3min效果最佳,诱导成功率达10%;2 其侧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宜选用低浓度(0 2mg L-1)的IBA或NAA;3 大量元素配比满足K∶Ca=1∶0 04~0 08、K∶Mg=1∶0 02~0 04、N∶P=1∶0 02~0 03三个比例关系时,外植体侧芽能正常萌发生长,并迅速进入增殖状态,40d转接1次,增殖倍数在4倍以上;4 选用NAA浓度为0 50mg L-1的0 4MS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生根率达9...
关键词:
西南桦 以芽繁芽 大量元素配比 组织培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秀贤 罗栋 李正红 梁宁 万友名
以青阳参的成熟种子获得无菌苗,去除下胚轴和子叶作为外植体,诱导腋芽的萌发和不定芽增殖生根。结果表明:适宜的增殖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 0.2 mg/L+蔗糖3%,每个外植体的平均芽数为3.36个;适宜的诱导生根生长调节剂是ABT1号50 mg/L,生根率达到100%,平均根数为4.72条;移栽后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
关键词:
青阳参 组织培养 生长调节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俊蓉 吴洁 袁宁 阎文昭 蒲志刚 许培芳 何锐 李萍 王建春
对彩色马蹄莲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丛芽增殖的最佳因素组合为MS+6-BA 0.5 mg/L+TDZ 2 mg/L;在诱导愈伤组织出芽时,先用适当浓度的6-BA来诱导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再将其转接到低浓度的NAA上以促进不定芽成苗。MS+NAA0.5 mg/L+活性炭5%有利于生根。
关键词:
彩色马蹄莲 组培研究 快速繁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鸿 黄烈健 施琼 胡峰
[目的]建立16年生卷荚相思优树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16年生卷荚相思优树的当年新生枝条带腋芽茎段为材料,对卷荚相思外植体进行消毒、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植等。[结果]表明:通过对16年生卷荚相思成年优树采条进行扦插,以扦插苗建立采穗圃,选取采穗圃中当年生健康无病虫害枝条的中段为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为75%的酒精处理0.5 min和0.1%的升汞处理18 min,其存活率达69.33%,芽诱导率达86.67%;最佳初代培养基为改良mS+蔗糖40 g·L-1,出芽率为91.3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1 mg·L-1+蔗糖30 g·L...
关键词:
卷荚相思 组培快繁 外植体 选择 消毒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德义 邹锋 何小勇 帅波 龙洪旭
以翅荚木的腋芽以及翅荚木幼苗嫩茎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翅荚木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IBA 0.05 mg.L-1;继代培养基以MS+6-BA 0.5 mg.L-1+IBA0.1 mg.L-1+KT0.5 mg.L-1培养,效果好;生根培养则以MS+IBA0.05 mg.L-1+NAA0.05 mg.L-1+KT0.1 mg.L-1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
关键词:
翅荚木 组织培养 快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海霞 邓杰玲 关世凯 黄昌艳 何荆洲 卜朝阳 张自斌
【目的】探讨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蒜香藤组织培养的影响,筛选出各培养阶段的最佳培养基,建立组培快繁体系,为其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方法】以蒜香藤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灭菌方法、不同培养基类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蒜香藤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茎段灭菌的最佳组合宜先用75%酒精拭擦茎段再用0.10%升汞浸泡8~12 min,污染率为0,成活率为100.00%;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WPM+6-BA1.50 mg/L+NAA 0.10 mg/L,增殖系数为4.86;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WPM+IBA 0.20~0.30 mg/L;移栽基质以体积比为2∶1的泥炭混合珍珠岩为宜,移栽成活率为100.00%。【结论】采用酒精结合升汞处理蒜香藤茎段即可取得良好的消毒效果,使用含相应生长调节剂浓度的WPM培养基可获得较高的增殖系数和生根率,在合适比例的泥炭混合珍珠岩基质上移栽效果佳。
关键词:
蒜香藤 茎段 木本培养基 生根 增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琰 张靖 辛转霞 王雅君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基本培养基、采样时间对杜仲腋芽诱导和生长的影响,并对丛芽增殖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生根培养基类型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最佳取材时间为4月中旬至6月下旬;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添加0.05mg/LNAA+0.5mg/LBA或者0.1mg/LIBA+0.5mg/LBA的培养基中,腋芽的诱导和生长较好;继代增殖培养以MS+0.5mg/LBA+0.01mg/LNAA的培养基丛芽数量最多,增殖系数最高;在White培养基上生根率可达57.5%。
关键词:
杜仲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续九如 李春立 孙建设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毛叶枣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 .证明 3、4月是 1年内采集外植体的最佳时期 ,在此阶段对外植体进行培养时 ,有效萌芽率最高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筛选出适合毛叶枣组培各阶段的适宜激素浓度和配比 ,分别为 :启动培养基MS +6 BA 0 8mg L +IBA 0 4mg L ;增殖培养基MS +6 BA 1 2mg L +IBA 0 5mg L ;生根培养基 1 2MS +IBA 3 0mg L .并阐明了继代次数与增殖系数和生根率的关系 ,提出毛叶枣继代次数以 8代左右为宜 ,8代之后应进行生根培养 .
关键词:
毛叶枣 组织培养 繁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晏姝 胡德活 韦如萍 王润辉 郑会全 曾建雄
以南洋楹优树种子无菌苗单株作为初始外植体,通过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试验筛选培养基配方,并对诱导增殖流程、培养条件、炼苗等技术环节进行了优化研究,建立南洋楹无性系规模化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南洋楹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MS+6BA 0.5 mg/L诱导分化2周期后,转入增殖培养基MS+6BA 0.2 mg/L+NAA0.02 mg/L+蔗糖30 g/L,采用自然光源培养4周期,可显著抑制玻璃化现象,增殖倍数达4.1;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01 mg/L+IBA 0.2 mg/L+蔗糖20 g/L,
关键词:
南洋楹 组培技术 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雪鹃 吴珏 李雪珂 孙明 张启翔
以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带腋芽的茎段和叶柄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带腋芽的茎段是较好的组培外植体。最佳灭菌时间为:茎段75%酒精20 s,0.1%HgCl22 min;叶柄75%酒精20 s,0.1%HgCl21 min。最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茎段MS+0.1 mg/L NAA+2.0 mg/L 6-BA,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0.6%,叶柄MS+1.0 mg/L NAA+2.0 mg/L 6-BA,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3.3%。继代培养以茎段为外植体,MS+0.2 mg/LNAA+2.0 mg/L 6-BA培养基的增值系数最高。继代苗在MS培养基中生根率为...
关键词:
芙蓉菊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茎段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建军 李芳东 乔杰 刘昌勇 夏辛 黄琳
以白花泡桐优树‘白优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培养和试管嫁接方法,对白花泡桐优树材料的幼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初代培养萌发的嫩芽为最适合的接穗;‘建始桐3号’为试管嫁接较合适的砧木;采用劈接进行;MS+NAA 0.3 mg.L-1+蔗糖30 g.L-1为试管嫁接培养基;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1/2MS+6-BA 6.0 mg.L-1+NAA 0.3 mg.L-1+蔗糖20 g.L-1和1/2MS+NAA 0.1 mg.L-1。
关键词:
白花泡桐 优树 组培快繁 试管嫁接 幼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景芳 包书丰 葛亚新 王淳 武玉璧 张进献
以桑树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桑树组培快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采用低pH、软琼脂培养基加不沉滤纸托的方法,可较好地解决外植体褐变对分化的不良影响;在培养基中去掉肌醇、提高BA浓度(1.5mg/L)并配以黄化处理,可提高继代增殖率;采用“驯化+选择”的方法以食用蔗糖代替果糖,可大幅度降低培养成本;IAA与IBA配合使用使试管苗生根率达100%;移植前“增光降温”炼苗,结合在全光喷雾苗床上过渡,使移栽成活率稳定在95%以上,且可大大提高效率.
关键词:
桑树 茎尖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