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3)
- 2023(7933)
- 2022(6646)
- 2021(6292)
- 2020(5457)
- 2019(11967)
- 2018(12200)
- 2017(21548)
- 2016(12487)
- 2015(14518)
- 2014(14920)
- 2013(14302)
- 2012(13487)
- 2011(12148)
- 2010(12636)
- 2009(11680)
- 2008(12094)
- 2007(11344)
- 2006(10120)
- 2005(9286)
- 学科
- 管理(46414)
- 济(43163)
- 经济(43107)
- 业(38248)
- 企(33801)
- 企业(33801)
- 方法(15716)
- 学(15167)
- 财(14297)
- 技术(13406)
- 农(12296)
- 数学(12150)
- 制(11925)
- 中国(11907)
- 数学方法(11821)
- 理论(10332)
- 地方(9681)
- 业经(9672)
- 务(9443)
- 财务(9398)
- 财务管理(9371)
- 土地(9073)
- 企业财务(8823)
- 体(8779)
- 银(8279)
- 银行(8244)
- 农业(8153)
- 划(8150)
- 行(7751)
- 和(7723)
- 机构
- 学院(177324)
- 大学(176886)
- 研究(64948)
- 管理(64775)
- 济(59467)
- 经济(57449)
- 理学(52225)
- 中国(51687)
- 理学院(51477)
- 管理学(50247)
- 管理学院(49882)
- 科学(44381)
- 京(42127)
- 农(38069)
- 所(35555)
- 研究所(32123)
- 江(31379)
- 业大(30837)
- 中心(30819)
- 财(30733)
- 农业(30174)
- 北京(26680)
- 省(25617)
- 技术(24957)
- 州(24838)
- 范(24384)
- 院(24259)
- 师范(24010)
- 财经(22231)
- 经(19896)
- 基金
- 项目(112602)
- 科学(85355)
- 研究(79171)
- 基金(77156)
- 家(70341)
- 国家(69769)
- 科学基金(57210)
- 省(45487)
- 社会(45053)
- 社会科(42427)
- 社会科学(42412)
- 基金项目(40165)
- 划(39414)
- 自然(39190)
- 自然科(38176)
- 自然科学(38160)
- 自然科学基金(37375)
- 教育(36698)
- 编号(33118)
- 资助(32088)
- 成果(27906)
- 重点(26079)
- 课题(24558)
- 发(23747)
- 部(23291)
- 创(23111)
- 计划(22928)
- 创新(21827)
- 科技(21293)
- 科研(21289)
共检索到296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咏梅 李谦 符海月 江南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其与国土资源部"加强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这一主要职能有着共同目标内涵,因此,理顺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的关系,将二者有机衔接已成为促进国土合理规划与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研究以3S技术应用流程为主线,从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土地利用管理衔接的需求、定位与内容出发,分别从数据获取与集成管理、空间评价、区划界线划分与协调以及辅助决策和智能应用等方面探讨数据库、模型库、空间分析以及空间多准则决策和元胞自动机等3S技术在二者衔接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特别是对应用3S技术实现主体功能区宏观引导作用,发挥土地利用调控功...
关键词:
3S技术 主体功能区 土地利用管理 衔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晶妹 郭文炯
新的土地管理法旗帜鲜明地确立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现“两规”的衔接呢?笔者认为这应从三个方面入手。指导思想与认识上的衔接要做到“两规”衔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贺东升 刘华 刘军萍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是农业区划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北京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城市化过程强烈影响郊区的土地利用状况。该文运用"3S"技术,对2007年北京郊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监测,并分析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研究表明,"3S"技术是快速获取和分析土地利用状况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北京市 “3S”技术 土地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永昌 张晓春 卢雅风
如何搞好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杨永昌,张晓春,卢雅风(吉林省双阳县土地局)目前各地正在普遍开展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各地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有的是县乡两级同步进行,有的则是非同步进行。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搞...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史育龙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是现行的重要空间性规划,并且各自具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目标也是对国土空间进行科学的分类划分。本文着重研究三类规划在目标、任务、重点、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分工互补关系,提出了三类规划间协调衔接机制的基本框架,进而为理顺各类规划关系、建立科学规划体系创造条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志刚 姜海 陈海洋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面临的困境,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管理,探讨应用协作式规划理论完善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机制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协作式规划的理论基础是沟通理性,倡导参与主体多元化、沟通过程民主化、以公众利益为导向、转变规划师角色、共识导向的规划成果;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区域差别化定位、错位竞争等途径,为改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冲突提供了重要机遇。研究结论:应在规划地位上强化土地功能区规划的引领作用,在规划过程中加强自然、经济上紧密联结的地区间协调沟通,破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单纯按照行政区划管理的弊端,提升地区间土地开发保护分工与协作水平,更充分地发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花楼 刘永强 李婷婷 万军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两项重要内容。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未来我国城乡建设必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在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三界四区"及环境保护规划中的环境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环境承载力评价对"三界四区"和环境功能分区进行衔接,并根据生态红线对"三界四区"的划分进行微调,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有效衔接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晓勤 刘康 陈浩麟
(目的)高效地管理土地资源,合理地利用保护土地资源。(方法)介绍了3S技术在土地类型分析,尤其是在植被分析方面的应用原理,以3S技术为支撑,对延安劳山林场2004年8-10月陆地卫星TM影像进行遥感判读和分析。(结果)探讨了基于3S技术的土地类型分析的研究方法的优势与不足。(结论 )3S技术应用于土地分析研究是必然趋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武波 贾薇 孙泰森
研究目的:以2001年、2004年和2009年3个时段的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平朔矿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演变的特征,为矿区土地管理、生态重建建设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矿区范围内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矿坑采掘区、矿坑边坡、排土场、矿坑剥离区面积增加,耕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减少;由于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各类型的景观格局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整体景观破碎程度增加,景观多样性增加,形状越来越不规则,各斑块类型在景观中呈现均衡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研究结论:在立足长远目的的基础上,土地复垦措施为矿区的生态重建奠定了重要基础,有效地指引了矿区的可...
关键词:
土地利用 3S 景观格局 平朔矿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原荣 李佳楠 郑渊茂 陈鉴知
绿道规划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就当前国内外绿道的先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归纳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以绿道网选线为主线,以"3S"技术为理论工具,围绕现有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试图丰富和完善在"3S"技术支持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绿道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
关键词:
绿道 GIS 文献综述 选线规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建梅
3S技术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的高新技术。土地资源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手段无法满足土地资源信息及时更新的要求。将 3S技术应用于土地资源科学的研究 ,一方面可弥补传统调查手段的不足 ,另一方面为土地资源的调查研究提供了新的途经与技术支持。本文在介绍 3S技术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土地资源管理决策中的一些应用 ,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指出 3S技术在土地资源研究中的系统化应用正朝着数据表达的可视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宏俊 郭峰 陈士银
通过分析我国林地资源管理的现状,认为我国林地资源的管理主要在领导干部思想素质、林地资源管理体系、林地产权制度、价格评估和对森林的资源的调查与监测等方面存在问题。分析了3S技术在林地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应用3S技术来促进林地资源可持续管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益军 张素强 王小屈 卢伟 饶东升 吴云
为精准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问题,以重庆缙云山、大巴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应用3S技术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管理系统,并以TM、Ikonos、QuickBird、Worldview 2、实地调查等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995—2010年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及生态补偿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计量方法。结果表明,基于3S技术的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管理系统,为生态补偿管理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可视化分析管理平台,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分析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有助于发现保护区管理的重点区域,也有助于发现受损区域的变化趋势。应用生态足迹效率、农业生态足迹效率、生态承载力静态评价方法计量生态补偿价值可为补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郝慧梅 任志远 薛亮 姜雁飞
基于遥感数据,运用3S技术及多种生态经济学方法测算不同土地利用/覆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构造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指数和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度等指标定量测评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榆林市1987、1999和2002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237.58亿元、173.43亿元和283.69亿元,并存在区域差异。整个研究期间(1987~2002年),南、北六县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比重不断缩减,林地、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比重不断增加,但北六县以林地增加为最,南六县以草地增加为最,且在1999年后增速加剧。(2)除土地利用变化外,气候波动对榆林市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更不容忽视。(3)除榆阳、神木、米脂外,其余空间尺度的各区域在后一阶段(1999~200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高于前一阶段(1987~1999年);在前一阶段,北六县土地类型间流转导致生态价值变化较南六县强烈;而后一阶段正好与之相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江华 赵景柱 赵小敏
研究目的:为全国即将展开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尤其是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新的技术方法。研究方法:参与式规划方法。研究结果:以参与式规划方法在江西省黄岭小流域的应用为例,探讨了参与式规划方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尤其是县乡两级规划中的应用。研究结论:参与式规划方法有利于规划方案编制的科学、合理和易被公众接受,也有利于规划的实施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