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9)
- 2023(13534)
- 2022(11933)
- 2021(11310)
- 2020(9422)
- 2019(21611)
- 2018(21701)
- 2017(40994)
- 2016(22771)
- 2015(25771)
- 2014(25845)
- 2013(25499)
- 2012(23774)
- 2011(21212)
- 2010(21029)
- 2009(19170)
- 2008(18710)
- 2007(16459)
- 2006(14299)
- 2005(12463)
- 学科
- 济(91013)
- 经济(90924)
- 管理(64035)
- 业(60557)
- 企(49539)
- 企业(49539)
- 方法(40397)
- 数学(34842)
- 数学方法(34323)
- 农(25580)
- 地方(24181)
- 中国(22545)
- 学(21657)
- 财(19807)
- 业经(19715)
- 技术(18260)
- 农业(17605)
- 理论(15679)
- 贸(15501)
- 贸易(15492)
- 易(14929)
- 和(14761)
- 制(14454)
- 环境(14398)
- 地方经济(12990)
- 务(12469)
- 财务(12398)
- 财务管理(12373)
- 教育(12324)
- 划(12244)
- 机构
- 大学(319629)
- 学院(318034)
- 管理(124691)
- 济(117745)
- 经济(114847)
- 理学(108226)
- 研究(107928)
- 理学院(106862)
- 管理学(104724)
- 管理学院(104142)
- 中国(79152)
- 科学(71741)
- 京(69721)
- 农(55716)
- 所(55456)
- 财(51345)
- 业大(50980)
- 研究所(50893)
- 中心(50107)
- 江(47408)
- 范(45208)
- 师范(44736)
- 北京(43926)
- 农业(43621)
- 财经(41469)
- 院(39525)
- 州(39235)
- 经(37550)
- 技术(36666)
- 师范大学(36197)
- 基金
- 项目(223857)
- 科学(174523)
- 研究(162434)
- 基金(159679)
- 家(140484)
- 国家(139266)
- 科学基金(118432)
- 社会(98850)
- 社会科(93412)
- 社会科学(93386)
- 省(88784)
- 基金项目(85973)
- 自然(78704)
- 自然科(76834)
- 自然科学(76818)
- 自然科学基金(75369)
- 划(75017)
- 教育(74648)
- 编号(67537)
- 资助(65330)
- 成果(54624)
- 重点(50255)
- 发(48357)
- 部(48247)
- 创(46448)
- 课题(46422)
- 创新(43343)
- 科研(42730)
- 大学(41180)
- 计划(41136)
- 期刊
- 济(129936)
- 经济(129936)
- 研究(90154)
- 中国(62729)
- 学报(54914)
- 农(50395)
- 科学(50360)
- 管理(44231)
- 大学(40560)
- 教育(40306)
- 财(38304)
- 学学(37798)
- 农业(35147)
- 技术(30870)
- 融(23433)
- 金融(23433)
- 图书(21217)
- 业经(21073)
- 经济研究(19091)
- 财经(18898)
- 业(18366)
- 科技(17463)
- 问题(16888)
- 技术经济(16571)
- 资源(16402)
- 经(16086)
- 版(15950)
- 理论(15269)
- 业大(14593)
- 书馆(14411)
共检索到465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胡隽 万永文 张旦
以西藏纳屋错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例,阐述了在地质调查中综合运用RS、GIS和GPS技术划分地层界线的几种方法。对于地层界线不同类别的野外出露形态,采取差别取舍的办法合理运用3S技术协助划分界线。研究表明,当野外实地界定地层界线遇到困难时可借助遥感影像先行识别,当遥感影像精度欠佳时则由实地勘察确定界线,情况复杂时还常常同时运用3个"S"技术和其他相关地质研究成果综合厘定地层界线。
关键词:
3S技术 区域地质调查 地层界线 西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春桂 李计英
在G IS、RS等软件的支持下,对福建省闽江流域、九龙江流域和晋江流域的MOD IS数据、气象数据和地形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三大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模型,研究分析福建三大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口聚集、经济发达、地势较为平坦和交通便利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差,而在人口稀疏、经济欠发达的丘陵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福建三大流域中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最好,晋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最差。随着时间的推进,三大流域的生态质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缓和趋势,这是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印证,也可为今后制定更加有效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质量监测模型 3S技术 流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评平 李天和 任国业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3S技术具有采集、存储、更新、分析、应用数据的能力,为土地调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本文以云南省开远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为例,阐述3S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3S 第二次土地调查 应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罗华翠 付小方
岩矿鉴定在地质调查研究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其工作水平和成果质量对区调工作的质量影响很大。近十多年来,区调岩矿薄片鉴定工作呈现薄弱化趋势。通过论述区调工作中岩矿薄片鉴定的重要作用;系统总结了我国区调岩矿薄片鉴定的4个发展历史阶段;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区调岩矿薄片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强区调项目中岩矿鉴定工作、提升区调工作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利华 薛重生
“3S”技术是进行土壤侵蚀研究的有效工具 ,可以对土壤侵蚀分布与强度的动态变化进行快速监测 ,为水土保持决策提供依据。介绍了水力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研究了植被覆盖度、坡度和土地利用因子的TM影像判读方法 :以TM4 3 2合成的假彩色图像和NDVI植被指数灰度图像提取植被覆盖度、DEM数据派生坡度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获得耕地分布。以湖北省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 ,通过对植被覆盖度、坡度和土地利用指标的综合分析确定了该区土壤侵蚀现状和动态变化。在ARC/INFO软件支持下 ,利用研究区 2 0 0 0年的TM图像对该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 ,并与 1 995年调查数据进行了比较 ,分...
关键词:
“3S”技术 土壤侵蚀 湖北省东北地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会平 韩宇平
水资源评价图是一种既传统又崭新的评价结果表现形式,它以可视化方式来反映水资源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是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科学决策的基本手段。3S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根据水资源评价图研究现状和特点确定3S技术在制作流域水资源图中可行性。以湖北省漳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系列图的制作为例,提出了3S技术支持下评价图制作的程序,分析了3S技术支持下水资源评价图制作的具体内容、方法及3S在评价图制作中的关键作用,RS和GIS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数据的插补,GPS和GIS结合可以获取精度更高的定位数据,符号库的扩充可以更客观、形象地展示评价结果,最后指出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手工制图的优...
关键词:
3S技术 水资源评价图 漳河流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妤
西藏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我国面向南亚大通道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支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物流绩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明晰区域物流各要素构成情况,探析物流绩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使区域物流能够更好地服务西藏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旭彬 王玲杰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此高原区域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推动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深入研究高原区域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原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以西藏林芝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高原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均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目标适应性。
关键词:
高原 生态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西藏林芝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宏俊 郭峰 陈士银
通过分析我国林地资源管理的现状,认为我国林地资源的管理主要在领导干部思想素质、林地资源管理体系、林地产权制度、价格评估和对森林的资源的调查与监测等方面存在问题。分析了3S技术在林地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应用3S技术来促进林地资源可持续管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健飞
本文分析了“3S”技术的特点 ,并阐述了其在环境科学中应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连奇 冯文峰 朱文博
随着地球信息科学的进步与发展,"3S"技术成为土壤侵蚀研究的有效工具。本文介绍了"3S"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应用的途径和使用的限制条件,在对大量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国外学者利用"3S"技术主要集中在全球和区域土壤侵蚀调查、土壤侵蚀的生态效应等2个方面。而国内学者主要开展了区域土壤侵蚀调查、土壤侵蚀动态研究和土壤侵蚀模式的构建等3个方面的工作。指出目前和GIS技术结合应用最为广泛的土壤侵蚀模式是USLE和RUSLE,这两个模式都是基于统计的经验模式,缺乏充足的实测资料,精度不高;利用"3S"技术对于区域土壤侵蚀因子的研究缺乏与综合评价方法或模型间的协调。展望未来"3S"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应用的可能趋势。
关键词:
3S技术 土壤侵蚀 动态监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江红星 刘春悦 侯韵秋 钱法文
3S技术在鸟类栖息地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不同尺度条件下,以及对于一些广袤且偏远的地区,能够有效地分析、评估、监测和预测鸟类与栖息地关系,推动实现物种保护管理目标。本文主要回顾遥感数据源、遥感信息提取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鸟类栖息地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分析影像数据源和影像时相的选择,以及遥感信息提取和鸟类野外调查方法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和完善措施。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章杰宽 姬梅 朱普选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于旅游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本文建立了西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多目标规划模型,针对西藏旅游业发展的三大目标:经济目标、生态目标与群众目标,采用模式搜索算法对多目标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不同发展战略下的求解结果。依据求解结果,提出了对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过程控制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系统 多目标规划 西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廖程浩 刘雪华
通过遥感解译识别煤矿区矿地的空间分布,利用G IS的空间分析,以遥感植被指数为基础,对山西省阳泉市煤炭开采活动对矿区植被的影响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区周边的植被指数随着与矿区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增大的幅度与距离呈现对数曲线关系,并在400~500 m的距离开始趋于稳定。从植被条件来看,阳泉地区煤炭开采活动的影响范围是在煤矿生产区边缘往外500 m的空间区域。煤矿区的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工作不应仅限于煤矿生产区,还应往外扩展至其对周边生态和环境产生强烈影响的空间范围。
关键词:
生态保护 3S技术 煤矿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谢晓彤 朱嘉伟
研究目的:分析研究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明确不同区域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途径和重点建设内容,以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方法: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壤质地、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灌溉率是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与粮食单产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影响因素相互间也有影响,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2)单产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存在明显差异,其重要性序次为:灌溉率、速效磷、全氮、有机质、速效钾、土壤质地,重要性系数分别依次为0.188、0.1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当地知识在乡村发展规划中的应用——以西藏山南地区为例
应用3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以延安劳山林场为例
应用“3S”技术;在农业科学研究中贯彻科学发展观
COBIT5.0下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以西藏地区为例
欠发达地区农户生产效率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
农牧民收入质量的县域空间差异结构及成因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
特大型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以西藏玉龙铜矿资源开发为例
“总设计师负责制”在城市设计实践中的探索和应用——以西藏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为例
民族地区高校与一般高校大学生满意度比较研究——以西藏和辽宁高校大学生满意度为例
RSS技术在图书馆新书通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以ILASII系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