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2)
- 2023(6426)
- 2022(5690)
- 2021(5204)
- 2020(4707)
- 2019(10971)
- 2018(10857)
- 2017(21536)
- 2016(12001)
- 2015(13562)
- 2014(13899)
- 2013(13983)
- 2012(13285)
- 2011(12003)
- 2010(12153)
- 2009(11256)
- 2008(11522)
- 2007(10643)
- 2006(8842)
- 2005(7995)
- 学科
- 济(51302)
- 经济(51251)
- 业(33223)
- 管理(32194)
- 方法(27388)
- 企(26216)
- 企业(26216)
- 数学(24616)
- 数学方法(24389)
- 财(14034)
- 农(13909)
- 学(12042)
- 中国(11912)
- 贸(9824)
- 贸易(9824)
- 制(9821)
- 易(9543)
- 地方(9409)
- 业经(9303)
- 务(9140)
- 农业(9122)
- 财务(9122)
- 财务管理(9097)
- 企业财务(8653)
- 银(8181)
- 银行(8154)
- 融(7767)
- 金融(7765)
- 行(7707)
- 和(7653)
- 机构
- 大学(180348)
- 学院(178664)
- 济(73161)
- 经济(71562)
- 管理(66662)
- 研究(61345)
- 理学(57757)
- 理学院(57058)
- 管理学(55989)
- 管理学院(55644)
- 中国(45291)
- 科学(39789)
- 京(37866)
- 农(36426)
- 财(33704)
- 所(32827)
- 研究所(30073)
- 业大(29958)
- 农业(29147)
- 中心(28500)
- 财经(27272)
- 江(26943)
- 经(24731)
- 北京(23537)
- 经济学(23095)
- 范(23023)
- 师范(22749)
- 院(21370)
- 州(21368)
- 经济学院(21112)
- 基金
- 项目(119282)
- 科学(92672)
- 基金(86635)
- 研究(83187)
- 家(76912)
- 国家(76310)
- 科学基金(63831)
- 社会(51955)
- 社会科(49250)
- 社会科学(49232)
- 省(46697)
- 基金项目(46148)
- 自然(42593)
- 自然科(41581)
- 自然科学(41563)
- 自然科学基金(40845)
- 划(39788)
- 教育(38700)
- 资助(36170)
- 编号(33228)
- 成果(27333)
- 重点(27331)
- 部(27034)
- 发(25392)
- 创(24353)
- 科研(23615)
- 计划(23063)
- 课题(22866)
- 创新(22846)
- 性(22657)
共检索到254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香玲 苏伟强 刘业强 任惠 陆玉英
利用SCoT标记研究了36份菠萝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从86条引物中筛选出18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09条带,其中135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为64.99%。经NTSYS软件分析,36份菠萝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3~0.93之间,说明SCoT标记能够揭示菠萝种质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SCoT标记能将36份菠萝种质完全区分开,并分成五类。
关键词:
菠萝 SCoT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彦 陈源闽 廉勇 王勇 张艳萍 李敬起
利用RAPD技术对34份胡萝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探明各材料间的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及其分类,为进一步利用和创新品种提供参考信息。结果表明,20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39个DNA片段,其中99条带表现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76.74%,对其进行数据化处理后聚类,34份胡萝卜材料可划分为5个类群。材料的归组与根形、根长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胡萝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RAP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娜 李丹丹 陶伟林 沈虹 罗云米 汝学娟 柳李旺
采用ISSR、RAPD与RAMP 3种分子标记,对来自国内外的32份萝卜种质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ISSR、RAPD与RAMP标记多态性比率分别为84.1%、86.2%及92.6%,平均每个引物产生多态性条带分别为8.6、8.3及14.1条;综合3种标记聚类分析将32份萝卜种质在遗传距离为0.30处清晰聚为2大类群,第一类群包含31份种质,均为来自国内的栽培种或姊妹系;第二类群由来自欧洲的黑萝卜MTHS单独构成,聚类结果表现与材料来源、根肉色及根形关系较为密切。3种标记综合聚类与各标记单独聚类图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聚类分析结果更加直观的反映出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图,与园艺学性状的一致性比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焕忠 张荣华 杨海霞 张革民 罗霆 高轶静 刘昔辉 段维兴 韦霖斌 方位宽 危晓丽 黄玉新
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广西的50份斑茅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6条引物中筛选出扩增结果稳定、条带清晰和有多态性的引物15条,扩增位点336个,其中多态性位点284个,多态性为83.93%,说明广西斑茅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73的水平,可将50份斑茅无性系归为4大类;在相似系数0.76的水平,可将第Ⅳ类分成6种类型,同一地区的斑茅无性系基本聚在同一类,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
关键词:
斑茅 SCoT标记 遗传多样性 广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晖 黎颖菁 黄荣韶 蒋明廉 王海华
采用SCoT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7份凉粉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8条SCoT引物共扩增出90个位点,多态性比率为83.33%,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7~0.83;筛选的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00个位点,多态性比率为70.0%,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1~0.8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份凉粉草种质资源被分为三大类,两种分子标记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表明SCoT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均适用于凉粉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孟良 孙雪梅 王丽慧 李莉
【目的】探明国内外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及遗传多样性。【方法】以40份国外菊芋资源与3个国内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14条引物进行ISSR分子标记分析,分析他们的遗传多样性,利用POPGENE 32软件计算多态位点比率(PPB)、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采用NTSYS 2.10软件计算品种间的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对不同类群的形态学主要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采用14条引物对43份菊芋资源进行PCR扩增,共获得203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99个,多态性比率为98.0%。采用...
关键词:
菊芋 种质资源 I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昝逢刚 应雄美 吴才文 赵培方 陈学宽 马丽 苏火生 刘家勇
【目的】甘蔗蔗糖产量约占中国食糖总量的92%。具有遗传多样性的甘蔗种质资源是甘蔗杂交育种的基础,杂交亲本的选择和组合的选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研究98份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甘蔗杂交组合选配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甘蔗幼叶基因组DNA,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10个国家的98份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选择性扩增产物在5%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分离,银染显色。电泳结果得到"0,1"矩阵,使用POPGENE 32软件计...
关键词:
甘蔗 种质 AFLP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孟良 孙雪梅 王丽慧 李莉
【目的】探明国内外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及遗传多样性。【方法】以40份国外菊芋资源与3个国内栽培品种为材料,选用14条引物进行ISSR分子标记分析,分析他们的遗传多样性,利用POPGENE32软件计算多态位点比率(PPB)、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采用NTSYS 2.10软件计算品种间的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对不同类群的形态学主要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采用14条引物对43份菊芋资源进行PCR扩增,共获得203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99个,多态性比率为98.0%。采用POP...
关键词:
菊芋 种质资源 I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聂琼 刘仁祥
利用SSR和ISSR标记分析23份烟草种质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8个SSR引物和8个ISSR引物分别检测到66个和113个多态性位点。不同烟草种质之间的遗传相异系数在0.3259~0.8588(SSR)或0.1369~0.8161(ISSR)。以SSR、ISSR标记分别聚类以及两种标记混合聚类均在0.63处将23个材料分为4类:2个类群和2个独立个类Coker147、Val16或G140,一类群以红花大金元为基础聚类,另一类群以NC82为基础聚类。两种标记的结果相似,均可用来进行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关键词:
烟草 SSR ISSR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兰秀 杨海霞 李恒锐 梁振华 马仙花 刘连军 陈海生
【目的】分析桄榔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桄榔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异种质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集自不同地区的16份桄榔种质为试验材料,调查和测定其15个表型性状(农艺性状),采用遗传变异、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16份桄榔种质的表型性状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Shannon wiener指数(H′)变化范围为0.832~2.100,平均为1.671,其中株高的H′最高(2.100)。不同地区桄榔种质农艺性状间的差异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变异系数范围为5.14%~102.19%,其中,除叶厚的变异系数为5.14%外,其他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00%,尤其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102.19%)。从15个农艺性状中共提取5个特征值大于1.00的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8.07%,能综合反映桄榔种质农艺性状的大部分信息。综合评价结果表明,V6、V5、V11、V1、V4和V12种质的综合得分分别为151.59、140.12、134.12、132.54、130.78和126.70,综合表现较好。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份桄榔种质可分为三大类群,其中,第一类群种质(V2、V7、V8、V9、V10、V13、V14、V15和V16)表现为种子粒重和果重较重,种子纵径和横径较长,叶厚、叶长及植株的胸径、株高和冠幅较小,果形为圆凹、圆凸或长凹,果色为绿色和黑色;第二类群种质(V1、V11和V12)表现为种子厚度较小,叶长、叶宽及植株的胸径较大,果形为圆凸、长凹或长凸,果色为黄色和绿色;第三类群种质(V3、V4、V5和V6)表现为种子体积和纵径较小,叶厚较厚,叶宽和植株的胸径较小,株高和冠幅较大,果形为圆凹和长凹,果色为黄色和绿色。【结论】16份桄榔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不同地区的桄榔种质资源存在较大变异性,其中种质V6、V5和V11综合表现较好,是较优异种质,适合用于亲本选配;基于农艺性状进行桄榔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方法简单可行,结合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有助于更快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异桄榔种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朋佳 廖文华 高小丽 黄海皎 尼玛央宗 拉巴扎西 次珍 曲吉
【目的】挖掘西藏大麦种质资源的优良基因,为育种提供优质材料。【方法】以西藏不同地区的140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Excel和SPSS 21.0软件对13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西藏大麦资源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8个农艺性状中单株穗数的变异系数43.7%。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140份材料在遗传距离6水平上聚为5个类群,第Ⅰ类群包含35份材料,第Ⅱ类群包含29份材料,第Ⅲ类群包含33份材料,第Ⅳ类群包含15份材料,第Ⅴ类群包含28份材料。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将8个农艺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2.587%,以单株穗数的贡献率最高,为0.829。【结论】本研究为西藏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西藏大麦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孝敬 张燕红 文孝荣 康民泰 许文亭 唐福森 吕玉平 李冬 袁杰 赵志强 王奉斌
为筛选出适合新疆种植的综合性状较优的水稻种质资源,对国、内外355份水稻资源的17个质量性状和20个数量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质量性状指标中穗抽出度、二次枝梗、穗立形态、叶片茸毛和分蘖力上表现出丰富的变异类型;数量性状变异范围为3.906%~57.519%,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713~2.067。通过对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将355份水稻种质资源划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属于极端粒型的特异性种质,共97份;类群Ⅱ属于潜在增产种质,共81份;类群Ⅲ属于晚熟极端种质,共94份;类群Ⅳ属于优质高产种质,共83份。20个数量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综合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4.989%,各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17.472%(PC1)、17.071%(PC2)、15.738%(PC3)、15.237%(PC4)和9.429%(PC5);水稻种质资源的综合得分范围为0.416 8~1.240 8,综合得分前10名的种质资源依次为‘21Y137’‘21Y271’‘21Y162’‘21Y280’‘21Y276’‘21Y87’‘21Y132’‘21Y254’‘21Y294’‘21Y318’,均属于类群Ⅳ,为高产且粒型优异种质,可作为新疆水稻高产优质的亲本育种材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科 孙淑霞 李靖 涂美艳 王玲利 何成勇 徐子鸿 江国良 宋海岩 陈栋
【目的】丰富枇杷种质资源鉴定方法,为其发掘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77对EST-SSR标记和1对果肉颜色相关InDel标记,对52份国内外枇杷种质资源和本研究团队创制的杂交后代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筛选出扩增带型清晰、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的9对引物,每对引物扩增条带为2~5条,平均8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40.00%~100.00%,平均71.55%;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50~0.999,平均0.685。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52份枇杷种质资源和创制的杂交后代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791;果肉颜色一致或地理分布相近的枇杷种质资源被聚类到相近的分类单元,并且可以准确地将西班牙、日本枇杷种质资源与其他种质资源进行区分。此外,本研究还构建了52份枇杷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和色块矩阵。【结论】丰富了枇杷种质资源鉴定的分子标记,为今后发掘分子标记紧密连锁的功能基因或片段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家勇 赵培方 刘新龙 赵俊 杨昆 吴才文 应雄美 昝逢刚 陈学宽
采用10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AFLP)引物,对近年来从澳大利亚、法国、美国和菲律宾引进,并保存于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的68份甘蔗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68份种质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较高,为0.497 5~0.887 9,平均为0.761 2,表明大部分种质之间亲缘关系相近,遗传基础相似,遗传多样性并不丰富;各类种质间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以VMC型(菲律宾)最大,为0.825,Q型(澳大利亚)和CP型(美国)次之,分别为0.802和0.752,FR型(法国)最小,为0.685;在相似性系数0.676处可将68份种质分为5组,A组含CP67–412,B组含FR94–515,C组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璐伟 沈志军 李贺欢 潘磊 牛良 崔国朝 曾文芳 王志强 鲁振华
【目的】利用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取自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资源圃的79份种质进行基因分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多态性高的引物可用于桃品种间鉴定、亲缘关系分析,并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种体系建立。【方法】对母本‘中油4号’进行从头测序,以物理距离1 Mb为单位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开发SSR标记。以79个桃品种为材料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后筛选目标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标记。对筛选出的标记进行5′端荧光修饰,PCR产物在ABI3730XL测序仪测序,实现对标记的复筛。利用Genemapper 4.0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统计,Data Formater 2.1软件将统计得到的bp数据转换成Power Marker v3.25软件所需要的数据格式。对筛选出的引物进行多态性分析,选择多态信息含量(PIC)大于0.45的荧光SSR引物作为79份种质材料的核心引物。以Nei’s为参数,利用NTSYSpc 2.1软件中的UPDM聚类方法分析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基于贝叶斯模型的Structure v2.3.4软件解析79份种质的居群遗传结构。【结果】基于79份种质,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覆盖全基因的SSR标记进行初筛,共筛选出207对多态性良好的引物;利用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对207对引物进行复筛,最终筛选出26对核心引物,利用其中5对核心引物可将79份品种完全区分开。26对SSR核心引物在79份桃种质中共扩增出174种多态性基因型,每对引物扩增出的基因型为4—13种,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6.69个基因型,每对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45以上。基于207对SSR引物在79份种质中扩增出的位点信息,构建了79份种质的遗传关系图谱和居群遗传结构图。207对引物从遗传距离上将79份种质划分为7组,从居群结构上分为2组。79份品种遗传多样性较高,部分品种聚类结果与系谱图相符。【结论】构建了79份材料的聚类分析图和居群遗传结构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79份材料的亲缘关系。由于桃复杂的遗传背景,不能依据单一特性对品种间亲缘关系进行判定。本研究筛选出的26对核心引物可用于全基因组范围内连锁性状的鉴定、桃种质资源鉴定、新品种鉴定及保护、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构建。
关键词:
桃 SSR荧光标记 遗传多样性 标记筛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