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0)
- 2023(6933)
- 2022(6289)
- 2021(5717)
- 2020(5125)
- 2019(12288)
- 2018(12051)
- 2017(23580)
- 2016(13152)
- 2015(15085)
- 2014(15505)
- 2013(15627)
- 2012(14881)
- 2011(13517)
- 2010(13669)
- 2009(12975)
- 2008(13169)
- 2007(12340)
- 2006(10734)
- 2005(9312)
- 学科
- 济(61218)
- 经济(61060)
- 管理(34913)
- 业(33838)
- 方法(31228)
- 企(27678)
- 企业(27678)
- 数学(26054)
- 数学方法(25791)
- 农(17114)
- 中国(15430)
- 财(14290)
- 地方(14215)
- 学(13488)
- 业经(12671)
- 和(11584)
- 农业(11038)
- 贸(10768)
- 贸易(10760)
- 易(10386)
- 理论(10138)
- 制(10031)
- 环境(8541)
- 务(8371)
- 财务(8350)
- 财务管理(8324)
- 企业财务(7843)
- 银(7438)
- 银行(7413)
- 地方经济(7332)
- 机构
- 大学(199028)
- 学院(196878)
- 济(80747)
- 经济(78943)
- 管理(75335)
- 研究(68867)
- 理学(64577)
- 理学院(63781)
- 管理学(62574)
- 管理学院(62199)
- 中国(50647)
- 科学(44225)
- 京(42597)
- 农(37844)
- 财(36826)
- 所(36334)
- 研究所(33098)
- 中心(31979)
- 业大(31891)
- 江(30810)
- 农业(29731)
- 财经(29348)
- 范(27049)
- 北京(26957)
- 师范(26826)
- 经(26248)
- 经济学(24431)
- 院(24185)
- 州(23980)
- 经济学院(22174)
- 基金
- 项目(130242)
- 科学(101010)
- 研究(93079)
- 基金(92807)
- 家(81449)
- 国家(80772)
- 科学基金(67695)
- 社会(59468)
- 社会科(55185)
- 社会科学(55159)
- 省(51753)
- 基金项目(49558)
- 划(43860)
- 自然(43682)
- 教育(42813)
- 自然科(42571)
- 自然科学(42554)
- 自然科学基金(41748)
- 资助(38507)
- 编号(38074)
- 成果(31280)
- 重点(29830)
- 部(29054)
- 发(28331)
- 课题(26594)
- 创(25995)
- 科研(25358)
- 计划(24565)
- 创新(24338)
- 教育部(24278)
共检索到292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颜超 徐盈之
文章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出发,建立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对31个省市自治区2005年的和谐社会水平进行了合理的测度和分类。最后依据分类结果,结合各个类别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柏洲 齐鑫 徐广玉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区域知识创造能力,总结研究开发投入、专利数量和科研论文为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构建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最优组合赋权法建立区域知识创造能力评价模型,并对2009~2013年我国区域知识创造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知识创造能力以研究开发投入为基础,以专利和科研论文为主要产出标准,是区域科技合作、知识转移的综合体现,与区域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有显著的关联,研究开发对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影响明显大于科技产出水平。实证评价结果有助于为区域知识创造能力提升及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提供实践借鉴。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知识创造 最优权重 组合赋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徐广玉 苏屹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区域知识获取能力,总结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和外资企业投资为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构建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最优组合赋权法建立区域知识获取能力评价模型,并对2008-2012年我国区域知识获取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知识获取能力是区域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及外资企业投资水平的综合体现,与区域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及教育水平有显著的关联,科技合作对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影响明显大于技术转移和外资企业投资。实证评价结果有助于为区域知识获取能力提升及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提供实践借鉴。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知识获取 最优权重 组合赋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邢治国
利用我国2002-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房地产年度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居民可支配收入、商品房供应面积、土地价格三个影响因素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房价影响最大,商品房供应面积对房价有负向影响,土地价格对房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建筑业 商品房价格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艳 胡娟
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该区域的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知识产出、实际创新活动的参与三个方面。在我国,区域创新水平呈现出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似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特征,两者关系的深入研究对探讨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建设性的启示。
关键词:
区域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创新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祖航
依据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物流发展现状对各地区物流业进行分析,探索各地区的物流业综合水平并解释地区间存在的差异,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对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产业基础、物流业发展层次、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是影响地区物流业综合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同时个别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还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相关政策等有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平 徐越倩
通过对我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研究,分析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需求状况,区域和城乡间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差异,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供给现状,并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供给及满意度的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需求 供给 满意度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崇德,刘春茂,徐久龄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科教事业的发展水平,定量指出各地区在科学技术实力总体水平、科技开发能力、教育水平的现状、差距和调整方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瑶
研究房地产税收弹性问题,对于调整和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运用定义法和弹性系数法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房地产税收弹性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房地产税收弹性的波动范围较大,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弹性趋势存在地区差异。采取相应措施逐步优化房地产税收弹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房地产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税收弹性 房地产税收 经济增长 税收收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崔新健 许靓
在华跨国研发中心数量在迅速增加,对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相似,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区位分布呈现极度的不均衡。文章基于29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分析,对各省市自治区利用外商研发投资的业绩与潜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进行了综合动态分析。由此不仅有助于把握利用外商研发投资的现状,而且有助于认识其内在规律和问题,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研发投资 业绩 潜力 比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根 黄辉 程逸飞
能源价格是调节能源强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对降低我国能源强度、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探讨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的波动特征,并基于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二者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我国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且各地区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程度不同。
关键词:
能源价格 能源强度 供需矛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袁鹏举 周化明
本文在全国10省市自治区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发现农民工社会资本以强关系型社会资本为主,对外信任度不高,社会资本同质性高,组织型社会资本缺乏,获得的制度型社会资本少。因此,农民工的社会资本迫切需要从强关系型社会资本为主向弱关系型社会资本为主转变,实现弱关系型社会资本、异质性认知型社会资本和组织型社会资本之间良性互动。另外,农民工在建构自身制度型社会资本时显得力不从心,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予以特别关注。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资本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云 贺德方
本文利用科技部《科技统计数据》近十年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在分析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0-2009年十年的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趋势与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各省市自治区R&D支出占GDP比重的差异性。文章还验证了这样一个假设:中国不同省市自治区的R&D经费支出强度与人均GDP成大体正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晓彤
本文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分别从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维度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在2009-2015年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变化。并由此得出结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而东、中部地区得益于纯技术效率。同时,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如何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丹 刁承泰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9类共30个具体评价指标作为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实力评价的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多变量统计分析法对30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处理,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采取promax斜交旋转,得出6个公因子作为评价我国31个省(市、区)的综合实力的综合变量。计算得出我国各省(市、区)的综合得分。将计算的各省区市的综合得分从大到小排列,确定等级及分值区间,根据分类结果划分为6类地区,得出第Ⅰ、Ⅱ、Ⅲ类地区全部为东部地区,其综合实力得分位居全国前6位,它们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和北京;而第Ⅵ类地区中除海南属于东部地区之外,其余省市区都属于西部地区,其综合实力得分位居全...
关键词:
因子分析 综合实力 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