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0)
- 2023(13612)
- 2022(11825)
- 2021(11486)
- 2020(9368)
- 2019(22044)
- 2018(21814)
- 2017(41694)
- 2016(22598)
- 2015(25608)
- 2014(25566)
- 2013(25161)
- 2012(23449)
- 2011(21293)
- 2010(21152)
- 2009(19459)
- 2008(18945)
- 2007(16055)
- 2006(14212)
- 2005(12740)
- 学科
- 济(90694)
- 经济(90594)
- 管理(62752)
- 业(59184)
- 企(47985)
- 企业(47985)
- 方法(40895)
- 数学(36015)
- 数学方法(35613)
- 中国(28428)
- 农(25088)
- 财(22455)
- 贸(19621)
- 贸易(19613)
- 业经(19306)
- 易(19173)
- 学(18528)
- 地方(17271)
- 制(16606)
- 农业(16397)
- 银(15118)
- 银行(15085)
- 行(14525)
- 策(14457)
- 融(14395)
- 金融(14394)
- 和(14380)
- 环境(14197)
- 理论(13609)
- 技术(13355)
- 机构
- 大学(317369)
- 学院(314151)
- 济(134251)
- 经济(131582)
- 管理(126266)
- 研究(112279)
- 理学(109133)
- 理学院(107927)
- 管理学(106313)
- 管理学院(105743)
- 中国(85650)
- 京(68496)
- 科学(66580)
- 财(60063)
- 所(55812)
- 研究所(50893)
- 中心(50404)
- 财经(47791)
- 农(47673)
- 北京(44345)
- 业大(43929)
- 江(43839)
- 经(43779)
- 范(42310)
- 师范(42021)
- 院(40795)
- 经济学(40346)
- 农业(37083)
- 经济学院(36325)
- 州(35673)
- 基金
- 项目(214390)
- 科学(169533)
- 研究(160147)
- 基金(157187)
- 家(136186)
- 国家(135088)
- 科学基金(115895)
- 社会(101310)
- 社会科(96013)
- 社会科学(95991)
- 基金项目(82700)
- 省(80057)
- 自然(74301)
- 教育(72943)
- 自然科(72550)
- 自然科学(72535)
- 自然科学基金(71244)
- 划(68747)
- 资助(65492)
- 编号(65107)
- 成果(53805)
- 部(48864)
- 重点(47749)
- 发(45930)
- 课题(44768)
- 创(44091)
- 教育部(42201)
- 国家社会(41839)
- 创新(41128)
- 人文(40735)
- 期刊
- 济(144999)
- 经济(144999)
- 研究(99458)
- 中国(60031)
- 学报(46466)
- 管理(46200)
- 科学(44741)
- 农(43177)
- 财(43146)
- 教育(36249)
- 大学(35567)
- 学学(33023)
- 农业(30689)
- 融(29643)
- 金融(29643)
- 技术(26418)
- 经济研究(24017)
- 财经(22956)
- 业经(22000)
- 经(19623)
- 问题(18642)
- 图书(17568)
- 贸(17282)
- 业(16346)
- 理论(16328)
- 国际(15570)
- 世界(15522)
- 技术经济(15270)
- 实践(14806)
- 践(14806)
共检索到471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效民
本文描述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科普政策的演变历程,重点分析了科普研究的现状,涉及科普目标、科普主体、科普的市场化、科普定位等内容,最后简单点评我国科普的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
关键词:
科普 政策 改革开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宗文 陈雄 董全超
本文从科普经费、科普人员和科普设施三个方面研究科普投入对中国科普能力的驱动作用。选取科普投入方面18个指标、表征科普能力的科普产出方面10个指标,采用2015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统计数据,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法,进行横向分析。主要结论:经费投入是科普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人员投入是科普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设施投入是科普事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典型相关分析 科普投入 科普能力 驱动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嵘嵘 杨帮兴 郑念 王博
为了研究中国科普人才政策历史发展和演变的特点,本文以1994年至今国家层面的科普人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科普人才政策体系,并根据其政策文本自身性质和时代内涵予以阶段性划分,通过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关键词网络的视角对各阶段科普人才政策进行网络特性解析。研究发现,中国科普人才政策在25年的演变历程中,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是其不变的宗旨,专业人才建设是其一贯的核心,科普志愿者逐步成为新时代科普人才的主力军,科普教育与培训、激励机制是科普人才得以聚合到科普工作中来并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对科普人才政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未来政策规划中从政策的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夷山,陶世龙,方舟子,刘华杰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已于 2 0 0 2年 6月 2 9日颁布实施。参与本期专题笔谈的几位专家学者 ,就《科普法》实施的意义、对科普工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对现阶段科普事业发展的障碍、政策缺陷进行了分析 ,还提出了若干宏观与微观的政策措施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群 王宾
本文以中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为主线,在认真梳理当前科普人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比一般灰色模型预测精度更精确的L-Q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14—2020年的科普人才数量,结果显示,如果按现有科普人才增长速度计算,中国科普人才队伍仍存在很大缺口。并对比国外科普建设现状,针对国内科普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较为合理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广岭 周荣庭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信息化时代中国科普传播的现状进行调研,共计发放问卷2200份,覆盖全国12个不同省市,回收有效问卷1895份,有效率达到86.1%,进而梳理了当前中国科普传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时代提升中国科普传播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秉 吴超
为促进安全科普学研究与发展,进而提升安全科普实践效果,针对目前学界对安全科普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基于学科建设高度,开展安全科普学的创建研究。首先,从安全科学视角,基于科普的定义,提出安全科普的定义;其次,提出安全科普学的定义,并深入剖析安全科普学的内涵;最后,系统探讨安全科普学的研究范围、学科特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学科基础5个学科基本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科普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科普规律的一门新兴综合交叉学科,其研究可为安全科普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江兵 耿江波 周建强
从产业生态学角度分析了科普产业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构建了基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科普产业生态模型,分析了模型功能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生态模型中各实践主体所承担的功能与职责。
关键词:
科普产业 生态系统 生态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培潇
科普研究是科普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国广泛存在的科普实践需要更加扎实的科普研究理论去指导。科普研究是对科普工作规律的不断探索与认识的动态过程,是对科普经验的理性化、现代化思考、总结和提炼。阐述我国科普理论研究,探讨现代科普理论研究的3个基本问题,并提出基本构想。
关键词:
科普理论 体系架构 科普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金彦龙
本文通过对科普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剖析了影响科普产业市场化运作的因素,并对国内外科普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了总结,探讨如何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政府科普资源投入的产出效益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源进入科普事业;研究如何构建科普产业的运作机制,促进我国科普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科普产业 市场化运作 运行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晓东 曹晓星 明希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大量收集资料,总结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科普工作的经验,提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方式、途径和办法,为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展科普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西部 少数民族地区 科普事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沛 王瑾 姚莉莉 贾可
近年来,辽宁科普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日新月异,蓬勃发展。本文通过对辽宁科普状况分析,揭示了辽宁科普整体发展态势,并与全国和东部11省份进行了分析对比,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普状况 对策研究 辽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鹿磊 陶卓民 李蒲玲
以中国科协办公厅评审认定的2010—2014年度、2012—2016年度及2015—2019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借助谷地地理信息系统获得每个基地的地理坐标,利用ArcGIS10.2对中国科普旅游资源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属于集聚性分布类型,但分布均匀度较低,体现出较强的不均衡性,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山东,江苏,广东等省级行政区,其他省级行政区数量较少,西藏自治区最少;核心(边缘状分布格局明显,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和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为主要集聚区(数量之和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3个年度中国科普旅游资源总量和各地理分区科普旅游资源数量都经历了先减少又增多的变化,表现出中国科普旅游资源发展的非均质性;3个年度均以中东部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域,尤以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最为集中;度量地理分布平均中心始终落在河南省境内,向东北方向小幅度偏移,空间分布方向性不是特别明显,离散程度较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芳晓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紧紧围绕"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题,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开展了"科普进社区:推广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活动。一、
关键词:
节能减排 创新型国家 联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鹿磊 陶卓民 李蒲玲
以中国科协办公厅评审认定的2010—2014年度、2012—2016年度及2015—2019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借助谷地地理信息系统获得每个基地的地理坐标,利用ArcGIS10.2对中国科普旅游资源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属于集聚性分布类型,但分布均匀度较低,体现出较强的不均衡性,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山东,江苏,广东等省级行政区,其他省级行政区数量较少,西藏自治区最少;核心(边缘状分布格局明显,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和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为主要集聚区(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