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3)
- 2023(11544)
- 2022(9902)
- 2021(9373)
- 2020(7742)
- 2019(17654)
- 2018(17654)
- 2017(33196)
- 2016(18537)
- 2015(21313)
- 2014(21551)
- 2013(21107)
- 2012(20100)
- 2011(18282)
- 2010(18522)
- 2009(17692)
- 2008(17320)
- 2007(15807)
- 2006(14398)
- 2005(13367)
- 学科
- 济(70982)
- 经济(70797)
- 管理(52292)
- 业(48780)
- 企(37906)
- 企业(37906)
- 方法(29185)
- 中国(26797)
- 数学(24147)
- 财(23919)
- 数学方法(23915)
- 农(23630)
- 制(20877)
- 学(17020)
- 业经(16640)
- 农业(15214)
- 体(14516)
- 银(14444)
- 银行(14392)
- 行(13843)
- 贸(13632)
- 贸易(13624)
- 易(13332)
- 融(13193)
- 金融(13186)
- 理论(12681)
- 和(12474)
- 务(11480)
- 财务(11418)
- 财务管理(11378)
- 机构
- 大学(270350)
- 学院(267063)
- 济(111499)
- 经济(109077)
- 研究(99933)
- 管理(94233)
- 理学(79483)
- 理学院(78454)
- 中国(77493)
- 管理学(77014)
- 管理学院(76532)
- 科学(59990)
- 京(59698)
- 财(57803)
- 所(52387)
- 农(48824)
- 研究所(46949)
- 中心(44359)
- 财经(43846)
- 江(42012)
- 经(39713)
- 业大(39489)
- 农业(38497)
- 北京(38421)
- 院(36088)
- 范(35667)
- 经济学(35366)
- 师范(35215)
- 州(32512)
- 财经大学(32418)
- 基金
- 项目(169855)
- 科学(132670)
- 研究(123734)
- 基金(122901)
- 家(108797)
- 国家(107868)
- 科学基金(89875)
- 社会(79589)
- 社会科(74327)
- 社会科学(74304)
- 省(64790)
- 基金项目(63717)
- 教育(57594)
- 自然(56896)
- 划(56259)
- 自然科(55509)
- 自然科学(55490)
- 自然科学基金(54492)
- 资助(50794)
- 编号(50152)
- 成果(43435)
- 重点(39306)
- 部(38841)
- 课题(36520)
- 发(35970)
- 制(35074)
- 创(34259)
- 国家社会(32948)
- 教育部(32906)
- 科研(32520)
共检索到430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牛根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恒庆,夏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表1历年城乡从业人员(单位:万人)年份合计城镇乡村1978401529514306381980423611052531836198549873128083706519906390916616427931995679471909348854199769...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明瑞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力行 周广肃
平台经济促使工作性质出现了从线下到线上、从固定到灵活、从单一到多元等方面的转变,使得依赖平台从事零工工作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占比上升,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革。分析表明,数字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工序的分解、分包以及相关经济主体承担的工作任务的重新组合,引发了生产活动去公司化、去组织化的趋势,使得传统的雇员工作被零工等新就业形态所取代,导致劳资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本文建议以去公司化、将保险保障与劳动关系解绑的思路解决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建立起适用于平台经济发展的劳动者权益保护网,适应技术进步的变革。在鼓励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的同时,应完善弱势群体的保障体系,加大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分配调节手段的力度,让发展的红利惠及受损群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庆唐 冯虹
中国劳动就业管理体制研究刘庆唐,冯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16年,取得了伟大成就,也遇到了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就是问题之一。劳动就业体制制约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就业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事关我国经济体制能否从不良循环进入良性循环轨道。这...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部分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领导谈﹃再就业工程﹄再就业工程是各级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党和政府有信心、有决心做好这项工作。作为具体负责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领导,无不为这项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于如何搞好再就业工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卿谋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珊
从基尼系数看中日劳动就业及收入分配制度武汉大学经济系王珊我们知道,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需要的是效率,而经济发展则把分配公平提上日程,劳动力作为生产三要素之一,二者必须要在其身上达到和谐的统一。囚为效率要靠人来创造,分配公平则是...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尤兰田 马占元 陈海波 马新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永孜
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对整个社会的就业结构发生重大的影响。本文根据广西的情况。就经济体制改革对劳动就业结构的影响问题及其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