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41)
2023(14468)
2022(12260)
2021(11611)
2020(9634)
2019(22489)
2018(22020)
2017(41939)
2016(22860)
2015(26168)
2014(26144)
2013(26263)
2012(25277)
2011(23336)
2010(23739)
2009(22550)
2008(22570)
2007(20474)
2006(18459)
2005(16912)
作者
(68062)
(57550)
(57351)
(54790)
(36796)
(27458)
(25881)
(22253)
(21825)
(20653)
(20038)
(19164)
(18608)
(18465)
(18395)
(17742)
(16863)
(16757)
(16681)
(16470)
(14702)
(14435)
(14024)
(13342)
(13172)
(13129)
(12655)
(12552)
(11727)
(11634)
学科
(117727)
经济(117627)
(64048)
管理(57826)
(48946)
方法(43100)
(41347)
企业(41347)
数学(38576)
数学方法(38202)
农业(32196)
中国(31819)
地方(26006)
业经(24697)
(23713)
(22863)
(21955)
贸易(21946)
(21559)
(21348)
(17581)
银行(17547)
(17093)
金融(17090)
(16986)
(16517)
环境(15855)
(15768)
(15123)
(14623)
机构
学院(343739)
大学(343148)
(160005)
经济(157027)
研究(129632)
管理(126800)
理学(107938)
理学院(106668)
管理学(104944)
管理学院(104298)
中国(100730)
科学(75795)
(72990)
(72489)
(70517)
(67306)
研究所(60790)
中心(58336)
农业(55945)
财经(55086)
(53296)
业大(52330)
经济学(50423)
(50041)
北京(46637)
(45847)
师范(45488)
经济学院(45265)
(44723)
(41154)
基金
项目(217476)
科学(171292)
研究(160974)
基金(159103)
(138531)
国家(137340)
科学基金(115812)
社会(104886)
社会科(99135)
社会科学(99107)
(82927)
基金项目(82740)
教育(72063)
自然(71426)
(70181)
自然科(69725)
自然科学(69696)
自然科学基金(68502)
资助(65964)
编号(64760)
成果(54219)
(50162)
(49745)
重点(49528)
课题(45196)
国家社会(44254)
(44167)
教育部(42564)
创新(41579)
(41514)
期刊
(189199)
经济(189199)
研究(110113)
(72714)
中国(70999)
学报(53623)
(52221)
科学(50855)
农业(49117)
管理(44026)
大学(41034)
(38960)
金融(38960)
学学(38752)
教育(32161)
业经(31629)
经济研究(29928)
技术(28316)
财经(28210)
问题(25719)
(24658)
(24447)
世界(21568)
(21449)
国际(19475)
技术经济(18990)
(17589)
统计(17357)
经济问题(16930)
资源(15953)
共检索到542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建成  刘进宝  方少勇  李强  
回顾了我国农村基本制度的变革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以及国家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历史,认为从农地制度变迁开始,最终建立的农村市场经济制度,奠定了农业持续30年的发展基础。21世纪以来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的惠农政策进一步突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旨,从农村财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建设、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制度变革成果带来的政策效应逐渐深化,产生了农产品供应充足,人民生活改善,农民负担减轻、收入提高,农村经济综合发展能力提高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形势,认为我国"三农"政策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强化,将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宇  
美国农业人口不到全国人口总数的2%,却能成为现代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要全面理解美国现代农业发展,首先需要深入了解美国的农业政策。由美国资深农业政策专家詹姆斯·诺瓦克(James L. Novak)、詹姆斯·皮斯(James W.Pease)、拉里·桑德斯(Larry D. Sanders)著,王宇、胡武阳、卢亚娟译的《美国农业政策:历史变迁与经济分析》(Agricultural Policy in the US:Evolution and Economics),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美国农业政策的历史变迁分析,阐明了美国农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影响,揭示了美国农业政策变革过程及其背后的动因,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政策的法律基础、政策框架和支持系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静之  陈锡康  
本文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民受基础教育水平与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以及非农产业选择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扬  吴鸣然  吴兆丹  
基于1990—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函数(VD)揭示中国农业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机械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度与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农业"资本-人口-技术-经济"四系统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此外,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对投资有着较大的依赖,而劳动力与机械化水平的贡献程度相对较低,中国农业经济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粗放型发展态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侃  陈秋红  孙枭坤  
从繁冗的信息中把握农业经济学发展态势,对促进该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ESI学科评价理念,借助爬虫技术从中国知网后台提取了1998—2017年农业经济学科3 722篇高被引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探究该学科研究的热点议题、发展脉络与走向。研究表明,这一时期,国内农业经济学主要围绕"三化"协调与农村发展、农村土地经营与管理、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村社会保障以及农村电子商务这5个热点议题展开;在研究的发展脉络上经历了关注宏观农业环境、重视农业微观机制、强调夯实农业基础和聚焦农业体制改革阶段;预测精准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城镇化与"三农"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土地流转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未来几年农业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江勇  胡盛红  过建春  
本文总结和回顾了农业经济政策模型的发展历程 ,介绍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我国农业政策分析模型的发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洋   朱永涵   刘文  
文章运用亚开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从结构洞理论视角来分析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的潜在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入世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面临的潜在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2)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下,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的潜在风险出现反弹态势,但风险可控;(3)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在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都面临一定程度的外部风险。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潜在风险的应对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秀清  
本文在对近百年来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经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八个方面系统总结了百年以来中国农业经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成胜  朱伟华  黄琳  
构建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0—2016年我国及其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运用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分析、面板回归模型等方法,揭示了我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6年中国及其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大体都可以划分为2000—2011年的持续增长阶段和2012—2016年的基本稳定阶段,并呈现出由东向西明显递降的特征;2)2000—2016年区域间差异是驱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在2007年以后区域内差异逐渐扩大,并于2015年开始成为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3)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其空间格局在2000—2008年变化较为复杂,而在2008—2016年基本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特征;4)经济增长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驱动因素,其作用要明显大于工业化和降水量,而城镇化和复种指数则对区域农业经济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而且农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和外溢,能够产生跨区域的极化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思捷  
中国至今没有公布官方的经季节调整的农业经济指标数据,这对准确把握农业经济的季节性特征有着一定阻碍。同时针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的国家,对农业经济的潜在增长状况有清楚的认知是科学制定农业政策的依据基础。文章对1992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2004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两类型时段的农业经济指标数据,采用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得出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季节、循环与趋势特征。并使用GM(1,3)模型考察了生产者支持(PSE)和一般性服务支持(GSSE)对农业潜在增长率的驱动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朝鲜  
农业经济的增长波动,是中国农业发展中循环出现的一种不稳定现象。研究农业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农业经济景气分析勾画出一个跨度较大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农业经济增长波动内在机制的剖析,寻求相应的经济政策,减轻农业经济增长波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干扰和影响;通过对农业经济增长波动节律和特点的把握,探索工业增长发展与农业增长波动相匹配的最佳方案,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抗波动干扰的能力,取得较为理想的增长效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万众  郑微微  王怀明  
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①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华东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起积极作用,对西南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起负面作用,其他地区不显著;②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作用机制,在于促进技术创新而非效率改进;③基于技术溢出吸收能力、资源诅咒、污染天堂假说等的作用机制,华东地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绿色绩效明显优于其他地区。中国应该在人才培养、节能减排和环境规制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技术吸收能力,规避资源诅咒效应,防止污染天堂形成,实现全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英强  
本文讨论了美国农业政策及相关法案的内容及重要意义,评估了美国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支持水平,分析了农业科技和资源环境的补贴政策,讨论了包括价格和收入方面的生产补贴以及农业保险、信用贷款方面的金融补贴等直接关系农业发展的补贴政策。根据中国目前农业发展情况及国情,提出了几点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重视农业相关法案的建立;提高农业补贴水平,保护农村合作社的稳定发展;加强科技兴农,支持民间协会组织发展;强力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M·M布尔德曼  易宪容  
一、战后经济秩序 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中所确定的“新世界经济秩序”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成员国共同设立一种紧急储备基金,对国际收入出现暂时困难的国家提供贷款;世界银行,有计划地对成员国政府的大型公共设施项目提供贷款;贸易及关税总协定,形成一些管理世界自由贸易的协定。 这个体系调整了国际金融业者的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