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4)
- 2023(7602)
- 2022(6203)
- 2021(5800)
- 2020(4303)
- 2019(10009)
- 2018(9558)
- 2017(16762)
- 2016(8869)
- 2015(9877)
- 2014(10026)
- 2013(9719)
- 2012(9251)
- 2011(8782)
- 2010(8970)
- 2009(8530)
- 2008(8051)
- 2007(7095)
- 2006(6853)
- 2005(6502)
- 学科
- 济(61458)
- 经济(61413)
- 管理(21396)
- 地方(17694)
- 业(16452)
- 中国(15494)
- 方法(14361)
- 数学(12753)
- 企(12747)
- 企业(12747)
- 数学方法(12669)
- 地方经济(12582)
- 业经(11766)
- 农(11301)
- 制(10994)
- 学(9536)
- 体(9176)
- 融(8930)
- 金融(8929)
- 财(8750)
- 银(7930)
- 银行(7927)
- 行(7789)
- 农业(7678)
- 发(7581)
- 贸(7319)
- 贸易(7311)
- 环境(7248)
- 易(7012)
- 经济学(6969)
- 机构
- 大学(129146)
- 学院(128868)
- 济(68076)
- 经济(66929)
- 研究(54669)
- 管理(43024)
- 中国(41406)
- 理学(35331)
- 理学院(34860)
- 管理学(34451)
- 管理学院(34167)
- 财(31291)
- 科学(28183)
- 京(27361)
- 所(27115)
- 研究所(23997)
- 中心(23398)
- 财经(23061)
- 经济学(22776)
- 经(20901)
- 江(20651)
- 经济学院(20078)
- 院(19630)
- 范(18541)
- 师范(18423)
- 北京(18175)
- 农(17153)
- 财经大学(16760)
- 科学院(16020)
- 州(15906)
- 基金
- 项目(76798)
- 研究(61437)
- 科学(60660)
- 基金(54615)
- 家(46652)
- 国家(46244)
- 社会(41234)
- 社会科(39077)
- 社会科学(39068)
- 科学基金(38880)
- 省(29455)
- 教育(27875)
- 基金项目(27339)
- 编号(24549)
- 划(24441)
- 资助(21336)
- 成果(21281)
- 自然(20518)
- 自然科(19951)
- 自然科学(19947)
- 发(19594)
- 自然科学基金(19580)
- 课题(18417)
- 重点(18227)
- 国家社会(18011)
- 部(17213)
- 发展(16935)
- 展(16696)
- 性(16183)
- 创(15982)
共检索到229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桑百川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子先 姜荣春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徐忠 曹媛媛 汤莹玮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路径与发达国家不同,亟需通过进一步开放推动基础性制度的完善,推进金融市场更高层次的开放。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将外资机构引进来或国内机构走出去;二是根据金融市场发展规律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尊重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最终实现与国际市场的融合,这是更高层次的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建立并发展起来的,遵循市场化的发展理念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规律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关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徐忠 张雪春 曹媛媛 汤莹玮 万泰雷
遵循市场化的发展理念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规律是我国金融市场从无到有,乃至成为全球投资者难以忽视的大型市场的关键所在。此外,会计、审计、金融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于降低国际投资人的成本、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也至关重要。当前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几乎完全接轨,所处的发展阶段必然需要一个稳步开放的金融市场,逐步融入国际金融秩序。这就需要进一步解决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建设形成与大国开放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在此背景下,应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尊重和遵循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注重顶层设计与统筹安排,加强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对外开放 金融基础设施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徐忠 张雪春 曹媛媛 汤莹玮 万泰雷
遵循市场化的发展理念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规律是我国金融市场从无到有,乃至成为全球投资者难以忽视的大型市场的关键所在。此外,会计、审计、金融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于降低国际投资人的成本、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也至关重要。当前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几乎完全接轨,所处的发展阶段必然需要一个稳步开放的金融市场,逐步融入国际金融秩序。这就需要进一步解决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建设形成与大国开放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在此背景下,应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尊重和遵循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注重顶层设计与统筹安排,加强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对外开放 金融基础设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俞岚
开放是实现经济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只有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开放道路,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中国的开放经验表明,选择渐进式开放,走先试点后推广的开放路径有其合理性,应当继续坚持。下一步,中国要由国际规则的适应者、接受者逐步转变为国际规则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安排,勇于涉足改革开放的深水区。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 对外贸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裴长洪
对外开放30年是中国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30年,本文在论述改革历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开放型经济的基本特征。2007年10月,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了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战略方针,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做出明确判断,规划了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目标、新要求和新任务,是引导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南。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外贸体制改革 经验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鲁丹萍
温州要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心城市"和有力的"南翼",必须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同时,也迫切需要国家在提高海洋开放度、重大项目布局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上对温州予以更多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
经济增长点 海洋 资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叶辅靖 李大伟 杨长湧
新时代应立足我国相对要素禀赋优势逐渐升级的大趋势,坚定不移发挥好市场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逐步缩小我国对外开放中规模影响力与制度影响力、参与全球经贸合作程度与参与层次、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所存在的"三大落差",加快拓展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经贸合作,积极探索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新方式和新模式,加快构建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以制度型开放为抓手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关键词:
高水平对外开放 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淼杰 王宾骆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工业实现了行业内和行业间的产业升级。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率明显提高,出口的产品专业化、差异化更加明显。这一经济现象可以有多种解释,但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递增无疑是最主要的两股动力。要保证中国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内继续实现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生产率,需要转换改革开放的思路,由"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转为"对外改革,对内开放"。对外改革主要出口目的国家,加强主要的自贸区建设;对内则开放国内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深化经济改革,实现产业提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军
利用外资对于东莞市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生产技术的进步、出口业绩的提高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巩固现有的外资企业是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基础,是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利用外资 外资牌 对外开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克屏
永州地处潇湘两水汇合处,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面积1962平方公里,人口56万。1982年设市,1986年被列为全国对外开放城市,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汀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之一,可以实施类似甚至比沿海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特殊政策。境内人杰地灵,物产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朱明宣 余力
2011年我国经济面临对内通货膨胀与对外贸易、资本双顺差的内外经济失衡状况。通过分析2 0 1 1年我国经济对内失衡的经济表现,形成内部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预算赤字、储蓄不足、投资过旺以及对外货物贸易顺差共同形成的国内超额需求。要实现经济内外均衡,必须继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汇率制度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对外开放促进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服务业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服务贸易开放和外资进入对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对外开放已成为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外生动力;从分行业视角来看,服务贸易开放对中低技术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促进作用强于中高技术行业,与此不同,外资进入促进了中高技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却抑制了中低技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这说明对外开放对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此外,劳均增加值、人力资本存量、平均企业规模等也是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服务贸易开放 外资进入 市场化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