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33)
2023(4451)
2022(4104)
2021(3740)
2020(3509)
2019(8320)
2018(8326)
2017(16322)
2016(9317)
2015(10819)
2014(11177)
2013(11342)
2012(10882)
2011(9900)
2010(10033)
2009(9504)
2008(9661)
2007(8989)
2006(7472)
2005(6677)
作者
(29979)
(25466)
(25302)
(24212)
(15923)
(12260)
(11656)
(10117)
(9388)
(8957)
(8644)
(8400)
(8400)
(8094)
(7989)
(7988)
(7955)
(7503)
(7374)
(7358)
(6532)
(6298)
(6228)
(5820)
(5816)
(5678)
(5665)
(5624)
(5266)
(5206)
学科
(40952)
经济(40917)
(23990)
管理(23681)
方法(22098)
数学(20013)
数学方法(19855)
(18402)
企业(18402)
(11631)
(10213)
(9843)
中国(9203)
(8205)
贸易(8205)
地方(8157)
(7954)
农业(7579)
业经(7144)
(6864)
(6387)
(6295)
财务(6282)
财务管理(6261)
企业财务(5873)
(5674)
银行(5646)
环境(5483)
(5435)
金融(5433)
机构
大学(142793)
学院(141645)
(57025)
经济(55776)
管理(51687)
研究(49072)
理学(44617)
理学院(44082)
管理学(43165)
管理学院(42907)
中国(35896)
科学(33351)
(31558)
(30233)
(26936)
业大(25737)
(25313)
农业(25235)
研究所(24792)
中心(22865)
(21848)
财经(20377)
北京(18945)
(18347)
(18173)
师范(17950)
经济学(17891)
(17373)
(17030)
农业大学(16549)
基金
项目(93735)
科学(71223)
基金(66273)
研究(64494)
(59080)
国家(58615)
科学基金(48212)
社会(38572)
(37869)
社会科(36436)
社会科学(36420)
基金项目(35631)
自然(32534)
(31947)
自然科(31736)
自然科学(31719)
自然科学基金(31147)
教育(30020)
资助(27828)
编号(26492)
成果(21864)
重点(21596)
(20599)
(20353)
计划(19081)
(18954)
科研(18768)
课题(18321)
创新(17830)
大学(17366)
期刊
(59880)
经济(59880)
研究(37732)
学报(28219)
(28101)
中国(24895)
科学(23514)
(20527)
大学(20118)
学学(19209)
农业(18526)
管理(15861)
教育(12298)
技术(12015)
(11106)
金融(11106)
(10353)
财经(10092)
业经(9916)
经济研究(9588)
问题(8675)
(8624)
(8314)
技术经济(7676)
统计(7200)
业大(7189)
理论(7150)
(6928)
商业(6843)
科技(6731)
共检索到201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丽  吕坤  方桂珍  田水清  孔维  
为了增强桦木酮酸的生物活性,以桦木酮酸为原料,草酰氯为酰化剂,合成桦木酮酸酰氯,再与甘氨酸甲酯盐酸盐合成3-羰基-桦木酰-甘氨酸甲酯,水解得到3-羰基-桦木酰-甘氨酸。采用红外、核磁和质谱对产物进行化学结构分析,并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法对人源肺腺癌细胞(A549)、人源鼻癌细胞(CNE)、人源舌鳞癌细胞(Tca8113)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合成了3-羰基-桦木酰-甘氨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合成产物纯度为97.8%;3-羰基-桦木酰-甘氨酸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与桦木酸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相比明显降低;对Tca8113细胞,3-羰基-桦木酰-甘氨酸的IC50值约为桦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金娥  文立新  袁莉芸  B.Obminska-Mrukowicz  袁慧  
为大量获得高纯度的桦木酸及准确测定桦木酸的含量,从白桦树皮中提取桦木醇,经琼斯试剂氧化制备中间产物桦木酮酸后,用硼氢化钠还原合成桦木酸,采用IR、HPLC-MS、1H-NMR以及13C-NMR对桦木醇和桦木酸的结构进行鉴定,确定最佳提取与合成条件,并建立了HPLC测定桦木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柱Zorbax EclipseXDB-C8(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g/L甲酸铵)=40:60,流速1.0mL/min,波长210nm,柱温为室温.结果表明,桦木醇最佳提取条件:甲醇为溶剂,固液比为15/200(g/mL),70℃,提取3h;桦木酸最佳合成条件为:桦木醇与琼斯试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立娟  李坚  
采用化学镀法在桦木表面获得Ni-P合金镀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分析桦木单板化学镀前预处理后,桦木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和化学镀后元素的变化。FTIR分析表明:分别经活化和解胶处理后的桦木单板表面FTIR谱与素材几乎重合,表明活化和解胶处理过程没有使木材表面发生任何化学反应。XPS分析结果表明:活化后桦木单板表面吸附了内部包裹着具有催化作用的Pd0胶粒,此时Pd0起不到催化作用;解胶后,Pd0才显露出来并催化化学镀反应的进行,但化学镀过程之初是Ni先沉积而P的沉积滞后,所得镀层成分为Ni-P合金。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林怡馨  陈丹丹  刘宏波  柯星星  郑月萍  郑志富  
【目的】3-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GPAT)催化三酰甘油(TAG)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第1步酰化反应,TAG合成能力是油料作物的关键性状,但亦与人类肥胖症密切相关,了解GPAT结构与功能的内在关系对于这一性状的遗传或化学遗传调控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鉴定调控植物GPAT活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方法】运用定点突变技术构建了58个GPAT9突变基因,结合GPAT特异的酵母遗传互补法,剖析单一和多个氨基酸位点改变对GPAT9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AtGPAT9和油菜Brassica napus BnGPAT9的19个氨基酸残基进行分析发现:AtGPAT9的N端6个磷酸化位点的单独突变(T10A、S11A、S13A、S28A、S30A和S31A)不能增强AtGPAT9在酵母异源表达时的活性。相反,其他6个位于酰基转移酶保守结构域外的氨基酸残基(85、114、119、230、237、322位)的改变能够显著影响GPAT9酶活性。发现这些氨基酸残基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例如,3个位点同时突变(Y85W/N119H/S237N)能使AtGPAT9活性大幅上升,加速酵母的生长并促进TAG的合成,表达这一突变酶的酵母中的TAG含量比表达野生型BnGPAT9的增加了45.7%。更值得注意的是,在114和237位磷酸化氨基酸残基对酰基转移酶活性产生负面效应,暗示植物GPAT9活性可能受磷酸化和非磷酸化机制调节。【结论】本研究获得了6个未经报道的关键GPAT酶活性调控位点,其中W85和H119是GPAT9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而L114、D230、N237和A322有利于维持GPAT9活性。图7表2参3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立娟  刘一星  
通过对桦木单板表面化学镀镍,可以得到连续、均匀的镀层,从而制得具有良好导电性和电磁屏蔽功能的木材-金属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明:看似光滑的桦木单板表面是很粗糙的,经化学镀后桦木表面金属感极强,但基本构造没有明显改变。利用能谱(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镀层中主要成分为镍,磷含量很低。X射线衍射仪分析表明镀层为多晶结构。此木材-金属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在9kHz~1.5GHz的频率范围内可达到60dB,导电性和导热性能较素材有显著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彭江  孙一铭  宋锋  李鹏  饶灿  孙敏  
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属于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速生树种之一,其油腺细胞能够产生1,8-桉叶素、β-桉叶醇和α-蒎烯等主要成分的挥发性精油。桉树精油具有疏风解热、祛湿解毒、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的医药功效(Ogunwande et al.,2005);同时作为牙膏、口香糖、化妆品及食品的香精来源。因此,开发尾巨桉精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工业上桉树精油产率一般为0.8%~5%,相对较低(宋永芳,1990);而遗传代谢工程已成为提高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水清  吕坤  方桂珍  韩世岩  艾青  
为了增强桦木醇的极性,以其为母体,合成了桦木醇丁二酸酯和桦木醇戊二酸酯,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选用平衡法测定了桦木醇、桦木醇丁二酸酯和桦木醇戊二酸酯在丙酮、无水乙醇、水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在丙酮和无水乙醇中,桦木醇丁二酸酯的溶解度是桦木醇的10.6和12.0倍;桦木醇戊二酸酯的溶解度是桦木醇的33.5和22.6倍;在水中,桦木醇戊二酸酯的溶解度为桦木醇丁二酸酯的7倍;在PBS(pH=7.4)中,桦木醇戊二酸酯的溶解度约为桦木醇丁二酸酯的4倍,目标产物的亲水性有了显著的改善。采用MTT法评价了桦木醇丁二酸酯和桦木醇戊二酸酯对SMMC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波  高彩球  王玉成  于丽丽  杨传平  
在有机体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在转录、转录后和翻译水平都受到严格地调控。转录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第一步,曾被认为是基因表达的主要调控机制,但是随着对转录后调控机制越来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史晓丽  张莹雪  孟宪红  孔杰  栾生  罗坤  曹宝祥  曹家旺  陈宝龙  
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对虾甘氨酸脱羧酶(FcGLDC)基因的全长cDNA及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FcGLDC基因的cDNA全长为3481 bp,其中ORF为2829 bp,5′UTR长17 bp,3′UTR长86 bp。完整的阅读框编码94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04.66 kDa,预测的理论等电点为6.51。Fc GLDC基因DNA序列全长共4964 bp,包含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cGLDC基因与节肢动物的GLDC基因聚为一类,氨基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麻妙锋  王德志  夏先华  李若馨  冯吉利  
【目的】寻找具有高抑菌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方法】以3-吲哚乙腈为原料,经过1-位烷基化、2-位氧化和3-位烷基化反应,合成1,3-二取代-2-氧代-3-吲哚乙腈类衍生物,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核磁共振谱(1 H NMR、13 C NMR)和低分辨质谱(LC-ESI-MS)分析,并分别测定合成衍生物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小麦赤霉病菌、茄子黄萎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经1 H NMR、13 C NMR和LC-ESI-MS分析确认,成功合成了6个1,3-二取代-2-氧代-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丽静  葛菱  李浩戈  郭志富  张丽  党晓璇  陶承光  李天来  
探讨了野生毛百合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活性在冷胁迫下的变化,用简并引物扩增了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保守区序列的结果表明,该保守区段长744 bp,推测编码247个氨基酸。在GPAT氨基酸序列中存在1个高度保守的区域(WIAPSGGRDRP),在NCBI上经过BLASTp比对分析,发现这段保守区序列为LPLAT基因超级家族酶类的催化活性区,此家族多为催化酰基辅酶A(acylCoAs)或者酰基载体蛋白(acylACPs)中的酰基与受体蛋白结合的酰基转移酶类。此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HQ65452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春丽  张求慧  段晖  
该研究对 5种新培育速生桦木的 pH值、酸碱缓冲容量和苯醇抽出物进行了测试 ,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比较了它们在上述化学性能上的差异 ,指出采用该 5种树种制造胶合板时 ,使用脲醛树脂胶均是适宜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建民  戴于龙  
本文主要对直径小于10cm、长度1.0~3.0m的桦木小径原条进行了试干。试验结果表明,桦木小径原条的干燥是可行的,影响桦木小径原条干燥的主要因素有小径原条的直径、树龄、材长、节子、夹皮与干燥介质状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寇涛  胡志萍  张莉莉  钟翔  王恬  
[目的]测定饲喂不同剂量二甲基甘氨酸钠(DMG-Na)肉鸡的生产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内源消化酶活性,确定其在肉鸡生产上的最适添加剂量。[方法]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720羽,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5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00、500、1 000、1 500和2 000 mg·kg-1二甲基甘氨酸钠,饲喂42 d。[结果]添加1 000、1 500和2 000 mg·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可极显著降低肉鸡前期料肉比(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陈道文  章维华  蒋木庚  
通过用具有杀菌活性的N-(2,6-二甲苯基)-丙氨酸甲酯与具有除草活性的2-甲基-α-萘氧基(或β-萘氧基)-乙酸反应,合成获得N-酰基丙氨酸类新化合物。经除草和杀菌生物试验表明,这类新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