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46)
- 2023(4718)
- 2022(3973)
- 2021(3800)
- 2020(3130)
- 2019(7153)
- 2018(6883)
- 2017(13300)
- 2016(7596)
- 2015(8419)
- 2014(8505)
- 2013(8455)
- 2012(7997)
- 2011(7494)
- 2010(7719)
- 2009(7162)
- 2008(7264)
- 2007(6578)
- 2006(6173)
- 2005(5515)
- 学科
- 济(25196)
- 经济(25166)
- 管理(23296)
- 业(20150)
- 企(15694)
- 企业(15694)
- 农(9732)
- 财(8768)
- 方法(8666)
- 学(8564)
- 策(7929)
- 中国(7795)
- 数学(7415)
- 数学方法(7213)
- 及其(6360)
- 农业(6339)
- 制(6034)
- 和(5941)
- 资源(5842)
- 业经(5764)
- 地方(5715)
- 贸(5551)
- 贸易(5548)
- 环境(5449)
- 易(5426)
- 政策(5209)
- 税(5178)
- 税收(5050)
- 收(5024)
- 方针(4574)
- 机构
- 学院(110741)
- 大学(108847)
- 研究(42910)
- 济(42716)
- 经济(41615)
- 管理(40385)
- 理学(33672)
- 理学院(33286)
- 中国(32615)
- 管理学(32597)
- 管理学院(32386)
- 科学(28929)
- 京(24389)
- 农(24226)
- 所(23773)
- 研究所(21665)
- 财(21422)
- 中心(19043)
- 农业(18975)
- 江(18949)
- 业大(18882)
- 北京(15919)
- 财经(15787)
- 院(15784)
- 省(15524)
- 范(14783)
- 州(14682)
- 师范(14627)
- 经(14249)
- 科学院(13457)
- 基金
- 项目(72844)
- 科学(55563)
- 研究(50997)
- 基金(50804)
- 家(46186)
- 国家(45800)
- 科学基金(37524)
- 社会(29750)
- 省(28756)
- 社会科(28135)
- 社会科学(28129)
- 自然(25885)
- 基金项目(25684)
- 自然科(25079)
- 自然科学(25065)
- 划(24620)
- 自然科学基金(24606)
- 教育(22751)
- 资助(22308)
- 编号(21069)
- 成果(18046)
- 重点(16766)
- 发(16319)
- 部(15379)
- 课题(15285)
- 计划(14323)
- 创(14206)
- 科研(13902)
- 科技(13351)
- 创新(13350)
共检索到176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侯勤正 文静 李昊聪 任昱兰 沙建华 赵东光
选择青藏高原东缘同一生境类型下具有不同交配系统特点和不同传粉者丰度的3种龙胆科植物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自花授粉)、祁连獐牙菜(Swertia przewalskii)(高昆虫访问异花授粉)和线叶龙胆(Gentiana farreri)(低昆虫访问异花授粉)为对象,研究其资源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3种植物的花粉胚珠比例(P/O)存在显著差异(P<0.05);2)3种植物的繁殖分配比例存在差异,湿生扁蕾的繁殖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异花授粉植物的(P<0.05),线叶龙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美权 杨维泽 左应梅 杨天梅 杨绍兵 许宗亮 张智慧 张金渝
以26份不同居群的滇龙胆资源种子为材料,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在同一浓度下的核桃叶、茶叶、桉叶提取液对不同来源滇龙胆种子的化感作用。测试结果采用化感作用效应指数(RI)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种叶片的提取液在0.2%浓度下,对滇龙胆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化感作用的强弱依次为:桉叶>茶叶>核桃叶。根据不同提取液的种子萌发率均值进行聚类分析,当距离为1.79时,26份滇龙胆种质资源,可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Ⅰ、Ⅱ类群,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和一致性,化感效应指数低,生产上用该类种源与核桃树和茶树进行复合种植是可行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贺根和 龙婉婉 柳正葳
用水培法,设置0、25、50、100、400μmol/L 5种AlCl3浓度处理,研究了3种野生蓼科植物酸模叶蓼、杠板归和辣蓼对铝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3种蓼科植物相对根系伸长率都随AlCl3浓度的增加呈递减的趋势,但AlCl3对杠板归根伸长的抑制程度要明显高于酸模叶蓼和辣蓼,表明酸模叶蓼和辣蓼的耐铝性显著高于杠板归;3种蓼科植物根系铝含量和草酸分泌量均随AlCl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杠板归和辣蓼根系草酸分泌量在AlCl3为50μmol/L时达到饱和),但酸模叶蓼和辣蓼根系铝含量显著低于杠板归,而根系草酸分泌量显著高于杠板归;高浓度(400μmol/L)处理使3种蓼科植物根系活力、叶片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良 陈新艳 苏享修 兰思仁 陈世品
报道了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3种,分别为细花虾脊兰Calanthe mannii Hook. f.、褐花羊耳蒜Liparis brunnea Ormerod、乐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ledungense T. Tang et F. T. Wang.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标本馆(FJFC).
关键词:
兰科 新记录种 福建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毛永成 刘璐 王小德
以鸡爪槭Acer pAlmAtum,复叶槭Acer negundo和羽毛槭Acer pAlmAtum‘dissectum’2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方法,研究干旱胁迫对鸡爪槭、复叶槭、羽毛槭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3种槭树科AcerAceAe植物幼苗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呈降低趋势;根冠比、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pro)质量分数逐渐增加;鸡爪槭和羽毛槭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复叶槭过氧化物酶活性持续升高;羽毛槭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他2种则持续升高...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斌 陈世品 董建文 庄莉彬 陈新艳 王敏华
报道了福建省兰科植物3新记录种——长唇羊耳蒜Liparis pauliana Hand.、台湾吻兰Collabium formosanum Hayata和宽叶线柱兰Zeuxine affinis(Lindl.) Benth. ex Hook.f..凭证标本均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标本馆.
关键词:
兰科 福建 新记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平 冯俊涛 邵红军 祝木金 慕小倩 张兴
在室内以组织筛选法测定了菊科 15属 2 5种植物的丙酮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 cirereaPers et Tris)和苹果炭疽病菌 (Glomerella cingulata Schr)的抑菌活性 ,并采用盆栽试验测试了其对小麦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DC)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蓼子朴、天明精、大花金挖耳等 16种植物样品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 (抑制浸染率 )达到 6 0 %以上 ;大花金挖耳、旋覆花和猪毛蒿 3种植物样品对苹果炭疽病菌具有 6 0 %以上的抑菌作用 ;对小麦白粉病菌有 5 0 %以上保护作用的有大花金挖耳、蓼子朴、臭蒿、苍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冯青 高群英 张汝民 高岩 侯平
为了探究百合科Liliaceae植物挥发物(VOCs)成分组成,采用活体植物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收集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一叶兰Aspidistra elatior和文竹Asparagus plumosus 3种百合科植物VOCs,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这3种植物VOCs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吊兰释放34种VOCs,包含萜类、酯类、醇类、醛类、酸类等5类化合物,其中二氢香茅醇相对含量最高(28.79%);一叶兰释放VOCs共鉴定出25种,包含醛类、酯类、醇类、萜类、酮类、烃类等6类化合物,其中壬醛(相对含量为12.12%)为其主要成分;文竹释放出38种V...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柯宇 巫建军 龙承鹏 曲爱军 王义平
[目的]明晰我国壳斗科植物瘿蜂昆虫种类,为瘿蜂科昆虫的野外采集、快速鉴定、及时预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采集虫瘿和室内饲养,对我国9种常见壳斗科植物上的瘿蜂昆虫种类进行调查与分类鉴定。[结果]危害我国常见壳斗科的瘿蜂科15种,隶属于8属,包括3种中国新记录和12种已知种。[结论]记录了15个种类的寄主、分布范围及虫瘿特征,并提供了12个种类的虫瘿特征照片,明确了大部分瘿蜂昆虫的寄主植物。
关键词:
瘿蜂科 虫瘿 壳斗科 种类调查 生物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群英 高岩 张汝民 杜明利 李刚
为了研究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黑心菊Rudbeckia hirta和万寿菊Tagetes erecta香气成分的差异,从植物香气角度为3种菊科植物的园林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采用热脱附气质联用技术对3种菊科植物进行香气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从大花金鸡菊中鉴定出55种成分,主要为:α-蒎烯(相对含量23.43%),柠檬烯(22.75%),水芹烯(4.37%),桧烯(3.78%)和月桂烯(3.56%);从黑心菊中鉴定出51种成分,主要为:水芹烯(31.36%),顺-氧化芳樟醇(11.88%),桧稀(9.54%),壬醛(6.52%)和辛醛(5.08%);从万寿菊中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邱建生 杨再华 刘童童 许杰 谢正华 陈晓鸣
鸟类是植物传粉的一个重要补充部分,有关鸟类传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特别重要的传粉鸟类群[蜂鸟科(Trochilidae)、太阳鸟科(Nectariniidae)和吸蜜鸟科(Meliphagidae)]上[1]。相比之下,由于缺乏特化的鸟和花的协同进化关系,欧亚大陆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鸟类传粉现象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2]。尽管欧洲发现了最早的传粉鸟化石,但在欧洲和亚洲喜马拉雅山以北地区几乎没有鸟类传粉的
关键词:
中国西南 山茶 传粉 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嵩 李瑞春 刘帅 温健 陶承光 李天来
草原龙胆(Eustoma grandiflorum)是近年来鲜切花市场上的新星,由于花色繁多、花型典雅深受人们喜爱。但其采后不耐干藏易出现切花品质的下降,故筛选适宜草原龙胆的保鲜剂成为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草原龙胆露西塔紫色重瓣品种为试材,考察含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KT(40mg·L(-1))、ABA(50mg·L(-1))、6-BA(25mg·L(-1))、GA(50mg·L(-1))和IAA(100mg·L(-1))的处理液,瓶插预处理24h后,对瓶插寿命、切花品质、衰老生理进程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池梦薇 陈新艳 陈世品 连巧霞 庄莉彬
在对福建省野生植物进行调查过程中,陆续发现黄岩凤仙花Impatiens huangyanensis X.F. Jin et B.Y. Ding、薄叶景天Sedum leptophyllum Frod.和华东木蓝Indigofera fortunei Craib. 3种被子植物尚未在福建省内有记录报道.现予以报道,并提供相应照片及描述.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标本馆.
关键词:
福建省 被子植物 新记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德欣 王明群 龙岳林 陈琼琳 徐斌 周晨 熊兴耀
为科学指导植物造景中彩叶植物的配置,运用美国LI-COR公司制造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红檵木、金叶女贞、紫叶李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分别为39.07,249.66,143.94μmol/(m2.s);光饱和点分别约1 400,1 200,1 800μmol/(m2.s);CO2补偿点分别为20.11,76.48,118.24μmol/mol;CO2饱和点分别约800,600,1 000μmol/mol,说明红檵木对光的适应性很强,是一种较耐荫的强光性植物,而金叶女贞和紫叶李则是强光性植物.
关键词:
红檵木 金叶女贞 紫叶李 光合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儒珠 檀东飞 张建清 黄丽峰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蒸气蒸馏的异叶南洋杉、大叶南洋杉和贝壳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异叶南洋杉叶挥发油共分离鉴定出36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8.21%,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β-蒎烯(35.38%)和芮木泪柏烯(33.57%);大叶南洋杉叶挥发油有27种成分被鉴定,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6.68%,其主成分为hibaene(77.88%);贝壳杉叶挥发油鉴定了37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7.44%,β-荜澄茄烯(56.34%)为其主要成分。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除主含萜类化合物外,还含烷、醇和酮等化合物,其中贝壳杉叶挥发油还含少量的醛、醚和酯,异叶南洋杉叶挥发油还含少量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