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1)
2023(4376)
2022(3738)
2021(3262)
2020(2898)
2019(6653)
2018(6310)
2017(11515)
2016(6961)
2015(7672)
2014(7775)
2013(7473)
2012(6922)
2011(6270)
2010(6355)
2009(5984)
2008(5767)
2007(5017)
2006(4196)
2005(3644)
作者
(22459)
(19070)
(18879)
(17672)
(12023)
(9141)
(8542)
(7590)
(7217)
(6967)
(6530)
(6422)
(6282)
(6193)
(5949)
(5767)
(5721)
(5614)
(5507)
(5492)
(4836)
(4806)
(4714)
(4330)
(4289)
(4199)
(4145)
(4128)
(4052)
(3848)
学科
(31230)
经济(31212)
管理(20210)
方法(19912)
数学(18431)
数学方法(18054)
(18032)
(15947)
企业(15947)
(7495)
中国(6678)
(6414)
地方(5239)
(5174)
理论(5167)
业经(4859)
(4665)
贸易(4658)
(4460)
(4412)
财务(4393)
财务管理(4386)
企业财务(4217)
(4019)
技术(3972)
环境(3944)
(3797)
农业(3597)
(3449)
(3283)
机构
大学(101339)
学院(99665)
管理(37410)
(36079)
经济(35341)
研究(35206)
理学(33499)
理学院(33077)
管理学(31801)
管理学院(31652)
科学(25640)
中国(23915)
(22579)
(21310)
业大(20442)
(19438)
研究所(18178)
农业(18046)
(15349)
中心(15169)
(14601)
北京(13329)
(13214)
财经(12803)
(12647)
(12319)
农业大学(12215)
技术(12149)
师范(12123)
(11951)
基金
项目(74367)
科学(57096)
基金(53428)
(49403)
国家(49076)
研究(46210)
科学基金(41135)
(30353)
自然(29955)
自然科(29352)
自然科学(29345)
自然科学基金(28785)
社会(28342)
基金项目(27620)
社会科(26939)
社会科学(26933)
(25443)
资助(24112)
教育(22892)
重点(17189)
编号(16550)
计划(16027)
(15455)
科研(15102)
科技(14931)
(14875)
(14724)
创新(13911)
大学(12973)
成果(12935)
期刊
(33414)
经济(33414)
研究(24573)
学报(24245)
科学(19715)
(19586)
中国(18355)
大学(17413)
学学(16766)
管理(14065)
农业(13367)
(11252)
教育(10910)
技术(9480)
统计(8591)
(7795)
(7739)
业大(7485)
决策(7157)
林业(6926)
(6119)
财经(6013)
经济研究(5910)
农业大学(5812)
科技(5714)
(5354)
金融(5354)
技术经济(5342)
(5104)
业经(4894)
共检索到139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明礼  尹智华  战磊  
对2011年云南曲靖、贵州遵义、湖南郴州3种不同香型风格烟叶的B2F、C3F的常规化学成分以及致香成分进行分析,并对这些烟叶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香型风格、不同部位烟叶的致香成分物质总量有一定的差异,其中致香成分丰富程度分别为:云南曲靖>湖南郴州>贵州遵义;化学分析及感官评价结果经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得出还原糖、致香成分对感官综合质量有显著影响,其余6种化学成分,2化学指标糖碱比、氮碱比有重要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彬  马君红  于晓娜  孟琦  田涛  张立顶  徐敏  叶协锋  
对重庆主产烟区12个县49个乡镇的C3F烤烟样品,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重庆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烤烟的烟碱、总氮、钾、淀粉、氮碱比适宜,氯含量偏低,钾氯比值偏高,香型风格为中间香型,其评吸质量较好;总糖与烟叶感官质量得分的相关性最大;两糖与烟叶感官质量得分的灰色关联度最大;氯、两糖比对烟叶香气品质、吃味品质、感官质量总得分的直接作用最大,氯含量和两糖比是制约重庆烟叶吸食品质的关键因子,提高烟叶氯含量,降低两糖比可以提高烟叶的吸食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发勇   王玉真   刘泽   祁林   刘继辉   王金宏   华一崑   汪显国   杨晶津  
【目的】探究云南清香型烟叶在自然醇化进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及其品种间差异。【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别检测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的中部烟叶在打叶复烤后0、12、24、36个月的含氮类化合物、含糖类化合物、石油醚提取物等含量,分析化学成分在时间节点上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感官质量评吸和可用性评价的方法进行最佳醇化期判定。【结果】云南清香型烟叶在0、12、24、36个月的醇化时间节点上,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的总氮、烟碱、总挥发碱、总糖、多酚总量及两糖差、糖碱比和pH均逐步降低,且不同品种间的以上指标数值在设定时间点上的降幅均不同。在醇化至36个月时(相对于醇化0个月时),K326品种总氮、烟碱、可挥发性碱含量降幅分别为20.26%、31.68%、30.00%,红花大金元品种分别为15.28%、23.08%、31.58%;K326品种总糖含量和pH降幅分别为3.57%、8.70%,红花大金元品种分别为7.01%、7.33%;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和还原糖含量2个品种均较醇化至12个月时提高;两糖差(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总糖/烟碱)和多酚总量2个品种均较醇化至0个月时降低。【结论】云南清香型烟叶在云南醇化时,同一醇化时间点上的不同品种烟叶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总体一致,但各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随品种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通过感官质量评吸和可用性评价验证,红花大金元品种醇化至12个月和24个月时的可用性均较好,K326品种在醇化至24个月时的可用性较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发勇  王玉真  刘泽  祁林  刘继辉  王金宏  华一崑  汪显国  杨晶津  
【目的】为探究云南清香型烟叶在自然醇化进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及品种间差异,【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别检测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的中部烟叶在打叶复烤后0、12、24、36个月的含氮类化合物、含糖类化合物、石油醚提取物等含量,分析化学成分在时间节点上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感官质量评吸和可用性评价的方法进行最佳醇化期判定。【结果】云南清香型烟叶在0、12、24、36个月的醇化时间节点上,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的总氮、烟碱、总挥发碱、总糖、多酚总量及两糖差、糖碱比和pH值均逐步降低,且不同品种间的以上指标数值在设定时间点上的降幅均不同。在醇化至36个月时(相对于醇化0个月时),总氮、烟碱、可挥发性碱含量降幅K326品种分别为20.26%、31.68%、30.00%,红花大金元品种分别为15.28%、23.08%、31.58%;总糖含量和pH降幅K326品种分别为3.57%、8.70%,红花大金元品种分别为7.01%、7.33%;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和还原糖含量2个品种均较醇化至12个月时提高;两糖差(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总糖/烟碱)和多酚总量2个品种均较醇化至0个月时降低。【结论】云南清香型烟叶在云南醇化时,同一醇化时间点上的不同品种烟叶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总体一致,但各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随品种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通过感官质量评吸和可用性评价验证,红花大金元品种醇化至12个月和24个月时的可用性均较好,K326品种在醇化至24个月时的可用性较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一琼  姚倩  程良琨  王宝林  刘超  马波波  张书伟  陈伟  李悦  白银帅  杨永锋  
[目的]探索河南浓香型烤烟分切加工后不同区位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为浓香型烟叶的分区加工和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浓香型典型产区河南许昌C3F烟叶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十段式分切处理,对叶面不同区位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区位烟叶的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FI),分析烟叶化学成分与分切区位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化学成分含量和CFI对分切区位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对聚类分析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1)烟叶不同区位总糖、还原糖、烟碱、蛋白质含量和氮碱比呈现极显著差异。(2)浓香型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FI)从叶尖部到叶基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分布规律,以L3区位的CFI最高,达到75.35,L10区位的CFI最低,为65.69。(3)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蛋白质、氯、氮碱比与分切区位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从叶尖部到叶基部,还原糖、烟碱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总氮、氯含量和氮碱比总体呈上升的抛物线变化,总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变化,蛋白质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抛物线变化。(4)基于化学成分含量和CFI的聚类结果显示,将烟叶可分切为两段,CFI和感官质量均表现为上段(L1~L7)>整片>下段(L8~L10),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结论]河南浓香型烟叶分上段(L1~L7)、下段(L8~L10)两部分加工,能有效提高烟叶的可用性和利用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郜军艺   彭隆基   胡燕   李鹏志   熊晶   钱雪松   周俊成   高焕晔   何轶  
【目的】探明威宁黑石地区不同移栽期烤烟烤后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变化规律,为明确威宁黑石地区最适宜的移栽时期、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移栽期(4月10日、4月20日、4月30日和5月10日)对采烤结束后烤烟还原糖、总糖、淀粉、烟碱、总氮、蛋白质、乳酸、苹果酸、总有机酸、钾和氯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并对其感官质量鉴定评分。【结果】随着移栽期推迟,烟叶还原糖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总糖含量呈先降后升再降趋势,淀粉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均表现出先升后降再升趋势,烟碱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氯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钾含量则总体呈上升趋势;总有机酸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甜润感评分总体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香气特性评分总体呈下降趋势,烟气特性评分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口感特性则呈先降后升趋势。还原糖、总氮、蛋白质、氯含量与甜润感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有机酸含量与甜润感呈显著负相关,且甜润感与香气特性中的透发性、烟气特性中的细腻程度关系较密切。细腻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总氮和还原糖,透发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烟碱和还原糖,烟碱、蛋白质及还原糖对甜润感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结论】威宁黑石地区最适宜的移栽时期为4月10日,此条件下烟叶烤后化学成分较为协调,有利于感官质量的提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泽桐  刘亚相  袁帅  李本晟  吴薇  李司童  毛凯伦  韦成才  张立新  
【目的】烟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烤烟的品质,本文为更科学地提高烟叶感官质量,提升烟叶质量,找到陕西省优质烟叶产区。【方法】以陕西安康、宝鸡、汉中、商洛、咸阳、延安6个烟区共54个C3F等级的烟叶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用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得到感官质量值,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化学成分各指标对感官质量的影响程度,得到化学成分各指标重要性排序,再基于突变级数法得到化学成分值,将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结合起来综合评价烟叶质量并用聚类分析对烟叶分类,最后用判别分析对所得分类结果进行验证,烟叶质量分类准确率达到75. 9%以上。【结果】化学成分对感官质量的重要性排序为:钾氯比>糖碱比>总植物碱>还原糖>淀粉>钾>总糖>氯。陕西省上等烟叶12个,占比22. 2%,中等烟叶33个,占比61. 1%,下等烟叶9个,优质烟区为安康、汉中、宝鸡、商洛所处的秦巴地区。【结论】钾氯比、糖碱比、总植物碱对感官质量影响最大。陕西省烟叶整体质量较好,且秦巴地区是陕西省优质烟叶产区。因此,要重点发展秦巴地区的烟叶来提升陕西省烟叶整体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佳玫  陈颐  王玉平  吴有祥  杨虹琦  王忠祥  
对贵州中烟工业公司在湖南、河南、云南、福建、贵州、四川6省8个基地72个C3F烟样的化学成分、营养元素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烟叶化学成分差异显著,清香型、中偏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浓香型烟叶,而浓香型烟叶两糖比显著高于清香型、中偏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但总氮、氮碱比和糖碱比均低于清香型、中偏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不同生态区烟叶营养元素差异显著,贵州威宁烟叶铁含量异常高,湖南郴州和福建三明烟叶锌含量异常高,河南平顶山烟叶锰及氯含量异常高,云南保山烟叶铜及氯偏高,使这些产地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下降。采用感官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表明,与烟叶感官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亮  周智修  舒爱民  刘晓  
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和比色法等方法对浙江苦丁茶、广西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 ,绿色紧实 ,味苦回甘 ,具有典型苦丁茶的品质特点 ;贵州苦丁茶没有一般苦丁茶“味苦回甘”的特点。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氨基酸总量、生物碱、可溶性糖、黄酮和β 胡萝卜素等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 ,与贵州苦丁茶及茶叶有较大的区别。因此 ,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为一般意义的“真正苦丁茶”。表 3参 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詹军  周芳芳  邓国宾  毛春堂  包崇彦  饶骏晨  张晓龙  
为了区分烤烟上部叶的不同香型风格特征,为其判断提供数学模型,以中国11个主要产烟省的65个B2F烟叶为材料,分析比较烤烟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以67种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为指标,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不同香型烤烟的上部叶样品进行判别,并建立Fisher判别函数。结果表明,中间香型烤烟的致香物质总量最高,清香型其次,浓香型最低,3种香型烤烟中含量最高的致香物质种类差异很小,清香型烤烟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另2个香型,主导烤烟香型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有所不同,且同一地区烤烟的香型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判别分析发现,共有12个指标(总糖、还原糖、3-甲基-1-丁醇、2-吡啶甲醛、2,4-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俊杰  蒋美红  王岚  胡巍耀  徐安传  资文华  邓国宾  张晓龙  
为给烟叶质量评价提供实用方法和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和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理论,从大理红花大金元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结果确定烟叶品质的内在关系入手,通过BP算法建立了基于化学成分的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模糊隶属函数结合BP神经网络的方法可以有效、可靠地运用于基于化学成分的烟叶质量感官评价辅助决策中,并可方便地应用于其它方面;还提供了BP神经网络的MATLAB实现程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先超  马君红  刘健康  王迅  卢迪  叶协锋  于建军  
采集了四川烤烟主产区烟叶与生态因素数据,运用聚类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对四川烤烟主产区生态因素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类区日照时数长,均温和积温较低,降雨充足,昼夜温差适宜,总糖、还原糖含量高;二类区日照时数中等,均温、积温较高,降雨适宜,昼夜温差最大,烟碱、总氮含量最低;三类区均日照时数短,积温中等,温适宜,降雨较少,昼夜温差小,总糖、还原糖含量较低,含氮化合物含量较高。伸根期阶段,还原糖、淀粉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烟碱与昼夜温差呈显著负相关;旺长期阶段,还原糖与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烟碱与积温显著正相关,总糖与降雨量显著正相关,淀粉反之;成熟期阶段,...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清明  邓小华  赵松义  肖春生  胡日生  彭曙光  丁彦  黎娟  
为明确湖南浓香型烟区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对44个烟叶样品进行了感官评价和区域定位。结果表明:①湖南浓香型烟区烟叶浓香型风格尚显著至较显著,以干草香、焦甜香、焦香为主体香韵,香气状态较沉溢至沉溢,烟气浓度稍大至较大,劲头中等至稍大。②烟叶香气质尚好至较好,香气量尚足至较充足,尚透发至较透发,微有至稍有枯焦气、木质气、生青气、青杂气;烟气尚细腻至较细腻、尚柔和至较柔和、尚圆润至较圆润;刺激性稍有,干燥感弱至稍有,余味尚净尚舒适至较净较舒适。③地区之间感官质量指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郴州市和永州市的烟叶感官质量指数相对较高;感官质量指数的空间分布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趋势。④湖南浓香型烟区可分为浓香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咸鑫  朱列书  胡日生  向世鹏  詹莜国  陈前锋  李云霞  王凯歌  
在湖南省桂阳烟区选择K326、云烟87、YZ206-9、湘烟3号4个烤烟品种,测定它们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结果显示:云烟87的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最高(30.26%、28.11%、4.74%),K326的烟碱含量(3.00%)最高,湘烟3号的总氮最高(2.16%),YZ206-9的石油醚提取物最高(5.46%)。4个烤烟品种烟叶除总糖、还原糖和氯含量均超出优质烤烟标准范围,其他化学成分含量均符合优质烟叶的标准。氮碱比和糖碱比也在优质烟叶范围,但钾氯比低于优质烟叶的标准。品种间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韦克苏  涂永高  宋泽民  高维常  陈懿  
分析贵州省烟区8个县烤烟主栽品种K326不同油分烟叶中的烟碱、总糖等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协调性。结果表明,多油分烟叶比少油分烟叶的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高,施木克值高,糖碱比较协调;氯离子含量较低,钾氯比较高,多油分烟叶具有更优的物质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