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9)
- 2023(10660)
- 2022(9482)
- 2021(8979)
- 2020(7580)
- 2019(17430)
- 2018(17407)
- 2017(33587)
- 2016(18596)
- 2015(20508)
- 2014(20658)
- 2013(20457)
- 2012(18663)
- 2011(16745)
- 2010(16447)
- 2009(14831)
- 2008(14290)
- 2007(12341)
- 2006(10387)
- 2005(8955)
- 学科
- 济(67965)
- 经济(67888)
- 管理(50769)
- 业(48942)
- 企(41236)
- 企业(41236)
- 方法(34356)
- 数学(29727)
- 数学方法(29340)
- 学(18471)
- 农(17437)
- 财(17216)
- 中国(16643)
- 业经(14909)
- 地方(13403)
- 理论(12338)
- 农业(11767)
- 贸(11671)
- 贸易(11667)
- 和(11623)
- 技术(11608)
- 务(11597)
- 制(11567)
- 财务(11537)
- 财务管理(11518)
- 易(11328)
- 企业财务(10983)
- 环境(10695)
- 银(9881)
- 银行(9812)
- 机构
- 大学(260488)
- 学院(257587)
- 管理(102481)
- 济(94188)
- 经济(91985)
- 理学(89974)
- 理学院(88934)
- 研究(87206)
- 管理学(87127)
- 管理学院(86678)
- 中国(61105)
- 科学(59436)
- 京(55753)
- 农(47450)
- 所(45099)
- 业大(44737)
- 财(42266)
- 研究所(41909)
- 中心(38600)
- 农业(37500)
- 江(36094)
- 北京(34930)
- 财经(34897)
- 范(33839)
- 师范(33466)
- 院(32266)
- 经(31853)
- 州(29740)
- 技术(28661)
- 经济学(27361)
- 基金
- 项目(187926)
- 科学(145704)
- 基金(135629)
- 研究(131333)
- 家(120781)
- 国家(119825)
- 科学基金(101553)
- 社会(79834)
- 社会科(75533)
- 社会科学(75512)
- 省(74143)
- 基金项目(73025)
- 自然(69682)
- 自然科(68055)
- 自然科学(68037)
- 自然科学基金(66804)
- 划(62756)
- 教育(59946)
- 资助(56367)
- 编号(52529)
- 成果(42250)
- 重点(41956)
- 部(40292)
- 发(38902)
- 创(38843)
- 科研(36976)
- 计划(36314)
- 课题(36301)
- 创新(36232)
- 大学(34345)
共检索到356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世友 李小宁 李生红 金贵军 周全 胡小龙 王秋华
在火烧迹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滇中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华山松Pinusarmandii,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等3种树种在不同林火行为下的耐火性差异,确定了从树皮的阻燃性角度分析林木耐火性的研究方法。对3种树种的树皮的结构进行了调查,对树皮的平均厚度、含水率、导热系数、氧指数和热辐射作用下的质量损失过程和树皮内表面温度变化过程6个阻燃性相关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云南油杉树皮内皮层结构完整不开裂,外皮层疏松,平均厚度是云南松和华山松树皮的1.38和3.07倍,导热系数为云南松树皮和华山松树皮的67.66%和54.85%,氧指数是云南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世友 杨孝淋 李生红 王少名 王秋华
在对滇中地区云南油杉、旱冬瓜、云南松、直杆蓝桉、华山松5个主要造林树种树皮进行结构特征分析、工业分析和热辐射作用下树皮质量变化、内表面温度变化测定的基础上,提出树皮的阻燃性参数FRP;按照FRP值大小对5种树皮的阻燃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旱冬瓜、云南油杉、云南松、直杆蓝桉、华山松。根据5种树皮的阻燃性和林木耐火性差异提出相应的森林消防措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卉 亢新刚 刘燕
树高曲线是建立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基础。该文使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465株冷杉、423株云杉和251株红松标准木数据,分别选用10种树高曲线,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并用决定系数R2、残差和MD、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唐守正树高曲线能较好地模拟当地主要树种的树高与胸径的关系;所选出的最优树高曲线可以用于长白山地区针阔混交林中的云杉、冷杉和红松。
关键词:
树高曲线 长白山 云杉 冷杉 红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淑萍 余新晓 孙庆艳 王小平 秦永胜 陈俊崎
该文以北京山区优势针叶树种侧柏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立地因子对侧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和坡度影响天然侧柏的高生长,坡度、坡位、裸岩率影响天然侧柏的径生长;土壤厚度和土壤质地影响人工侧柏的高生长,坡度和土壤厚度影响人工侧柏的径生长。该研究结果为侧柏造林立地的选择和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俊卉 亢新刚 张慧东 胡云云
树高和胸径是森林调查中重要的测量因子,常用来计算材积、立地指数和其他与森林生长和收获、演替和碳汇相关的重要变量(Dorado et al.,2006)。
关键词:
天然林 标准树高曲线 云杉 冷杉 红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敖子琦 贾炜玮 闫妍 苏巴提·赛达合买提 孙毓蔓 张小勇
【目的】以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的3种典型针叶树种:红松、长白落叶松、樟子松标准木的树干解析、枝解析的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适合3种典型针叶树种的一级枝条基径和长度的哑变量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索不同树种一级枝条基径和长度的生长特点及差异,简化枝条建模工作。【方法】为了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基于再参数化模型,构建以树种为哑变量的枝条基径和长度的哑变量模型、以树种作为随机效应的枝条基径和长度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然后,利用R_(adj)~2、RMSE、AIC、BIC 4项统计指标评价模型预测能力。最后,根据两个模型的评价结果,基于具有更优拟合效果的模型对3个树种的生长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同一树种在不同等级木下其一级枝条的基径和长度均差异显著,林木等级越高,基径和长度值越大。基于相同等级木,长白落叶松无论从基径还是枝长,都与其他两种树种存在显著差异。2)基于哑变量模型方法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方法的一级枝条基径预测模型的R_(adj) ~2分别达到了0.616 7和0.603 6,长度预测模型的R_(adj)~2分别达到了0.679 4和0.671 2,哑变量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但根据模型的拟合过程,在进行枝条基径和长度预测时应根据样本量等选择适合的分枝属性预测模型。3)根据更优的哑变量模型的拟合结果,3种树种一级枝条的基径和长度大小及变化范围存在差异。从树种看,3个树种的一级枝条基径和长度大小值排序为樟子松>红松>落叶松。【结论】无论是哑变量模型还是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都为简化枝条大小建模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若蕙 刘洪谔 沈锡康 凌浪生
红桧、台湾扁柏、台杉、台湾黄杉和峦大杉都是台湾特产的珍贵用材和观赏美化树种。我们用采自台湾北部的少量种子成功地培育出这5个树种健壮的苗木总计约4000株。按苗期生长好坏和抗性强弱排列名次,其顺序为:峦大杉—红桧—台湾黄杉—台杉—台湾扁柏。
关键词:
台湾 特有种 针叶树 引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卢孟柱 王晓茹 AlfredE.Szmidt
利用松树单倍体胚乳、双倍体的针叶材料 ,扩增了叶绿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的 5个 DNA片段 ,研究了 SSCP这一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 SSCP分析方法具有坚实的分子基础、较高的分辨率和试验重复性。通过对 SSCP谱带在杂交子代和单倍体胚乳的分离分析 ,证明了 SSCP还具有良好遗传稳定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睦就 薛萍 张云跃 谢旭东 王轶民
以8~10年生的引种试验林为取材对象,分别在1992年4月30日、7月30日、10月30日及1993年1月30日,同时采15个树种当年和1年生针叶,测定N、P、K、Ca和Mg浓度。结果表明,矿质元素浓度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各元素浓度高低总趋势为N>K>Ca>P>Mg。松属中单维管束亚属和双维管束亚属分别表现为富N、Mg和K、P两种元素含量型。树种间Mg元素季节动态存在显著多样性,N、P、K、Ca动态模式松类树种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关键词:
针叶树种,矿质元素,季节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立祥 刘晓博 任利利 石娟 骆有庆
【目的】研究混交林内4种针叶树内生真菌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以及与受松树蜂危害的樟子松优势内生真菌的差异,从微观角度揭示不同树种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与松树蜂危害的关系。【方法】以松树蜂入侵后混交林中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红松、红皮云杉4种针叶树健康木(未受松树蜂危害)的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法、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鉴定方法。【结果】从4种针叶树树干内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2属35种,其中:樟子松9属13种,红松7属13种,兴安落叶松8属17种,红皮云杉15属20种。4种针叶树内生真菌的数量:兴安落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佳霖 张卫国 田昆 松卫红 李秋平 杨荣 张贇
本文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研究普达措国家公园海拔上限麦吊云杉、大果红杉和长苞冷杉的生长特征,构建差值年表并分析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揭示影响该区域3个主要树种径向生长的气候因子及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种间差异。结果表明:1)生长后期的气候因子对该地区树木生长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同树种的响应方式存在差异;2)麦吊云杉生长主要受限于生长季的气候条件,与上年生长后期(上年9—10月)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且当年生长盛期(6—8月)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其径向生长;3)大果红杉生长主要受限于生长后期的水分条件,主要表现为与上年1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谔 张若蕙 丰晓阳 潘金贵 吴隆高 许元科 徐端妙
1991~ 1 995年在亚热带地区 2 0多个地点试种了引自台湾的 6种针叶树 :红桧(Chamaecyparisformosensis)、台湾扁柏 (Ch .obtusavar.formosana)、峦大杉 (Cunninghamiakonishii)、台杉 (Taiwaniacryptomerioides)、台湾黄杉 (Pseudotsugawilsoniana)和台湾肖楠(Calocedrusformosana)。本文总结其中在浙江省 4个地点———淳安千岛湖 ( 2 9°0 1′N ,1 5 0m海拔 )、遂昌安口 ( 2 8°2 0′N ,680m海拔 )、龙泉山坑 ( 2 8°0...
关键词:
针叶树 珍贵树种 引种 植苗造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臧卓 林辉 杨敏华
通过分析马尾松、杉木主要色素和冠层光谱数据的相关关系提取敏感波段,然后利用7种分类算法对所提取波段进行分类,最后对高斯合并后的光谱数据进行分类,用以测试提取波段的可推广性。结果表明:马尾松和杉木的差异主要是受叶绿素的影响,并且2种针叶树种的敏感波段位于401~504 nm和659~686 nm;用于区分2种针叶树种高光谱数据的最佳分类方法为Fisher分类法,最高分类精度达到了100%;模拟成像光谱数据的高斯合并数据抑制了高频噪声,但也过滤掉了2种针叶树种光谱数据的细微差异,分类精度降低,为70%~80%,而叶绿素所提取波段仍然优于其它色素提取的波段,这说明401~504 nm和659~68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金金 刘晓彤 张逸如 李海奎
[目的]定量化表征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与年龄的关系,为预测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广东省3个针叶树种5期连清数据,通过保留木林分平均胸径和林龄之间的关系,分别以生长潜力和生长速度分级、是否考虑竞争、分步和联合建模共8种组合,构建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生长模型,并评价模型拟合优度;以独立的4期连清数据为验证样本,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结果](1)不同种模型系确定系数皆在0.980以上,平均预估误差在±1%以内,总体相对误差在±0.5%以内。综合模型拟合和预测效果,以生长速度分级、不考虑竞争的分步模型最优,竞争对模型的适用性影响不大。(2)最优模型蓄积量和生物量的估计误差最大分别为10.36%和10.22%,模型适用性较好,4期估计误差表现为中期高于首末两期。(3)马尾松生长潜力最大,杉木最小,对杉木的估计效果优于马尾松和湿地松。(4)立地质量等级越高,生长量的极值越大,达到最高峰所需年限也更短;同一立地质量下马尾松生长量最大,其次为湿地松,杉木最小。[结论]含参数分级和林分特征的蓄积量和生物量模型,可以反映立地质量对广东省针叶树种蓄积量和生物量预测的影响,为精确估测森林储量提供方法学支持,也为其他地区林分水平生长模型的构建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