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
2023(802)
2022(736)
2021(703)
2020(683)
2019(1351)
2018(1277)
2017(2151)
2016(1546)
2015(1647)
2014(1660)
2013(1640)
2012(1663)
2011(1570)
2010(1542)
2009(1446)
2008(1489)
2007(1322)
2006(1108)
2005(1070)
作者
(7217)
(6191)
(6181)
(5806)
(3998)
(3130)
(2728)
(2420)
(2329)
(2290)
(2226)
(2207)
(2202)
(2082)
(2076)
(2066)
(1893)
(1887)
(1828)
(1816)
(1811)
(1650)
(1635)
(1542)
(1527)
(1524)
(1419)
(1370)
(1369)
(1365)
学科
(3145)
(2597)
经济(2592)
(1811)
管理(1781)
(1536)
方法(1388)
(1385)
(1355)
企业(1355)
水产(1221)
虫害(1220)
数学(1136)
病虫(1079)
病虫害(1079)
数学方法(1078)
(1048)
及其(1038)
动物(1037)
(1029)
(972)
防治(875)
(872)
动物学(826)
(774)
教育(761)
植物(756)
理论(717)
农业(689)
(655)
机构
大学(23427)
学院(22980)
(12744)
研究(12159)
科学(11190)
农业(10307)
业大(8656)
(8401)
研究所(8005)
中国(7270)
农业大学(6645)
(6273)
(6092)
实验(6018)
(5833)
实验室(5799)
(5786)
重点(5490)
中心(4757)
技术(4700)
科学院(4550)
(4369)
(4315)
管理(4295)
(4225)
经济(4179)
研究院(3786)
理学(3736)
(3730)
林业(3617)
基金
项目(18440)
(13175)
国家(13081)
科学(12140)
基金(11916)
科学基金(9230)
(8323)
自然(8066)
研究(8021)
自然科(7889)
自然科学(7880)
自然科学基金(7720)
(7141)
科技(6780)
基金项目(6168)
计划(6089)
资助(5493)
专项(4865)
(4863)
重点(4598)
(4156)
科研(4144)
教育(3812)
技术(3795)
农业(3787)
(3743)
(3522)
创新(3408)
社会(3229)
(3213)
期刊
学报(13007)
(11843)
大学(8660)
学学(8522)
科学(8474)
农业(7892)
中国(5614)
业大(4837)
(4529)
经济(4529)
研究(4248)
(4166)
农业大学(4024)
林业(3458)
(3009)
自然(2707)
自然科(2635)
自然科学(2635)
中国农业(2401)
科技(2176)
教育(2174)
农林(2131)
(2131)
科技大(1957)
科技大学(1957)
(1842)
管理(1614)
农学(1532)
华北(1532)
(1521)
共检索到33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缪福俊  安曼云  华梅  王毅  原晓龙  陈剑  王娟  
分别用5个浓度的3种诱抗剂(Harpin、BTH和SA)喷施凤丹叶面,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统计叶片病斑面积和病叶数,从而测定诱抗剂对凤丹抗3种主要病害(红斑病、灰霉病和黑斑病)的诱导效果;同时,测定了最适浓度诱抗剂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活性,以及对凤丹植株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诱抗剂均可有效地诱导凤丹对不同病害产生抗性,其中,BTH的诱抗效果最佳;3种诱抗剂对凤丹抗主要病害的诱导效果均表现为红斑病>黑斑病>灰霉病;诱抗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凤丹植株可溶性蛋白和色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显著降低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文超  杨博智  周书栋  戴雄泽  
以福湘佳玉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下喷施水杨酸、多效唑和甜菜碱对辣椒幼苗植株形态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诱导剂处理均能减轻辣椒幼苗的低温伤害程度,提高幼苗壮苗复合指标值;诱导剂处理幼苗叶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对照植株,呈先升后降趋势,各诱导剂处理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的最大值分别比对照高25.93%和61.54%,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1.93倍和2.34倍;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植株,呈先降后升趋势,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的最小值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3.44%和79.31%;3种诱导剂中以水杨酸的抗寒效果较好,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士旺  郭泽建  
分析了植物生防制剂及其使用特点,重点介绍了植物生防制剂菌株的改良途径,对植物诱导抗病性概念、特点、产生机理进行了概述,同时对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玲莉  杨凤环  侯晓杰  杜绍华  
诱导抗病性(Induced resistance)是指利用生物或物理、化学因子处理植物,改变植物对病原的反应,从而使其获得局部或系统的抗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杨酸、寡糖、聚糖及BTH等几种主要化学诱导剂在诱导植物抗病性中的应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永三  王振中  
测定了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 5个豇豆 (VignasesquipdalisWight)品种在受锈菌 (UromycesvignaeBarcl)侵染前和侵染后若干阶段中外切几丁质酶 (exo chitinase)和 β 1,3 葡聚糖酶 (β 1,3 glucanase)的活性 ,并分析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豇豆各品种与锈菌互作的早期 ,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均上升 ,与品种抗病性水平基本一致 ,其比活性变化率也与品种抗性水平一致 ,且抗病品种的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的变化率高峰出现早 ,而感病品种的高峰出现迟 ;β 1,3 葡聚糖酶比活性与品种抗性水平也一致 ,其比活性变化率与品种抗性有较密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马德华  庞金安  霍振荣  
黄瓜幼苗经水杨酸处理后 ,POD、PPO、PAL 3种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与对照相比 ,POD活性在处理后 2 4h有明显提高 ,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 ,至 14 4h后较对提高 193 0 %。PPO活性变化相对较小 ,酶活性的明显提高在处理 4 8h以后 ,处理后 14 4h时较对照提高 6 1 7%。PAL在处理后 72h时出现一个小的酶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17 6 % ,而后下降 ,12 0h出现第 2个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30 8%。处理后 4d接种霜霉病菌 ,调查结果表明 :第 1真叶处理较对照病情指数降低 8 9% ,第 2真叶处理较对照降低 2 2 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春颖  王凤茹  李兴红  
本试验用天然抗病毒剂VA作诱导因子 ,抗病品种枯斑三生烟 (NicotianatabacumL SamSunNN)和感病品种三生烟 (NicotianatabacumL SamSun)经VA诱导处理后 (清水作对照 )接种TMV。结果表明 ,VA可局部和系统地诱导烟草叶片对TMV产生抗性 ,其枯斑抑制率可达 4 0 %~ 6 0 % ,枯斑直径比对照减少 30 %~ 5 0 % ,且在抗病品种SamSunNN中 ,VA +TMV处理明显增加了PR蛋白的含量 ,在不接种情况下VA诱导的烟草叶片中PR蛋白表现很弱。在感病品种SamSun烟中 ,VA不能诱导PR蛋白产生。说明VA诱导PR蛋白含量的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振华  刘宏伟  张改生  王军卫  马守才  
以杂种小麦新品种西杂一号和 1 6个小麦常规品种为供试材料 ,应用混合线形模型研究了 3种化学杂交剂 SQ- 1 ,GENESIS和 BAU94 0 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及对种子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SQ- 1在 3种化学杂交剂中的杀雄效果最好 ,并对杂交种种子的千粒重有提高作用 ;GENESIS和 BAU94 0 3不同程度对杂交种种子千粒重有降低作用 ,其中 BAU94 0 3影响更大 ;SQ- 1和 GENESIS对杂交种发芽率、发芽势和容重的影响与对照不喷药无显著差异 ,但 BAU94 0 3与对照有显著差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程爱  杨宇红  戴素明  肖启明  谢丙炎  梁俊峰  
以CV98,茄门和931等品种为供试材料,对β-氨基丁酸诱导辣椒后叶片中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动态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β-氨基丁酸对不同抗、感辣(甜)椒β-1,3-葡聚糖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辣椒品种酶活性升高的幅度高于甜椒品种,且这3种PR蛋白活性变化与诱抗效果的表现相一致.β-氨基丁酸可以诱导几丁质酶ClassⅢ和脂氧合酶基因的表达,诱导处理辣椒后,几丁质酶ClassⅢ和脂氧合酶基因的表达都呈现低-高-低的抛物线型发展趋势,6 h时表达量较小或不表达,大多在12~24 h表达量达最大,之后表达开始减弱,到48 h基本停止表达或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学文  章怀云  
干扰素 (IFN)在诱导细胞的抗病毒和抗生长反应及调节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尤其是抗病毒反应是干扰素的基本功能 ,其分子机制正逐步被揭示 .IFN诱导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号传递和级联放大的过程 .其主信号途径通过位于细胞膜上的酪氨酸激酶使酪氨酸磷酸化 ,激活信号传导物和转录激活因子 .然后信号传导物和转录激活因子转移到细胞核内 .它们导致了许多基因产物的表达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学过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程爱  杨宇红  梁俊峰  肖启明  谢丙炎  戴素明  
β-氨基丁酸(BABA)是一种具有广谱诱抗活性的植物化学诱抗剂.为了研制和开发该类氨基酸农药制剂,对BABA及其合成制剂温室诱导辣椒抗TMV,CMV,疫病和番茄抗根结线虫病及田间诱导大白菜抗霜霉病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β-氨基丁酸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和茎杆后,可诱导辣椒获得对TMV和CMV的抗性,诱抗效果受诱抗剂浓度所影响,最高的诱抗效果可达到50%以上;10%BABA可溶性粉剂对多种病害的诱抗效果均在BABA纯剂之上,特别对辣椒疫病的诱抗效果在接种后10 d仍高达88%;对大白菜抗霜霉病的诱抗效果也较生产上常用药剂甲霜锰锌要好.BABA衍生物对TMV,CMV,疫病和根结线虫病亦表现出一定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唐文华  周洪友  黄永  
在大棚内使用植物抗病性诱导剂 BTH 75μg.m L-1用药 2次 ,对甜瓜白粉病和细菌角斑病防治效果可达 6 0 %左右。 BTH用药 50 μg.m L-1,或仅用药 1次 ,则效果较差。 BTH对采后病害也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甜瓜采后处理可推迟发病 1~ 2周。抗病性诱导剂 BTH用量少 ,无环境污染 ,防治效果好 ,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植物病害防治剂。本文首次报道了 BTH对甜瓜白粉病、细菌角斑病和甜瓜采后病害的防治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青  孙辉  杜昱光  赵小明  商鸿生  
以寡聚糖为诱抗剂,研究了其对黄瓜抗白粉病抗病性的诱导作用。结果显示,用寡聚糖诱抗剂在接种前处理黄瓜叶片,可以减轻黄瓜白粉病的发生,表现为菌落稀疏、变小,产孢期延迟、以及潜育期延长。寡聚糖诱抗剂最佳处理时间为接种前5~7d,持效期在10d以上。诱抗剂处理第一片真叶后可减轻上部叶片发病,上部叶片呈现较明显的抗病性反应特征。表明寡聚糖可诱导黄瓜幼苗产生对白粉病的系统获得抗病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朝阁  周娣  李琳琳  张亢亢  李天来  刘志恒  
为探索化学诱抗剂诱导番茄抗灰霉病与钙的关系,采用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β-氨基丁酸(BABA)和龙胆酸(GA)分别处理番茄秧苗第3叶片,处理后0,1,2,3,4,5d分别取番茄第3叶片(诱导叶)和第5叶片(非诱导叶),测定可溶性钙和全钙含量。同时,在诱抗剂处理后第5天,用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接种第3叶片和第5叶片,然后调查发病程度。结果表明:诱抗剂处理均显著降低番茄诱导叶和非诱导叶的病情指数,处理后诱导叶和非诱导叶病情指数分别比低于对照17.6%~32.6%和11.1%~31.8%;诱抗剂处理同时显著提高诱导叶片和非诱导叶片中可溶性钙含量、全钙含量及可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军科  杜敬  李爽  朱自果  王跃进  
【目的】从环化的中国华东葡萄白河35-1经白粉菌接种诱导后的叶片所构建的cDNA文库中,筛选抗病相关基因序列。【方法】根据植物抗病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的保守结构域NBS的P-loop区和LRR设计特异引物,采用三维文库筛选法,对环化的葡萄白粉菌接种诱导后的叶片cDNA文库进行PCR筛选。【结果】共建组池24个,每个组池中含有单菌落768个,包含18432个克隆。从中筛选出具有抗病基因保守序列的阳性克隆585个,其中具有NBS保守序列引物筛选出330个,LRR保守序列引物筛选出255个。对获得的阳性克隆中的插入片段进行了测序,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去除重复序列后,获得422条具有抗病基因保守结构域的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