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1)
- 2023(6555)
- 2022(4848)
- 2021(4305)
- 2020(3566)
- 2019(7630)
- 2018(7926)
- 2017(14315)
- 2016(8470)
- 2015(9563)
- 2014(9925)
- 2013(9335)
- 2012(8471)
- 2011(7591)
- 2010(7574)
- 2009(6807)
- 2008(6874)
- 2007(6362)
- 2006(5684)
- 2005(5349)
- 学科
- 济(27787)
- 经济(27749)
- 管理(20048)
- 业(18404)
- 企(13600)
- 企业(13600)
- 农(11571)
- 学(11278)
- 中国(11156)
- 制(8378)
- 业经(8179)
- 方法(7753)
- 体(7684)
- 农业(7384)
- 财(6908)
- 地方(6498)
- 理论(6102)
- 数学(6029)
- 数学方法(5913)
- 发(5880)
- 银(5798)
- 银行(5760)
- 行(5552)
- 融(5390)
- 金融(5383)
- 发展(5004)
- 展(4991)
- 教育(4940)
- 和(4912)
- 体制(4760)
- 机构
- 学院(118776)
- 大学(118119)
- 研究(48751)
- 济(40446)
- 经济(39322)
- 管理(37111)
- 中国(35353)
- 科学(34318)
- 农(32845)
- 理学(30857)
- 理学院(30427)
- 管理学(29533)
- 管理学院(29346)
- 所(27714)
- 京(27171)
- 农业(26214)
- 研究所(25566)
- 业大(23980)
- 中心(21173)
- 江(20661)
- 财(19525)
- 省(18223)
- 院(18175)
- 技术(17281)
- 北京(17092)
- 范(16592)
- 农业大学(16359)
- 师范(16228)
- 州(15854)
- 室(15322)
- 基金
- 项目(82054)
- 科学(61234)
- 基金(55701)
- 研究(55670)
- 家(52660)
- 国家(52240)
- 科学基金(41355)
- 省(33936)
- 社会(32049)
- 社会科(30060)
- 社会科学(30054)
- 划(29017)
- 基金项目(28704)
- 自然(27862)
- 自然科(27180)
- 自然科学(27161)
- 自然科学基金(26639)
- 教育(25272)
- 资助(22799)
- 编号(22646)
- 重点(19811)
- 成果(19410)
- 发(18576)
- 计划(17888)
- 课题(17396)
- 科技(17224)
- 创(16373)
- 部(16355)
- 科研(16031)
- 创新(15477)
共检索到188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戴习林 郭印 钱辉仁 胡伟国 陈薇
以对虾养殖池水为培植水,采用3种浮植方式水培水芹、水蕹菜和生菜,通过对蔬菜的生长、氮磷的吸收及对虾池水化学状况的比较,探讨3种蔬菜对虾池水的净化效果以及适合水培蔬菜的浮植方式,以解决养殖期间虾池水体氮磷积累的问题。结果表明,水蕹菜日增重量与吸收氮磷能力显著高于水芹与生菜,且存活率最高。3种蔬菜对虾池水水质均有净化效果,其中水蕹菜效果最为明显,20 d后种植水蕹菜的水体中总氨氮、硝态氮、总氮、总磷以及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55.0%、78.6%、52.6%、44.2%和41.3%,水芹次之。3种浮植方式对水芹和水蕹菜生物量的增加和氮磷的吸收无显著影响,生菜则以浮板种植最佳。研究认为,在3种蔬菜中水蕹...
关键词:
蔬菜 浮植方式 水质净化 对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尚德 陈旭仁 吴以平
中国对虾养成期间虾池水体和底质中细菌含量的变化高尚德,陈旭仁,吴以平(青岛海洋大学,266003)(青岛教育学院,266001)关键词养虾池,细菌数量,变化VARIATIONOFTOTALBACTERIANUMBERINSHRIMPPONDWATER...
关键词:
养虾池,细菌数量,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华 卫坚强 尹梅 陈检峰 王志远 洪丽芳 苏帆 任习荣 高朝双 付利波
【目的】试验研究水生蔬菜对水产养殖循环水水质改善效果,为水生蔬菜在养殖废水生态修复方面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试验以不种菜为对照,在温室大棚内研究空心菜、薄荷2种蔬菜对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氮、磷和BOD_5的去除效果。【结果】空心菜和薄荷在循环养殖水中生长正常,二者对养殖水总氮、氨态氮、硝态氮、总磷和BOD5去除效果均较好,最高去除率分别高达77.89%、83.18%、95.55%、93.43%、95.55%和77.56%、80.97%、94.95%、83.94%、91.94%。【结论】空心菜和薄荷对循环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妙 龙岳林 姚季伦 于朋钊 奉艳平
选用湖南居住区水体应用较多的4种观赏性水生植物千屈菜、石菖蒲、水芋、睡莲进行水体净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千屈菜、石菖蒲、水芋、睡莲对总磷(TP)、总氮(TN)的吸收效果都非常明显;4种植物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按大小排序依次为:石菖蒲>睡莲>水芋>千屈菜;对生化需氧量(BOD5)的去除率为石菖蒲>睡莲>水芋>千屈菜;水中溶解氧(DO)的含量为睡莲>千屈菜>石菖蒲>水芋,4种植物均能将水体pH值维持在6.5~8.5,符合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关键词:
观赏性水生植物 居住区水体 净化效果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许国晶 段登选 杜兴华 田功太 张明磊 刘飞
为了研究由水生植物与人工介质构建的组合生态浮床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通过在大薸(Pistia stratiotes)底部放置生物陶粒基质构建了组合生态浮床,研究了该组合浮床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数据表明,组合生态浮床对总氮、氨氮(NH+4-N)、亚硝氮(NO-2-N)、总磷、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分别达到52.38%、77.78%、81.97%、67.57%和43.98%,均显著高于植物对照组和基质对照组(P
关键词:
大薸 组合生态浮床 水质净化 养殖排放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粟丽 朱长波 张汉华 李卓佳 余招龙
于2010年8-10月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鸡打港实验探讨了对虾-罗非鱼网箱混养池塘养殖期间水体中悬浮颗粒物(TPM)、颗粒有机物(POM)的动态变化及POM含量对罗非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池塘总颗粒悬浮物量(TPM)为(83.1±34.1)mg/L,变动于35.0~153.8 mg/L之间;颗粒无机物(PIM)含量为(34.3±11.8)mg/L,变化于19.0~54.0 mg/L之间,占总颗粒悬浮物的41.28%;浮游生物干重(PZ)波动在2.43~22.477 mg/L之间,平均值为(9.631±5.911)mg/L,其中浮游植物干重(DWP)为(8.987±5.983)m...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清禄 陈强 林新华
为减少甲鱼疾病发生和污水排放 ,研究比较聚合硫酸铁 (PFS)、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PDM DAAC)、优势复合菌群 (EM )和PFS +PDMDAAC与PFS +PDMDAAC +EM各种净化水体方法。结果表明 ,联合使用 2 0mg/L的PFS、0 .5mg/L的PDMDAAC和 2 0ml/m3的EM菌效果最好 ,絮凝率达 92 %以上 ,CODCr去除率达 88%~ 90 % ,BOD5/CODCr由 0 .6 1降至 0 .2 8,说明可用生物降解法将水体中有害物质去除。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特种水产养殖水质标准 ,水质稳定 ,池水与排污口水体水质基本一致 ,达到无污染排放水体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廷林 戴栋超 王震 解岳 钟建红
阐述了漂浮栽培植物修复系统的技术原理、特点与系统组成,研究了在该系统中种植美人蕉和旱伞草2种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这些植物对城市河湖水体中氮、磷等的净化效果。尝试了将漂浮栽培植物与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结合起来,并研究了植物与生物填料的组合系统对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美人蕉和风车草在漂浮植物修复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漂浮栽培植物与软性填料的组合系统对水中CODMn的去除率达46%以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伟 梁运祥 戴经元 李学雄
将枯草芽胞杆菌 (Bacillussubtilis)制剂施放于斑节对虾 (Penaeusmonodon)饲养池 ,利用血清学鉴定和TCBS培养基平板计数 ,分别监测养殖池水中B .subtilis和弧菌 (Vibrio)的消长情况 ,并定期测定养殖水体的pH值、总碱度、COD值和亚硝酸盐、H2 S浓度等水化学指标 ,研究了B .subtilis制剂对斑节对虾饲养池水水质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 ,在饲养池中添加B .subtilis制剂后 ,池水的COD值、亚硝酸盐、H2 S浓度比对照池有显著降低 ,而总碱度显著上升 ,pH值维持在 8.0 2~ 8.6 0之间 ,表明B .subtilis制剂对...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斑节对虾 水质 净化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蒋丽娟 佟金权 易心钰
用木本植物萼距花、杨树和旱柳作为泡沫板浮床栽培材料,研究其生长状况及对人工湿地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N、P含量较高的污染水体中都可以正常生长。在生长旺盛季节内3种植物对污染水体中的COD的月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02%、46.41%和62.44%,对TN的月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0.27%、48.27%、63.29%,对TP月平均去除率分别27.76%、39.8%9和40.06%。其中对TN、TP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对照植物凤眼莲。同时3种植物对重金属Hg、Cd、Cr、Cu具有较强的富集力,而对Mn、Zn和Pb具有超富集潜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褚能明 杨俊英 柴勇 徐利均 熊英 康月琼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研究比较了Florisil柱和GCB氨基柱对供试样品基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GCB氨基柱净化的样品添加回收率要略低于Florisil柱,平均回收率为76.2%~112.6%,RSD为3.6%~8.3%;Florisil柱的平均回收率为82.5%~100.8%,RSD为0.9%~4.1%;此外,本试验中Florisil柱在去除背景干扰方面要优于GCB氨基柱,而且经济实惠。
关键词:
净化 SPE 农药残留 比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迟明宏 刘敏 徐迎春 金奇江 王小文 王彦杰
【目的】以适应性较强的挺水、浮水、沉水等观赏植物为试材,研究不同组合的水生观赏植物对不同质量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下旬开始,以挺水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水葱Scirpus validus,浮水植物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睡莲Nymphaea tetragon,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进行不同种植组合处理,比较这些组合处理植物在低、中、高3种不同质量浓度(3种实验水体的总磷、总氮、氨态氮、化学需氧量分别为:2.00、0.20、0.67、20.00 mg·L~(-1);10.00、1.00、3.34、50.00 mg·L~(-1);20.00、2.00、6.67、100.00 mg·L~(-1))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情况以及去除总磷、总氮、氨氮及降低化学需氧量等的水体净化效果。【结果】(1)总体来看,水葱在低质量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长势较好,而千屈菜、黄菖蒲在中、高质量浓度处理下比低质量浓度处理下长势好;荇菜长势快,优于睡莲,但可能会影响组合配植植物的生长,而金鱼藻在与荇菜组合时长势弱于与睡莲组合。(2)总磷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睡莲+金鱼藻组在前期对富营养水体总磷去除能力较强,去除率达47.57%;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的组合在后期净化效果最好,35 d时最高总磷去除率达74.59%;高质量浓度处理中,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与水葱+睡莲+金鱼藻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3)总氮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所在的2个植物组合去除效果较好,总氮去除率均在30.00%以上;中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睡莲+金鱼藻组效果较好;黄菖蒲+睡莲+金鱼藻在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处理中都有不错的净化效果。(4)氨氮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荇菜+金鱼藻组去除氨氮效果最好,去除率达14.03%;中质量浓度处理中,千屈菜+睡莲+金鱼藻组净化效果最好,最高去除率达4.09%;高质量浓度处理中,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和水葱+睡莲+金鱼藻组综合净化效果最好。(5)化学需氧量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睡莲+金鱼藻组去除化学需氧量综合净化效果最好,去除率达108.33%;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在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处理下都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去除率分别为115.00%、46.00%、41.50%。【结论】结合各组合的景观应用价值分析,最终得出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在不同质量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均有良好的净化效果,且具有较高的景观应用价值,是最佳的种植组合。图4表6参25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富营养化 植物组合 水体修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静 李德尚 董双林
于1998年6~9月在山东海阳养虾场运用陆基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通过搅底、接种光合细菌、接种硅藻和充气 4种水质调控措施,研究了虾池中浮游物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浮游物中无机部分占 49.1%~ 64.1%,有机部分占 35.9%~ 50.9%,有机颗粒( POM)中,颗粒腐质:浮游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为0.60:0.24:0.11:0.05;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浮游物及其各组分的干重都有所增加,但各组分的百分比变化较大;搅底和接种硅藻2组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都有所增加,但颗粒腐质的百分比减少;充气和搅底使围隔中无机颗粒含量增加,透明度降低;光合细菌对水体中浮游物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浮游物 对虾池 水质调控 陆基围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琛 闫茂仓 张翔 於俊琦 柴雪良 曾国权
通过对养殖水体环境基因组DNA中细菌16S rrNA基因V4–V5区的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两种养殖密度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水体中细菌群落在养殖过程中的动态。结果显示,养殖过程中各菌群相对丰度变化明显,细菌多样性随时间逐渐提高,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随着养殖时间增长,蓝藻丰度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而变形菌、拟杆菌和浮霉菌丰度逐渐增大,同时养殖前期高密度池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白遗胜 张贤刚 曹经晔 叶雄平 程宝林 刘寒文 张春
2003~2005年在湖北荆州开发区窑湾试验场创建池塘水循环自然净化系统。该套系统由鱼类人工繁殖设施、养殖池塘、水生生物和排灌沟渠管道组成,净化水质效果十分显著。监测证实,由循环起始的第1级循环池到终端的第7级循环池,溶氧不断增加,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有害物质和其他营养盐类大多降到最低值。该系统性能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净化水质好,可保证鱼卵孵化率达90%以上。系统运行既不需外部水源,又不对外排污,可正常地进行鱼类原良种繁育与保存。
关键词:
渔业设施 水质净化 池塘 循环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