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1)
2023(5070)
2022(4621)
2021(4284)
2020(3969)
2019(9390)
2018(9252)
2017(17948)
2016(10249)
2015(11759)
2014(12203)
2013(12348)
2012(11805)
2011(10855)
2010(10922)
2009(10286)
2008(10505)
2007(9814)
2006(8251)
2005(7385)
作者
(34122)
(28936)
(28737)
(27519)
(18311)
(13987)
(13295)
(11373)
(10758)
(10358)
(9935)
(9705)
(9468)
(9293)
(9214)
(9176)
(9069)
(8523)
(8435)
(8369)
(7507)
(7196)
(7117)
(6636)
(6594)
(6506)
(6428)
(6398)
(6027)
(5983)
学科
(43277)
经济(43237)
(25940)
管理(25024)
方法(23151)
数学(20811)
数学方法(20613)
(19391)
企业(19391)
(13019)
(12567)
(10692)
中国(9846)
(8764)
贸易(8764)
农业(8723)
地方(8487)
(8445)
业经(7765)
(7338)
(7251)
(6548)
财务(6532)
财务管理(6510)
企业财务(6097)
(6004)
环境(5970)
银行(5954)
理论(5893)
(5822)
机构
大学(157878)
学院(156142)
(60615)
经济(59228)
研究(56481)
管理(55373)
理学(47563)
理学院(46952)
管理学(45879)
管理学院(45598)
中国(41108)
科学(39592)
(37919)
(34379)
(31717)
业大(30482)
农业(30363)
研究所(29265)
(26942)
中心(25808)
(24539)
北京(21733)
财经(21597)
农业大学(20016)
(19969)
(19857)
师范(19684)
(19485)
(19191)
(18849)
基金
项目(104825)
科学(78737)
基金(73454)
研究(69763)
(66754)
国家(66243)
科学基金(53819)
(42114)
社会(41049)
基金项目(39217)
社会科(38739)
社会科学(38723)
自然(37252)
自然科(36331)
自然科学(36314)
(35785)
自然科学基金(35645)
教育(32260)
资助(31367)
编号(28033)
重点(24410)
成果(23144)
(22638)
(22536)
计划(22234)
科研(21262)
科技(20877)
(20809)
课题(19814)
创新(19609)
期刊
(64002)
经济(64002)
研究(40601)
学报(35104)
(33918)
科学(28164)
中国(28038)
大学(25105)
学学(24050)
农业(22638)
(21708)
管理(17257)
教育(13454)
技术(13136)
(12609)
(12011)
金融(12011)
财经(10666)
业经(10474)
经济研究(10187)
(9944)
业大(9892)
问题(9141)
(9137)
林业(8426)
技术经济(8140)
农业大学(7979)
统计(7930)
科技(7860)
(7514)
共检索到225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群英  高岩  张汝民  杜明利  李刚  
为了研究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黑心菊Rudbeckia hirta和万寿菊Tagetes erecta香气成分的差异,从植物香气角度为3种菊科植物的园林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采用热脱附气质联用技术对3种菊科植物进行香气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从大花金鸡菊中鉴定出55种成分,主要为:α-蒎烯(相对含量23.43%),柠檬烯(22.75%),水芹烯(4.37%),桧烯(3.78%)和月桂烯(3.56%);从黑心菊中鉴定出51种成分,主要为:水芹烯(31.36%),顺-氧化芳樟醇(11.88%),桧稀(9.54%),壬醛(6.52%)和辛醛(5.08%);从万寿菊中鉴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明  刘华  张启翔  陈华君  
研究地被菊的香气成分及其日变化规律。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吸附采集法与TCT-GC/MS(热脱附冷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相结合,对东林瑞雪、玉龙和向阳3个地被菊品种花朵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用总离子流峰面积归一化法对香气成分在总挥发物中的相对含量进行比较,对东林瑞雪一天中3个不同时段花朵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林瑞雪花朵香气成分有13种,玉龙有6种,向阳有14种;樟脑,莰烯和-α蒎烯为3种地被菊共有的香气成分;樟脑在3个品种中的相对含量均超过17%;其他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东林瑞雪主要香气成分中,莰烯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樟脑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樊二齐  王云华  郭叶  俞春莲  林新春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等6种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鲜叶精油,并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6种木兰科植物精油中共鉴定出44种化合物,多属单萜类和倍半萜类;6种植物精油中都能检测到石竹烯、β-桉叶醇和萜烯醇,不同植物种类的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与特有成分有明显差异。对6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平  冯俊涛  邵红军  祝木金  慕小倩  张兴  
在室内以组织筛选法测定了菊科 15属 2 5种植物的丙酮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 cirereaPers et Tris)和苹果炭疽病菌 (Glomerella cingulata Schr)的抑菌活性 ,并采用盆栽试验测试了其对小麦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DC)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蓼子朴、天明精、大花金挖耳等 16种植物样品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 (抑制浸染率 )达到 6 0 %以上 ;大花金挖耳、旋覆花和猪毛蒿 3种植物样品对苹果炭疽病菌具有 6 0 %以上的抑菌作用 ;对小麦白粉病菌有 5 0 %以上保护作用的有大花金挖耳、蓼子朴、臭蒿、苍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平  慕小倩  冯俊涛  张兴  
以小麦赤霉病菌 (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 cirerea Pers et Tris)、辣椒疫霉病菌 (Phytophthora capsici L eon)、苹果炭疽病菌 (Glomerella cingulata )、玉米大斑病菌 (Exserohilum turci-cum L eonard) 5种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 ,对菊科 15属 2 5种植物的丙酮提取液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 ,除蒙山莴苣和千里光 2种植物外 ,其他 2 3种植物的提取液对至少 1种供试菌种有 6 0 %以上的抑制作用。臭蒿、大花金挖耳、猪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双红  祝木金  冯俊涛  魏艳  张兴  
 以油菜、黄瓜、小麦、高粱等4种作物种子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初步测定了菊科24属35种植物样品的除草作用。结果表明,有33种植物样品对至少一种供试作物种子发芽后的生长有70%以上的抑制作用,其中灰孢蒿(A.roxburghianaBess)、大花金挖耳(C.macrocephalumFranch.et.Sav)和大刺儿菜(C.setosumKitam)3种植物样品对供试的4种作物种子幼根生长的抑制率大于70%;灰孢蒿、烟管头草(C.cernuumL.)、大刺儿菜、大花金挖耳、百花蒿(S.centifloraKrasch)5种植物样品对供试的4种作物种子幼芽的生长具有接近或大于70%的抑制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会忠  贺学礼  牛忠磊  
【目的】丰富和补充绢蒿属(Seriphidium(Bess.) Poljak.)植物系统分类学和种间演化关系的孢粉学资料。【方法】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镜(SEM)下,对我国10种(其中2变种,1存疑种)绢蒿属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其中9种植物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资料为首次报道。【结果】10种绢蒿属植物花粉粒较小,呈长球形、球形或近球形,赤道面观为圆形或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片圆形;极轴(P)长(16.23~27.18)μm,平均为22.52μm,赤道轴(E)长(15.51~23.13)μm,平均为17.22μm,P/E平均值为1.31;具三孔沟,孔沟长达极区,不弯曲,沟的末端在极面上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四清  陈俊愉  
用改良Monnier培养基ME_3(N.Leduc et al,1990)的盐和维生素,添加180g/1聚乙二醇(PEG)1500,使菊花Dendranthema×grangiflora(Ramat.)Kitam.花粉萌发率达到30%.在此培养基中再添加蔗糖有促进萌发的作用.180g/1 PEG1500+100g/1蔗糖,菊花花粉萌发率达54.1%.该培养基对其他菊科植物也有良好效果.南茼蒿Chrysanthemum segetum、雏菊Bellispetennis和膜冠菊Hymenostemma paludosum(Poiret)Pomel在蔗糖200g/1时,花粉萌发率分别达到79%、9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帮柱  岳田利  袁亚宏  王云阳  高振鹏  
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并浓缩苹果酒中的香气成分,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 S)对苹果酒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出44种香气成分,鉴定出了40种香气的化学成分,约占色谱流出组分总峰面积的98.7%,其中苹果酒香气成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高级醇类有2-甲基-1-丁醇(2-M ethy l-1-bu-tano l,48.19%)、2,3-丁二醇(2,3-Bu taned io l,13.19%+4.06%)、苯乙醇(B enzene ethano l,12.61%)、3-呋喃乙醇(3-F luranm ethano l,1.97%)、4-羟基苯乙醇(4-Hydroxy-benz...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菅琳  孙明  张启翔  
【目的】对神农香菊花、叶、茎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及比对分析,为研究和利用神农香菊独特的芳香性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静态顶空吸附结合直接热脱附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DTD-GC/MS)技术,对神农香菊花、叶、茎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保留指数辅助定性及峰面积归一法对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及比对分析。【结果】神农香菊花朵中检测出的挥发物种类最多,共72种,其中同时存在于花、叶、茎香气中的挥发物有55种。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在花、茎、叶香气中均占到总挥发物成分的80%以上,其中侧柏酮含量最高(>50%),其他含量大于1%的重要成分有樟脑、桉树脑、β-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等。神农香菊花朵释放的香...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冯青  高群英  张汝民  高岩  侯平  
为了探究百合科Liliaceae植物挥发物(VOCs)成分组成,采用活体植物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收集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一叶兰Aspidistra elatior和文竹Asparagus plumosus 3种百合科植物VOCs,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这3种植物VOCs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吊兰释放34种VOCs,包含萜类、酯类、醇类、醛类、酸类等5类化合物,其中二氢香茅醇相对含量最高(28.79%);一叶兰释放VOCs共鉴定出25种,包含醛类、酯类、醇类、萜类、酮类、烃类等6类化合物,其中壬醛(相对含量为12.12%)为其主要成分;文竹释放出38种V...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涵  李伟华  赵海霞  赵梦欣  刘万学  孙文秀  
生物入侵破坏入侵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和稳定性、阻碍农林牧渔业生产、危害人类健康。我国已成为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402种入侵植物。菊科、豆科、禾本科构成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主体,其中菊科入侵植物约有107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区)。菊科入侵植物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如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种子产量高且易于传播等)而具有高度的入侵性。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38篇共211个关于菊科入侵植物对土壤氮素含量影响的案例。结果发现,菊科植物入侵后,85%以上的案例中土壤总氮、铵态氮、硝态氮等氮素含量显著(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宏  沈章军  阳贵德  安宗胜  孙庆业  
本文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在4 kg铜尾矿中分别加入腐熟鸡粪0、8、16、32 g,记作JF0(CK)、JF8、JF16、JF32处理方式。研究不同比例腐熟鸡粪改良铜尾矿后对菊科植物串叶松香草(Silphium perfoliatum)生长和尾矿基质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尾矿基质中添加鸡粪改良后,植物株高、冠幅、叶长、叶宽、茎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植物体总磷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植物根长也有增加。随着串叶松香草的生长,尾矿基质中总氮、总磷含量增加,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pH值和有效态Cu、Zn含量有所降低,土壤微生物量C、脲酶和脱氢酶活性提高。相关分析表明,尾矿基质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勇  韩蕊莲  梁宗锁  
【目的】研究菊科蒿属植物适应土壤干旱条件的抗氧化特性,为揭示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演替的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演替初期阶段的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茭蒿(Artemisiagiraldii Pamp.)、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 Web.ex Stechm.)3种优势种和1种常见种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inn.)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利用称质量控水法,将土壤含水量分别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适宜水分对照)、55%(中度水分胁迫)和35%(重度水分胁迫),测定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4种菊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昌辉  齐桂年  黄烈平  
以无水乙醚作萃取溶剂,采用SDE法并结合GC-MS技术分析了高香绿茶香气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在高香绿茶精油的60个色谱峰中分离鉴定了56种挥发性成分,占该精油总量的99.36%,其主要成分为植醇、(E)-橙花叔醇、芳樟醇、吲哚,检出的组分中有些尚未见有文献报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