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84)
- 2023(2699)
- 2022(2340)
- 2021(2116)
- 2020(1951)
- 2019(4284)
- 2018(4212)
- 2017(7731)
- 2016(4716)
- 2015(5304)
- 2014(5223)
- 2013(5281)
- 2012(5265)
- 2011(4887)
- 2010(4862)
- 2009(4525)
- 2008(4602)
- 2007(4243)
- 2006(3791)
- 2005(3587)
- 学科
- 济(15883)
- 经济(15854)
- 管理(9293)
- 业(9068)
- 学(7980)
- 方法(7415)
- 企(7173)
- 企业(7173)
- 数学(6245)
- 数学方法(6080)
- 中国(4086)
- 农(4042)
- 财(3926)
- 贸(3275)
- 贸易(3274)
- 制(3219)
- 易(3189)
- 理论(3003)
- 业经(2972)
- 融(2849)
- 金融(2848)
- 和(2802)
- 农业(2749)
- 地方(2706)
- 教育(2494)
- 银(2489)
- 水产(2475)
- 银行(2434)
- 行(2336)
- 及其(2320)
- 机构
- 大学(73866)
- 学院(70417)
- 研究(33613)
- 科学(25610)
- 农(24251)
- 济(23655)
- 经济(23066)
- 中国(22643)
- 所(20639)
- 管理(19913)
- 农业(19764)
- 研究所(19237)
- 业大(17937)
- 京(17804)
- 理学(16811)
- 理学院(16510)
- 管理学(15763)
- 管理学院(15669)
- 中心(13817)
- 省(12909)
- 农业大学(12647)
- 室(12528)
- 院(12431)
- 江(12038)
- 北京(11645)
- 实验(11562)
- 业(11099)
- 实验室(11082)
- 科学院(10781)
- 财(10722)
- 基金
- 项目(50511)
- 科学(36282)
- 家(35215)
- 国家(34977)
- 基金(34795)
- 研究(28326)
- 科学基金(26373)
- 自然(20568)
- 省(20210)
- 自然科(20069)
- 自然科学(20054)
- 自然科学基金(19689)
- 划(18272)
- 基金项目(17520)
- 资助(16345)
- 社会(15073)
- 社会科(14070)
- 社会科学(14065)
- 科技(13387)
- 计划(13349)
- 教育(13030)
- 重点(12598)
- 发(10907)
- 科研(10757)
- 专项(10469)
- 部(10350)
- 创(9941)
- 农(9870)
- 业(9761)
- 创新(9466)
共检索到111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亮 周智修 舒爱民 刘晓
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和比色法等方法对浙江苦丁茶、广西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 ,绿色紧实 ,味苦回甘 ,具有典型苦丁茶的品质特点 ;贵州苦丁茶没有一般苦丁茶“味苦回甘”的特点。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氨基酸总量、生物碱、可溶性糖、黄酮和β 胡萝卜素等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 ,与贵州苦丁茶及茶叶有较大的区别。因此 ,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为一般意义的“真正苦丁茶”。表 3参 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明礼 尹智华 战磊
对2011年云南曲靖、贵州遵义、湖南郴州3种不同香型风格烟叶的B2F、C3F的常规化学成分以及致香成分进行分析,并对这些烟叶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香型风格、不同部位烟叶的致香成分物质总量有一定的差异,其中致香成分丰富程度分别为:云南曲靖>湖南郴州>贵州遵义;化学分析及感官评价结果经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得出还原糖、致香成分对感官综合质量有显著影响,其余6种化学成分,2化学指标糖碱比、氮碱比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香型风格 致香成分 感官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玲红 邓欣 邓克尼
于茶白星病严重发生期,采集不同感病程度的病叶进行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和水浸出物等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病情指数为17.6,27.5,64.5的茶鲜叶中,茶多酚含量分别比健叶低1.8%,7.7%,11.4%,咖啡碱含量分别比健叶低3.7%,15.3%,26.7%,水浸出物含量分别比健叶低7.7%,9.4%,14.4%,说明感病鲜叶中构成成茶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比健叶高65.8%,106.8%,115.7%,这可能与感病组织内蛋白水解酶活性提高,蛋白质降解有关.
关键词:
茶白星病 茶鲜叶 化学成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梁月荣 陆建良 尚淑玲
于春茶萌发前用茶树催发素喷施茶树树冠,分析喷施后茶树新梢化学成分含量和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茶树品种喷施茶树催发素后,鲜叶化学成分向有利于绿茶品质的方向变化。氨基酸提高16.8%,维生素C提高20.4%,咖啡碱降低17.4%,茶多酚降低9.46%,酚氨比下降19.6%,儿茶素品质指数提高14.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鲜叶的内质评分提高5.8%
关键词:
茶树催发素 春茶 化学成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娟娟 束庆龙 曹志华 高慧 张丽萍 文佳 张鑫 李春生
【目的】比较安徽省3个生态类型区主要油茶良种枝条和叶片的化学成分,了解不同生态类型区油茶生长发育的差异,为北缘油茶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安徽油茶分布最北缘的皖东丘陵地区和适宜油茶生长的皖西及皖南山区3个生态类型区的18个油茶良种,分别测定其当年生枝条和叶片的含水量、苯醇抽提物、综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化学成分,比较3个生态类型区油茶枝、叶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在皖东丘陵区和皖西、皖南山区3个生态区的18个油茶良种中,其当年生枝条、叶片的含水量、苯醇抽提物、综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4.3%~50.1%,10.8%~26.2%,0.28%~0.57%,0.12%~0...
关键词:
油茶良种 生态类型 枝叶 化学成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彬 马君红 于晓娜 孟琦 田涛 张立顶 徐敏 叶协锋
对重庆主产烟区12个县49个乡镇的C3F烤烟样品,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重庆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烤烟的烟碱、总氮、钾、淀粉、氮碱比适宜,氯含量偏低,钾氯比值偏高,香型风格为中间香型,其评吸质量较好;总糖与烟叶感官质量得分的相关性最大;两糖与烟叶感官质量得分的灰色关联度最大;氯、两糖比对烟叶香气品质、吃味品质、感官质量总得分的直接作用最大,氯含量和两糖比是制约重庆烟叶吸食品质的关键因子,提高烟叶氯含量,降低两糖比可以提高烟叶的吸食品质。
关键词:
重庆烟区 烟叶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席佳丽 张广辉 李国荣 吕才有
本研究检测了云南省临沧市具有代表性的4个厂家24个红茶茶样中的咖啡碱、7种儿茶素和4种茶黄素的含量,并比较了不同级别工夫红茶和CTC红碎茶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临沧市红茶中咖啡碱、总儿茶素量和总茶黄素的含量区间分别为0.940%~2.361%、0.536%~4.669%和0.117%~1.210%。比较不同级别的功夫红茶和CTC红碎茶发现,1级工夫红茶和3级CTC红碎茶3种物质含量明显较高,质量较优;凤庆县滇红集团的工夫红茶和CTC红碎茶都明显优于其他县区的产品。同时发现,CTC红碎茶的咖啡碱、儿茶素、茶黄素含量都高于工夫红茶,因此CTC茶汤更为红艳明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文军 杨伟丽 龚志华
以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种植物春叶的嫩叶和老叶为原料 ,采用锅炒杀青、锅炒加盐杀青、蒸青 3种加工工艺制成成品茶 ,分析了各处理对成茶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嫩叶处理浸提液与老叶处理浸提液的化学成分含量及种类不同 ,老叶蒸青浸提液中含有嫩叶蒸青浸提液中没有的成分 F,嫩叶处理浸提液各化学成分含量高于老叶处理 ;蒸青处理、锅炒加盐杀青处理对改善苦丁茶浸提液的苦味、亮度、色泽和提高水浸出物、各化学成分的浸出量有利 ;锅炒杀青处理 (尤其是老叶锅炒杀青处理 )能够促进物质的转化 ,形成新的物质 ;物质 C是苦丁茶的主要成分之一 ,推测可能是一种多酚类物质
关键词:
苦丁茶 鲜叶 加工技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姜昊
对用相同鲜叶加工成8种名优绿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名茶间差异较大。未经揉捻的名茶茶多酚含量高于经过揉捻的名茶;扁形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其它名茶。叶绿素分析表明,各名茶间Chla、Pya的差异较大,其次是Chlb,而Cdb、Cda、Pyb的差异较小。凡经揉捻的名茶Chla的含量低于未经揉捻的名茶(龙井制法的扁形茶例外),而Pya的含量则相反。
关键词:
名优绿茶 加工工艺 品质成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宁 宛晓春 周杰 张梁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泾渭茯茶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以描述泾渭茯茶化学成分的整体特性。【方法】利用HPLC法分析26个泾渭茯茶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化学对照品,结合HPLC-MS多级质谱裂解规律,指认泾渭茯茶指纹图谱的主要色谱峰。以乙腈-0.4%(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为梯度洗脱系统,在检测波长320nm、柱温30℃、流速1mL/min条件下,建立泾渭茯茶主要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对泾渭茯茶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获取各样品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与对照指纹图谱相比,26个不同类型和批次的泾渭茯茶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1~0.94,其...
关键词:
泾渭茯茶 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茶多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开元 胡进波 陈桂华 胡孔飞 马晓伟
参照造纸原料中化学成分测定的相关国家标准(GB/T 2677.1-GB/T 2677.10)测定油茶果壳的主要成分,用热重分析仪对油茶果壳的热解行为进行探究,用锥形量热仪对油茶果壳、杉木片、杨木片的燃烧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油茶果壳中苯醇抽出物分别是花生壳的2倍以及核桃壳的4倍左右,半纤维素含量比花生壳高1.5倍,比核桃壳高1.9倍;(2)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达到相同热失重所需的热解温度升高,因此不同的升温速率对油茶果壳整个热解过程具有直接影响;(3)在燃烧过程中,杉木的比消光面积的均值约是油茶果壳的2.9倍,杨木是油茶果壳的8.3倍,说明油茶果壳产烟量低具有良好的抑烟效果,直接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家金 刘永华 浦绍柳 周玉忠 韩丽 陈玫 伍岗
分析了2011年3-10月加工的佛香茶中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茶多酚含量3-7月呈递增趋势,7-10月又呈递减趋势,积累高峰在7月达37.49%;儿茶素含量随着月份的变化呈递增趋势;水浸出物含量3-6月呈递增趋势,6-10月呈递减趋势;氨基酸含量3-6月呈递减趋势,6-10月呈递增趋势,积累高峰在10月达3.79%;咖啡碱含量为2.9%~3.92%,3-7月呈递增趋势,7-10月又呈递减趋势。
关键词:
佛香茶 化学成分 茶多酚 游离氨基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琼 曾维超 孟燕 向班贵
采用传统加工和新加工的方法测定了藤茶加工过程中主要成分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加工的进程,黄酮、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传统工艺加工过程黄酮和叶绿素破坏量较大,不利于活性成分的保留和色泽品质的形成,藤茶茶汤黄暗、香味浓浊。藤茶新工艺比传统工艺更有利于品质的形成,加工出的藤茶有效成分保留较多,色绿、香高、味醇。
关键词:
藤茶 加工 化学成分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名志 李友勇 马伟 王平盛 夏丽飞 韩丽 蔡丽 季鹏章 周红杰
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化验分析,研究云南古茶园土壤化学成分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古茶园土壤含有机质4.66%、碱解氮167.48 mg/kg、速效磷13.57 mg/kg和速效钾81.46 mg/kg,有效硼1.07 mg/kg、有效钙292.93 mg/kg、有效镁47.2 mg/kg、有效铁85.99 mg/kg、有效锰20.72 mg/kg、有效铜0.93 mg/kg和有效锌1.33 mg/kg,全铬74.28 mg/kg、全铅96.67 mg/kg和全汞0.13 mg/kg。有机质含量高于中国目前一等土壤生产水平和高产优质高效茶园土壤含量水平,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均低于高产优...
关键词:
云南 古茶园 土壤化学成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