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6)
2023(5809)
2022(4883)
2021(4410)
2020(3652)
2019(7876)
2018(7519)
2017(13793)
2016(7817)
2015(8217)
2014(7832)
2013(7636)
2012(6947)
2011(6286)
2010(6006)
2009(5520)
2008(5357)
2007(4618)
2006(3855)
2005(3265)
作者
(27349)
(22871)
(22829)
(21229)
(14594)
(11365)
(10063)
(9081)
(8740)
(7951)
(7880)
(7587)
(7561)
(7497)
(7270)
(7089)
(6841)
(6838)
(6681)
(6515)
(6151)
(5690)
(5482)
(5260)
(5118)
(5103)
(5034)
(5004)
(4845)
(4740)
学科
(27159)
经济(27126)
管理(21369)
(20656)
(15820)
企业(15820)
方法(13741)
数学(12414)
数学方法(12281)
(9367)
(8242)
(7713)
(6795)
贸易(6795)
(6640)
中国(6490)
环境(6446)
业经(6055)
农业(5830)
技术(5028)
(4979)
财务(4975)
财务管理(4969)
(4817)
企业财务(4745)
(4458)
及其(4067)
产业(4029)
地方(4004)
(3904)
机构
大学(113335)
学院(112119)
研究(42206)
(42023)
经济(41284)
管理(40031)
理学(36078)
(35675)
理学院(35581)
管理学(34740)
管理学院(34582)
科学(32299)
农业(28987)
中国(28551)
业大(27754)
(24178)
(23611)
研究所(22959)
农业大学(19783)
中心(18358)
(16960)
(15989)
(15979)
(15829)
实验(15260)
(15166)
(15131)
实验室(14641)
财经(14446)
科学院(14149)
基金
项目(88369)
科学(67210)
基金(64939)
(62259)
国家(61772)
研究(51493)
科学基金(50620)
自然(37139)
自然科(36314)
自然科学(36288)
自然科学基金(35674)
(35633)
基金项目(35165)
社会(33302)
社会科(31649)
社会科学(31639)
(30575)
资助(26129)
教育(22802)
计划(21303)
重点(20457)
科技(20170)
(18715)
科研(18422)
(18383)
(18196)
(17967)
创新(17675)
编号(16985)
(16579)
期刊
(37768)
经济(37768)
学报(34401)
(31232)
科学(25915)
研究(24404)
大学(23821)
学学(23421)
农业(21113)
中国(18811)
管理(12372)
(12171)
业大(11450)
(11062)
农业大学(9978)
(8610)
科技(7408)
经济研究(7293)
林业(7096)
业经(6769)
财经(6705)
(6627)
金融(6627)
自然(6437)
技术(6434)
中国农业(6335)
(5683)
自然科(5647)
自然科学(5647)
统计(5412)
共检索到147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蔡林婷  李思源  葛明峰  胡亚萍  王国良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引起大黄鱼溃疡病的3种主要致病菌。本研究将试验大黄鱼随机分成4组,分别腹腔注射0.2ml的哈维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和灭菌生理盐水,在感染20d中的不同时间采样,通过检测血清糖类、脂类及蛋白质代谢产物含量,血清蛋白质含量及酶活性,血清电解质含量等有关血液生化指标来比较3种致病弧菌对大黄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感染后的1~4d,主要表现为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K、Fe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晓津  徐斌  王军  苏永全  张之文  陈心  
从患病大黄鱼病灶中分离出病原哈维氏弧菌,并人工回接感染大黄鱼,病鱼出现典型的皮肤溃疡症。测定大黄鱼血液各项指标发现,病鱼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血栓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而淋巴细胞百分率增加,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研究结果说明,病鱼肝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葛明峰  郑晓叶  王国良  
为预防与控制大黄鱼溃疡病的发生,本研究利用特异多重PCR技术,对象山县养殖大黄鱼的3种致病弧菌感染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每月在各定点网箱组随机采集大黄鱼肝、肾、脾、肌肉等组织进行感染情况的检测。结果显示,3种致病弧菌对大黄鱼的感染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溶藻弧菌、哈维弧菌对大黄鱼的感染率整体高于副溶血弧菌;从感染组织分析,与肝脏、肾脏相比3种致病弧菌更易感染肌肉、脾脏;3种致病弧菌对不同鱼龄的大黄鱼感染率各不相同。研究还表明,3种致病弧菌在各个采样时间点均有感染,其中7—9月为弧菌感染高峰期,而台风后的感染率较台风前都有一定提高。另外,根据大黄鱼溃疡病发生与3种致病弧菌感染率关系的研究可知,在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水木   刘悦   李奕晨   田国鹏   郭心怡   林嘉琪   白玉麟   徐鹏   周涛  
刺激隐核虫感染能够导致海水鱼类感染“白点病”,而大黄鱼是受“白点病”影响最严重的海水养殖鱼类。为了探究刺激隐核虫感染对大黄鱼生理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刺激隐核虫人工感染大黄鱼,分别在感染后0、12、24、48和72 h采集血液、肝脏、脾脏、肠道、鳃、头肾和皮肤组织,并检测血清皮质酮、皮质醇以及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同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实验检测肝脏、脾脏、肠道、鳃、头肾和皮肤组织中TNF-α、IL-8和IL-1β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大黄鱼感染刺激隐核虫后的0~72 h内,实验组大黄鱼表现出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病症状;血清皮质醇和皮质酮含量显著增加;肝脏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肝脏SOD活性极显著增加;肝脏MDA含量在0~12h内急剧增加并达到峰值,随后含量缓慢降低;各组织中的TNF-α、IL-8和IL-1β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在鳃、头肾、肝脏和皮肤中上调最为显著。研究表明,刺激隐核虫感染后有明显变化的皮质类激素含量和氧化应激指标能够反映大黄鱼的感染程度,有助于进一步辅助抗刺激隐核虫表型测量的优化。本研究可为深入理解刺激隐核虫感染后大黄鱼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提供基础,为后续的机制解析和品种选育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鄢庆枇  张俊杰  邹文政  陈强  庄峙厦  王小如  
为了解大黄鱼在抗溶藻弧菌感染时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将160尾健康大黄鱼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通过腹腔分别注射0.2mL浓度为2×107CFU.mL-1的溶藻弧菌和灭菌生理盐水,在注射0,1,3,7,11,15,19d后从两组各取6尾大黄鱼,尾静脉取血,进行外周血的血相、NBT阳性细胞数、血清抗菌活力、抗体效价等免疫学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在人工感染的初期,感染组大黄鱼外周血的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和NBT阳性细胞的数量及血清抗菌活力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在注射后1d外周血粒细胞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抗体效价在7d开始增加,15d达到峰值,且用间接ELISA和试管凝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具有非...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明洁  张娜  徐善良  鲍宝龙  龚小玲  
为了探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免疫相关基因的SNP与弧菌抗性关系,分别利用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人工感染大黄鱼。对感染前后抗感群体的转录组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并分析其抗病差异:(1)筛选氨基酸的非同义突变SNP位点在抗鳗弧菌组有17个,而抗副溶血弧菌组的有28个;(2)一代测序验证结果发现,染色体NW_011323507.1上白细胞介素6受体基因(IL-6R)第91 196位碱基G突变为C,导致缬氨酸突变为亮氨酸,该位点G/C在抗鳗弧菌组、对照组样本之间突变基因型CC频率分别为12.5%和0,呈显著性差异(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辉辉  Kommaly Onxayvieng  王哲  顾泽茂  李大鹏  亓成龙  马玲巧  陈漪涛  
为探究感染累枝虫(Epistylis sp.)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病愈过程中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测定了患病鱼和经药物治疗痊愈及健康的黄颡鱼的血清皮质醇、葡萄糖、乳酸(LD)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结果显示,患病组黄颡鱼血清皮质醇、血糖含量和AST活性均显著高于痊愈组(P0.05)。与患病组相比,痊愈组黄颡鱼血清LD含量,LDH和ALP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与健康组相比,痊愈黄颡鱼血清皮质醇含量和ALT活性无显著差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鄢庆枇  陈强  邹文政  马甡  庄峙厦  王小如  
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肠粘液的粘附作用。采用细菌计数法测定溶藻弧菌的粘附作用。粘附的细菌经SYBR GreenⅠ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数码相机拍照后在电脑上计数。试验结果表明,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肠粘液的粘附量随菌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1~1.5h内趋于饱和;粘附作用在15~30℃、pH偏酸时较强;盐度在5~35范围内对前肠粘液的粘附作用影响不明显,后肠粘液的粘附作用在此范围内随盐度增大而加强,在盐度为0时,溶藻弧菌对前、后肠粘液都无粘附作用;56℃热处理5min及60℃处理1h均能大幅减弱溶藻弧菌对两种肠粘液的粘附作用,表明溶藻弧菌表面的某些热敏结构在粘附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弋  邱红  侯迎梅  陆游  申屠基康  周歧存  
为研究大黄鱼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和相关糖代谢关键酶的表达量,选取体质量约为100 g的大黄鱼禁食24 h,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对照组(0.9%的无菌生理盐水,CG组),低剂量葡萄糖组(300 mg/kg体质量,LG组)和高剂量葡萄糖组(1500 mg/kg体质量,HG组)。结果显示,大黄鱼在注射高剂量和低剂量葡萄糖后,血糖均在3 h达到最高水平,且HG组的峰值显著高于LG组,LG组在24 h恢复至正常水平,HG组在24 h仍然高于正常水平。HG组、LG组注射葡萄糖后,HK、GK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林飞  安昕  包苗苗  何建瑜  吴常文  刘慧慧  
为探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对大黄鱼机体的保护作用,实验基于大黄鱼基因组序列数据库克隆获得CAT基因1584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GenBank登陆号:KKF-14425.1),该序列编码527个氨基酸残基,包含与其他动物高度保守的酶活性中心序列FDRERIPERVVHAKGA、亚铁血红素结合信号序列RLFSYPDTH、3个催化位点残基His75、Asn148和Tyr358,以及12个NADPH结合位点等,理论分子量为59.98 ku,等电点为8.37。多序列比对显示,大黄鱼CAT氨基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芝娟  楼丹  闫茂仓  楠田理一  陈昌福  
在 5月下旬用哈维氏弧菌 (Vibrioharveyi)灭活菌苗对大黄鱼 (Pseudosciaenacrocea)幼鱼进行浸泡免疫 ,7月至 8月高温季节投喂添加防病药物或者V .harveyi灭活菌苗的配合饲料 ,进行了综合防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V .harveyi灭活菌苗浸泡免疫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V .harveyi对受免大黄鱼的感染 ,但是 ,受免鱼对副溶血弧菌 (V .parahaemolyticus)的感染则没有显著的保护 ;高温季节投喂添加药物的配合饲料能够有效地降低大黄鱼的死亡率 ,而将药物添加在鱼糜中后的投喂方式则不能获得明显防病效果 ;对受免鱼口服灭活菌苗后在 5 6d...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林星  
大黄鱼原为我国海洋渔业的四大主捕对象之一,70年代前平均年产量12万t,70年代末起,由于酷渔滥捕和环境污染,大黄鱼资源急剧下降,80年代后资源枯竭,昔日的大宗产品而今成为珍稀品种。 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取得大黄鱼人工繁殖成功,使大黄鱼的人工养殖成为现实。但是,随着大黄鱼社会化、规模化养殖的蓬勃发展,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具有发病时间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弧菌病,成为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书环  聂品  舒少武  杜浩  Foo Khong Lee  杨月梅  邵纯  邸军  黄君  曾令兵  危起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庆华  熊清明  肖琳琳  杨灏  杨先乐  
从浙江象山网箱养殖的患体表溃烂症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身上分离到7株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分离菌株ZXS01、ZXS02、ZXS07为致病菌。常规生理生化测试表明,ZXS02菌株具有变形杆菌属(Proteus)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明确菌株ZXS02的分类学地位,测定其16S rRNA基因序列的1495个碱基,分析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菌株ZXS02与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的同源性可达99.0%。用Sensitire细菌鉴定系统对其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与奇异变形杆菌的相似性达99.96%。综合上述结果,可鉴定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帆  孙秀梅  薛秀恒  王菊花  李培英  周杰  刘力源  张淑静  
【目的】研究犊牛感染鼠隐孢子虫后血液生化指标、营养物质代谢相关酶及激素的变化,初步探讨隐孢子虫病的致病机理。【方法】给犊牛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致其免疫力低下,然后通过经口感染鼠隐孢子虫卵囊构建隐孢子虫感染犊牛动物模型。采集模型组和对照组犊牛隐孢子虫感染前和感染后第14、28天的血液,测定血液中K+、Na+、Cl-、Ca2+、Mg2+、血糖的浓度,以及总蛋白、白蛋白、5-羟色胺、白介素-2的质量浓度和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结果】经口感染鼠隐孢子虫卵囊犊牛粪便中检出了大小、形态与感染卵囊基本相同的隐孢子虫卵囊,表明隐孢子虫感染犊牛动物模型构建成功。隐孢子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