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1)
- 2023(6994)
- 2022(5790)
- 2021(5083)
- 2020(4163)
- 2019(9145)
- 2018(8521)
- 2017(16033)
- 2016(8886)
- 2015(9349)
- 2014(8693)
- 2013(8559)
- 2012(7723)
- 2011(7077)
- 2010(6641)
- 2009(6061)
- 2008(5884)
- 2007(4966)
- 2006(4130)
- 2005(3496)
- 学科
- 济(33281)
- 经济(33242)
- 业(23990)
- 管理(23485)
- 企(17923)
- 企业(17923)
- 方法(17619)
- 数学(16225)
- 数学方法(16077)
- 农(10530)
- 学(9629)
- 财(9074)
- 贸(8324)
- 贸易(8324)
- 易(8136)
- 中国(7731)
- 业经(7250)
- 农业(7123)
- 环境(6172)
- 技术(6039)
- 务(5449)
- 财务(5446)
- 财务管理(5440)
- 企业财务(5198)
- 制(5090)
- 产业(4918)
- 划(4836)
- 地方(4750)
- 出(4615)
- 融(4585)
- 机构
- 大学(129339)
- 学院(128578)
- 济(52071)
- 经济(51340)
- 研究(47005)
- 管理(46884)
- 理学(42720)
- 理学院(42181)
- 管理学(41232)
- 管理学院(41041)
- 农(39453)
- 科学(34808)
- 中国(32338)
- 农业(32049)
- 业大(30362)
- 所(26269)
- 京(25796)
- 研究所(24925)
- 农业大学(21497)
- 财(21057)
- 中心(20491)
- 财经(18103)
- 江(17626)
- 业(16925)
- 经(16797)
- 经济学(16713)
- 院(16706)
- 省(16407)
- 室(16361)
- 科学院(15906)
- 基金
- 项目(101569)
- 科学(78548)
- 基金(76190)
- 家(72381)
- 国家(71836)
- 研究(60613)
- 科学基金(59608)
- 自然(42767)
- 自然科(41870)
- 自然科学(41846)
- 自然科学基金(41145)
- 基金项目(41059)
- 社会(40589)
- 省(39885)
- 社会科(38737)
- 社会科学(38728)
- 划(34271)
- 资助(30303)
- 教育(26751)
- 重点(23339)
- 计划(23248)
- 创(21760)
- 科技(21430)
- 部(21418)
- 发(21012)
- 科研(20966)
- 创新(20544)
- 业(20482)
- 编号(20054)
- 农(18582)
共检索到166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郝生燕 王国栋 顾娴 邹凤轩 董俊 杨发荣 张兆杰
为了探讨玉米(Zea may)秸秆、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秸秆、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配比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对饲粮组合效应的影响,试验利用体外发酵法测定在精粗比为40:60时,精料: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或苜蓿干草):巨菌草比例分别为40:60:0、40:50:10、40:40:20、40:30:30、40:20:40、40:10:50、40:0:60的21种饲料组合及5种单一原料(精料、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苜蓿干草、巨菌草)分别培养2、4、6、8、12、24、36、48 h并计算其产气量,培养结束后的上清液用于pH、氨态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发酵后的残渣用于干物质降解率的测定,并计算各指标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和多效组合效应指数。从单一原料发酵48 h结果来看,产气量表现为精料>苜蓿干草>小麦秸秆>巨菌草>玉米秸秆;从组合类型来看,各个时间段的平均产气量为:精料+苜蓿干草+巨菌草组合>精料+小麦秸秆+巨菌草组合>精料+玉米秸秆+巨菌草组合。精料+苜蓿干草+巨菌草组合类型中,发酵12 h时,A6P0、A5P1、A4P2组产气量显著大于A3P3、A1P5、A0P6组(P <0.05),表现为小麦秸秆比例越低,巨菌草比例越高,产气量越大。综上可见,精料+玉米秸秆+巨菌草组合中,比例为40:20:40时组合效果最优;精料+小麦秸秆+巨菌草组合中,比例为40:20:40时组合效果最优;精料+苜蓿干草+巨菌草组合中,比例为40:50:10时产生正组合效应更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洪明 王宇 张轶凤 李晗 许宏杨 王向明 刘宇宸 杨晓明 齐智利
通过体外(in vitro)培养法研究了湖北地区不同分级指数(grading index, GI)的粗饲料及粗饲料与精饲料之间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粗饲料之间按照1∶1组合出现了明显的正组合效应。以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ultiple-factors associative effects index, MFAEI)来比较,玉米(Zea mays)青贮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组合效应最明显,为1.40;其次为玉米青贮和啤酒糟组合,MFAEI为1.07;羊草和稻秸组合最低,MFAEI为0.52。此外,不同组合粗料与精料之间也出现了明显的正组合效应。其中以玉米青贮、羊草和精料组合最为明显,MFAEI为0.37;玉米青贮、啤酒糟和精料组合最低,MFAEI为0.24。这说明,在生产实践中,利用GI指数结合组合效应对粗饲料和精饲料合理搭配使用,可充分发挥正组合效应,控制负组合效应,防止饲料浪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大程 卢德勋 侯先志 高民 孙海洲
【目的】研究不同品质粗饲料组成的混合日粮对绵羊瘤胃发酵功能和3种主要纤维分解菌的影响。【方法】以粗饲料分级指数GI为指标对粗饲料品质进行调配,在精粗比为2﹕8条件下配制3种混合日粮,其中含高GI粗饲料日粮组(H组,GI值=2.89)、含中GI粗饲料日粮组(M组,GI值=1.73)和含低GI粗饲料日粮组(L组,GI值=0.65)。利用16SrRNA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测定3种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变化。【结果】三组试验动物瘤胃液pH维持在正常范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H组pH变化更为平缓。随着GI指数的升高,瘤胃液NH3-N浓度呈升高势态,H组显著高于L组(P<0.05),乙酸浓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灵 张昌吉
为研究苜蓿干草(Medicago sativa)、玉米秸秆(Zea mays)、麦秸(Triticum paleas)以及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补充配合精料对肉驴育肥的影响,选取25头2~3周岁、体重在145~150 kg的育肥驴,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为对照组(苜蓿干草)、A组(苜蓿干草+配合精料)、B组(玉米秸秆+配合精料)、C组(麦秸+配合精料)和D组(芦苇+配合精料),试验组每头每天补饲配合精料1 kg,试验期包括7 d预试期和56 d正试期,测定并分析肉驴干物质采食量、养分表观消化率、生长性能及生产效益,由此评价4种粗饲料的作用及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 A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B、C和D组(P 0.05);A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B、C和D组(P 0.05)。2) C组干物质消化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D组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3)对照组可获得最大收益,而D组则呈亏损状态。对照组的收益显著高于A组和B组(P 0.05)。综上所述,苜蓿干草可作为肉驴育肥阶段的单一饲粮,无需补充精料;玉米秸秆可作为育肥驴的基础饲粮,适当补充精料能提高消化率和经济效益;麦秸和芦苇不适宜作为驴育肥阶段的基础饲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敏玲 孙海霞 周道玮
为解决东北农牧交错区夏秋季饲草短缺问题,在玉米乳熟至完熟期间,对玉米植株进行不同组合方式的去叶以收获叶片做粗饲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在某些阶段去叶不降低籽粒产量,并且可获得相当于1~2 hm2草地饲草的生产量。同时,收获的粗饲料的粗蛋白、消化率和代谢能都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粗蛋白含量为5.01%~8.48%,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为53.43%~64.65%,代谢能在6.84~8.51 MJ/kg。在东北农牧交错区,玉米生长后期去叶可以作为收获粗饲料的途径。
关键词:
玉米 去叶 优质粗饲料 籽粒产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余杨 赵辉 何啸宇 祝芙蓉 刘斌 刘庆华
为探究巨菌草饲料的最佳发酵工艺和优势菌群,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接种量、发酵温度、含水量和发酵时间等,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主要因素,以检测指标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氨态氮/总氮、乳酸/乙酸和丁酸的总评归一值(OD)为唯一响应值,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再对饲料菌群进行富集,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饲料中细菌及真菌的组成和功能.结果表明:饲料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8℃、含水量60%、接种量2.6%和发酵时间9 d;传至第4代时,营养品质高且质量较稳定,其中性洗涤纤维含量62.24%、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7.02%、相对饲用价值89.76%、粗蛋白含量10.41%、氨态氮/总氮为2.54%、pH 4.28、乳酸含量9.55%、乳酸/乙酸为0.85、丁酸含量5.40%;经连续富集后饲料中菌群的多样性增强,其菌群结构与原始菌种和发酵基料相关;传代前后的优势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子囊菌门)并无显著差异,而优势细菌属由片球菌属和肠球菌属改变为泛菌属和乳酸杆菌属,优势真菌属由木霉属改变为Blumeria,并增加了Naganishia、Khuskia和Meyerozyma的丰度.综上,基于最佳工艺,菌群传至第4代的巨菌饲料营养品质、菌群结构和丰度较稳定且最佳,表明第4代菌群可作为巨菌草饲料的专用发酵菌群.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任春燕 赵海碧 邴睿 刘婷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饲料来源对湖羊羔羊盲肠内容物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选用7日龄(3.77±0.46)kg湖羊公羔60只,随机将试验湖羊公羔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15只羔羊,饲草来源组饲喂苜蓿干草(Alfalfa hay,AH)和燕麦干草(Oat hay,OH),非饲草来源组饲喂甜菜粕(Beet pulp,BP)和大豆皮(Soybean Hulls,SH)。试验中羔羊自由采食及饮水。70日龄羔羊饲养试验结束,各组随机将6只羔羊屠宰,获得24个盲肠内容物样品以备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24个盲肠内容物样品共获得72482条有效数据与2999个OTU,鉴定获得12个门,54个纲,103个目,174个科和349个属;在Observed species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方面,OH组显著高于AH组(P < 0.05);盲肠以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核心菌门;瘤胃球菌科为优势菌科;OH组毛螺旋菌科显著高于AH和SH组、克里斯滕森菌科显著高于AH组和BP组(P < 0.05);BP组变形菌门显著高于AH、SH和OH组(P < 0.05),BP组毛螺旋菌科极显著高于AH和SH组(P < 0.01);OH 组Anaerostipes菌属显著高于AH组;SH和OH组未鉴定的丹毒丝菌属显著高于AH和BP组。使用Tax4Fun法的预测分析得出湖羔羊盲肠菌群以碳水化合物代谢、脂类、能量和氨基酸代谢为主。相关性分析Muribaculaceae菌科与活体重和日增重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普雷沃氏菌科与活体重和日增重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 < 0.05)。综上所述,开食料不同粗饲料来源由于其纤维素结构不同,对湖羊羔羊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功能作用上具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
粗饲料来源 盲肠微生物 功能 羔羊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晓斌 张双双 林春梅 林占森 林冬梅 林辉 林兴生 林占熺
选取年龄、体重、胎次、泌乳期和泌乳量基本一致的荷斯坦黑白花奶牛15头,随机分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5头.试验1组每头每天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kg菌草杏鲍菇菌糟,代替基础日粮中的甜菜粕1.5 kg,其他日粮组成与对照组相同;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kg菌草杏鲍菇菌糟;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研究菌草杏鲍菇菌糟对奶牛生产性能、牛乳IgG含量、奶牛血清IgG和IgM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后,对照组、试验1组奶牛的产奶量分别较试验前下降8.21%、3.72%,试验2组的产奶量较试验前增加1.21%,表明用菌草杏鲍菇菌糟替代甜菜粕或直接添加可以减缓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的下降趋势;试验...
关键词:
菌草 杏鲍菇菌糟 奶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瑞国 杨慧超 妥强 杨晓斌 高巧仙 石柏灌 辛国省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分别添加10%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茎叶、枸杞(Lycium barbarum)枝条及葡萄(Vitis vinifera)藤条对滩羊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况相近的雄性滩羊60只,随机分为6组,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预饲期11d,正试期59 d。结果表明:1)在生产性能方面,枸杞枝条组平均日采食量最低,为1.30 kg,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对照组与湖南稷子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为290.00和272.88 g,枸杞枝条组平均日增重最低,为227.33 g,对照组与湖南稷子相较于枸杞枝条差异显著(P<0.05)。2)在肉品质方面,柠条组肌肉胆固醇最低,为0.44 mg·g~(-1),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湖南稷子组的肌肉肌苷酸含量最高,为4.12 mg·g~(-1),枸杞枝条组次之,为3.89 mg·g~(-1),显著高于柠条组(P<0.05)。3)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湖南稷子组血清甘油三酯最高,为0.44mmol·L~(-1),显著高于甘草茎叶组及葡萄藤条组(P<0.05),但与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不同粗饲料对滩羊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液中糖脂代谢具有一定影响,且柠条、湖南稷子、甘草茎叶、枸杞枝条及葡萄藤条可以缓解粗饲料来源不足所带来的问题,但在生产应用中也应该考虑部分粗饲料的添加在滩羊生产性能所表现的不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贾存辉 钱文熙 吐尔逊阿依·赛买提 敖维平 古力皮叶木·阿布都克然木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和宿主主要的营养来源,科学有效地评价粗饲料营养和饲喂价值,对于开发饲料资源、合理利用粗饲料和提高其利用效率至关重要。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对动物粗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指数和方法,介绍了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的发展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实际研究中可根据不同的科研需求,选择适合的评定指数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评定指数和评定方法,对粗饲料营养价值的科学评定和合理利用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余杨 雷雅婷 赵辉 刘庆华 刘斌
为了探究添加不同菌群对巨菌草或‘绿洲一号’(未灭菌和灭菌处理)饲料的影响,分析了各种饲料的营养指标.结果表明:添加菌群C的未灭菌巨菌草和‘绿洲一号’两种饲料的感官评价皆为优,可极显著提高未灭菌巨菌草和‘绿洲一号’两种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乳酸/丙酸值,以及未灭菌巨菌草的相对饲用价值;显著降低pH、丁酸含量和NH_3-N/TN值.表明未灭菌菌草更适合作为饲料发酵原料,菌群C发酵菌草饲料的营养品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志鹏 姜娜 刘晗璐 崔学哲 荆祎 杨福合 李光玉
【目的】细菌区系在梅花鹿(Cervus nippon)瘤胃发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有关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的研究鲜有报道。研究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为梅花鹿瘤胃发酵调控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选取4头2岁龄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雄性梅花鹿为研究对象,分别饲喂以柞树叶(OL组,梅花鹿A和B)和玉米秸秆(CS组,梅花鹿C和D)为主要粗饲料的日粮,持续饲喂30 d。通过瘤胃瘘管取瘤胃内固液混合物,提取瘤胃微生物基因组DNA。扩增瘤胃细菌16S rRNA基因V3区以及16S rRNA基因,分别用于DGGE和T-RFLP分析。DGGE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并切取优势条带进行克隆测序,鉴定瘤胃内细菌组成...
关键词:
梅花鹿 细菌区系 普雷沃氏菌 单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兴龙 赵春平 焦锋 昝林森
【目的】研究不同粗饲料对秦川肉牛生长发育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头14月龄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的秦川肉公牛(无阉割),按饲喂的粗饲料种类随机分为苜蓿组(苜蓿+青贮+精料)、桑叶组(桑叶+青贮+精料)、麦草组(麦草+青贮+精料)、对照组(青贮+精料),每组5头,饲喂相应的饲料,于育肥前期(14~15月龄)、中期(16~17月龄)、后期(18~19月龄)分别取样,测定不同粗饲料对秦川肉牛日增重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桑叶组秦川肉牛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苜蓿组秦川肉牛日增重显著高于麦草组和对照组(P0.05);...
关键词:
秦川肉牛 桑叶 苜蓿 麦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