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
- 2023(1207)
- 2022(1024)
- 2021(961)
- 2020(869)
- 2019(1933)
- 2018(1864)
- 2017(2959)
- 2016(2048)
- 2015(2260)
- 2014(2256)
- 2013(2254)
- 2012(2215)
- 2011(2078)
- 2010(1982)
- 2009(1711)
- 2008(1849)
- 2007(1603)
- 2006(1414)
- 2005(1251)
- 学科
- 学(5524)
- 济(3637)
- 经济(3633)
- 物(2608)
- 业(2597)
- 管理(2395)
- 植(2231)
- 植物(2189)
- 方法(1943)
- 企(1755)
- 企业(1755)
- 数学(1611)
- 农(1548)
- 数学方法(1531)
- 虫(1473)
- 水产(1448)
- 和(1441)
- 生态(1436)
- 害(1395)
- 森(1336)
- 森林(1336)
- 林(1259)
- 动物(1244)
- 及其(1235)
- 防(1217)
- 生态学(1216)
- 虫害(1141)
- 防治(1134)
- 理学(1132)
- 治(1126)
- 机构
- 学院(30184)
- 大学(30087)
- 农(16052)
- 研究(15833)
- 科学(15027)
- 农业(12896)
- 业大(11108)
- 所(10959)
- 研究所(10491)
- 中国(9811)
- 室(8614)
- 实验(8443)
- 农业大学(8191)
- 实验室(8131)
- 省(7820)
- 重点(7704)
- 京(7642)
- 业(7207)
- 管理(6416)
- 中心(6214)
- 技术(6204)
- 科学院(5943)
- 院(5918)
- 济(5876)
- 江(5739)
- 经济(5646)
- 林业(5479)
- 理学(5423)
- 理学院(5282)
- 研究院(5148)
共检索到43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卢江杰 吉永胜彦 方伟 汤定钦
利用从GenBank中毛竹GSS序列开发出来的在多个竹种中有高通用性的10多个SSR标记,鉴别部分杂交竹种的杂种真实性。结果表明:3个杂交竹种(Pleioblastus simonii×Phyllostachys violascens,Sasatokugawana×S.borealis和Sinobambusa tootsik×Pl.distichus),在其中的3个SSR位点(PBM014,PBM018和PBM025)上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分别为其父母本条带的组合;进一步对相应的扩增条带测序,结果表明杂种和亲本之间的相对应的序列具有同源性,进而确定杂种的真实性。研究证明利用在竹类植物中有较高通用...
关键词:
杂交竹种 SSR 分子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於朝广 殷云龙 徐建华
In this paper,the authenticity of 4 reciprocal progenies from Taxodium distichum and T.mucronatum was identified by 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arkers.Firstly,48 SRAP primer combinat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polymorphism primers between two parents(T.distichum and T.mucronat...
关键词:
落羽杉属 SRAP-PCR 杂种鉴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建丽 朱正歌 高建伟
杂种优势是广泛存在的遗传学现象,并在多种动植物中得到成功的利用,但对于杂种优势产生的遗传学机理尚未十分清楚。本文对植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行了较为详尽地评述,在综述了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经典理论和假说的基础上,概括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解释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一些新见解。探讨了杂种优势群和分子标记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最后对杂种优势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杂种优势 遗传机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红莲 李火根 胥猛 冯源恒
以不同种源的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和不同组合的杂交鹅掌楸为试验材料,对176对SSR引物进行初筛、复筛,最后筛选出1对物种特异性SSR引物。该引物在鹅掌楸群体中特异性扩增出190bp的产物,在北美鹅掌楸群体中特异性扩增出180bp的产物,在杂交鹅掌楸群体中特异性扩增出180bp和190bp2种产物。该引物对鹅掌楸种间鉴别准确率达1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洪伟 康向阳 张正海 王君 蔡肖
为探讨胡杨与杨属其他派树种远缘杂交的可行性,该研究以小青杨为母本、胡杨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发现胡杨花粉能够在小青杨雌蕊柱头上萌发,并最终获得了6株杂交后代。杂种幼苗的生长势强弱差异明显,其叶片均为披针形,与父本胡杨幼苗以及萌条的叶形相似;在SSR标记初步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相应的统计分析,证明父本与母本对子代遗传物质的贡献是等同的,杂交后代是胡杨与小青杨杂交的真杂种。
关键词:
胡杨 小青杨 远缘杂交 杂种鉴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辉 KHERA Pawan 李双铃 任艳 袁美 庄伟建 VARSHNEY Rajeev K 郭宝珠 谢联辉
以24份花生材料为亲本,配制22个杂交组合,并利用40对SSR引物对24份亲本材料进行多态性筛选,运用多态性引物鉴定92个F1代杂种的真伪.结果表明,不同组合亲本间多态性差异较大,差异最大的两亲本(GT-C20-D和Tamrun OL07)的多态性引物比例为65%.SSR标记法鉴定出49个单株为真杂种;而田间表型鉴定出62个单株为真杂种,与标记鉴定结果差异较大.本研究证实利用分子标记鉴定真假杂种非常必要,且准确可行.同时,本试验证明40对SSR引物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可直接用于花生遗传多样性、杂种鉴定以及遗传图谱构建等的研究.
关键词:
花生 SSR 杂种鉴定 分子标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骏驰 郭印山 刘镇东 李坤 杨晓旭 石广丽 牛早柱 李成祥 郭修武
葡萄是遗传上高度杂合的木本果树,获得真实性杂种是有效开展杂交育种及其他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以玫瑰香×红地球杂交组合后代株系为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单株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筛选出在双亲间有特异位点的SSR引物,对210株杂交后代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10株杂交后代中有183个单株具有父本和母本的特异性条带,并结合田间形态学分析,确定为真实性杂种。SSR分子标记能够简单、高效的对葡萄杂交后代进行真实性鉴定。
关键词:
葡萄 杂交育种 SSR分子标记 杂种鉴定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齐明
为了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远交杂种的真实性进行鉴定,进行预备试验,从100条UBC primer Set#9(800~900)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引物。对杉木×侧柏远交组合A4(1419)×B1所得杂交后代中选择的4株超级苗等材料,提取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按母本、远交子代和父本顺序,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实验。结果发现,4株超级苗在7条引物中,共找到16条父系特征谱带,在另外2条引物中检测到父母的共同谱带。由此可以肯定,杂交所得超级苗是杉木与侧柏远缘杂交产生的杂种。杉木与侧柏远缘杂交是可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成 陈瑞丹 曲春苗 吕晓倩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以‘淡丰后’(或‘丰后’)为母本,分别与其他梅花品种及近缘种杂交的F1代及其亲本进行杂种鉴定。用47对从梅花近缘种(包括桃、李、杏、酸樱桃、甜樱桃)中已开发出的SSR引物和3对梅花EST-SSR引物对亲本进行SSR-PCR扩增,其中8对引物(aprigms18、BPPCT001、BPPCT002、BPPCT004、BPPCT034、UDP96005、UDP98409、PES16)对23个父本中的21个有稳定、特异扩增(相对于母本),包括12个梅花品种和9个近缘种,有效扩增率为91.3%。再用以上8对引物对10个杂交组合进行扩增,有6对引物(BPPCT001、BPPCT0...
关键词:
梅花 SSR 筛选 杂种鉴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春丽 郭文武 邓秀新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近年发展较快,已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育种实践。在植物体细胞杂种遗传鉴定方面,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也日益显示出其优势,可用于倍性变异的来源检测,非对称杂种的非对称程度确认,融合双亲的基因组互作、染色体行为分析,以及融合双亲染色体在体细胞杂种有性过程中的传递等。还探讨了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在柑桔远缘体细胞杂种遗传鉴定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池梦薇 陈新艳 陈世品 连巧霞 庄莉彬
在对福建省野生植物进行调查过程中,陆续发现黄岩凤仙花Impatiens huangyanensis X.F. Jin et B.Y. Ding、薄叶景天Sedum leptophyllum Frod.和华东木蓝Indigofera fortunei Craib. 3种被子植物尚未在福建省内有记录报道.现予以报道,并提供相应照片及描述.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标本馆.
关键词:
福建省 被子植物 新记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德欣 王明群 龙岳林 陈琼琳 徐斌 周晨 熊兴耀
为科学指导植物造景中彩叶植物的配置,运用美国LI-COR公司制造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红檵木、金叶女贞、紫叶李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分别为39.07,249.66,143.94μmol/(m2.s);光饱和点分别约1 400,1 200,1 800μmol/(m2.s);CO2补偿点分别为20.11,76.48,118.24μmol/mol;CO2饱和点分别约800,600,1 000μmol/mol,说明红檵木对光的适应性很强,是一种较耐荫的强光性植物,而金叶女贞和紫叶李则是强光性植物.
关键词:
红檵木 金叶女贞 紫叶李 光合特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辛雷 陈发棣 崔娜欣
利用RAPD技术、细胞学及形态学手段对菊属种间杂种进行鉴定。RAPD标记结果表明: 杂种表现出父本特异带或双亲均不具备的新谱带。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 杂种染色体数目为亲本平均值。形态学性状观察、统计表明: 大多数杂种性状介于双亲之间, 但部分性状则较为明显地相似于多倍体; 部分杂种表现父本特异性状, 或出现双亲所不具备的新性状; 二倍体野生种与栽培菊花杂种形态分离广泛, 说明多倍体栽培菊花具复杂的遗传背景。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晶 李娜 丁品 付麟雲 王涛 杜文静 张建军 武建荣 刘锦霞
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箭叶橐吾(L. sagitta)和藏橐吾(L. rumicifolia)均为青藏高原东缘退化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典型毒杂草。本研究从“变害为利”的角度出发,通过测定和对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e)幼虫的生物活性、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丝生长的影响,探索其生物农药潜力开发价值。研究结果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提取物对受试害虫均有较强的胃毒、触杀和拒食作用,表现为藏橐吾>黄帚橐吾>箭叶橐吾。藏橐吾提取物浓度较低时(5 mg·mL~(-1)),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就分别在70%和50%以上;黄帚橐吾提取物浓度在10 mg·mL~(-1)以上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才能达到70%和50%;而箭叶槖吾提取物在20 mg·mL~(-1)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仍都不超过50%。此外,浓度高于2.5 mg·mL~(-1)时,粘虫幼虫对3种槖吾属植物提取物的拒食率均大于60%。同时,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藏橐吾和黄帚橐吾提取物的毒力相对较强,LC50分别为1.067和1.851 mg·mL~(-1),而箭叶槖吾提取物的毒力LC50为27.957 mg·mL~(-1)。与对照相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都呈现出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 <0.01)。综上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都具有较好的生物农药开发潜力,本研究为草原毒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丽枝 杨涌 郭江辉 刘静 王萌 王旋 王东升 于立洋 张海娥
【目的】旨在鉴定3种栗属植物NAC基因家族,同时分析其密码子偏好性,为进一步探究栗属植物NAC基因家族功能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3种栗属植物的染色体位置、系统进化关系、蛋白基序、所受选择压力、密码子偏好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到333个栗属植物NAC基因家族成员,其不均等分布在各个染色体上;进化树分析显示其分为5个小组;蛋白基序分析显示5个小组都包含保守的Motif 1~Motif 7;共线性分析显示其在基因组内与组间包含极强的共线性关系且多数共线性基因对都在经历纯化选择压力;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显示其密码子偏好性较弱;中性绘图分析与ENC-plot绘图分析显示其密码子偏好性受自然选择压力更大;最优密码子分析显示3种栗属植物的NAC基因家族共同包含11个最优密码子,例如CAU、UAA、GUU等;与模式植物比较密码子使用频率发现拟南芥、烟草、番茄均为3种栗属植物合适的外源受体。【结论】本研究全面了解栗属植物NAC基因家族成员的进化关系、选择压力、密码子偏好性等,为今后期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提高栗属植物NAC基因表达效率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