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1)
2023(10482)
2022(9344)
2021(8907)
2020(7475)
2019(17419)
2018(17464)
2017(33521)
2016(18585)
2015(20947)
2014(21003)
2013(20752)
2012(18967)
2011(17310)
2010(17191)
2009(15643)
2008(15417)
2007(13285)
2006(11669)
2005(10064)
作者
(55754)
(46025)
(46009)
(43664)
(29696)
(22203)
(20726)
(18255)
(17740)
(16506)
(16038)
(15700)
(14816)
(14586)
(14269)
(14232)
(13842)
(13606)
(13254)
(13116)
(11686)
(11387)
(11157)
(10564)
(10418)
(10273)
(10248)
(10183)
(9428)
(9240)
学科
(71549)
经济(71471)
管理(53269)
(49157)
(41931)
企业(41931)
方法(35003)
数学(29549)
数学方法(29142)
(19873)
(18845)
中国(17067)
(16484)
业经(16471)
地方(14881)
环境(14858)
(13644)
理论(13621)
农业(12664)
(12656)
贸易(12652)
(12257)
(11849)
(11532)
技术(11337)
(10555)
财务(10495)
财务管理(10477)
教育(10014)
企业财务(9926)
机构
大学(269112)
学院(266111)
管理(106919)
(97943)
经济(95654)
理学(93542)
理学院(92449)
管理学(90643)
研究(90203)
管理学院(90193)
中国(63522)
科学(60955)
(58150)
(46632)
(46387)
业大(43939)
研究所(43336)
(43233)
中心(39367)
(38026)
北京(36651)
(36621)
农业(36509)
师范(36263)
财经(35682)
(33069)
(32443)
(31112)
师范大学(29589)
技术(28511)
基金
项目(190522)
科学(148479)
基金(137310)
研究(135800)
(121368)
国家(120408)
科学基金(102280)
社会(82584)
社会科(78095)
社会科学(78071)
(74750)
基金项目(74082)
自然(69313)
自然科(67624)
自然科学(67605)
自然科学基金(66369)
(63636)
教育(61693)
资助(56747)
编号(54963)
成果(44631)
重点(42716)
(41084)
(40010)
(39127)
课题(37969)
科研(36923)
创新(36476)
计划(35788)
大学(34686)
期刊
(105134)
经济(105134)
研究(73893)
学报(48305)
中国(45000)
科学(43702)
(41420)
管理(37605)
大学(35440)
学学(33463)
(30183)
农业(29376)
教育(29178)
技术(21731)
(17563)
金融(17563)
业经(17504)
财经(16245)
经济研究(15554)
图书(15236)
(14931)
科技(14333)
问题(13819)
(13673)
理论(13494)
(13415)
资源(13326)
林业(13044)
业大(13017)
实践(12634)
共检索到371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琼瑶  舒金平  张爱良  徐天森  王浩杰  
竹笋夜蛾是竹林笋期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应用昆虫种群生物学理论对早园竹、红竹和淡竹笋上3种夜蛾种群动态及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淡竹笋夜蛾和笋秀夜蛾在种群数量上明显占优,前者发生高峰期集中于4月底至5月初,约7 d,后者集中于5月中旬,约10 d,二者在发生时间上相互分离;竹笋禾夜蛾发生数量少,危害相对较轻。淡竹笋夜蛾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在3种夜蛾中最小,竹笋禾夜蛾和淡竹笋夜蛾的生态位相似比例较高(>0.7),种间竞争系数高达0.907 3,说明二者在利用时间资源上发生重叠,二者存在明显资源竞争,最终导致淡竹笋夜蛾种群密度和数量比例显著高于竹笋禾夜蛾。竹笋禾夜蛾的生态位宽度和笋秀夜蛾接近。3种竹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师光禄  席银宝  王海香  李镇宇  夏乃斌  
对太谷地区枣园生态系统中主要害虫、天敌的时间、空间生态位及不同营养层物种间竞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在利用相同资源的物种中 ,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生态位重叠和种间竞争现象。枣园间作物(或杂草的有无 )和用药与否对时间生态位的宽度有明显的影响 ,但对生态位重叠与种间竞争的大小以及空间生态位的宽度没有影响 ;明确了害虫与天敌在时间与空间序列上的分布变化规律 ,为枣树害虫的综合生态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毓银  梁光红  梁鸿燊  蔡晓明  
The silvicultur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easures were employed respectively to control the larva of Kumasia kumaso (Sugi) of Acidosasa edulis. :The silvicultural measures mainly included weeding & deeply burying, weeding combined with burning , weeding & deeply burying combined with DDVP.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焕华  邵识烦  陈拓  童国建  赖友明  刘清浪  
对茶秆竹竹笋夜蛾的综合防治,在虫口密度较高时,应以化学防治为主,重点保护好第一批笋;在劈青的前提下,使用复配的25%笋虫灵1号、18%笋虫灵2号乳剂地面喷药,每次用药量为1 5L·hm-2,兑水75L喷洒,若在出笋初期和盛期各喷药1次,防治效果达80 0%以上;若喷药1次,应在出笋初期,防治效果亦可达64 8%;林间使用垦土、施肥等营林措施,还能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在虫口密度明显下降后,应以营林措施、物理措施持续控制,从而达到控制茶秆竹竹笋夜蛾危害,改造低产林,培育丰产林的目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承旭  刘福  孔祥波  张苏芳  张真  
【目的】研究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梢转干期在寄主云南松树冠和树干中的分布规律及三者之间的竞争互存关系,为其种群监测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根据生态位理论,从时间和空间资源利用上分析云南省大理市祥云县云南松梢转干期树冠和树干中3种切梢小蠹的种群分布和生态位关系。【结果】树冠中横坑切梢小蠹雌、雄高峰期均晚于云南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无明显高峰期;横坑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树冠下层,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树冠上层;云南切梢小蠹入侵初期可分布于整个树干,随着横坑切梢小蠹由树干基部向上部入侵过程而逐步向中上部分布;横坑切梢小蠹虫口密度在树干不同高度差异显著,而云南切梢小蠹虫口密度则在蛀干后期差异显著;3种切梢小蠹种间在时间和空间资源利用上存在差异,且性别间也存在差异;横坑切梢小蠹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大于云南切梢小蠹,但在空间资源利用上弱于云南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在时间资源利用上生态位分离;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在1月对空间资源的利用最大。【结论】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通过对时空资源的分配和弥补达到种群共存和同源竞争,短毛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在时间资源利用上生态位分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宝文  李玫  郑松发  陈玉军  郑馨仁  
根据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区调查数据,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研究外来种无瓣海桑(1985年引进)林内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无瓣海桑种内竞争强度随径阶的增大而增强,但胸径大于20cm后增强速度明显减缓。种间竞争强度排列顺序为:无瓣海桑>海桑>白骨壤>秋茄>红海榄>桐花树。乔木上层种间竞争强度与单株胸径的大小严格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同时对无瓣海桑是否造成生态入侵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目前不会造成生态入侵,但它对今后的生态影响仍需加强监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琴  莫有迪  张亚波  舒金平  王浩杰  吴鸿  
【目的】基于mtDNA CO Ⅰ基因探究竹笋夜蛾的亲缘关系,以确定其分类地位,为系统进化轨迹提供分子理论基础。【方法】以分布于浙江杭州周边竹子产区的4种竹笋夜蛾为研究对象,使用通用引物分别克隆4种竹笋夜蛾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 CO Ⅰ)基因5'端709 bp片段序列,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4种竹笋夜蛾亲缘关系。【结果】1)4种竹笋夜蛾遗传距离较小;2)与比对昆虫相比,4种竹笋夜蛾同属一个进化群,分支支持率达到100%。【结论】4种竹笋夜蛾亲缘关系接近,除萨夜蛾外,建议将其他3种竹笋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鹏  
在生态学理论中,谈到生物的种间竞争时会引入“寄生”与“共生”两个概念。从种间竞争的角度看城市的成长也可以分为“寄生”和“共生”两种模式,“寄生”和“共生”现象在城市群中对不同类型和不同能级的城市都有借鉴意义,从“寄生”到“共生”再到超越是城市成长中的必然过程,是城市成长的必然的理性选择,也是城市自然“进化”的结果。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骆文建  韦新良  汤孟平  张志华  王敬  冯雪  
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利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模型,对浙江省临安市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的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保护区内145株枫香对象木以及614株竞争木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枫香的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少;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枫香>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山合欢Albizzia macrophyll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白栎Quercus fabri>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短尾柯L...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金玲  高志民  马乃训  李雪平  袁娜  吴柳青  
对不同产地的优良经济竹种红竹笋进行营养成分及其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可溶性总糖、粗脂肪等有机营养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31.75%、5.11%、4.44%;氨基酸含量为327.81 mg.g-1,其中必需氨基酸占35.95%;矿质元素氮、磷、钾、铁、锌、钙、镁、铜、硒的平均含量分别是5079.31、6037.40、45169.40、70.68、78.60、168.56、1443.76、17.32、0.88 mg.kg-1。分布区不同产地间粗蛋白、可溶性总糖、粗脂肪等有机营养成分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方差均大于环境方差,且以粗蛋白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小,广义遗传力分别达88.69%、6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金玲  熊登高  胡炳堂  金光  钟志淇  黄良江  马乃训  
对特产我国的珍稀保护竹种筇竹笋的笋体特征、营养成分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筇竹鲜笋平均笋壳占45.48%,笋肉占54.52%,笋肉含水率为90.80%,笋肉干物质分别占笋肉鲜质量和总鲜质量的9.20%、4.99%;干样平均含蛋白质348.3 mg.g-1,氨基酸总量349.93 mg.g-1,粗脂肪115 mg.g-1,可溶性总糖29.8 mg.g-1,P68.2mg.g-1,Fe 0.07 mg.g-1,Ca 0.54 mg.g-1,Mg 1.63 mg.g-1,Zn 134.80 mg.kg-1,Se 0.50 mg.kg-1。不同种源的筇竹笋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不同,并随着海拔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申瀚文  鄢前飞  曾思齐  肖柏松  毛甲升  黄炎俊  
基于炎陵县青石冈国有林场的6块木荷次生林标准地调查数据,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邻体最佳竞争范围,利用Hegyi简单竞争指数定量分析木荷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结果表明:在木荷群落中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距离为5 m,种内竞争较种间竞争剧烈,随着对象木胸径的不断增大,因为自然演替中的自疏作用产生密度调节,加大了植株间距,竞争强度也随之降低。青冈、马尾松林木数量较多,在群落中占据一定优势,对木荷产生较大竞争压力。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并由模型预测可知,木荷胸径大于18 cm时,竞争强度变化很小且维持在较低水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思齐  龙时胜  肖化顺  刘发林  胡满  
研究南方地区青冈栎次生林种群的种內与种间竞争关系,可为青冈栎次生林的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逐步扩大范围法确定适用于青冈栎次生林的竞争样圆半径,运用Hegyi竞争指数模型,定量分析青冈栎次生林种群竞争关系。适用于青冈栎次生林种群竞争关系分析的竞争样圆半径为7 m,青冈栎次生林种间竞争(竞争指数为76.776)大于种內竞争(竞争指数为52.333),种间竞争木对青冈栎林木的竞争强度顺序为:甜槠>杉木>鹿角杜鹃>拟赤杨>枫香>小叶栎>橄榄>马尾松>苦槠>杨梅。青冈栎林木胸径与林分竞争强度服从幂函数关系(y=640.11D-1.904)。青冈栎单木胸径达到25 cm之前应采取必要的人工抚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国华  汪国华  陈顺发  田锡文  邹家池  
毛竹林改制后竹笋禾夜蛾的危害及防治对策郑国华,汪国华,陈顺发,田锡文,邹家池关键词毛竹林,竹笋禾夜蛾,防治对策浙江省龙游县有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MazelexH.deLehaie)1.6万hm2,70%为大小年出笋的低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梅  陈绍志  
【目的】通过对不同龄组的落叶松人工林种内和种间竞争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不同龄组的林木生长动态变化,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6块样地的落叶松对象木和竞争木进行调查,利用Hegyi简单竞争模型对不同龄组的落叶松人工林种内和种间竞争进行研究;采用对数函数、二项式、幂函数、指数函数、Logistic共5种模型对总竞争指数与落叶松对象木胸径间的关系进行回归拟合。【结果】(1)样地a、b、c、d、e、f的种内竞争指数占总竞争指数的比例分别为86.40%、92.81%、61.97%、77.18%、81.42%和93.70%,种内竞争为林木之间竞争的主要形式。(2)各树种在每个样地中的分布情况不尽相同,种间竞争指数存在较大差异,没有一定的规律性。(3)中龄林和近熟林样地落叶松对象木胸径与竞争指数的关系服从幂函数,成熟林落叶松对象木胸径与竞争指数的关系服从指数函数,竞争强度随对象木的胸径增大而减小。中龄林对象木的胸径在达到20 cm时,竞争指数下降较为平稳,此时对象木受到的竞争较少;近熟林胸径为25 cm、成熟林胸径为30 cm时,对象木受到的竞争较小。【结论】落叶松人工林的竞争主要来源于种内竞争,竞争指数随着胸径的增大而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