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6)
2023(8420)
2022(7113)
2021(6447)
2020(5372)
2019(11702)
2018(11249)
2017(21531)
2016(11901)
2015(12576)
2014(12164)
2013(11911)
2012(10977)
2011(9847)
2010(9495)
2009(8590)
2008(8452)
2007(7324)
2006(6156)
2005(5495)
作者
(38930)
(32715)
(32602)
(30591)
(20828)
(16166)
(14461)
(12744)
(12330)
(11454)
(11403)
(10825)
(10746)
(10496)
(10272)
(10234)
(9886)
(9701)
(9477)
(9397)
(8561)
(8066)
(7831)
(7377)
(7374)
(7327)
(7146)
(7035)
(6700)
(6658)
学科
(42084)
经济(42035)
管理(34662)
(32443)
(25554)
企业(25554)
方法(21348)
数学(18998)
数学方法(18770)
(13696)
(12518)
(12395)
环境(11804)
中国(9917)
(9458)
贸易(9458)
(9246)
业经(8994)
(8486)
农业(8307)
(8298)
财务(8291)
财务管理(8276)
企业财务(7992)
技术(7884)
(7671)
地方(6707)
(6677)
银行(6626)
(6435)
机构
大学(170224)
学院(169181)
(65773)
经济(64583)
研究(63130)
管理(61402)
理学(54819)
理学院(54137)
管理学(52958)
管理学院(52688)
(46319)
科学(45487)
中国(44644)
农业(37326)
业大(36698)
(35625)
(35212)
研究所(33138)
(28172)
中心(27716)
农业大学(24627)
(24575)
财经(23627)
(23132)
(21777)
(21766)
北京(21327)
(20823)
经济学(20484)
科学院(20435)
基金
项目(128857)
科学(99514)
基金(95613)
(90322)
国家(89640)
研究(80061)
科学基金(73914)
自然(52654)
社会(52162)
自然科(51455)
自然科学(51427)
基金项目(51254)
自然科学基金(50568)
(50388)
社会科(49621)
社会科学(49605)
(43553)
资助(38659)
教育(35236)
重点(29970)
计划(28673)
编号(27528)
(27484)
(26862)
(26793)
科研(26672)
科技(26287)
创新(25349)
(25072)
国家社会(22881)
期刊
(61918)
经济(61918)
学报(44472)
(40457)
研究(40098)
科学(35753)
大学(31305)
学学(30615)
中国(29381)
农业(27596)
(21355)
管理(19772)
(14951)
业大(13728)
(12015)
金融(12015)
财经(11477)
农业大学(11474)
(11416)
经济研究(11174)
业经(10713)
林业(10506)
技术(10231)
科技(10021)
(9778)
教育(9416)
问题(8744)
资源(8254)
中国农业(7904)
自然(7549)
共检索到229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立坤  赵振良  王玉梅  肖国华  高晓田  刘丽杰  
实验采用纯培养的方法,以种群自然增长率为主要指标,并依据公式lnNt=lnN0+rt计算,就温度、盐度和酸碱度主要环境因子对牙鲆致病性贪食迈阿密虫种群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其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盐度为5~40,pH值为3.94~9.5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崔龙波  周雪莹  程敬伟  李永胜  马家好  
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L.)纤毛虫病的病理变化。发现在患病鱼皮肤及鳍表皮下结缔组织及溃烂处、肛门周围组织、肌纤维间、鳃丝内、脑、脊髓、眼球壁及眼球腔内、肝脏、胰腺腺管间、肾脏、脾脏被膜、胃壁、肠壁血管、膀胱壁、性腺周围及性腺内、内脏各器官间结缔组织,以及血液、脑脊液、腹水、胃液及肠液等体液内均存在纤毛虫。主要病理变化出现在有大量纤毛虫寄生的部位,特别是皮肤、鳍、肛门周围、鳃、脑、脊髓、眼球、肝脏、胃壁等处,最终症状为组织淤血、出血,细胞坏死、崩解,大量淋巴细胞增生。但当上述组织中纤毛虫数量较少时,其病理变化并不明显。本研究表明,纤毛虫入侵大菱鲆没有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先奇  杨艳丽  廖金铃  冯志新  
在相同的接种水平下,以烟草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为供试寄主,用SAS软件,对坏死百分率、相对根结指数、相对卵块指数、株高、根长、地上部分重等6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不同或相似生态条件下,4种常见根结线虫中34个群体的致病性。结果表明,4种常见根结线虫的34个群体,无论对抗性寄主K326,还是感病寄主红花大金元,其致病性都能基本按种(species)划分,种间致病性存在差异;在抗性寄主上,不同来源的同种或同一小种,其致病性表现基本一致,能聚为同一相似组;在感病寄主上,除北方根结线虫外,其它3种根结线虫的致病性相近,这种归类不够明显。常见根结线虫的致病性受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寄主类型等的影响较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志刚  张立钦  赵仁友  
浙江省丽水地区是马尾松毛虫白僵病自然常发区。近几年来采集并分离到球孢白僵菌9 个野生菌株。测定它们在PDA 平板上的营养生长和产孢量, 以及菌株对马尾松毛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 B2 , B4 和B14 等3 个菌株致病力最强, 营养生长最快, 产孢量较高, 达3 亿个·cm - 2 , 在今后生产上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最具应用潜力; 次之是B7 , B10 , B11 和B12 等4 个菌株; 而B6 和B13 菌株的各个性状较差,几无潜力。同时也说明自然界中存在遗传多样性的自然菌株。表5 参6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国平   熊怡  
南极磷虾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且在南极食物网中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为南极绝大多数动物重要的摄食对象,因此,了解影响磷虾丰度和繁殖的因素至关重要,其中寄生于磷虾体内的寄生虫往往被忽略。为充分了解南极磷虾寄生虫的类型、寄生形式及其对磷虾的潜在影响等,对南极磷虾中间寄生虫(法式海腰鞭毛虫Thalassomyces fagei)、体外寄生虫(吸管属纤毛虫Ephelota sp.)以及体内寄生虫(吸虫Trematode)的生命周期、寄生部位、感染特点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寄生虫往往需要适应磷虾频繁的蜕壳周期,高龄磷虾因蜕壳周期较长而致体外寄生虫附着和感染程度更高;中间寄生虫感染广泛且对磷虾具有多重危害,但其感染机制尚不明确;多主寄生的体内寄生虫对磷虾的危害较小,而单主寄生的簇虫和假丘类纤毛虫对磷虾危害性较大,其中吸虫的具体生命周期以及感染机制尚属未知。将来研究中,建议重点开展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感染机制、完整生命周期、寄生虫与磷虾体内细菌群落的关系以及磷虾性成熟度及年龄与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工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雪  吴强  栾青杉  张武昌  徐剑虹  肖天  
根据2011年5-11月及2012年3-4月在莱州湾进行的每月1次共9个航次的调查资料,通过解剖镜下镜检浮游生物网拖网样品,分析莱州湾3-11月大型砂壳纤毛虫丰度的水平分布。结果显示,砂壳纤毛虫总丰度的水平分布在不同时间呈现不同的特点:3–5月砂壳纤毛虫总丰度在湾底较高,向湾口递减;6-11月砂壳纤毛虫总丰度在湾中及湾口较高,湾底近岸海区较低。各月砂壳纤毛虫丰度较大的区域温度、盐度比较相似,表明砂壳纤毛虫可能有一定的适温性和适盐性。其中,6月砂壳纤毛虫丰度的分布与同期调查的鱼卵和仔稚鱼的分布较一致,表明砂壳纤毛虫可能是仔稚鱼的开口饵料,对鱼类仔稚鱼的成活和发育有帮助。3-11月砂壳纤毛虫种丰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姚嘉赟  沈锦玉  杨国梁  王军毅  尹文林  徐洋  
利用系统溶剂极性法提取重楼,制备粗提物,以寄生罗氏沼虾上的纤毛虫(聚缩虫和靴纤虫)为指示寄生虫,进行杀灭罗氏沼虾寄生纤毛虫的药效活性追踪试验,初步确定重楼杀灭纤毛虫的活性部位,并对活性部位进行安全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极性的重楼提取物对纤毛虫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其中重楼甲醇提取物对纤毛虫的杀灭作用最强,其浓度为45mg/L时,对纤毛虫杀灭率为100%,确定其含有杀灭纤毛虫的活性成分。活性部位对罗氏沼虾仔虾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甲醇提取液对仔虾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为272mg/L,其安全浓度为111.5mg/L,表明重楼是一种比较安全、杀虫效果良好的水产用中草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龙现  宁长申  唐锐茂  许兆孟  赵金凤  高葆真  
2日龄丝毛乌骨鸡经口接种贝氏隐孢子虫卵囊2×10~6个·只~(-1),潜隐期4 d,排卵囊开放期18 d,排卵囊高峰期为感染后(PID)7~14 d。呼吸道症状出现于 PID10,死亡率为13.3%(2/1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气管纤毛脱落,寄生有各阶段发育虫体及杆形细菌和渗出的红细胞;法氏囊也寄生有大量虫体,粘膜上皮细胞肥大,微绒毛脱落,PID20在法氏囊粘膜表面见有许多虫体逸出后留下的带虫空泡。试验证明丝毛乌骨鸡为贝氏隐孢子虫的新宿主.使用扫描电镜系统观察了隐孢子虫感染引起的组织形态学病理变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莹  周锋  房恩军  郭彪  张博伦  张武昌  
2015年春季(5月)、夏季(7月)和秋季(9月)在渤海湾近岸海域进行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调查。浮游纤毛虫丰度、生物量及种类组成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夏和秋季纤毛虫的平均丰度分别为(1016±868)、(2011±1327)和(2456±1776)ind./L,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91±2.53)、(5.78±4.45)和(3.11±2.40)μg?C/L。3个季节砂壳纤毛虫占纤毛虫丰度的比例平均为(26.7±23.3)%,夏季最高,为(43.4±25.1)%,秋季最低,为(12.3±8.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建国  冯亚明  王洲  顾海龙  陆宏达  王权  
调查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容易感染的固着类纤毛虫种类,并挑选寄生虫种类较单一的寄生部位分割成若干小块,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硫酸锌溶液,观察硫酸锌对固着类纤毛虫的药效。结果显示:容易感染克氏原螯虾的种类主要有钟虫、聚缩虫、累枝虫及莲蓬虫。硫酸锌对这几种虫体的24 h和48 h的lc_(50)分别为5.63和2.18 mg/l、5.01和2.44 mg/l、6.28和2.93 mg/l、3.23和1.72 mg/l,对硫酸锌敏感度莲蓬虫>钟虫>聚缩虫>累枝虫。结果表明硫酸锌对克氏原螯虾常见固着类纤毛虫病有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方惠兰  童普元  胡海军  
1986—1990年的研究得知:松毛虫赤眼蜂TridogrammadendrolimiMatsumura在浙江于3月下旬开始活动,10月上旬至11月陆续以蛹在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latipennisWalker等虫卵中越冬在林中常年都可见到该蜂的活动,其种群数量出现的高峰期与松毛虫卵期相一致。林中昆虫卵的多少、蜜源植物的有无、温度的高低,是影响松毛虫赤眼蜂林间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宇  赵湘媛  宋莹莹  孙梦茹  夏艳辉  袁虹霞  李洪连  王珂  
为了明确咖啡短体线虫对番茄植株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利用温室盆栽接种和贝尔曼漏斗分离接种植株根际线虫的研究方法,测定了供试咖啡短体线虫5个不同地理种群对番茄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以及不同种群之间的致病力差异。结果表明:1)接种75d后供试咖啡短体线虫5个不同种群均能侵染番茄根系,并且在番茄根际的繁殖率(Rf)>1,番茄是供试咖啡短体线虫5个不同种群的适合寄主;2)接种的番茄植株普遍长势弱,叶片黄化,根系减少,根部出现褐色病斑甚至坏死腐烂,线虫危害症状明显;3)接种番茄植株的株高、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等生长参数显著<未接虫的对照组(CK),供试咖啡短体线虫5个不同种群对番茄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4)寄主或地理来源不同的咖啡短体线虫不同种群之间的致病力存在差异,来自河南玉米的HN-K1种群的致病力最强,来自安徽小麦的AH-015A2种群的致病力最弱。综上所述,供试咖啡短体线虫5个不同种群对番茄均具有寄生性和致病性,但不同种群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番茄根腐线虫病害的识别与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丹  谢辉  裴艳艳  徐春玲  韩玉春  黄春晓  李云  
【目的】为了明确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观赏植物种群对香蕉(Musaspp.)的致病性。【方法】通过室内盆栽接种测试的方法,研究侵入中国的6个香蕉穿孔线虫观赏植物种群对大蕉、粉蕉、皇帝蕉和巴西蕉的幼苗的致病性。【结果】供试的6个香蕉穿孔线虫观赏植物种群都能明显侵染大蕉、粉蕉和皇帝蕉,并显著抑制大蕉、粉蕉和皇帝蕉的生长;只有2个种群对巴西蕉表现为弱致病,对其生长有一定的抑制。【结论】侵入中国的6个香蕉穿孔线虫观赏植物种群普遍对大蕉、粉蕉和皇帝蕉有明显的致病性,少数种群对巴西蕉有一定的致病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玉春  黄春晓  秦丹  谢辉  
在温室采用盆栽接种的方法,测定了10个香蕉穿孔线虫观赏植物种群对生姜和甘蔗的致病性。结果表明:香蕉穿孔线虫寄生生姜和甘蔗后,造成植株根部变色坏死、腐烂,生长受到抑制;香蕉穿孔线虫在生姜和甘蔗根际的繁殖率Rf均大于1;生姜和甘蔗是香蕉穿孔线虫的适合寄主,供试的香蕉穿孔线虫种群均能侵染生姜和甘蔗,但不同寄主和地理来源的香蕉穿孔线虫种群对生姜和甘蔗的致病性有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治宇  张克云  林茂松  罗宏伟  徐福元  
测定了中国、日本、加拿大的松材线虫 (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 群体对 3~ 4年生黑松的致病性 ,发现它们的致病力有明显分化。松材线虫不同群体致黑松的死亡率为 0~ 87 5 % ,RHS系数为 0~ 110不等。中国松材线虫群体致病力高于日本和加拿大群体 ,其中以中国的BxCN1、BxCN3、BxCSC和BxCZD 4个群体致病力最强 ,致枯率均为 87 5 % ,RHS系数均大于 90。在致枯率为 87 5 %的 6个群体中 ,南京的群体BxCN3平均死亡天数最短 (38d)。在全部测试群体中 ,Bx CZD的死亡历期最短 (14d)。试验发现接种松材线虫的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