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9)
- 2023(3402)
- 2022(2869)
- 2021(2365)
- 2020(1842)
- 2019(4074)
- 2018(4109)
- 2017(7369)
- 2016(4389)
- 2015(4787)
- 2014(4775)
- 2013(4753)
- 2012(4654)
- 2011(4391)
- 2010(4173)
- 2009(3346)
- 2008(3165)
- 2007(2793)
- 2006(2559)
- 2005(2291)
- 学科
- 环境(16075)
- 管理(15210)
- 济(14486)
- 经济(14477)
- 学(10786)
- 业(8110)
- 划(7479)
- 资源(6737)
- 规划(6638)
- 环境规划(6530)
- 企(6219)
- 企业(6219)
- 生态(5969)
- 方法(5461)
- 和(5010)
- 数学(4488)
- 数学方法(4398)
- 农(4357)
- 经济学(4024)
- 土地(3898)
- 发(3413)
- 域(3252)
- 区域(3251)
- 区域环境(3107)
- 物(3012)
- 地方(3000)
- 农业(2913)
- 部门(2813)
- 门环(2804)
- 财(2766)
- 机构
- 学院(65475)
- 大学(64864)
- 研究(27796)
- 科学(23302)
- 农(22374)
- 管理(20968)
- 济(20452)
- 经济(19977)
- 中国(18935)
- 理学(18027)
- 业大(17899)
- 农业(17822)
- 理学院(17756)
- 管理学(17211)
- 管理学院(17137)
- 所(16609)
- 研究所(15832)
- 京(15059)
- 农业大学(11995)
- 中心(11815)
- 室(11620)
- 实验(11218)
- 省(11015)
- 院(10830)
- 实验室(10768)
- 江(10498)
- 重点(10194)
- 科学院(9947)
- 北京(9361)
- 环境(9219)
- 基金
- 项目(52750)
- 科学(39348)
- 基金(37715)
- 家(37286)
- 国家(37095)
- 研究(30251)
- 科学基金(29561)
- 自然(22737)
- 自然科(22058)
- 自然科学(22048)
- 省(21741)
- 自然科学基金(21609)
- 基金项目(20634)
- 划(18901)
- 社会(17595)
- 社会科(16621)
- 社会科学(16615)
- 资助(15048)
- 计划(13795)
- 科技(13655)
- 重点(13088)
- 教育(12289)
- 发(12034)
- 科研(11379)
- 专项(10591)
- 创(10219)
- 部(10178)
- 编号(9929)
- 创新(9831)
- 农(9699)
共检索到90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宁虎森 罗青红 吉小敏 朱雅娟 孙慧瑛 褚玲
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受多个环境因子交互影响(余叔文等,1998),研究植物光合特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是评价植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基础,因此,对研究植物生态环境适应性有着重要作用。荒漠生态系统作为高温、高光强(Arandal et al.,2001;Jiang et al.,2001)、水分亏缺(Guttermen,2001)等极端环境因素的聚集地,其植物光合、生长及分布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更加强烈。
关键词:
响应曲线 光合碳同化 气象因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月华 廖建华 覃事妮
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长沙地区19种常见园林植物(8种乔木、10种灌木、1种草本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依据植物的光合特性将19种植物分为4大类;乔木中植物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量大小排序为:香樟、复羽叶栾树、玉兰、二乔玉兰、桂花、无患子、银杏、枫香;灌木中植物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量排序为:紫荆、紫薇、海桐、红檵木、洒金东瀛珊瑚、金钟花、小蜡、杜鹃、八角金盘、大叶黄杨;草本植物吉祥草的各项指数均为所测植物中最低。
关键词:
光合特性 固碳释氧 园林植物 长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瑞莲 解卫海 侯玉平 王艳芳 黄清荣
测定我国东北松嫩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自然生境中不同科属7种沙生植物高温时段叶抗氧化酶活力、渗透调节物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日变化。结果表明:1)7种沙生植物所测定指标的日均最高和最低值,叶丙二醛含量相差2~3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分别相差2.2,7.5,2.5倍;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分别相差35,1.0,2.0倍。2)猪毛菜和差不嘎蒿日均MDA含量较低,日均SOD,POD,CAT活力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也较低;扁蓿豆和小叶锦鸡儿日均MDA含量较高,日均POD和CAT活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也较高;叶细胞膜脂过氧化...
关键词:
沙生植物 生理调节 抗氧化酶 渗透调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树伟 郭春会 张国庆 张应龙
【目的】研究长柄扁桃的光合能力,为长柄扁桃资源的利用及大面积栽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不同树龄的毛乌素沙漠长柄扁桃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在长柄扁桃野生种质资源地进行其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影响因子研究。【结果】①长柄扁桃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主峰值在12:00且具有明显"午休"现象。②长柄扁桃幼龄树生态因子日变化幅度较大,2年生长柄扁桃叶片Pn峰值提前。③在长柄扁桃叶片Pn影响因子中,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合有效辐射(PAR)作用呈显著直接正效应。④在导致光合"午休"的原因中,气孔限制因素占主导地位,各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性。⑤长柄...
关键词:
长柄扁桃 净光合速率 光响应 CO2响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萍 孙向阳 黄利江 王涵 张广才
用快速称重法测定了宁夏盐池沙地旱生灌木园内中间锦鸡儿和油蒿在生长季的蒸腾速率,同时测定了同时期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形式,油蒿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则呈双峰曲线形式。中间锦鸡儿和油蒿有着适应干旱生境的水分生理特征,但避旱的具体方式不同,中间锦鸡儿属于低蒸腾植物,油蒿属于高蒸腾植物。随着温度的增加,两种植物的蒸腾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土壤含水量的不同影响油蒿蒸腾速率的高低,而中间锦鸡儿则相对保持自身稳定的蒸腾规律。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沙生植物 蒸腾速率 环境因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宁虎森 吉小敏 孙慧瑛 罗青红
【目的】研究沙地桑、罗布麻、沙木蓼和沙枣4种沙生植物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干旱沙区防沙治沙植物材料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西北部精河县选择沙地桑、罗布麻、沙木蓼和沙枣的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CIRASⅡ光合测定仪,于10:00-20:00每隔2h测定1次光合生理指标和环境因子,分析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与其他光合生理指标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沙地桑和沙枣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沙木蓼和罗布麻呈单峰曲线,沙地桑和罗布麻Pn日最大值出现在12:00,分别为(26.23±2.46)和(17.37±2.44)μmol/(m2·s),沙木蓼和沙枣出现在10:00,分别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贺根和 龙婉婉 柳正葳
用水培法,设置0、25、50、100、400μmol/L 5种AlCl3浓度处理,研究了3种野生蓼科植物酸模叶蓼、杠板归和辣蓼对铝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3种蓼科植物相对根系伸长率都随AlCl3浓度的增加呈递减的趋势,但AlCl3对杠板归根伸长的抑制程度要明显高于酸模叶蓼和辣蓼,表明酸模叶蓼和辣蓼的耐铝性显著高于杠板归;3种蓼科植物根系铝含量和草酸分泌量均随AlCl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杠板归和辣蓼根系草酸分泌量在AlCl3为50μmol/L时达到饱和),但酸模叶蓼和辣蓼根系铝含量显著低于杠板归,而根系草酸分泌量显著高于杠板归;高浓度(400μmol/L)处理使3种蓼科植物根系活力、叶片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姣娣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刺篱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筛选出抗旱的刺篱植物。【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法,测定了干旱胁迫0(CK),7,14,21,28d时蔷薇、紫叶小檗、锦鸡儿3种刺篱植物叶片相对水分亏缺(RWD)、叶绿素(Chl)含量、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7个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植物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刺篱植物Chl含量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干旱胁迫28d时,蔷薇、紫叶小檗、锦鸡儿Chl含量分别为0.84,0.66,1.32mg/g,较CK下降了5...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刺篱植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洪震 练发良 刘术新 胡有金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小叶蚊母Distylium buxifolium,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和轮叶蒲桃syzygium grijsii等3种优新乡土园林地被植物,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植物2年生幼苗对适宜水分、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5%~80%,55%~60%,40%~45%和30%~35%)条件下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3个树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质量分数急剧下降;叶片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质量分数急剧上升(P<0.05);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等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快速上升,其中游离脯氨酸对...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雪瑶 赵丹丹 张鸽香
为探究3种毛茛科(Ranunculaceae)野生地被植物在不同遮阴条件下的耐阴状况,以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华东唐松草(Thalictrum fortunei)和卵瓣还亮草(Delphinium anthriscifolium var. savatieri)为试验材料,以全光照为对照(CK),人工搭棚设置30%、50%、70%和90%遮阴处理,测定上述3种毛茛科植物的形态和生理指标并进行耐阴性综合分析,确定3种植物的耐阴性强弱。结果表明,随着遮阴程度增加,3种毛茛科植物的叶面积、叶长、叶宽、株高、株幅、茎粗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比叶重呈下降趋势。随着遮阴程度增加,毛茛和卵瓣还亮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总体呈下降趋势,华东唐松草的SOD活性呈先降后升趋势;毛茛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下降趋势,华东唐松草和卵瓣还亮草的CAT活性呈先降后升趋势;毛茛和华东唐松草脯氨酸(Pro)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卵瓣还亮草的Pro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植物各指标的变化存在差异,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耐阴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三种毛茛科植物耐阴性强弱顺序为华东唐松草>卵瓣还亮草>毛茛。
关键词:
毛茛科 耐阴性 生理特性 综合评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阿拉木萨 周丽芳
对科尔沁沙地21种植物开展了水分提升作用检测和发生特点研究。试验采用上下层土壤隔离的自制栽植箱,通过控制上、下层土壤水分含量的方法检测植物水分提升作用。结果表明:有19个参试物种观测到水分提升作用,水分提升作用可能是沙生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普遍特性;植物水分提升作用在00:00-06:00时段内发生频率和提升数量较高;不同物种间水分提升能力存在差异,本研究首次采用每克根系生物量(干质量)24h可产生的水分提升数量作为比较植物水分提升能力的单位,其数值变化范围为4.86~325.62g/g之间,平均为72.9g/g。综合比较认为,乌丹蒿、万年蒿、牧马豆和雾冰藜具有较强的水分提升能力。浅层土壤干旱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山宝琴 贺学礼
为了进一步研究蒿属植物系统分类及植物适应极旱生环境的机理,运用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毛乌素沙地12种蒿属植物叶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12种蒿属植物的叶片分等面叶和异面叶两种类型,叶表皮细胞形状为长条形和不规则型,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浅波状和深波状;气孔器以不规则型为主,仅有1种为环列型,保卫细胞椭圆形或圆形,隆起,气孔排列方式为平列型和散乱型,气孔指数差异较大。12种蒿属植物叶片具有明显的强旱生植物结构特征,如叶面积显著缩小,表皮毛发达,角质膜厚,栅栏组织极为发达并具环栅结构,维管束多且具维管束鞘,气孔器密集,均生于表皮细胞水平下面,孔下室较大等。12种蒿属植物的叶解剖特征表现出...
关键词:
蒿属植物 叶解剖特征 毛乌素沙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召丹 林夏珍 蒋挺
对花叶玉簪甜心Hosta×hybrida‘So Sweet’,花叶蜘蛛抱蛋Aspidistra elatior‘Punctata’和白穗花Speirantha gar-denii等3种地被植物进行不同程度遮光处理,研究了遮光条件下3种植物形态指标、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遮光处理下,3种植物形态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全光照),花叶玉簪甜心在遮光75%下达到最大值,花叶蜘蛛抱蛋和白穗花在遮光90%下达到最大值。3种植物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质量分数均较对照显著升高,以白穗花的增幅最大。叶绿素a/b比值显著下降,以白穗花的降幅最大。3种植物丙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德欣 王明群 龙岳林 陈琼琳 徐斌 周晨 熊兴耀
为科学指导植物造景中彩叶植物的配置,运用美国LI-COR公司制造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红檵木、金叶女贞、紫叶李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分别为39.07,249.66,143.94μmol/(m2.s);光饱和点分别约1 400,1 200,1 800μmol/(m2.s);CO2补偿点分别为20.11,76.48,118.24μmol/mol;CO2饱和点分别约800,600,1 000μmol/mol,说明红檵木对光的适应性很强,是一种较耐荫的强光性植物,而金叶女贞和紫叶李则是强光性植物.
关键词:
红檵木 金叶女贞 紫叶李 光合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娅坤 秦树高 张宇清 张举涛 邵艳莹 高岩
【目的】监测沙区区域植被物候,并确定植被物候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对理解沙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利用1982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数据,通过高阶曲线拟合的方法提取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包括生长季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和长度,分析其时间变化和空间特征,并利用偏相关性分析法确定其与气象因子(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结果】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集中在第96~144天,生长季结束日期集中于第280~300天,生长季长度介于135~195 d。从东到西生长季开始日期逐渐推迟,生长季长度逐渐缩短,生长季结束日期没有明显变化。在过去34年中,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和长度分别呈现显著提前和延长的趋势,分别为0.54和0.94 d/a,生长季结束日期呈现推迟趋势,但该趋势并不显著。毛乌素沙地植被的生长季开始日期主要受2—4月的平均气温影响,结束日期主要受8—10月的累计降水量的影响。【结论】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生长季的提前和延长,这对该区域植被恢复与荒漠化的逆转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