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4)
2023(7820)
2022(6253)
2021(5799)
2020(4858)
2019(10775)
2018(10663)
2017(19464)
2016(11191)
2015(12412)
2014(11847)
2013(11311)
2012(10073)
2011(9086)
2010(9063)
2009(7839)
2008(7746)
2007(6696)
2006(5726)
2005(4840)
作者
(36097)
(29963)
(29956)
(28214)
(19080)
(14711)
(13284)
(11779)
(11473)
(10724)
(10331)
(9992)
(9969)
(9889)
(9692)
(9428)
(9114)
(9027)
(8711)
(8706)
(8029)
(7508)
(7450)
(6888)
(6810)
(6767)
(6677)
(6621)
(6373)
(6268)
学科
(32527)
经济(32486)
(27048)
管理(26839)
(20734)
企业(20734)
方法(14429)
数学(12614)
数学方法(12420)
(12104)
(11826)
中国(9642)
(8882)
贸易(8879)
业经(8700)
(8667)
(8427)
农业(8117)
理论(7577)
技术(7137)
教学(6735)
(6056)
环境(5895)
教育(5662)
地方(5550)
(5381)
财务(5364)
财务管理(5356)
(5352)
(5200)
机构
学院(153074)
大学(150747)
研究(55218)
管理(51838)
(51328)
经济(50191)
理学(45737)
理学院(45124)
管理学(43963)
管理学院(43748)
(43560)
科学(41729)
中国(37736)
农业(35069)
业大(34809)
(31976)
(31152)
研究所(29370)
中心(23980)
农业大学(23765)
(23319)
技术(21924)
(21128)
(20562)
(20148)
(19761)
北京(19535)
(18987)
师范(18520)
实验(18325)
基金
项目(114494)
科学(85833)
基金(79405)
(75360)
国家(74727)
研究(72904)
科学基金(60674)
(47958)
自然(43863)
基金项目(42859)
自然科(42856)
自然科学(42831)
社会(42666)
自然科学基金(42080)
(40983)
社会科(40291)
社会科学(40276)
教育(34914)
资助(32074)
编号(28079)
重点(27139)
计划(26267)
(24997)
科技(24981)
(24414)
创新(23375)
科研(23174)
(23030)
(22631)
课题(21179)
期刊
(50740)
经济(50740)
学报(41885)
(39131)
研究(35582)
科学(32220)
中国(31765)
大学(29780)
学学(28828)
农业(26736)
教育(20203)
管理(17553)
(15642)
(14893)
业大(13833)
技术(12955)
农业大学(11532)
(10830)
业经(10135)
林业(10047)
科技(9831)
(9147)
金融(9147)
经济研究(9023)
财经(8081)
自然(7543)
中国农业(7296)
商业(7220)
(6910)
问题(6653)
共检索到210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孟红岩  郭莺  林文珍  林志楷  刘黎卿  
【目的】研究3种樟属植物对皿式培养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牛樟芝的人工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实验室保存的牛樟芝为研究材料,首先在基因组水平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然后在皿式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一系列浓度的牛樟、香樟和樟树木屑的热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比较牛樟芝菌丝的扩散直径和菌丝状态,分析3种樟属植物对牛樟芝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1)经鉴定本研究用的牛樟芝为模式菌株BCRC35396,GeneBank登录号为AY378094。(2)香樟的热水提取物最能促进牛樟芝菌丝的扩散,牛樟次之,樟树最弱;综合考虑菌落的生长状态,樟树的添加是最优的,牛樟次之,香樟最差。(3)3种樟属植物乙醇提取物添加至培养基后,樟树最能促进牛樟芝菌丝的扩散,牛樟和香樟作用效果类似,次于樟树;添加樟树乙醇提取物后菌落生长状态最优,牛樟次之,香樟最差。【结论】本研究认为在牛樟芝皿式培养时可以添加牛樟或樟树木屑提取物来促进牛樟芝菌丝体的生长。该研究为牛樟芝的皿式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晶  林雄杰  何静敏  蔡璨  林占熺  
为探讨牛樟芝子实体和不同培养时期的菌丝体中三萜含量及鲨烯环氧酶基因(Se)和甲羟戊酸焦磷酸脱羧酶基因(Mvd)的表达情况,采用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菌丝体和子实体的三萜含量,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甲羟戊酸途径(MvA)中Se和Mvd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当生长至21 d时牛樟芝菌丝体干重逐渐趋于稳定。当培养时间小于28 d时,菌丝体中三萜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且28 d时菌丝体的三萜含量最高,达(39.192±2.025)Mg/g,仅次于牛樟芝子实体三萜含量(49.391±2.675)Mg/g,玉米芯栽培的牛樟芝子实体三萜含量最低,为(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晶  林雄杰  童金华  刘朋虎  林占熺  
为筛选富萜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菌株,对收集的3株牛樟芝菌株(Ac620,Ac1404,Ac001)进行itS序列分析,通过香草醛-冰醋酸法对牛樟芝液体发酵菌丝体总三萜含量进行分析。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Ac1404和Ac001的itS序列完全相同,长度均为593 bp,Ac 620菌株的长度为581 bp。供试菌株Ac001、Ac1404和Ac620菌丝体中的三萜含量分别为34.30、18.47和16.68 mg·g-1(dW),菌株Ac001与Ac1404和Ac620间菌丝三萜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蓉蓉  罗智捷  黄宇晴  覃丽谦  胡林  宋圆圆  曾任森  王杰  
以十字花科植物芥菜为供体,6种食用菌(金针菇、凤尾菇、香菇、杏鲍菇、黑木耳、银耳)为受体,通过共培法,研究了芥菜及其化感物质黑芥子苷对食用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菜对杏鲍菇、黑木耳和银耳菌丝生长无明显促生作用,但可以显著促进金针菇、凤尾菇和香菇菌丝的生长,从而有利于缩短菌株生长周期.进一步的试验发现不是因为芥菜幼苗产生的挥发物,而是其根系分泌物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将十字花科芥菜根系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黑芥子苷加入培养基用来培养食用菌,当浓度等于1 mg·mL~(-1)时对金针菇、凤尾菇和香菇菌丝生长促生效果最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平儒  邵红军  冯俊涛  祝木金  张兴  
以灰葡萄孢、禾谷镰刀菌、辣椒疫霉、盘长孢状刺盘孢、凸脐蠕孢为供试真菌 ,植物提取物样品供试质量浓度为 0 .1g/ m L,用琼胶平板法对 6 2种植物样品的丙酮提取物进行了离体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有 39种提取物样品至少对 5种供试真菌中的 1种真菌的抑制率大于 6 0 % ,其中多线柳 (茎、叶 )、野核桃 (茎、叶 )等 2 3种提取物样品至少对 1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大于 80 % ,野核桃 (茎 )、枸树 (根 )、齿果酸模 (茎 )、甘草 (全株 )、苦豆子(根 )、狼毒 (根 )、石榴 (果皮 ) 7种植物提取物样品对其中 4种供试真菌均表现很强的抑制作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萍华  
研究了 5种杀菌剂对灵芝菌丝及绿色木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种类杀菌剂和同一杀菌剂不同使用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可杀得在使用质量浓度为0 538~ 0 359g·L- 1 时 ,既能抑制绿色木霉的生长 ,又对灵芝菌丝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可望在灵芝栽培中应用。表 4参 9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晶  李娜  丁品  付麟雲  王涛  杜文静  张建军  武建荣  刘锦霞  
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箭叶橐吾(L. sagitta)和藏橐吾(L. rumicifolia)均为青藏高原东缘退化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典型毒杂草。本研究从“变害为利”的角度出发,通过测定和对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e)幼虫的生物活性、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丝生长的影响,探索其生物农药潜力开发价值。研究结果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提取物对受试害虫均有较强的胃毒、触杀和拒食作用,表现为藏橐吾>黄帚橐吾>箭叶橐吾。藏橐吾提取物浓度较低时(5 mg·mL~(-1)),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就分别在70%和50%以上;黄帚橐吾提取物浓度在10 mg·mL~(-1)以上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才能达到70%和50%;而箭叶槖吾提取物在20 mg·mL~(-1)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仍都不超过50%。此外,浓度高于2.5 mg·mL~(-1)时,粘虫幼虫对3种槖吾属植物提取物的拒食率均大于60%。同时,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藏橐吾和黄帚橐吾提取物的毒力相对较强,LC50分别为1.067和1.851 mg·mL~(-1),而箭叶槖吾提取物的毒力LC50为27.957 mg·mL~(-1)。与对照相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都呈现出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 <0.01)。综上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都具有较好的生物农药开发潜力,本研究为草原毒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万里   刘露   汤子萱   刘卓   钟继芝   尹福强   刘铭  
[目的 ]鉴定引起万州区香樟叶斑病的病原菌,明确病原菌菌丝生长特性,筛选出有效抑制叶斑病病原菌的杀菌剂,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和纯化病原菌,用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特征及ITS、tub2、GAPDH、ApMat多基因联合分析鉴定其病原菌种类;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其菌丝生长特性,并进行杀菌剂的筛选。[结果 ]分离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3 d呈现灰褐色,边缘灰白色,后期有橘红色孢子堆出现,分生孢子呈长椭圆形、两端钝圆、透明无色、为独立的单胞,测量其孢子大小为(9.8~18.6)μm×(4.2~6.0)μm;用两种方法对优势菌株ZT-1进行致病性检验,均能引起香樟叶片发病;代表菌株ZT-1和ZT-5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聚在一支,支持率达100%;菌落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6.0,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甘氨酸,最适的光照条件是全黑暗;在化学和生物杀菌剂中,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蛇床子素水乳剂的室内毒力较强,对C. gloeosporioides的抑制效果明显,其EC50值均小于10μg·mL~(-1)。[结论 ]C. gloeosporioides是万州区香樟炭疽病的病原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可作为防治的杀菌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勇  叶小金  甘炳成  彭卫红  
食用菌菌丝在不同条件下培养,生长状态不同,其菌丝生长速度、长势、色泽等菌落形态特征存在一定差别,同时菌丝显微结构也会发生一些细微变化。通过对凤尾菇、姬菇和灵芝3个菌株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条件下培养,观察菌丝的菌落形态特征及菌丝显微结构形态的特征并分析其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当外界条件适宜菌丝生长时,菌丝表现为生长速度快、长势好,其显微形态结构表现为菌丝间横隔长,锁状联合有但不密集,且液泡和细胞核不易明显观察到。当外界条件不适宜菌丝生长时,菌丝表现为生长速度慢、长势差,其显微形态结构表现为菌丝间横隔短,锁状联合多且密集,且液泡和细胞核容易明显观察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俊英   许文博   田沛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羊茅属(Festuca)内生真菌,筛选适于内生真菌生长的培养基并比较不同菌株的生长速度,本研究设置了不同的生长培养基,包括不同酸碱度(pH=4、5、6、7、8、9、10);不同碳源(葡萄糖、麦芽糖、乳糖、D-木糖、D-山梨糖醇、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蛋白胨、胰蛋白胨、硝酸钠、硝酸铵、尿素、草酸铵、硝酸钾)和不同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sucrose agar,PSA)、察氏培养基(Czapek agar)、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orn meal agar,CMA)和水琼脂培养基(Water agar,WA)},选择11株从羊茅属植物分离的香柱菌属(Epichlo?)内生真菌(菌株ID:G1、G2、G3、G4、291-4、291-14A、1、2、9、57A、84F)在这些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探究上述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和pH对内生真菌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速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内生真菌的最适生长的pH范围为4~7,利用能力最强的碳源为D-山梨糖醇,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较适宜的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其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是菌株G1,生长速度最慢的菌株是291-4和菌株291-14A。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钟晨辉  林琪  张鹏  黄瑞芳  林向阳  刘燕飞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研究了添加3种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激动素KT)对野生型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自由丝状体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的IAA(0.54.0 mg·L(-1))和KT(0.52.0 mg·L(-1))对藻体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以2.0 mg·L(-1)IAA和1.0 mg·L(-1)KT对藻体的促生长效应最大,培养25 d时藻体鲜重增加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1.90倍和1.52倍(P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辛亚龙  唐军荣  杨宇明  原晓龙  李斌  辛培尧  王娟  
以从台湾地区引进的珍贵树种牛樟带叶腋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牛樟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牛樟幼嫩茎段经处理后用75%乙醇处理5 s,0.1%升汞处理8 min后,其污染率仅为5.14%。较适宜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IBA0.1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0.4 mg/L,而1/2 MS+NAA0.4 mg/L+IBA0.4 mg/L+活性炭(AC)0.3 mg/L为较理想的牛樟生根培养基。开展牛樟组培快繁进行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冷平  山村宏  板村裕之  
用电解质渗出率法和示差热分析法 (DTA)测定了柿属植物 (Diospyros) 3个种及栽培柿 (D.kaki) 17个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 ,柿属植物种间抗寒性存在着很大差异 ,而栽培柿品种间抗寒性差异不大。供试材料中 ,君迁子 D.lotus最为抗寒 ,其中 D.lotus♂的抗寒性为 - 2 9.1℃ ,D.lotus♀的为 - 2 8.6℃ ;其次为栽培柿D.kaki,供试 17个品种的抗寒性范围在 - 2 1.0~ - 2 7.0℃之间 ;原产于亚热带地区的台东豆柿 D.taitoensis最不抗寒 ,仅耐 - 16 .5℃低温。降温速度对于树体冻害影响极大。若气温降至某一低温值...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召丹  林夏珍  蒋挺  
对花叶玉簪甜心Hosta×hybrida‘So Sweet’,花叶蜘蛛抱蛋Aspidistra elatior‘Punctata’和白穗花Speirantha gar-denii等3种地被植物进行不同程度遮光处理,研究了遮光条件下3种植物形态指标、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遮光处理下,3种植物形态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全光照),花叶玉簪甜心在遮光75%下达到最大值,花叶蜘蛛抱蛋和白穗花在遮光90%下达到最大值。3种植物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质量分数均较对照显著升高,以白穗花的增幅最大。叶绿素a/b比值显著下降,以白穗花的降幅最大。3种植物丙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月敏  高智谋  纪文飞  郭敏  代海敏  汪小福  
鉴定了安徽省棉铃红粉病的病原菌为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roseum(Pers.)Link],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对该菌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在马铃薯淀粉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产孢量在PDA培养基上最高;该菌在以甘油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量最高;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量最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