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8)
- 2023(5008)
- 2022(4575)
- 2021(4211)
- 2020(3939)
- 2019(9240)
- 2018(9205)
- 2017(17731)
- 2016(10336)
- 2015(11885)
- 2014(12277)
- 2013(12480)
- 2012(11927)
- 2011(10994)
- 2010(11073)
- 2009(10412)
- 2008(10676)
- 2007(9949)
- 2006(8284)
- 2005(7468)
- 学科
- 济(42458)
- 经济(42420)
- 业(25205)
- 管理(24734)
- 方法(22971)
- 数学(20638)
- 数学方法(20443)
- 企(19154)
- 企业(19154)
- 学(13568)
- 农(12405)
- 财(10474)
- 中国(9544)
- 贸(8616)
- 贸易(8616)
- 易(8338)
- 农业(8124)
- 地方(8068)
- 业经(7578)
- 和(7217)
- 制(7172)
- 务(6458)
- 财务(6443)
- 财务管理(6421)
- 企业财务(6008)
- 环境(5917)
- 银(5823)
- 理论(5802)
- 银行(5773)
- 融(5544)
- 机构
- 大学(159366)
- 学院(157908)
- 济(59570)
- 经济(58186)
- 研究(57978)
- 管理(54722)
- 理学(47030)
- 理学院(46429)
- 管理学(45315)
- 管理学院(45045)
- 科学(41776)
- 中国(41658)
- 农(41368)
- 京(34870)
- 所(33409)
- 农业(33194)
- 业大(32554)
- 研究所(30938)
- 财(26327)
- 中心(26079)
- 江(25085)
- 农业大学(21909)
- 北京(21850)
- 财经(21189)
- 院(20406)
- 省(20259)
- 范(19910)
- 师范(19601)
- 州(19527)
- 经(19093)
- 基金
- 项目(106944)
- 科学(79944)
- 基金(74861)
- 研究(69727)
- 家(68751)
- 国家(68230)
- 科学基金(54979)
- 省(43457)
- 社会(40432)
- 基金项目(39960)
- 自然(38753)
- 社会科(38128)
- 社会科学(38111)
- 自然科(37799)
- 自然科学(37780)
- 自然科学基金(37081)
- 划(36970)
- 教育(32208)
- 资助(32112)
- 编号(27816)
- 重点(25038)
- 计划(23554)
- 发(23053)
- 成果(22884)
- 部(22782)
- 科技(22491)
- 科研(21916)
- 创(21225)
- 创新(20036)
- 课题(19857)
共检索到225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军 邹传山 王若茜 林连男 张国财
为探究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山奈酚对舞毒蛾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以及杀虫机理,本研究通过生物测定、离体和体内酶活性实验,分析了上述3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舞毒蛾的杀虫效果及对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羧酸酯酶(Car 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山奈酚均对舞毒蛾3龄幼虫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其中苦参碱杀虫效果最强,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为0.420 mg/m L;离体酶活性实验发现,3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舞毒蛾离体GST、ACh E和Car E活性均有抑制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 严善春 鲁艺芳 刘彤
野生状态下的东北红豆杉极少受病虫危害,为了探索其抗虫机理,采用浸渍叶碟法分别测定了东北红豆杉次生代谢化合物三尖杉宁碱和紫杉醇对舞毒蛾幼虫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活性。结果表明,三尖杉宁碱和紫杉醇对舞毒蛾幼虫均具有拒食活性。高浓度的三尖杉宁碱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率均高于低浓度的,当浓度为2mg/mL时,其非选择性拒食活性可达67.46%,选择性拒食活性可达72.37%。紫杉醇在低浓度时就表现出较好的拒食活性,当浓度为0.25mg/mL时,非选择性拒食率就达87.18%;当浓度低于1mg/mL时,选择性拒食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当浓度高于1mg/mL时,选择性拒食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推移而增...
关键词:
三尖杉宁碱 紫杉醇 舞毒蛾 拒食活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汤德良
绿色植物利用基础代谢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氮转化为氨基酸,并且合成核酸、脂类和简单的有机酸,而这些基础代谢物又是合成次生代谢物的前体。毫无疑问,次生代谢物质局限于植物中,尽管在一些动物和微生物中也能分离到一些次生化合物,但目前所发现的次生代谢物大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传旺 孙丽丽 问荣荣 豆晓洁 王志英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生物体内重要膜受体,通过激活三聚体G蛋白参与各种细胞内信号转导,在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舞毒蛾无参照全转录本文库中鉴定获得GPCR家族中眼白化I型全长基因(命名为LdOA1),该基因全长453 bp,编码150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17.54 kDa,理论等电点(pI)为9.76。进化树分析表明LdOA1蛋白与帝王蝶的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舞毒蛾3龄幼虫在溴氰菊酯、甲萘威和氧化乐果胁迫下LdOA1的表达均表现为显著抑制。
关键词:
舞毒蛾 LdOA1基因 杀虫剂 基因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静 周玉 李琰 马志卿 张秀云 张兴
【目的】对秦岭地区和内蒙古地区共47科129种植物进行了杀虫活性筛选,以期发现杀虫活性较强的植物,为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29种供试植物的丙酮提取物。以粘虫3龄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玉米黄呆蓟马2龄若虫、麦长管蚜无翅成蚜为靶标,分别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浸叶法、改进浸叶法、浸虫浸液法对供试植物的丙酮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在0.5g/mL的供试剂量下,苍耳七、狭叶青海大戟、北芸香、竹灵消、蓼子朴、草地风毛菊等6种植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24,48,72h拒食率均在90%以上;苍耳七和狭叶青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杀虫活性 丙酮提取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晶 李娜 丁品 付麟雲 王涛 杜文静 张建军 武建荣 刘锦霞
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箭叶橐吾(L. sagitta)和藏橐吾(L. rumicifolia)均为青藏高原东缘退化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典型毒杂草。本研究从“变害为利”的角度出发,通过测定和对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e)幼虫的生物活性、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丝生长的影响,探索其生物农药潜力开发价值。研究结果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提取物对受试害虫均有较强的胃毒、触杀和拒食作用,表现为藏橐吾>黄帚橐吾>箭叶橐吾。藏橐吾提取物浓度较低时(5 mg·mL~(-1)),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就分别在70%和50%以上;黄帚橐吾提取物浓度在10 mg·mL~(-1)以上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才能达到70%和50%;而箭叶槖吾提取物在20 mg·mL~(-1)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仍都不超过50%。此外,浓度高于2.5 mg·mL~(-1)时,粘虫幼虫对3种槖吾属植物提取物的拒食率均大于60%。同时,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藏橐吾和黄帚橐吾提取物的毒力相对较强,LC50分别为1.067和1.851 mg·mL~(-1),而箭叶槖吾提取物的毒力LC50为27.957 mg·mL~(-1)。与对照相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都呈现出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 <0.01)。综上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都具有较好的生物农药开发潜力,本研究为草原毒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长龙 江世宏 徐汉虹
在室内测试了12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驱避作用,结果表明,在选择性试验和非选择性试验中红花羊蹄甲的乙醇提取物驱避作用最高,分别为79.52%和86.87%。用4种不同溶剂对红花羊蹄甲的乙醇提取物做进一步的分离,确定其有效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乙酸乙酯和水层萃取物中,驱避率分别为80.69%和74.2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雪娇 何军 冯俊涛 马志卿 张兴
【目的】对西北地区106种植物的杀虫活性进行测定,以期筛选出具较高杀虫活性的植物种类,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提供参考。【方法】以粘虫3龄幼虫和小菜蛾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小叶碟添加法,对供试植物样品的丙酮提取物进行室内杀虫活性测定。【结果】在1g/mL的供试剂量下,甘草、中国粗榧等10种植物对粘虫24h的拒食率在95.0%以上;牡丹、细柱五加、沙打旺、砂蓝刺头、白头翁和大籽蒿等6种植物对粘虫72h的校正死亡率在50.0%以上。牡丹、中国粗榧、细柱五加、天名精和甘草等5种植物样品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48h拒食率和72h死亡率均在90.0%以上。【结论】细柱五加、牡丹、中国粗榧、天名精和甘草等5种植物...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杀虫活性 粘虫 小菜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永清 徐汉虹
以白纹伊蚊4龄幼虫为试虫,在近紫外光照射条件下测试了采自广西和甘肃的84种植物甲醇粗提物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我国特有植物黄缨菊具有光活化杀虫活性,经500μg/mL粗提物处理的试虫,光照组在光照结束后24 h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而避光组仍无死亡。黄缨菊根、花、叶的活性依次递减,经500μg/mL根、花和叶粗提物处理的试虫,光照组在光照结束后24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45.56%和16.67%,而避光组无死亡,表明黄缨菊的杀虫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根中。
关键词:
植物 光活化杀虫活性 黄缨菊 白纹伊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娟 王月 徐洪儒 闫国增 梁洪柱 张秋霜
该文在以北京主要乔灌木树种为食料、室内饲养舞毒蛾的条件下 ,分析了不同食料植物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1龄幼虫成活的试验表明 :受试各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舞毒蛾 1龄幼虫在柿、杏、黄栌、毛泡桐、火炬树等树种饲养下死亡率较低 ,在核桃楸、国槐、刺槐、臭椿等树种饲养条件下死亡率较高 .4龄幼虫对食物的利用和转化的试验表明 :舞毒蛾对柿树、黄栌、杏树、加杨的营养效率较高 ,对华山松、国槐、刺槐、白蜡和抗虫杨的营养效率较低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菁 骆有庆 石娟 周娇 王先礼 马凌云 陈超
在内蒙古阿尔山林业局兴安落叶松纯林内,选取受害兴安落叶松针叶的挥发物并复配成引诱剂(植物源引诱剂),测定其对舞毒蛾成虫的引诱效果。试验一利用窗式诱捕器携带4种诱芯:1)植物源引诱剂(引诱剂Ⅰ),2)舞毒蛾性信息素(引诱剂Ⅱ),3)前两者之结合(引诱剂Ⅲ),4)空白对照于9块样地(幼、中龄林和成熟林各3块)进行测定。试验二利用窗式诱捕器携带第1种诱芯在5块新样地中测定了植物源引诱剂的有效距离。试验三通过观测诱集到的舞毒蛾成虫交配或产卵(精子)状况从而确定植物源引诱剂对舞毒蛾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植物源引诱剂对舞毒蛾雄成虫的引诱效果不如性信息素,但在种群高峰期的效果优于性信息素;植物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月枝 严善春 李小平 曹传旺
测定甲氧虫酰肼(RH-2485)对舞毒蛾幼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舞毒蛾2龄、4龄、6龄幼虫经甲氧虫酰肼处理后,其体内的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均先被诱导后被抑制。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4龄、6龄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也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的作用,其中在处理24h时,对该酶的诱导作用最强,分别为同期对照的1.603,1.805倍;处理48h后,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最强,分别为同期对照的0.858,0.608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但对2龄幼虫体内该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在处理24h后,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最强,为同期对照的0.541倍,差异极显著(P<0.0...
关键词:
甲氧虫酰肼 舞毒蛾 保护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高鹏 段立清 宫玉艳 杨帆 孙彦宏
为探索荧光增白剂Tinopal LPW对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的增效机制,明确寄主植物、LdNPV地理品系对舞毒蛾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的影响,用Tinopal LPW,LdNPV3种不同地理品系(LdNPV-H品系、LdNPV-D品系、LdNPV-J品系)以及它们的混合液共6个处理,蒸馏水及Tinopal LPW2个对照,分别处理以青杨、华北落叶松和山杏为寄主植物的舞毒蛾5龄幼虫。在处理后12,24,48,72,96h测定舞毒蛾5龄幼虫血淋巴酚氧化酶(PO)比活力,每处理30头5龄幼虫,重复3次。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舞毒蛾5龄幼虫血淋巴PO比活力的影响差异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慧 严善春 王志英 葛士林 曹传旺
采用质量法和酶活性测定法研究了毒死蜱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3龄幼虫食物利用的影响,并测定了其毒力及解毒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用亚致死浓度(1.5 mg.L-1)毒死蜱处理小黑杨叶片,饲喂舞毒蛾3龄幼虫,其幼虫生长率(RGR)、食物利用率(ECI)和食物转化率(ECD)均显著低于对照,而近似消化率(AD)显著高于对照,相对取食量(RCR)处理和对照间差异不显著。毒死蜱对舞毒蛾幼虫24 h致死中浓度(LC50)为5.86 mg.L-1,其毒力低于三氟氯氰菊酯而高于氧化乐果。毒死蜱对舞毒蛾3龄幼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AChE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鄢杰明 钟华 严俊鑫 严善春
为了研究多杀菌素对森林害虫舞毒蛾的杀虫活性,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多杀菌素对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的生物活性及致死中量对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杀菌素24h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0249mg·L-1(3龄)和0.2269mg·L-1(5龄);致死中量多杀菌素对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体内解毒酶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多功能氧化酶(MFO)和碱性磷酸酯酶(ALP)大体上均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差异显著(P<0.05);而对酸性磷酸酯酶表现为抑制-激活-抑制作用,差异极显著(P<0.01)。LC10和LC50剂量的多杀菌素对舞毒蛾...
关键词:
多杀菌素 舞毒蛾 解毒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