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1)
2023(2630)
2022(2318)
2021(2086)
2020(1920)
2019(4087)
2018(3926)
2017(7114)
2016(4150)
2015(4651)
2014(4533)
2013(4618)
2012(4670)
2011(4293)
2010(4272)
2009(4025)
2008(3988)
2007(3663)
2006(3316)
2005(3213)
作者
(17172)
(14432)
(14252)
(13467)
(9373)
(7177)
(6338)
(5638)
(5597)
(5276)
(5167)
(5087)
(5078)
(4992)
(4789)
(4478)
(4421)
(4353)
(4348)
(4293)
(3926)
(3747)
(3694)
(3526)
(3331)
(3313)
(3306)
(3231)
(3142)
(3104)
学科
(13129)
经济(13106)
管理(9353)
(8501)
(7104)
(6906)
企业(6906)
方法(5908)
数学(4912)
数学方法(4794)
(3871)
中国(3794)
(3767)
(3509)
及其(3039)
(2809)
业经(2754)
(2696)
银行(2660)
理论(2545)
(2538)
农业(2518)
(2504)
金融(2502)
(2477)
贸易(2473)
(2463)
(2408)
水产(2382)
(2335)
机构
大学(64947)
学院(62680)
研究(30566)
(23680)
科学(23628)
中国(21785)
(20081)
经济(19514)
农业(19209)
(19064)
研究所(17705)
管理(17521)
业大(16621)
(15995)
理学(14581)
理学院(14316)
管理学(13678)
管理学院(13592)
(12914)
中心(12691)
农业大学(12042)
(12016)
(11458)
(11367)
(11061)
实验(11027)
实验室(10584)
北京(10328)
重点(10059)
科学院(10035)
基金
项目(45324)
科学(32419)
(32247)
国家(32019)
基金(31436)
研究(24529)
科学基金(24109)
自然(19159)
自然科(18700)
自然科学(18686)
自然科学基金(18355)
(18101)
(16364)
基金项目(15941)
资助(14497)
社会(12988)
科技(12679)
计划(12289)
社会科(12100)
社会科学(12095)
重点(11289)
教育(10955)
科研(9827)
专项(9760)
(9558)
(9391)
(9132)
(9099)
(8797)
创新(8394)
期刊
学报(23611)
(23132)
经济(23132)
(21295)
科学(17574)
研究(17390)
大学(16429)
中国(16187)
学学(15902)
农业(14489)
业大(8250)
(7849)
管理(7654)
(7223)
农业大学(6781)
林业(6413)
(5800)
金融(5800)
教育(5793)
(5451)
中国农业(4398)
自然(4336)
科技(4189)
技术(4183)
自然科(3946)
自然科学(3946)
经济研究(3907)
财经(3729)
农林(3338)
(3338)
共检索到101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储家淼  钟泰林  黄珊珊  
以阿维菌素、竹焦油为活性成分,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kaxinus和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为供试靶标害虫,选用体积分数为2%的阿维菌素乳油、50%竹焦油乳油和80%竹焦油钾盐水剂等3种杀虫剂为供试药剂,分别在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和千头椿Ailanthus altissima‘Qiantou’树上进行林间活性试验。试验共设5个处理,3次重复,分别于药后3,7,14 d调查防效。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的防效均在65%以上,其中体积分数为50%的竹焦油乳油效果最佳,防效高达90.13%,与对照药剂体积分数为50%辛硫磷乳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冰  徐智文  薛羿  刘英胜  严善春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杀虫药剂,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本次试验选用的被害树种为馒头柳,采用树干输液法,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3种内吸性杀虫剂进行林间防治试验。3种杀虫剂的质量浓度分别设为:氯虫苯甲酰胺2、4、8 g/L,氟虫双酰胺0.6、1.2、2.4 g/L,吡虫啉2.8、5.6、11.2 g/L。结果发现,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7.7%54.5%、41.9%66.0%和59.1%86.4%。防治后,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处理组的树干上无新产卵刻痕,吡虫啉处理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贵成  于在林  吴燕  
应用AciNPV杀虫剂防治杨尺蠖,在地面或空中使用高容量、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洒,均能引起病毒流行病的发生。应用当年,杨尺蠖的种群密度可降低85%~96%。喷洒剂量地面最适为3.0×1011~6.0×1011PIB/hm2,不能低于2.03×1011PIB/hm2;飞机超低容量为3.75×101PIB/hm2,不能低于1.88×1011PIB/hm2。隔带喷洒可降低飞行作业费63.8%。防治适期以1~2龄幼虫占85%左右为最好。防治3~4龄幼虫应加大用量1倍,但保叶效果极差。喷洒时间在16:00以后为好,可避免阳光对病毒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长青  王红英  白生雄  景海程  钱晓澍  
为掌握西宁市白蜡绵粉蚧的发生规律,筛选有效防治药剂,对白蜡绵粉蚧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白蜡绵粉蚧在西宁市1年发生1代,2个龄期,以2龄若虫在树皮裂缝、翘皮下、芽鳞间、树杈、侧枝背阴面结茧越冬.用40%氧化乐果500~1000倍液和2.5%天王星500~2000倍液防治白蜡绵粉蚧,防效可达93%以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许真  杨晓沛  苑鑫  陈书霞  
[目的]研究施用3种放线菌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为利用生防菌剂防治根结线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感病的华北生态型黄瓜9930为试验材料,将其播种于未接种放线菌剂的基质,及按1.5 g/L分别混合有密旋链霉菌(Act12)、微白黄链霉菌(T4)、娄彻氏链霉菌(D74)的基质,分别用Mi、Act12+Mi、T4+Mi、D74+Mi表示,待黄瓜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时接种1 500 mL~(-1)南方根结线虫卵悬浮液2 mL。为了观察预先接种放线菌剂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在幼苗接种根结线虫后30 d和58 d统计黄瓜的根结数和根结指数,测定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和全株鲜质量;在幼苗接种后30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制作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结内的巨细胞。采用综合隶属函数值评价3种放线菌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能力和黄瓜的促生能力。[结果]1)与仅接种线虫的处理Mi相比,Act12+Mi、T4+Mi、D74+Mi处理的黄瓜幼苗根结数分别显著降低了44.56%,39.26%和41.38%,T4+Mi、D74+Mi处理的根结指数也显著降低;T4+Mi处理的成株期黄瓜根结数和根结指数也显著低于Mi处理。石蜡切片结果表明,与Mi相比,3种放线菌剂显著抑制黄瓜幼苗根系巨细胞体积扩大,抑制效果依次为T4、D74、Act12。2)与不接种放线菌也不接种根结线虫的对照(CK)相比,接种T4和D74后,黄瓜幼苗地上和地下鲜质量显著增加,须根数也显著增多;接种Act12的黄瓜幼苗地下鲜质量显著增加。与Mi处理相比,T4+Mi处理的成株期黄瓜地上、地下鲜质量和全株鲜质量均显著升高,Act12+Mi和D74+Mi处理成株期的黄瓜地下鲜质量也明显增大。综上可知,接种T4对黄瓜生长具有较好的促生作用。3)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4的综合隶属函数值最大,其次是D74,Act12的最小。[结论]3种放线菌剂对黄瓜生长均具有促生作用,对黄瓜根结线虫病害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微白黄链霉菌(T4)的促生和防治效果较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海燕  张忠山  
研究表明,种衣剂拌种比不拌种的晚出苗1~2天,但出苗整齐,麦苗矮壮;种衣剂拌种可明显推迟小麦白粉病的始发期,并减低其在田间的流行速率和强度,抽穗开花期防效仍在90%以上;对小麦秆黑粉、条锈病、纹枯病和地下害虫也有一定防效;种衣剂拌种比不拌种的小麦穗粒数增加7.7~13.9粒,千粒重提高3~7g,每公顷增产达15.3%~44.9%;以种衣剂14号(22%)的效果最好,种衣剂14号(8%)次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文达  宋志红  张宏军  
通过田间试验,观察56%二甲四氯钠粉剂茎叶处理对水稻田杂草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的防除效果,并测定杂草中水分和养分的含量,分析杂草防除对水稻田养分、水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6%二甲四氯钠粉剂能有效控制稻田草鸭舌草、异型莎草和鳢肠3种杂草的危害,施药后40 d的密度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85.50%~94.48%和88.20%~94.87%;施用56%二甲四氯钠粉剂能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富超  朱小兵  龚宁  王涛  
为有效防治茶尺蛾Ectropis oblique hypulina,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和褐边绿刺蛾Latoia consocia对上海市崇明县林木的危害,通过喷雾法和浸叶法对这几种害虫进行多种生物和化学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没有化学农药迅速,但随时间推移,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生长调节剂250g·kg-1灭幼脲3号是防治茶尺蛾和樟巢螟的理想药剂;生物制剂10g·kg-1阿维菌素、200g·kg-1除虫脲悬浮剂分别对杨小舟蛾和褐边绿刺蛾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通过试验,筛选出250g·kg-1灭幼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石雷  赵耘  张忠和  徐珑峰  万有铭  
对用质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制成的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在云南南涧、禄丰县大面积对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林内调查、定枝套袋观察和室内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林内、袋内和室内的防治死亡率云南松毛虫分别达86%、79%和49%,思茅松毛虫分别为62%、73%和100%,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同海  张永安  王玉珠  严东辉  陈昌洁  王贵成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ffect the effect of controlling pine caterpillars, Dendrolimus punctatus, by B.t pesticide apparently.While using B.t pesticide,the mortality of D.punctatus decreased as the temperature dropped.From the result of 4 temperature gradient tests,it was showed that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育峰  贾连东  李君霞  代小冬  杨晓平  王春义  杨国红  
关键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超  徐春玲  武玉环  谢辉  
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杀线虫剂克线磷、福气多、涕灭威、卡线特对红掌相似穿孔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红掌在被相似穿孔线虫侵染前或侵染后,在根际土壤中施用供试药剂,均能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且在侵染前用药防治效果更好;每盆施用克线磷1.2 g、福气多1.5 g和涕灭威0.9 g,不仅能有效地杀灭红掌根和根际介质中的相似穿孔线虫,且能将病级控制在1以下;在红掌被相似穿孔线虫侵染发病的情况下,施用上述药剂虽然也能有效地杀灭线虫,但因施药前红掌根部被线虫侵染而严重腐烂,故对植株病情的恢复效果较差;卡线特对红掌有药害,不宜用于红掌相似穿孔线虫病的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明  刘冬梅  徐福元  施建华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Hypercompe),是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具有食性杂、危害大、繁殖快、易传播等特点。辽、冀、津、京、鲁、陕等地城市绿化树木、药用植物及其他林木遭受严重的损害,经济损失巨大(刘永强等,2012)。2010年以来,美国白蛾相继在江苏省连云港、徐州、宿迁和盐城等市暴发。目前,该害虫向周边地区扩散蔓延的势头仍在加剧,严重威胁当地的城市绿化、林果和养蚕等行业的发展;另外,桑蚕、水产养殖中使用的菊酯类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涂爱萍1 胡洪涛2 朱文达3 李 林3  
通过田间试验,观察62%丁草胺?噁草酮微乳剂对移栽稻田3种主要杂草的防治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后对田间光照、水肥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药剂后,能有效防除稻田3种主要杂草,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和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Burm.f.)的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质量防效分别达到88.09%~98.91%和88.06%~98.31%; 杂草防除后,田间透光率增加3~4倍,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减少85%以上,水稻增产33.46%~40.0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涂爱萍  胡洪涛  朱文达  李林  
通过田间试验,观察62%丁草胺·噁草酮微乳剂对移栽稻田3种主要杂草的防治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后对田间光照、水肥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药剂后,能有效防除稻田3种主要杂草,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和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的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质量防效分别达到88.09%~98.91%和88.06%~98.31%;杂草防除后,田间透光率增加3~4倍,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减少85%以上,水稻增产33.46%~40.0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