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87)
- 2023(5392)
- 2022(4526)
- 2021(4008)
- 2020(3333)
- 2019(7205)
- 2018(6825)
- 2017(12504)
- 2016(7155)
- 2015(7394)
- 2014(7044)
- 2013(6772)
- 2012(6168)
- 2011(5573)
- 2010(5264)
- 2009(4852)
- 2008(4701)
- 2007(3966)
- 2006(3255)
- 2005(2755)
- 学科
- 济(23848)
- 经济(23815)
- 业(18840)
- 管理(18592)
- 企(14298)
- 企业(14298)
- 方法(12184)
- 数学(11068)
- 数学方法(10969)
- 学(8653)
- 农(7614)
- 财(6802)
- 贸(6517)
- 贸易(6517)
- 易(6374)
- 中国(5801)
- 业经(5569)
- 农业(5385)
- 技术(4721)
- 环境(4534)
- 务(4333)
- 财务(4331)
- 财务管理(4326)
- 企业财务(4125)
- 制(3962)
- 壤(3833)
- 土壤(3819)
- 产业(3784)
- 划(3655)
- 地方(3471)
- 机构
- 大学(102612)
- 学院(101827)
- 研究(38625)
- 济(37461)
- 经济(36865)
- 管理(35945)
- 农(33329)
- 理学(32552)
- 理学院(32123)
- 管理学(31296)
- 管理学院(31152)
- 科学(30123)
- 农业(26996)
- 中国(26396)
- 业大(26162)
- 所(22370)
- 京(21448)
- 研究所(21338)
- 农业大学(18507)
- 中心(16346)
- 室(15048)
- 财(14832)
- 实验(14490)
- 省(14311)
- 江(14267)
- 院(13987)
- 业(13982)
- 实验室(13893)
- 科学院(13398)
- 重点(13159)
- 基金
- 项目(81219)
- 科学(61932)
- 基金(60082)
- 家(58214)
- 国家(57775)
- 科学基金(47119)
- 研究(46612)
- 自然(34998)
- 自然科(34252)
- 自然科学(34235)
- 自然科学基金(33654)
- 基金项目(32691)
- 省(32366)
- 社会(29988)
- 社会科(28472)
- 社会科学(28464)
- 划(28099)
- 资助(23704)
- 教育(20534)
- 计划(19746)
- 重点(19006)
- 科技(18848)
- 创(17215)
- 科研(17059)
- 发(16734)
- 部(16473)
- 业(16398)
- 创新(16240)
- 编号(15273)
- 农(15243)
共检索到132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明 张小萍 曹玉
研究了呋喃丹、铁灭克、天王星 3种农药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3种农药在不同农药用量、培养时间、磷酸苯二钠用量及外加不同 pН值缓冲溶液时 ,对磷酸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 ,在该条件下进行回归分析建模时发现不同农药用量、磷酸苯二钠用量对磷酸酶活性影响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0 0。证明了在本地区特有的农业环境条件下 ,这 3种农药可能会影响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关键词:
农药 土壤 磷酸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超 沙品洁 李秀霞 杨文玲 仲丽 史雪岩 高希武
为明确常用杀虫剂对小麦防御性的影响,考察了吡虫啉、灭多威和氧乐果处理对小麦苗3种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分别使用杀虫剂的田间推荐浓度、高于和低于其推荐浓度1倍的质量浓度3个处理,考察了吡虫啉、灭多威和氧乐果营养液内吸处理小麦苗后5d内,小麦苗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和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7.5和35.0mg/L吡虫啉处理小麦苗后6h时,小麦苗中PAL均受到抑制,活性显著降低,处理后12h时,PAL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上升,分别上升了38.9%和40.0%;100、200和400mg/L灭多威处理小麦苗后12h时,小麦苗中PAL活性显著升高。25...
关键词:
小麦 吡虫啉 灭多威 氧乐果 防御相关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和文祥 蒋新 卞永荣 王芳
采用模拟方法探讨了杀虫双污染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杀虫双对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低浓度时酶活性抑制幅度较大 ,高浓度时抑制幅度较小。土壤酶活性的生态剂量 ED50 结果发现 ,土壤脲酶活性的 ED50 值最小 ,反映出脲酶对杀虫双反应最敏感 ,建议采用土壤脲酶活性作为土壤杀虫双污染程度的监测指标 ;此外获得了土壤中杀虫双污染浓度的 ED50 值 :土娄土和红壤分别为 1.30 1和0 .5 2 6 g/ kg。转化酶活性表现出在杀虫双低浓度时激活 ,在高浓度时抑制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土壤酶 杀虫双 生态剂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艳茹 和文祥 邢少峰 吕家珑 唐明
【目的】研究不同价态铬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为环境保护以及重金属铬的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自陕西杨凌、榆林、黄龙的土娄土、风沙土、褐土为供试土样,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Cr3+(0,250,500,750,1500,2500,5000 mg/kg)、Cr6+(0,500,1000,1500,2000,2500,5000 mg/kg)单一和复合污染条件下,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U)随铬含量(C)的增加而降低,采用U=A/(1+B×C)模型(其中A、B为复合参数)可较好地表征土壤碱性磷酸酶与铬含量之间的关系,且拟合方程均达极显著相关;土壤受铬轻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俊国 杨鹏鸣
本实验对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尿素、鸡粪、秸秆在Ⅰ施肥水平上,使土壤脲酶活性分别增加15.38%、55.94%、27.97%,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2.31%、16.20%、10.42%;在Ⅱ施肥水平上使土壤脲酶活性分别增加24.48%,67.83%,46.15%,使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9.72%、28.01%和37.04%。在Ⅲ施肥水平上使土壤脲酶分别增加37.76%、86.71%、62.24%,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28.47%、65.74%和58.10%。3种不同施肥水平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顺序依次是鸡粪、秸秆、尿素。...
关键词:
脲酶 碱性磷酸酶 土壤肥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邢 张亮 林勇明 吴承祯 谢安强 陈灿 李键 洪滔
为探究解磷细菌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关系,以解无机磷细菌P7、P19和解有机磷细菌YP17为解磷菌剂,以巨尾桉幼苗作为研究对象,以4种森林土壤为基质进行盆栽试验,设置1×106cfu·m L-1(低)、0.5×107cfu·m L-1(中)、1×107cfu·m L-1(高)3个菌浓度处理以及空白对照.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条件下,混菌处理(P7YP17、P7P19YP17、P19YP17)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影响总体优于单菌(P7、P19、YP17);高浓度和中浓度处理酶的土壤酸性磷酸活性高于低浓度处理.有
关键词:
解磷细菌 酸性磷酸酶活性 巨尾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玉清 白翠霞 赵广亮 余新晓 姚永刚 秦永胜
为探讨土壤磷有效性管理的措施,该文对北京八达岭地区9种林分类型下土壤的磷酸酶活性、有机磷组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磷酸酶的类型以酸性磷酸酶为主。表层0~5cm土层的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5~25cm和25~45cm土层的磷酸酶活性,且与土壤有机碳、氮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有机磷有明显的表聚性,在全磷中的比例为15.51%~17.48%。在土壤有机磷组分中,以中活性有机磷含量最高,其次为活性有机磷,而高稳性有机磷的含量最低。活性有机磷与中活性有机磷含量的相关性显著。磷酸酶活性与有机磷含量有密切的关系,无论是酸性磷酸酶还是碱性磷酸酶,都与活性有机磷、中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玉华 邓培渊 雷志华 赵奇
【目的】地黄连作可以显著地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而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本实验研究了种植地黄后轮作不同作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来评价轮作不同作物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没有种植过地黄的土壤为对照,选用去年种小麦,今年种地黄;去年种地黄,今年分别种植菊花、玉米的4块田地土壤,研究种植地黄对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各取样时间,其他3种土壤中脲酶活性均比对照高,且随着地黄和菊花生长期的推进,土壤中脲酶活性显著升高,而种玉米土壤中脲酶活性是先升高后下降;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较复杂:种地黄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对照差异不显著,种菊花和玉米土壤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在75和155 d时均比对照显著降低;在205d时,种菊花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比对照显著升高,而种玉米土壤中碱性磷酸酶和对照差异不显著;种地黄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随地黄生育期的推进显著升高,种菊花和玉米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却显著降低,但种菊花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低于种玉米土壤。【结论】种植地黄后轮作玉米比轮作菊花更有利于土壤的良性演化。
关键词:
地黄 脲酶 多酚氧化酶 碱性磷酸酶 轮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建伟 田厚军 林硕 陈艺欣 陈勇
[目的]研究土荆芥精油对5种杀虫剂毒力的影响,为合理开发利用杂草资源研发环保农药助剂,进而促进害虫持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小菜蛾幼虫为供试昆虫,采用微量点滴法、浸叶法和夹毒法分别测定不同用量土荆芥精油对5种杀虫剂触杀和胃毒作用的影响。[结果]土荆芥精油对敌百虫、氟虫腈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触杀毒力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10 mg/g土荆芥精油对联苯菊酯增效作用最好,增效比可达9.13,而30mg/g土荆芥精油对联苯菊酯则表现为拮抗作用;土荆芥精油对灭多威均表现为拮抗作用。夹毒法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土荆芥精油对灭多威、氟虫腈、联苯菊酯的胃毒毒力均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敌百虫均表现为拮抗作用。浸叶法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土荆芥精油对氟虫腈、联苯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敌百虫胃毒毒力均表现出很好的增效作用,对灭多威表现出拮抗作用。[结论]土荆芥精油对氟虫腈和联苯菊酯(10mg/g土荆芥精油)均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可显著增加其杀虫毒力,是提高杀虫剂药效的优选助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梦扬 魏健 葛高波 孙铭 冯秀智 吴可人 李永春 徐秋芳
应用氯仿熏蒸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了菜地土和松林土喷施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剂后,土壤微生物量和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菜地土喷施Bt杀虫剂后,土壤微生物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松林土喷施Bt杀虫剂后,土壤微生物量碳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2种土壤均在喷施1 315 g·hm-2的Bt杀虫剂后,微生物量碳达到最大值。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菜地与松林土壤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带型有较大的差异,菜地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更高的丰富度。土壤类型是决定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的关键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克忠 张永安 朱长进 王登元 王玉珠 曲良建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five synthetic philanthotoxin analogs.Trial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 indicated a certain level of activity on poisoning and inhibiting emergence rate.The LC_(50) of compound 1 on Ectropis obliqua was 8.987?10~3 mg?L~(-1).At the 8?10~3 mg?L~(-1) dos...
关键词:
蜂毒毒素 人工合成 生物活性 茶尺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邹传山 曹传旺 张国财 王志英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又称西伯利亚松毛虫,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国内分布于北京、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是我国东北林区的重要害虫,除危害落叶松(Larix spp.)外,也危害红松(Pinus koraiensis)、油松(P.tabulaeformis)、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云杉(Picea spp.)、冷杉(Abies spp.)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晓明 雷满香 张俐 黄路 王晓光 樊德方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一种土壤和水中HNPC-A9908残留的检测方法。即土壤样品用甲醇提取,二氯甲烷、氯化钠水溶液液-液分配,酸性氧化铝+硅胶混合柱净化,而水样直接用二氯甲烷萃取,当HNPC-A9908添加水平为0.1,1和5mg/L时,土壤和水样中HNPC-A9908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68%~103.7%和96.5%~100.03%,变异系数分别为2.02%~4.59%和2.71%~3.13%,最小检测含量分别为0.025mg/kg和0.0125mg/L,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和文祥 蒋新 余贵芬 郎印海
对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 3类磷酸酶活性的研究结果显示 ,北方 土娄 土和南方红壤的主导磷酸酶类分别是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 ,占到总体酶活性的 1/ 2~ 2 / 3,杀虫双的加入及肥力条件的改变对此比例影响较小 ,揭示出土壤生态条件对土壤磷酸酶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同一生态区 ,土壤磷酸酶活性随肥力水平的升高而增大 ;酸性磷酸酶对杀虫双的反应最敏感 ,中性磷酸酶则最迟钝。
关键词:
土壤磷酸酶 酶活性 生态环境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竣 李传涵
通过对杉木人工林根圈土壤两种磷酸酶活性、8种磷组分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根圈酸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根圈外高1.44、0.66酚mg/g(37℃,12h),R/S值分别为1.91和2.01;(2)根圈全P、DA-P、Al-P、Fe-P、H2SO4-P分别比根圈外高203.45,2.21,3.05,10.93,10.33mg/kg,R/S值分别为1.61,4.68,3.61,1.97,2.46,Ca-P比根圈外低2.34,R/S值为0.72,I-P和O-P无显著差异;(3)根圈酸性磷酸酶活性与DA-P和H2SO4-P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4和0.579,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全...
关键词:
杉木,根圈,磷酸酶活性,磷组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