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87)
- 2023(3009)
- 2022(2663)
- 2021(2555)
- 2020(2389)
- 2019(5211)
- 2018(5137)
- 2017(9287)
- 2016(5744)
- 2015(6533)
- 2014(6732)
- 2013(6709)
- 2012(6512)
- 2011(6120)
- 2010(6332)
- 2009(5665)
- 2008(5870)
- 2007(5168)
- 2006(4605)
- 2005(4422)
- 学科
- 济(18092)
- 经济(18034)
- 管理(12865)
- 业(11863)
- 企(9479)
- 企业(9479)
- 学(9016)
- 方法(7436)
- 制(6347)
- 数学(6210)
- 数学方法(6048)
- 财(5426)
- 农(5253)
- 中国(4941)
- 体(4158)
- 融(3959)
- 金融(3958)
- 银(3820)
- 银行(3780)
- 贸(3687)
- 贸易(3685)
- 行(3638)
- 易(3576)
- 体制(3512)
- 业经(3417)
- 农业(3215)
- 和(3137)
- 地方(3131)
- 度(3127)
- 制度(3093)
- 机构
- 大学(89054)
- 学院(85556)
- 研究(38160)
- 济(29118)
- 经济(28433)
- 科学(27920)
- 中国(27047)
- 管理(25387)
- 农(24267)
- 所(22890)
- 理学(21443)
- 研究所(21243)
- 理学院(21005)
- 京(20562)
- 管理学(20387)
- 管理学院(20197)
- 农业(19534)
- 业大(18362)
- 中心(15892)
- 财(15049)
- 院(14418)
- 江(14329)
- 省(13826)
- 北京(13331)
- 室(13244)
- 农业大学(12514)
- 范(12147)
- 实验(12134)
- 师范(11869)
- 科学院(11693)
- 基金
- 项目(59402)
- 科学(43481)
- 基金(41561)
- 家(40484)
- 国家(40189)
- 研究(36331)
- 科学基金(30787)
- 省(22775)
- 自然(22675)
- 自然科(22074)
- 自然科学(22065)
- 自然科学基金(21658)
- 基金项目(21488)
- 划(21061)
- 社会(20318)
- 社会科(18946)
- 社会科学(18943)
- 资助(18110)
- 教育(16241)
- 重点(14934)
- 计划(14471)
- 科技(14001)
- 编号(13021)
- 部(12668)
- 发(12598)
- 科研(12417)
- 成果(11956)
- 创(11640)
- 专项(11395)
- 创新(11146)
共检索到132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强俊 杨弘 何杰 王辉 徐跑 朱志祥
以‘吉富’、‘新吉富’、‘埃及尼罗’3种不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品系之间生长与高密度胁迫反应的比较,探讨3种尼罗罗非鱼的生长特点与应激后生理响应的变化规律。将初始规格基本一致的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饲养100 d后,吉富罗非鱼特定生长率最高,新吉富其次,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埃及尼罗罗非鱼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吉富罗非鱼(P<0.05)。吉富与新吉富罗非鱼的内脏比显著高于埃及尼罗(P0.05)。养殖实验结束后,进行48 h的急性高密度(100 g/L)应激实验。应激48 h内...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琳 祝璟琳 邹芝英 李大宇 肖炜 喻杰 陈炳霖 杨弘
为筛选出耐低温性能较好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品系,本研究以尼罗罗非鱼埃及品系(NE品系)、埃及尼罗抗逆品系(NER品系)、湘湖品系(NX品系)、新吉富(NNG品系)和吉富品系(NG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从最适生长温度28℃自然降温到死亡临界温度11℃的方法,分别测定它们在两个温度条件下血液生化和酶类指标的变化;当水温降到11℃后,连续观察一周,统计每种尼罗罗非鱼的存活率,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耐寒性能差异。结果显示,NER品系的存活率最高;NX品系和NER品系葡萄糖水平极显著升高,NER品系和NG品系总蛋白水平极显著降低,而白蛋白/球蛋白的值均没有显著性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但NER品系的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程度最低;同时NX品系、NG品系、NE品系和NG品系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极显著增高,但NER品系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只是显著增高。上述结果表明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能一定程度抵御低温对机体带来的损伤,适应慢性自然降温,但NER品系存活率最高,肝功能和肌肉受损程度相对最小,在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中耐寒性能最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强俊 徐跑 何杰 王辉 李瑞伟
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探讨了氨氮(0.02~2.00 mg/L)和养殖密度(1~5尾/10 L)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氨氮和养殖密度的一次与二次效应对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氨氮或养殖密度的上升,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氨氮与养殖密度之间存在互作效应(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丽慧 筴金华 张艳红 任炳琛 梁从飞 赵金良
为评估尼罗罗非鱼的耐盐碱性能,分别测定了上海、山东、河北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鱼种96 h的半致死盐、碱度,并在不同盐碱混合浓度(S0A0、S10A0、S10A2、S10A4、S10A6)中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生长比较。单盐、单碱耐性研究表明,上海、山东、河北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鱼种的96 h半致死盐度分别为18.528 g/L、20.347 g/L、19.342 g/L,96 h半致死Na HCO3碱度为8.827g/L、8.540 g/L、8.542 g/L。盐碱混合条件下,盐度为10时,96 h半致死碱度分别为河北品系(4.377g/L)>上海品系(3.561 g/L)>山东品系(3.10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兰 林勇 张永德 杨慧赞 卢其西 陆勤娟 李坤媛 蓝宝同 唐启明
应用室内人工降温,以0.2℃/3 h匀速降温至半数致死温度(8.6℃),然后以0.4、0.7和1.0℃/4h升温至室温。对持续时间、累计昏迷率和累计死亡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累计昏迷率与持续时间呈显著的线性相关,0.4℃/4 h上升段和下降段试验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982+0.012x和y=0.929-0.005x;0.7℃/4 h上升段和下降段试验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008+0.012x和y=0.789-0.004x;1.0℃/4 h上升段和下降段试验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60+0.006x和y=0.914-0.006x。累计死亡率与持续时间呈显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肖炜 陈炳霖 祝璟琳 李大宇 邹芝英 喻杰 杨弘
为了解亚硝酸盐氮长期胁迫下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理功能变化,实验设置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空白对照、0.03 mmol/L、0.06 mmol/L、0.12 mmol/L、0.23 mmol/L),研究亚硝酸盐氮21 d胁迫对尼罗罗非鱼幼鱼血液、肝脏组织的生理生化、代谢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亚硝酸盐氮的浓度的提高,尼罗罗非鱼幼鱼血液中白细胞数呈现略微上升的趋势,而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幼鱼血清中,葡萄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K~(+)随着亚硝酸盐氮的增加浓度显著提高(P<0.05),与此同时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总蛋白、Na~(+)和Cl~(-)离子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浓度与亚硝酸盐氮浓度表现出负相关的下降趋势(P<0.05);肝脏组织中非特异性免疫因子HSP70、IL-1β、IL6和TNF-α随着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增加表达量显著上升(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然 陈立敏 辛颖 赵早亚 俞筱筝 黄金凤 廖宗甄 李文笙
为探究盐度胁迫对尼罗罗非鱼免疫的影响,对体质量(35.0±5.0) g的尼罗罗非鱼进行了急性和慢性的盐度胁迫实验,对免疫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在急性盐度胁迫中,设置0、5和15盐度组,分别在胁迫后6、12、24、48和96 h进行取样,检测血清SOD、CAT、GSH-Px和AKP的活性。在慢性实验中,设置0、10、20和30盐度组,胁迫8周后检测血清SOD、CAT、GSH-Px和AKP活性,并进行了无乳链球菌易感性实验。结果显示:①血清中SOD活性在急性盐度胁迫6、12和24 h时都有随盐度上升而上升的趋势,但在96 h时盐度15组酶活性显著低于盐度5组;在慢性盐度胁迫下,各组的酶活性呈现出随着盐度升高而显著性下降的趋势。②血清CAT活性在急性盐度胁迫下12和24 h时呈现出随着盐度升高而显著下降的趋势;在慢性胁迫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③血清中GSH-Px活性在急性和慢性胁迫后,均呈现随着盐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④血清AKP活性在胁迫后6 h随盐度升高呈现出显著下降趋势;在慢性盐度胁迫下,盐度20组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⑤尼罗罗非鱼对无乳链球菌易感性实验中,盐度10组的易感性和盐度0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盐度20和30组的易感性高于盐度0组。研究表明,两种盐度胁迫均会引起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急性盐度胁迫实验表明,盐度5和15可导致尼罗罗非鱼机体氧化损伤,但尼罗罗非鱼可以逐渐适应这一变化;慢性盐度胁迫实验表明,盐度高于20会抑制尼罗罗非鱼多种免疫指标活性,造成其对无乳链球菌的易感性升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强俊 徐跑 何杰 李瑞伟
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探讨了温度(18~37℃)和盐度(0~16)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miloticus)仔鱼生长和存活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温度与盐度的一次与二次效应对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温度或盐度的上升,生长与存活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温度与盐度间存在互作效应(P<0.05),温度为18~20℃时,仔鱼的特定生长率与存活率在盐度为8~9时较高;随着温度上升,27~32℃时,盐度为5~7时较高;高温环境时(35~37℃),盐度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波 何庆国 唐永凯 谢骏 戈贤平 徐跑
实验选取90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平均体质量137.18g,随机分为6个平行组,饥饿处理0d、7d、14d、21d,测定饥饿对鱼体的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应激蛋白HSP70基因表达以及鱼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0~21d过程中,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鱼体体质量、内脏质量、肝体比、内脏比、血清甘油三酯、血清一氧化氮浓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肝脏HSP70的mRNA水平、鱼体能量、肌肉粗脂肪、肝脏灰份、肠系膜脂肪含量等指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血清丙二醛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并且与饥饿前相比在饥饿21d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皮质醇与总蛋白浓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逯尚尉 刘兆普 余燕
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幼鱼体质量(15±0.5)g,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缸(直径60cm×水深50cm)分别放养10尾、20尾、30尾、40尾幼鱼,密度分别相当于1.1kg/m3、2.1kg/m3、3.2kg/m3、4.2kg/m3,并分别标记记为G10、G20、G30、G40,每组3个重复,养殖6周后对幼鱼进行生长性能、饲料系数、血液指标及肝脏中相关酶活性进行分析以研究密度胁迫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G10组幼鱼增重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G20组增重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间特定生长率的变化与增重...
关键词:
点带石斑鱼 密度胁迫 生长 代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学军 郭瑄 聂国兴 孔祥会 乔志刚
为深入研究养殖新品种吉丽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耐盐性能,对吉丽罗非鱼及其两个亲本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进行了慢性盐度胁迫实验,分析了3种罗非鱼耐盐性能的差异,建立了盐度胁迫过程中死亡率与致死盐度及时间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3种罗非鱼的耐盐能力差异显著,吉丽罗非鱼的耐盐性能接近于萨罗罗非鱼,远高于尼罗罗非鱼,耐盐胁迫时3种罗非鱼的平均致死盐度分别为57.9、66.7和18.5。(2)盐度胁迫实验中尼罗罗非鱼个体间死亡时间差异最大,萨罗罗非鱼个体之间差异最小,吉丽罗非鱼介于其间;吉丽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死亡时间都有极显著的正态负偏移,离群值和极值较多,尼罗罗非鱼有较显著...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薛宝贵 楼宝 徐冬冬 史会来 毛国民 程国宝 詹炜
随机选取体质量为10.0~10.7g的黄姑鱼Nibeaalbiflora幼鱼450尾,设置4个养殖密度,依次为15尾/缸(1.49kg/m3)、30尾/缸(3.00kg/m3)、45尾/缸(4.84kg/m3)、60尾/缸(5.81kg/m3),研究密度胁迫对黄姑鱼幼鱼生长性能、代谢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1)养殖密度对黄姑鱼幼鱼的增重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特定生长率具有与增重率相类似的变化规律。饵料系数与养殖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FCR=0.02G+0.11(n=15,R2=0.983,F<0.05)。2)G60组乳酸脱氢酶活性最高并显著高于G15组、G30组(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贺根和 龙婉婉 柳正葳
用水培法,设置0、25、50、100、400μmol/L 5种AlCl3浓度处理,研究了3种野生蓼科植物酸模叶蓼、杠板归和辣蓼对铝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3种蓼科植物相对根系伸长率都随AlCl3浓度的增加呈递减的趋势,但AlCl3对杠板归根伸长的抑制程度要明显高于酸模叶蓼和辣蓼,表明酸模叶蓼和辣蓼的耐铝性显著高于杠板归;3种蓼科植物根系铝含量和草酸分泌量均随AlCl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杠板归和辣蓼根系草酸分泌量在AlCl3为50μmol/L时达到饱和),但酸模叶蓼和辣蓼根系铝含量显著低于杠板归,而根系草酸分泌量显著高于杠板归;高浓度(400μmol/L)处理使3种蓼科植物根系活力、叶片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文婷 谢福春 王华田 于文胜 迟炳庆 杜军 宋黎 姜成平
针对中国北方城市干旱缺水、园林绿地植物难以保证及时灌溉的现象,选择2年生灌木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采用盆栽方法测定了土壤自然干旱胁迫过程中影响各树种抗旱性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3种园林植物幼苗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金叶女贞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连翘先降低后升高,紫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金叶女贞和连翘在不同胁迫时期的叶绿素质量分数达到显著差异水平;金叶女贞在遭受干旱胁迫后叶肉组织相对电导率呈升高—降低—升高,连翘先降低后升高,紫薇则是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姣娣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刺篱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筛选出抗旱的刺篱植物。【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法,测定了干旱胁迫0(CK),7,14,21,28d时蔷薇、紫叶小檗、锦鸡儿3种刺篱植物叶片相对水分亏缺(RWD)、叶绿素(Chl)含量、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7个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植物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刺篱植物Chl含量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干旱胁迫28d时,蔷薇、紫叶小檗、锦鸡儿Chl含量分别为0.84,0.66,1.32mg/g,较CK下降了5...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刺篱植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