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09)
2023(2597)
2022(2245)
2021(2084)
2020(1873)
2019(4309)
2018(4313)
2017(7119)
2016(4909)
2015(5677)
2014(5766)
2013(5385)
2012(5250)
2011(5033)
2010(5215)
2009(4610)
2008(4851)
2007(4434)
2006(3906)
2005(3512)
作者
(17798)
(15012)
(14975)
(14157)
(9776)
(7321)
(6671)
(5861)
(5727)
(5688)
(5495)
(5251)
(5228)
(5222)
(4997)
(4858)
(4576)
(4511)
(4475)
(4433)
(4196)
(4159)
(3905)
(3618)
(3531)
(3473)
(3397)
(3397)
(3380)
(3208)
学科
(12626)
经济(12605)
(7921)
(7882)
管理(7862)
理论(5889)
方法(5809)
(5798)
企业(5798)
教学(4805)
(4778)
教育(4740)
数学(4689)
数学方法(4503)
中国(3867)
学法(3372)
教学法(3372)
农业(3131)
学理(3054)
学理论(3054)
研究(2784)
业经(2707)
水产(2428)
(2419)
(2410)
(2366)
地方(2242)
(2133)
金融(2130)
及其(2124)
机构
大学(73510)
学院(72732)
研究(31605)
科学(25216)
(23051)
中国(20114)
(19320)
(19125)
管理(18635)
农业(18507)
经济(18505)
研究所(18252)
(17040)
业大(16876)
理学(15868)
理学院(15534)
管理学(14687)
管理学院(14588)
(13241)
中心(12466)
技术(12462)
(12371)
师范(12105)
(12074)
农业大学(12004)
(11726)
(11711)
实验(11017)
北京(10648)
实验室(10558)
基金
项目(51312)
科学(37264)
基金(33777)
(33188)
国家(32928)
研究(32257)
科学基金(25076)
(22082)
(19487)
自然(19142)
自然科(18690)
自然科学(18678)
自然科学基金(18316)
基金项目(17586)
教育(17378)
社会(15772)
资助(15020)
社会科(14663)
社会科学(14655)
重点(13220)
编号(12856)
计划(12686)
科技(12570)
成果(11550)
课题(11201)
(10745)
科研(10427)
(10396)
(10304)
(10098)
期刊
学报(23592)
(22065)
经济(22065)
(21015)
研究(18926)
中国(18593)
科学(17713)
教育(16217)
大学(16198)
学学(15432)
农业(14395)
业大(7781)
(7610)
技术(6776)
管理(6635)
农业大学(6411)
(6367)
(6196)
林业(5610)
职业(5013)
自然(4682)
科技(4335)
资源(4066)
中国农业(3947)
自然科(3850)
自然科学(3850)
(3832)
金融(3832)
财经(3607)
(3449)
共检索到110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曾蓓蓓  黄旭雄  危立坤  刘林林  
从上海奉贤一处半咸水池塘分离得到角毛藻(Chaetoceros sp.)SHOU-B98、小环藻(Cyclotella sp.)SHOU-B108和直链藻(Melosira sp.)SHOU-B110。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盐度对3株硅藻生长的影响,并分析了适宜温度、光照强度和盐度条件下3株硅藻的细胞组成。结果表明:角毛藻SHOU-B98、小环藻SHOU-B108和直链藻SHOU-B110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2.3、20.6和24.7℃;最适光照强度分别为28.0、40.2和69.8μmol·m-2·s-1;最适盐度分别为12.6、6.1和6.7。在适宜培养条件下,角...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峰  杨刚  张涛  王妤  庄平  
为了探讨中华鲟幼鱼进入长江口半咸水环境后,渗透压适应调节过程中鳃上皮泌氯细胞的适应性变化,将幼鱼在淡水(盐度0)和半咸水(盐度15)两种条件下驯养60 d,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比分析鳃上皮泌氯细胞的形态、分布与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幼鱼鳃上皮泌氯细胞主要集中分布于鳃小片基部和鳃小片之间的鳃丝上,细胞略呈椭圆形。半咸水条件下,幼鱼鳃丝上皮泌氯细胞数量和大小显著增加,鳃小片上皮泌氯细胞数量则未发生改变,但细胞大小显著增加;而鳃丝和鳃小片上皮泌氯细胞的形态在淡水和半咸水中均未发生显著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鳃丝上皮泌氯细胞顶膜开口的形态分为3种类型:Ⅰ型,突起型;Ⅱ型,凹陷型;Ⅲ型,深洞型。淡水条...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曾蓓蓓  黄旭雄  危立坤  刘林林  
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对4株微藻(多芒藻Golenkinia sp.SHOU-F56,绿球藻Chlorococcum sp.SHOU-F93,月牙藻Selenastrum sp.SHOUF119和绿球藻Chlorococcum sp.SHOU-F124)生长的影响,并分析了在适宜培养温度和光照条件下4株微藻细胞的生化组成。结果表明:多芒藻,绿球藻SHOU-F93,月牙藻和绿球藻SHOU-F124的最适温度条件分别为29.5、19.3、21.5和24.3℃;最适光照强度分别为35.5、8.3、22.5和19.2μmol/(m2·s)。绿球藻SHOU-F93的色素和总糖含量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桂枝  翟俏丽  于海娣  王晓东  王博  詹亚光  
以产三萜的白桦悬浮系为试验材料,在优化白桦悬浮细胞生长与三萜积累的培养基种类和接种量的基础上,分析白桦悬浮细胞生长和三萜积累的动力学关系,同时考察1个培养周期内白桦细胞内外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MS,NT,IS,WPM,1/2MS,B56种培养基和10~40g·L-1接种量中,有利于白桦细胞生长和三萜生产的培养基为B5和接种量为20~30g·L-1FW;2)在1个培养周期内,白桦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三萜的产量与细胞生物量是相偶联的,随着生物量的增加三萜产量呈增长趋势,其中,白桦细胞在第12天比生长速率达到最高0.18,三萜合成速率和比合成速率在第9天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73mg·...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徐嘉波  袁新程  杨明  张忠华  谢永得  税春  
为了探究半咸水和淡水养殖模式对刀鲚营养积累的影响,采用生化方法实验分析与比较了半咸水(盐度10~15)和淡水(盐度0.4~1.0)池塘生态养殖模式下刀鲚肌肉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半咸水养殖模式刀鲚肌肉的粗脂肪含量(7.27%)明显高于淡水养殖模式的(4.30%),而半咸水养殖模式的刀鲚肌肉的水分含量和灰分含量(72.54%和1.32%)均明显低于淡水养殖模式的(76.85%和2.06%),两者的粗蛋白含量无明显性差异。除了色氨酸和胱氨酸在两模式间没有明显差异外,其余16种氨基酸在半咸水组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淡水组的;半咸水养殖模式的刀鲚肌肉的TAA、EAA、HEAA、NEAA和DAA均低于淡水养殖模式的,而EAA/TAA和EAA/NEAA在两模式之间无明显性变化,半咸水模式的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比率(DAA/TAA)(40.32)明显低于淡水模式的(40.68)。半咸水养殖模式的刀鲚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58.59)低于淡水养殖模式的刀鲚(72.04),而半咸水养殖模式的刀鲚F值(2.44)高于淡水养殖模式的刀鲚(2.35)。在检测到的28种脂肪酸中,有11种脂肪酸的含量在两模式之间有明显差异。在主要的脂肪酸中,半咸水养殖模式刀鲚的C16:0、C18:0、C18:1n9c、C22:5n3(DPA)和C22:6n3(DHA)含量明显高于淡水养殖模式的,而半咸水养殖模式刀鲚的C18:2n6c和C18:3n3的含量明显低于淡水养殖模式的;半咸水养殖模式的SFA、MUFA和EPA+DHA均明显高于淡水模式的;半咸水养殖模式刀鲚的∑n3PUFA/∑n6PUFA(3.93)明显高于淡水养殖模式的(2.10),这符合洄游性鱼类肌肉的Σn3PUFA/Σn6PUFA在海水环境的较高、在淡水环境的较低的现象。研究表明,淡水养殖模式刀鲚肌肉蛋白质更有营养价值、味道更为鲜美,但半咸水养殖模式有利于刀鲚体内脂肪的积累以及MUFA(特别是C18:1n9c)的蓄留,半咸水环境的渗透压可能处于刀鲚体内的等渗点附近,这更有利于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和鱼体的生长。建议刀鲚养成阶段采用半咸水,销售前强化养殖阶段采用淡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石娟  潘克厚  
研究了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f.minutissima)(MACC/B228)和等鞭金藻8701(IsochrysisgalbanaParke8701)(MACC/H060)在4种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及不同光强下、不同时期收获的藻细胞中总脂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新月菱形藻在光强70μmol·s-1·m-2时细胞分裂频率(μ)最大,最适光强70~140μmol·s-1·m-2;260μmol·s-1·m-2光强能导致细胞分裂频率变慢,指数期缩短。等鞭金藻8701在光强140μmol·s-1·m-2时μ值最大,260μmol·s-1·m-2下略有降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萨仁娜  佟建明  何春年  高微微  张琪  
【目的】通过研究海带岩藻聚糖及其级分对肉鸡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寻找海带提取物调节肉鸡免疫功能的有效级分,为饲料工业科学使用海带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从海带中提取岩藻聚糖,通过纤维柱和凝胶柱层析,对岩藻聚糖进行分级纯化。体外培养肉鸡腹腔巨噬细胞,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岩藻聚糖(200μg·ml-1)和岩藻聚糖5种级分(100μg·ml-1),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1和TNF-α,同时测定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等其它免疫指标。【结果】海带岩藻聚糖及其级分显著提高肉鸡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促进巨噬细胞呼吸爆发、NO的产生量和iNOS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爱华  蔡桃珍  吴玉深  
研究了人工海水、天然半咸水以及生理盐水对6种我国常用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四环素、土霉素、氯霉 素、磺胺以及呋喃唑酮)体外抗两种鱼类病原细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Vibrio fluviali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对几乎所有受试药物的抗菌活性均呈抑制作用,其中对土霉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半咸水可使土霉素、 四环素及磺胺药的抗菌活性下降;生理盐水对不同药物或不同细菌的作用不一致;呋喃唑酮的抗菌活性不受 3种水质的影响。此外,喹诺酮与二价阳离子的螯合产物可能并不稳定,当用无二价阳离子水稀释后药物可 被重新释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明国  闫晓斌  谭宏元  席旭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黄旭雄  胡盼  庄林川  倪良平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Zarrouk培养液培养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探讨温度对微小色球藻生长的影响,并对微小色球藻的营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0μE/M2.S~45μE/M2.S光照强度范围内,微小色球藻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30℃~38℃。对微小色球藻的营养组成分析表明,该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脂肪酸组成简单的特点。其粗蛋白含量为61.82%,粗脂含量仅为0.99%,饱和脂肪酸主要为C16:0和C20:0分别占44.88%和11.47%,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18:2n6(占16.01%)。干物质中总氨基酸含量为564.09 mg/g,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志林  王新庄  张涌  王木  王轶敏  胡文举  
采用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兔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进行分离、传代培养,研究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兔ESC分离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用SD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的兔ESC集落呈岛屿状生长,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体外分化可形成类胚体状结构,贴壁的类胚体周边会出现许多分化的上皮样细胞或单个散在的细胞;常规冻存后再传代的兔ESC集落具有较为一致的生长特征,并呈现胚胎干细胞集落所特有的岛屿状生长形态;传至第5代的兔ESC集落核型正常率>75%。表明SD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基可用于兔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沈继红  林学政  李光友  刘发义  
对细胞融合技术获得的1株新型融合微藻(Tetraselmissp. 1)进行摇瓶混合培养,并分析光照强度对该培养条件下融合微藻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对融合微藻的生长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融合微藻生长速率为0.576g/(L·d),是自养培养的7.38倍;2)在光照强度为3000lx混合培养时,葡萄糖消耗速率达最大值3g/(L·d);3)在光照强度为2000lx混合培养时,藻细胞密度最大,为2.60g/L,以葡萄糖计算的基质得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4)融合微藻叶绿素a含量在混合培养条件下,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加;5)在混合培养条件下,光照对NH4+的同化为正影响,融合微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红贤  于笑笑  王晨阳  张敏  刘忠华  
对国槐Sophora japonica槐角种胚细胞悬浮培养的动力学进行研究,在优化细胞接种量的基础上,分析测定培养周期内不同培养阶段的槐角细胞生长和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磷源的消耗,以及细胞的鲜质量、干质量和黄酮产量的变化,从而了解细胞生长、营养消耗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基本规律,为建立结构化动力学模型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初始接种量为40.000 g·L-1时,最利于细胞的培养;(2)细胞的培养周期约为27 d,经过27 d的培养,生物量和黄酮的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9.733 g·L-1和53.566 mg·L-1,对细胞比生长速率和黄酮比合成速率进行分析,得出黄酮的积累和细胞的生长为部分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秀梅  程帆  刘维  孙涛  薛秀恒  李培英  王菊花  
【目的】比较4种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分离方法的分离效果,建立小鼠IECs的有效分离培养方法,获得小鼠IECs原代细胞,为后续研究做准备。【方法】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嗜热菌蛋白酶消化法、胶原酶Ⅺ和中性蛋白酶Ⅰ联合消化法以及胶原酶Ⅰ和中性蛋白酶Ⅵ联合消化法共4种方法分离小鼠IECs并培养,通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分离的IECs进行细胞特异性鉴定,比较4种方法的分离效果。【结果】组织块培养法所获IECs活力好,增殖能力强,但成纤维细胞污染较严重,细胞纯度低;胶原酶Ⅰ和中性蛋白酶Ⅵ分离法获得的IECs数量少且细胞增殖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