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0)
- 2023(13073)
- 2022(11479)
- 2021(10901)
- 2020(9155)
- 2019(20973)
- 2018(20924)
- 2017(40705)
- 2016(22332)
- 2015(25050)
- 2014(25285)
- 2013(25177)
- 2012(22979)
- 2011(20921)
- 2010(20751)
- 2009(18971)
- 2008(18499)
- 2007(16558)
- 2006(14593)
- 2005(12855)
- 学科
- 济(85530)
- 经济(85440)
- 业(65467)
- 管理(55647)
- 农(47626)
- 企(43872)
- 企业(43872)
- 方法(38370)
- 数学(33506)
- 数学方法(33113)
- 农业(31720)
- 制(22851)
- 业经(22496)
- 学(21807)
- 中国(21682)
- 银(21666)
- 银行(21519)
- 行(20172)
- 财(19453)
- 地方(17492)
- 融(15380)
- 金融(15378)
- 贸(14258)
- 贸易(14249)
- 易(13887)
- 技术(13864)
- 体(13612)
- 理论(13520)
- 度(12962)
- 制度(12944)
- 机构
- 学院(315471)
- 大学(314594)
- 管理(123917)
- 济(121063)
- 经济(118317)
- 研究(108554)
- 理学(107792)
- 理学院(106618)
- 管理学(104658)
- 管理学院(104118)
- 中国(85207)
- 农(77890)
- 科学(71791)
- 京(66562)
- 农业(60578)
- 业大(58374)
- 所(56701)
- 财(53098)
- 研究所(52234)
- 中心(50595)
- 江(47265)
- 财经(43031)
- 北京(41183)
- 范(40674)
- 师范(40172)
- 经(39373)
- 院(38507)
- 州(38427)
- 农业大学(37380)
- 省(35681)
- 基金
- 项目(221931)
- 科学(172163)
- 基金(159956)
- 研究(157977)
- 家(141674)
- 国家(140437)
- 科学基金(118833)
- 社会(97036)
- 社会科(91492)
- 社会科学(91468)
- 省(88463)
- 基金项目(85922)
- 自然(79697)
- 自然科(77829)
- 自然科学(77809)
- 自然科学基金(76405)
- 划(73840)
- 教育(70706)
- 资助(65903)
- 编号(64809)
- 成果(51914)
- 重点(49467)
- 部(48364)
- 发(47633)
- 创(45826)
- 课题(43711)
- 科研(43385)
- 创新(42751)
- 计划(42171)
- 农(40488)
共检索到460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春娜 黄颖颖 陈先均 刘亚 杜军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阿维·毒死蜱、吡蚜酮、四聚乙醛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ais auratus gibebio)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并进行了安全评价,根据试验期间死亡鱼数及死亡时间,用几率单位法计算各时间点的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阿维·毒死蜱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8×10-3、2.5×10-3、1.3×10-3、1.2×10-3mg/L;吡蚜酮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45、428、403、387 mg/L;四聚乙醛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24、48、72、96 h的半致...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急性毒性 农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鸣钟 杨曼绮 郭坤 阮国良 杨代勤
为了解稻田常用农药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幼鱼的毒性效应,以体质量(0.03±0.01)g的黄鳝幼鱼为对象,在水温(27.0±1.5)℃、p H(7.75±0.25)条件下,采用半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了氧乐果、乙酰甲胺磷、马拉硫磷、敌百虫等4种有机磷农药对其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氧乐果、乙酰甲胺磷、马拉硫磷、敌百虫的24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190、67.350、5.058、13.622 mg/L;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460、60.954、3.981、6.993 mg/L;72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042、55.804、3.404、3.303 mg/L;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761、51.286、2.992、2.308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0.695、14.978、0.740、0.553 mg/L。对照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毒性分类标准,氧乐果、马拉硫磷和敌百虫对黄鳝幼鱼而言属中等毒性农药,而乙酰甲胺磷则属低毒性农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志铮 周光锋 朱荟瑾 何杰
2007年8月间开展了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和敌敌畏对厚壳贻贝幼贝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和敌敌畏对厚壳贻贝幼贝24、48、72和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依次为105.065、1537.437和3.796mg/L;103.518、1493.609和3.612mg/L;102.057、1433.898和3.3473.347mg/L;97.150、1357.158和3.067mg/L。厚壳贻贝幼贝对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和敌敌畏对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9.715、135.716和0.307mg/L。各药物对厚壳贻贝幼贝的毒性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敌敌畏、三唑磷和乙酰甲胺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剑 杜军 刘光迅 赵刚 林珏 刘亚 张良雄 肖扬 邓波
本试验以长薄鳅幼鱼为材料,研究了硫酸铜、敌百虫、高锰酸钾和二氧化氯4种常用药物对长薄鳅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硫酸铜、敌百虫、高锰酸钾和二氧化氯对长薄鳅幼鱼的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3、4.56、1.42、3.51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05、0.17、0.38、0.33 mg/L;急性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氯、敌百虫。并就四种药物对长薄鳅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长薄鳅 急性毒性 安全浓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邹雄 章龙珍 刘鉴毅 王妤 黄晓荣 庄平
在水温29.2~30.4℃、盐度30~32条件下,进行了敌百虫、甲醛、聚维酮碘、硫酸锌、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5种常用渔药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5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91、54.99、17.10、23.88、1.77 mg.L-1。点篮子鱼对5种药物敏感度的大小顺序为: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聚维酮碘>硫酸锌>甲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岩 朱邦科 王剑伟
用控温半静态换水式实验方法,测定了伊维菌素(0.4%)、辛硫磷(20%)、氯氰菊酯(4.5%)和精制马拉硫磷(20%)四种常用药物对稀有(鱼句)鲫(Gobiocypris rarus)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分别在实验24、48、72 h和96 h后记录稀有(鱼句)鲫幼鱼的死亡数,并推算了实验药液的安全质量浓度。结果显示,四种渔药的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01、24.22、9.37和460μg/L,安全浓度分别为0.70、2.42、0.94和46.00μg/L,这4种药物对稀有(鱼句)鲫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伊维菌素>氯氰菊酯>辛硫磷>精制马拉硫磷。结果表明:稀有(鱼句)鲫可用于渔药对水体环境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滨 聂媛媛 魏开金 邓龙君 甘维熊 马宝珊 朱祥云 徐进
在溶氧(7.0±0.3)mg/L,水温(18±1)℃,pH 7.8±0.1条件下,采用国家标准半静态方式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敌百虫和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 firmispinatus Wu et Wu)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和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幼鱼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分别为4.57、2.74、8.00和54.69 mg/L,48 h半致死浓度(48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志铮 申屠琰 熊威
2005年7~8月在浙江省余姚市青港野生苗种场,以体长(4.92±0.44)cm的麦瑞加拉鲮鱼幼鱼Cirrhina mrigola为实验动物,开展鱼安、二溴海因、菌毒清和溴氯海因等4种消毒剂对该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鱼安、二溴海因、菌毒清和溴氯海因对麦瑞加拉鲮幼鱼的急性致毒时限为8h;鱼安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6、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6.070、16.267、15.780和15.687mg/L;二溴海因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6、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2.750、41.673、41.171和40.283mg/L;溴氯海因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6、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滨 朱祥云 魏开金 马宝珊
采用半静态方式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敌百虫、稻瘟灵、毒死蜱、阿维菌素四种稻田杀虫剂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敌百虫、稻瘟灵、毒死蜱、阿维菌素对体重为(34.43±7.04)g克氏原螯虾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分别为65.07、42.16、0.71、1.23mg/L,48 h半致死浓度(48 h LC50)分别为35.75、33.49、0.59、0.84 mg/L;96 h半致死浓度(96h LC50)分别为12.54、18.83、0.45、0.37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3.24、6.34、0.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忠林 张佳佳 周国勤 强俊 徐跑 徐钢春 王佩佩 庆辉
为探究急性氨氮胁迫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北方亚种引进种F1代幼鱼的生理适应性,以体质量(12.51±0.91) g的幼鱼为对象,进行氨氮胁迫试验。氨氮对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引进种F1代幼鱼24、48、72、96 h的总氨氮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3.66、29.86、26.98和25.08 mg/L,安全浓度为2.51 mg/L。通过18 mg/L浓度的氨氮溶液对其进行96 h的急性胁迫实验,结果显示:氨氮胁迫后鳃组织中Na~+/K~+-ATP酶活性随胁迫时间延长出现降低升高交替的现象,在12 h时达到最低值,48 h时达到最高值;肝和鳃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都在胁迫6 h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肝组织下降速度快于鳃组织。48~96 h胁迫组肝和鳃组织hsp70 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脑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量在0 h时表达量最高,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在胁迫6 h时就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氨氮会引起大口黑鲈加州原种产生应激损伤,因此在实际养殖中要及时监测水体中氨氮浓度,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朱正国 臧维玲
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测定了Cu2+、食盐对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作用及安全浓度评价,浓度梯度按等对数间距设置,半致死浓度采用直线内插法进行计算。获得了Cu2+和食盐对金鱼幼鱼24 h、48 h、96 h的LC50值分别为0.50,0.450,0.266 mg/L和13.404,10.308,7.042。提出了Cu2+和食盐对金鱼幼鱼安全浓度分别为0.00266 mg/L和0.704 mg/L。为金鱼幼鱼防病治病、水质管理及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辉辉 覃剑晖 刘海超 张小敏 马徐发
采用静水法生物毒性测试研究重金属(铜和镉)、多环芳烃(菲和萘)及有机农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3类物质对唐鱼的急性毒性,详细描述中毒症状并进行了安全质量浓度评价。结果表明,铜和镉对唐鱼的96 h的LC50分别为0.054和4.610 mg/L,其中铜属于极高毒物质,镉属于高毒物质,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05和0.461 mg/L;菲和萘对唐鱼96 h的LC50分别为0.913和10.849 mg/L,菲属于极高毒物质,萘属于中毒物质,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91和1.085 mg/L;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对唐鱼96 h的LC50分别为1.217和6.256μg/L,均属于极高毒物质,安全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绍赛 曲克明
通过室内毒理实验,研究印染废水(主要有毒物质为苯胺C6H5NH2和苯酚C6H5OH,质量浓度分别为20mg/L和24mg/L)、电镀废水(主要有毒物质为锌、铜和铅,质量浓度分别为1970mg/L、9mg/L和7.5mg/L)、农药废水(主要有毒物质为久效磷和亚磷酸盐二甲酯)及其混合废水对中国对虾(Peanaeuschinensis)无节幼体和仔虾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印染废水、电镀废水、农药废水及其混合物对无节幼体48hLC50(95%可信限区间)和96hLC50(95%可信限区间)分别为2.27%(1.72%~2.99%)、0.29%(0.22%~0.37%)、0.86%(0.64%~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顺连
为给宽体金线蛭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大面积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了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生石灰 3种常用鱼药对宽体金线蛭的急性毒性作用 .结果表明 ,3种药物对宽体金线蛭 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 C5 0 )分别为 1.5 5 ,2 .6 8,10 8.74mg/ L;安全质量浓度 (Sc)分别为 0 .15 5 ,0 .2 6 8,10 .874m g/ L.3种药物对宽体金线蛭的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 :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 (5∶ 2 )和生石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