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6)
2023(7005)
2022(5844)
2021(5220)
2020(4372)
2019(9398)
2018(9043)
2017(16380)
2016(9310)
2015(9798)
2014(9368)
2013(9107)
2012(8289)
2011(7407)
2010(7202)
2009(6490)
2008(6391)
2007(5630)
2006(4767)
2005(3981)
作者
(30589)
(25789)
(25694)
(24103)
(16163)
(12703)
(11255)
(10149)
(9748)
(9012)
(8906)
(8557)
(8481)
(8142)
(8123)
(7985)
(7751)
(7652)
(7509)
(7427)
(6804)
(6286)
(6224)
(5931)
(5728)
(5686)
(5629)
(5585)
(5293)
(5241)
学科
(31551)
经济(31514)
管理(24152)
(23537)
(18036)
企业(18036)
方法(14938)
数学(13503)
数学方法(13357)
(11005)
(9979)
(9221)
中国(8082)
(7636)
贸易(7635)
(7442)
业经(7356)
农业(6998)
环境(5868)
(5808)
财务(5804)
财务管理(5798)
(5735)
技术(5613)
企业财务(5490)
地方(5337)
(4842)
(4802)
银行(4791)
(4717)
机构
大学(130116)
学院(128972)
研究(49292)
(48218)
经济(47289)
管理(46692)
理学(41256)
理学院(40712)
管理学(39755)
管理学院(39563)
科学(36379)
(35661)
中国(35349)
农业(28682)
业大(28613)
(27627)
(27384)
研究所(25856)
中心(21993)
(20894)
农业大学(19247)
(19085)
(18424)
(17777)
财经(17161)
(17099)
北京(16926)
实验(16119)
科学院(16081)
(15769)
基金
项目(99349)
科学(76556)
基金(73185)
(69957)
国家(69420)
研究(60851)
科学基金(56918)
自然(41206)
自然科(40291)
自然科学(40270)
基金项目(39721)
自然科学基金(39591)
社会(38679)
(38490)
社会科(36727)
社会科学(36716)
(34227)
资助(28748)
教育(26860)
重点(23661)
计划(22876)
编号(21355)
科技(21099)
(20842)
(20764)
(20646)
科研(20583)
创新(19475)
(18604)
专项(17437)
期刊
(46384)
经济(46384)
学报(34674)
研究(31231)
(30583)
科学(28103)
大学(24252)
学学(23720)
中国(22960)
农业(20639)
(15396)
管理(14749)
(11619)
业大(10691)
(8856)
农业大学(8761)
林业(8439)
(8426)
金融(8426)
经济研究(8391)
技术(8233)
教育(8197)
科技(8085)
业经(7880)
财经(7794)
资源(7381)
(6615)
自然(6518)
问题(6363)
中国农业(6094)
共检索到178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根  岳翰林  陈雨志  汪富资  李先宝  代智蓝  李德欢  李思雨  卫万荣  
探究不同修复措施短期内对高原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可以有效指导高原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为了比较3种高速公路边坡修复措施(自然恢复、补播草种+覆土处理、草皮回铺)的效果,测定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3种边坡修复措施处理和对照样地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全磷(STP)和全钾(STK)含量。结果表明:短期内,草皮回铺修复措施下的大部分化学计量特征,如SOC、STN和STP含量、SOC:STN、SOC:STP、SOC:STK、STN:STP、STN:STK和STP:STK均显著高于其他修复措施处理(P <0.05)。从土壤肥力角度出发采用土壤质量指数(SQI)对本研究所涉及的3种修复措施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草皮回铺修复措施下的SQI高于其他两种修复措施的SQI,可见,草皮回铺修复措施是短期内高原地区公路边坡修复最佳的修复措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非凡  孙冰  裴男才  闫玮明  罗鑫华  
【目的】分析人工林和次生林在养分分布方面的异同点和诱因,以掌握养分现状和变化规律及其在不同部位的存在情况。【方法】以粤北南亚热带地区相近林龄的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人工林和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凋落叶、根系及土壤(0~20 cm)全碳、全氮、全磷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①凋落叶全碳和全磷质量分数在3种林分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红锥林凋落叶全氮质量分数显著高于乐昌含笑林和次生林;根系的全碳、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在3种林分间差异显著(P次生林>红锥林;土壤的全碳、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差异显著,且均为红锥林>次生林>乐昌含笑林。②碳氮比在3种林分中均为根系>凋落叶>土壤;碳磷比在红锥林和次生林中均为根系>凋落叶>土壤,而在乐昌含笑林中为凋落叶>根系>土壤;氮磷比在红锥林、乐昌含笑林和次生林中均为凋落叶>根系>土壤。而土壤的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在3种林分中均无显著差异(P次生林>乐昌含笑林。③红锥林根系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乐昌含笑林和次生林凋落物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以及根系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红锥林和乐昌含笑林的凋落叶、根系和土壤的碳磷比与氮磷比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次生林仅有凋落叶和土壤的碳磷比与氮磷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林分根系吸收土壤养分规律不同;与全国土壤养分均值相比,研究区域呈高氮低磷的格局,说明当地土壤受全磷限制,因此,可以根据需求适当施磷改善土壤养分。图3表4参3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英宇  宋桂龙  韩烈保  李义强  徐洪雨  赵斌  
以京承高速公路(三期)为例,调查分析了不同类型岩石边坡人工植被重建3年期的群落特征,以期探明主要立地因子对边坡植被恢复的影响以及植被恢复的阶段性特征。主要结论如下:边坡人工植被总盖度达到80%以上时,土石坡>岩石坡,阴坡>阴阳坡>阳坡,缓坡>陡坡,不同类型边坡之间分盖度比总盖度的差异显著性更明显,乔灌木层分盖度随阳坡—阴阳坡—阴坡的坡向改变呈逐渐增加趋势,草本层则相反;边坡植被群落特征受立地条件影响明显,乔灌木层以胡枝子、紫穗槐为优势种,刺槐为亚优势种,草本层以沙打旺、狗尾草为主,胡枝子在阴坡优势更突出,紫穗槐则在阳坡表现更好,沙打旺在缓坡优势突出,狗尾草则在陡坡更突出;人工植被物种多样性受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颂茜  林敬兰  林文莲  
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渣是一种主要的土壤侵蚀源。福建省山多、山高、山陡,地形复杂,修建高速公路,路基的高填深挖施工过程形成大量的裸露坡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石方、山谷间的高位挂坡等工程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如何采取合适的植物措施进行高速公路边坡的快速植被恢复值得研究探讨。调查表明:无防护措施的弃碴场的水土流失侵蚀模数是有防护措施弃碴场的2925倍;无防护措施且不集中挂坡堆放弃碴的流弃比是有防护措施且集中堆放弃碴的16 5×104倍;典型挂坡的土壤侵蚀量是邻近未扰动山坡地约70倍。因此,对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郭静  姚孝友  刘霞  张光灿  袁利  禇兴彬  
为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对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研究了鲁中山区4种生态修复措施对土壤结构、土壤储水量和土壤入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各种修复措施对土壤水文物理性状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体表现在:土壤中细粒物质平均提高了9.44%,砂粒降低了9.45%;孔隙数量平均增多1.7%,土壤密度平均减小0.63g.cm-3;土壤储水量平均增加了6.8 mm;土壤稳渗速率平均提高了1.32 mm.min-1。②4种修复措施对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程度不同,改良作用最大的是荒坡造林,其次是疏林补植和梯田封育,最小的是荒坡封禁。③霍顿(Horton)入渗模型和通用经验入渗模型都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内4种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骆汉  赵廷宁  谢永生  
【目的】基于微立地的概念对工路边坡立地类型进行划分,为提高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措施的针对性、更好地选配工程绿化方法、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边坡植被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方法】以华北东部廊涿(廊坊至涿州)高速公路、京石(北京至石家庄)二通道高速公路大苑村至市界段及京承(北京至承德)高速公路沙峪沟至市界段的边坡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边坡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高速公路边坡各立地因子,通过对标准化后的立地因子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分层聚类分析后划分立地类型。【结果】共划分出6个高速公路边坡立地类型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贺来喜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突飞猛进,土地资源保障压力越来越大。笔者针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措施。按照《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数据,截至201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8.5万公里,新增占用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慧芳  
加拿大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政策和措施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顾慧芳编译自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兴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来,一个世界性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已在全球兴起,欧洲、日本、新加城、韩国等纷纷制订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加拿大工业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洪滨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需求,高速公路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需求的增加,国家对于高速公路的投资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高速公路项目的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就日益显现出来,进而影响到项目内部的审计和监督,最终会增大高速公路项目的风险性,造成不良的后果。文章从高速公路项目的内部审计监督出发,首先介绍了其现状和原因,然后分析了目前在项目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一些解决难点,最后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凯  高照良  
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对原地貌扰动,对边坡造成各种各样的破坏,对边坡进行合理的防护是目前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以"十天线"鄂陕界至安康段高速公路为例,从边坡生态防护原理、护坡植物选择、防护技术分类及其防护技术应用四个方面,结合沿线边坡特性,调查统计了不同护坡形式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原理、形式、特点和适用条件,结果表明,因地制宜地应用生态边坡防护技术,可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抑制水土流失,促进行车安全,且具有良好的生态和景观效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江  李猛  江玉林  陈宗伟  陈学平  王晓东  张红丽  
为研究高速公路边坡侵蚀沟的发生、发展规律,该文选择银武高速公路同心至固原段固原立交2.5 km的范围作为研究区段.在2006年6—8月间,根据不同公路边坡类型和防治措施,设置6个观测小区,采用体积量测法,实地调查公路边坡侵蚀沟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用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记录降雨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沟蚀量与降雨量并没有显著关系,而与平均降雨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平均降雨强度只有大于9.47 mm/h时才有可能发生沟蚀,而且平均降雨强度越大,产生的沟蚀量越多;当平均降雨强度相当时,降雨量越大,产生的沟蚀量也越多;六棱砖防护措施能防止边坡沟蚀的产生,拱形框架梁防护措施能够很好地控制边坡沟蚀的发育;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珂  高照良  王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与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边坡生态防护技术不仅是护坡的措施,而且是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一种技术。文章结合工程实践,在对现有边坡生态防护理论的资料统计、分析及现场考察的基础上,从护坡植物的选择,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原理、分类及其应用4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毛坝至陕川界高速公路为例,结合沿线边坡特性,调查、分析了不同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原理、形式、特点、适用条件及实际护坡效果。结果表明,因地制宜地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应用生态边坡防护技术,可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抑制水土流失,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降低工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平怀香  崔建宇  陈硕  魏露露  陈清  张德龙  
归纳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碳氮磷(CNP)化学计量特征及与之相关的酶活性变化,从施肥制度与土壤中养分平衡的关系着手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施肥措施。通过数据整合分析,收集已公开发表施肥土壤中CNP化学计量比和酶活性变化的相关中、英文文献,提取有效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通过绘制森林图明确土壤和微生物量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土壤酶活变化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单一化肥、复合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中C/N平均值分别为14.1,14.8和23.2,C/P分别为20.4,15.3和14.8,N/P分别为5.03,4.43和3.10。不同施肥措施下MBC/MBN和MBN/MBP无显著差异,MBC/MBP值排序为:化肥有机肥配施>单一化肥>复合肥。不同施肥制度均能提高土壤蔗糖酶、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化肥配施有机肥效果最为显著。化肥配施有机肥时蔗糖酶活性增幅可高达100%。化肥有机肥配施能够显著影响土壤中CNP化学计量比,增强微生物活动,促使微生物释放更多有利于土壤养分矿化的酶,是农业生产中提高作物产量并保证土壤健康的有效途径;土壤酶活性受到土壤肥力状况和微生物过程的共同制约,CNP化学计量比与土壤酶活性存在一定相关性,而这同时也受到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酸碱度和轮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养分-微生物-酶活性体系的研究可以为农田系统优化施肥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宇星  王志超  竹万宽  杜阿朋  
为探讨雷州半岛3种常见人工林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林,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林及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inus caribaea林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在雷州半岛内,选取8年生尾巨桉林、8年生赤桉林和15年生湿加松林,分别在各林分内设置3块样地,采用5点法分层取样,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并计算不同元素之间的计量比。结果显示:3种人工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   白青蒙   曹秀文   刘锦乾   齐瑞   赵阳   张涛   陈学龙   李波   王若鉴  
【目的】以甘肃南部白龙江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sea Mary、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 Burk和糙皮桦Betula utilis D.Don 3种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测定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研究3种次生林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与机制,进而更好地理解其潜在生态学过程和影响机理。【方法】采用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在研究区分别设置3块50 m×50 m固定样地,选取样地叶片-凋落物-土壤测量C、N、P含量,运用养分利用效率和再吸收效率分析植物对土壤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养分利用策略。【结果】结果表明:1)3种次生林有机C、N、P含量均表现为叶片>凋落物>土壤,叶片有机C、P含量高于全国植物叶片平均值,N含量略低于全国平均值,土壤有机C含量高于全国平均值,但是N、P含量低于全国平均值,叶片有机C、N和P含量显著高于凋落物和土壤(P <0.05),凋落物有机C、N和P含量显著高于土壤(P <0.05)。叶片N∶P在11.21~12.98之间,凋落物C∶N在30.63~36.75之间,表现出植物生长和微生物分解凋落物受到N元素的限制;土壤N∶P在1.84~2.21之间,辽东栎最小,糙皮桦最大,糙皮桦N、P计量比显著大于其他2种(P<0.05)。2)糙皮桦叶片N含量内稳态弱,辽东栎和红桦叶片N含量具有较高的内稳态,3种次生林P含量具有较高的内稳态,在土壤低P限制下植物能保持P平衡,限制性养分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具有相对稳定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也较为稳定。植物叶片对N、P的再吸收率表现为红桦>辽东栎>糙皮桦,且对N的吸收率大于P。【结论】3种次生林生长、凋落物分解受N限制明显,土壤P含量较低,N、P是限制白龙江3种次生林生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旨在为甘肃南部白龙江次生林生态功能恢复与演替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