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7)
- 2023(10536)
- 2022(9333)
- 2021(8766)
- 2020(7327)
- 2019(16950)
- 2018(16824)
- 2017(32181)
- 2016(17674)
- 2015(19811)
- 2014(19617)
- 2013(19542)
- 2012(17726)
- 2011(16079)
- 2010(15613)
- 2009(14073)
- 2008(13501)
- 2007(11681)
- 2006(9952)
- 2005(8410)
- 学科
- 济(66123)
- 经济(66054)
- 管理(48170)
- 业(45701)
- 企(38206)
- 企业(38206)
- 方法(33176)
- 数学(28826)
- 数学方法(28476)
- 学(18905)
- 农(17293)
- 中国(16147)
- 财(15891)
- 业经(14912)
- 地方(13346)
- 农业(11706)
- 贸(11621)
- 贸易(11617)
- 理论(11498)
- 和(11308)
- 易(11252)
- 环境(11202)
- 技术(10952)
- 务(10258)
- 财务(10199)
- 制(10192)
- 财务管理(10184)
- 企业财务(9645)
- 划(9492)
- 教育(9109)
- 机构
- 大学(250920)
- 学院(248417)
- 管理(99595)
- 济(91205)
- 经济(89108)
- 理学(87478)
- 理学院(86496)
- 管理学(84838)
- 管理学院(84410)
- 研究(84077)
- 中国(58841)
- 科学(58006)
- 京(54061)
- 农(46730)
- 业大(44360)
- 所(43569)
- 研究所(40650)
- 财(39789)
- 中心(37071)
- 农业(36552)
- 江(34747)
- 北京(34151)
- 财经(33060)
- 范(32278)
- 师范(31903)
- 院(31468)
- 经(30181)
- 州(28251)
- 技术(27321)
- 经济学(26414)
- 基金
- 项目(183556)
- 科学(142083)
- 基金(132043)
- 研究(127829)
- 家(118185)
- 国家(117273)
- 科学基金(99049)
- 社会(77482)
- 社会科(73344)
- 社会科学(73325)
- 省(72245)
- 基金项目(71285)
- 自然(68154)
- 自然科(66519)
- 自然科学(66498)
- 自然科学基金(65272)
- 划(61465)
- 教育(57912)
- 资助(54638)
- 编号(51053)
- 重点(41413)
- 成果(40128)
- 部(38981)
- 发(38466)
- 创(37774)
- 科研(36169)
- 计划(35802)
- 创新(35244)
- 课题(35180)
- 大学(33363)
共检索到341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武鹏艳 张玉珍
对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科技示范园区内3种人工林枯落物持水性能和土壤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枯落物蓄积量变动范围为12.3530.62 t/hm2,侧柏纯林最大;枯落物层厚度范围为3.94.4cm,加拿大杨纯林最大;最大持水量变动范围为60.0482.12 t/hm2,大小顺序依次为加拿大杨林(82.12 t/hm2)>白蜡林(63.38t/hm2)>侧柏林(60.04 t/hm2);最大持水率的大小顺序表现为加拿大杨林(245.60%)>侧柏林(238.23%)>蜡林(188.35%);枯落物
关键词:
甘肃 枯落物 持水性能 有效拦蓄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知渊 舒清态 杜阿朋
通过对10年生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a人工林林下枯落物的持水量、持水速率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取样分析,研究了林下枯落物和土壤的持水性能。结果表明:该林分的枯落物储量为14.15 t.hm-2,最大持水量为3.07mm,有效拦蓄水量为1.90 mm,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率、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率和有效拦蓄水量均大于未分解层;整个持水过程中,半分解层的持水量和持水速率一直大于未分解层;随着林下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增大,孔隙度减小,持水量也随之减小,其土壤持水能力与土壤容重和土壤层深度基本呈反比;由于人工林内抚育经营活动较频繁,使枯落物分解迅速,而同时生物圈的活动对土壤的物理性...
关键词:
尾叶桉人工林 枯落物 土壤 持水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俊玲 王新杰
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四种杉木人工林(杉木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火力楠混交林,以下简称杉纯、杉马、杉毛、杉火)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观测调查与室内浸提法,对枯落物层持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储量为杉纯31.248 t/hm2>杉毛15.151 t/hm2>杉火10.058 t/hm2>杉马9.572 t/hm2;最大持水率为杉马196.62%>杉毛196.28%>杉纯163.62%>杉火162.87%,最大持水量为杉纯27.93 t/hm2>杉毛21.60 t/hm2>杉马14.15 t/hm2>杉火11.68 t/hm2,(2)各林分枯落物持水量和持水率随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谦 孙保平 丁国栋 赵国平 邓继峰 高广磊 王新星 李旭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及枯落物的水文效应。【方法】以陕西榆林不同密度(550,800,1 250,1 750,2 050,2 250,3 850株/hm2)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林下设置标准地采集土壤及枯落物,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密度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持水量及枯落物的持水特性。【结果】7种林分密度樟子松人工林中,密度为800株/hm2林地土壤的含水率最大(6.88%),土壤体积质量最小(1.51g/cm3),总孔隙度最大(42.99%),土壤有效持水能力最强(147.55t/hm2)。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枯落物总蓄积量不断增加,其值为16.23~27.99t/hm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昱鑫 余新晓 彭修文 张潇 王阳阳 邱贵福 李文立 贾国栋
【目的】通过调查和研究冬奥场馆周边小流域人工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为研究区人工林的恢复、经营以及水源涵养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崇礼区西沟流域的5种人工林配置模式(落叶松纯林、樟子松纯林、落叶松柠条混交林、樟子松柠条混交林和樟子松落叶松柠条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林内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特征,定量分析和比较不同配置模式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特征。【结果】(1)不同人工林配置模式枯落物的蓄积量和厚度均为半分解层小于未分解层。(2)不同人工林配置模式枯落物持水表现为:樟子松纯林的最大持水量最大(2.94 t/hm~2),落叶松纯林的最小(1.95 t/hm~2);樟子松柠条混交林的有效持水量最大(1.46 t/hm~2),落叶松纯林的最小(1.17t/hm~2)。(3)不同人工林配置模式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4)不同人工林配置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入渗性能整体上都表现为人工林混交配置模式优于纯林配置模式,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关系。【结论】人工林混交配置模式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性能优于纯林,建议在植被重建和恢复初期充分考虑乡土树种和配置模式,用于人工林的快速重建和健康经营,为下一步小流域森林植被空间结构优化与对位配置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人工林 配置模式 水文特征 土壤 枯落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继峰 丁国栋 吴斌 张宇清 赵媛媛 高广磊 王新星
以宁夏盐池县2种人工林(新疆杨和樟子松)和1种天然林(花棒)林分为研究对象,以定量评价其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功能为目的,通过标准地调查、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能力测定和入渗实验,对林地枯落物和土壤水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杨林分枯落物储量最大,为7.86 thm2;樟子松林分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最高,为23.73和18.26 thm2,相当于2.37和1.83 mm的水深。2)樟子松林地土壤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能力,土壤的最大持水量为349.12 thm2,相当于34.91 mm的水深,其有效持水量为85.75 thm2,是花棒的3.24倍,相当于8.58mm的水深。3)利用幂函数...
关键词:
枯落物 土壤物理性质 水文效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拥康 汤景明 王怡
【目的】研究对比亚热带不同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探讨二者水文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地区森林水文循环和森林健康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3种典型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日本落叶松-檫木混交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鹅掌楸混交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纯林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观测法、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双环法等对其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回归分析法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对其二者水文效应进了拟合与分析。【结果】(1)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枯落物厚度及蓄积量分层变化差异显著(P <0.05);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回归关系。(4)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除土壤密度外,土壤水文指标均与枯落物半分解层水文指标呈正相关,与枯落物未分解层水文指标呈负相关;土壤最大持水量、总空隙度、初渗速率、稳渗速率与枯落物厚度、半分解层最大持水量及最大吸水速率关系密切。【结论】综合来看,混交经营模式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性能要优于纯林经营模式,建议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应充分考虑树种组成、配置方式等因素影响,加快实施针叶纯林的近自然阔叶化改造,以加强地区森林的水文功能和健康经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饶良懿 朱金兆 毕华兴
该文对重庆四面山林地枯落物及土壤的水文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四面山林地枯落物的年蓄积量为 6 8~ 2 0 2 1t hm2 ,最大持水量在 1 8~ 4 6mm之间 ,其中石栎林、天然阔叶林枯落物具有较强的持水作用 ,而马尾松林下枯落物的持水能力较弱 .应用幂函数方程拟合了不同林分枯落物累积吸持水量与吸持时间之间的关系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表明 :四面山林地土壤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 ,1m深土壤的饱和持水量在 7 84~ 1 8 87mm范围内变动 .土壤入渗实验表明 :林地土壤的入渗性能强于对照荒地 .回归分析表明 :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
关键词:
枯落物 林地土壤 水文效应 四面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孟好军 刘贤德 张宏斌 赵维俊
为了解不同人工林林分凋落物和土壤水分特性,给祁连山区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以1984年营造的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沙棘林和灌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性质、枯落物和土壤水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人工林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具有: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沙棘林>灌木混交林的特征;(2)5种人工林类型凋落物量和最大持水量分别具有: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沙棘林>灌木混交林和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灌木混交林>沙棘林的特...
关键词:
人工林 凋落物 土壤水分特性 祁连山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淑荣 秦莹 刘强 赵培玉 韩晓东
选择辽东地区不同林龄、坡向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采集林下凋落物,对其蓄积量和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率等持水性能进行研究,探索不同林型凋落物的持水性能。结果表明:林下凋落物蓄积量和持水性能都表现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凋落物蓄积量为26.91~59.47t.hm-2,中龄林阴坡的蓄积量最大,幼龄林阳坡的蓄积量最小。林下凋落物的持水率为169.54%~292.57%,近熟林阴坡的林下凋落物持水率最大,幼龄林阳坡的林下凋落物持水率最小。对试验数据的细致分析和公式拟合,得到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的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存在WA=atb的关系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牛小云 孙晓梅 陈东升 张守攻
【目的】深入了解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分解程度枯落物的土壤酶活性,为促进枯落物分解、加速养分循环、缓解地力衰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分解程度的地表枯落物为研究对象,在2013年5月中旬、8月初及10月中旬分别取样,测定与枯落物分解相关的8种土壤酶的活性变化及其与pH值、含水量的相关性。【结果】除漆酶外,不同发育阶段林分枯落物层土壤酶活性基本呈现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全分解层;不同层中起主要作用的土壤酶不同,在未分解层中主要为淀粉酶和酸性磷酸酶,半分解层中主要为漆酶和内切纤维素酶,而全分解层中主要为漆酶、内切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表明淀粉酶、酸性磷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超 杜阿朋 赵知渊 吴志华 陈少雄
以广西黄冕林场10年生邓恩桉的3种不同密度1 250、1 666和2 000株/hm2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林分生长特征、凋落物贮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结果表明,2 000株/hm2密度的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显著较小(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迪 辛学兵 赵明扬 裴顺祥 孔颖
对北京九龙山油松、侧柏、黄栌3种纯林的枯落物层水文效应和土壤水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栌林分的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为13.15 t·hm-2,其次为油松和侧柏,分别为12.50、9.53 t·hm-2;黄栌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最大,分别为28.73、23.17 t·hm-2;侧柏的最小,分别为12.67、10.17 t·hm-2。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分别在浸泡10 h后和8 h后达到饱和,二者的吸水速率均在浸泡2 h内最大,4 h后趋于平稳。不同层次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均存在较好的函数关系;3个林地的土壤密度均值最大的为侧柏(1.30 g·cm-3),其次为油松和...
关键词:
枯落物 森林土壤 水文效应 九龙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君玉 程金花 张洪江 周泽福 张友焱 陆晓宇 马西军 李国会
【目的】研究晋西黄土丘陵区油松、杨树和刺槐3种典型人工林枯落物的持水特性。【方法】采集研究区油松、杨树和刺槐人工林不同层次枯落物,测定其蓄积量、最大持水量、吸水速率、最大吸湿比、有效拦蓄量等持水特性参数。【结果】3个树种人工林地中枯落物的蓄积量依次为油松林(13.72t/hm2)>杨树林(13.42t/hm2)>刺槐林(6.88t/hm2),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依次为杨树林(18.83t/hm2)>油松林(14.24t/hm2)>刺槐林(11.44t/hm2),枯落物的最大吸湿比依次为刺槐林(2.85)>杨树林(2.75)>油松林(2.17),枯落物的有效拦蓄量依次为杨树林(27.23t/hm2...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枯落物 持水特性 晋西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