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7)
- 2023(2646)
- 2022(2408)
- 2021(2440)
- 2020(2009)
- 2019(4830)
- 2018(4408)
- 2017(6532)
- 2016(3955)
- 2015(4628)
- 2014(4418)
- 2013(4564)
- 2012(4473)
- 2011(4240)
- 2010(4194)
- 2009(3793)
- 2008(3931)
- 2007(2975)
- 2006(2612)
- 2005(2508)
- 学科
- 济(11216)
- 经济(11143)
- 学(6140)
- 管理(5889)
- 业(5812)
- 教育(5060)
- 中国(4732)
- 研究(4553)
- 企(4345)
- 企业(4345)
- 方法(4325)
- 生(4037)
- 制(3875)
- 数学(3821)
- 数学方法(3767)
- 研究生(3530)
- 农(3399)
- 财(3106)
- 税(3058)
- 度(2887)
- 制度(2877)
- 税收(2845)
- 收(2812)
- 贸(2379)
- 贸易(2377)
- 易(2301)
- 服务(2286)
- 疗(2204)
- 医疗(2203)
- 地方(2197)
- 机构
- 大学(56211)
- 学院(52686)
- 研究(29203)
- 科学(19985)
- 中国(19542)
- 济(17481)
- 农(16902)
- 经济(16815)
- 所(16264)
- 研究所(15119)
- 管理(14712)
- 农业(13452)
- 京(13372)
- 中心(12404)
- 理学(12144)
- 理学院(11868)
- 业大(11784)
- 管理学(11433)
- 管理学院(11334)
- 院(11263)
- 省(10310)
- 室(10000)
- 江(9232)
- 部(8795)
- 实验(8790)
- 范(8762)
- 科学院(8723)
- 北京(8694)
- 师范(8592)
- 实验室(8462)
- 基金
- 项目(39552)
- 科学(29245)
- 家(27534)
- 基金(27512)
- 国家(27329)
- 研究(24081)
- 科学基金(20871)
- 自然(15755)
- 省(15619)
- 自然科(15372)
- 自然科学(15364)
- 自然科学基金(15081)
- 划(14578)
- 基金项目(14547)
- 社会(12957)
- 社会科(12094)
- 社会科学(12091)
- 教育(11800)
- 资助(11190)
- 重点(10542)
- 计划(10111)
- 科技(9919)
- 编号(8973)
- 发(8675)
- 科研(8396)
- 专项(8236)
- 部(8215)
- 创(7977)
- 课题(7627)
- 成果(7606)
共检索到92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锦秋 胡瑶 谢九龙 黄兴彦 罗浩 陈思敏
【目的】研究慈竹竹秆不同部位的解剖特征,为慈竹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数显投影仪、奥林巴斯显微镜和木材图像分析软件,对生长于四川洪雅3年生慈竹不同竹秆高度(0~10m)的竹材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壁厚、纤维腔径等形态指标和组织比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慈竹纤维长度2.60mm,属于长纤维,宽度14.44μm,长宽比179.73;壁厚9.85μm,腔径4.71μm,壁腔比2.28;基本组织比量47.84%,纤维组织比量42.25%,输导组织比量9.91%。在轴向上,纤维长度以竹秆中部最大,纤维宽度由竹秆基部向上逐渐减小,纤维壁厚和输导组织比量则相反;在径向上,纤维长度、宽度、腔径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义远 董文渊 刘培 张孟楠 谢泽轩 田发坤
【目的】为探究筇竹秆对不同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的适应策略,本论文研究了不同土层厚度生境中的天然筇竹林竹秆解剖结构变化规律,旨在为筇竹工艺材用林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冗余分析与蒙特卡洛检验方法,分析了3种土层深度0~40 cm、0~80 cm和0~120 cm筇竹林竹秆解剖结构特征与土壤养分、水分的关系。【结果】(1)随着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的递增,筇竹竹秆基本组织比量、维管束密度呈现显著递减的趋势(P 水解N>速效K>有效P>全P>全N>含水量>有机碳>酸碱度。【结论】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的不同是影响筇竹竹秆的解剖结构可塑性的根本原因,解剖结构可塑性使得筇竹在不同土层厚度生境中形成适应性差异,竹秆维管束的大小和密度呈现的明显可塑性,是筇竹对土壤因子产生的重要适应特征。竹秆解剖特征及其适应可塑性对筇竹适应土层厚度异质性具有重要生态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光 李荣生 尹光天 杨锦昌 邹文涛 张帅 王东光
观测了竹柏林下植后6年单叶省藤的生长指标和部分光合特征。单叶省藤主茎长为0.25 m,20%的植株有分蘖;晴天全天其得到的有效光合辐射和相应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为6.4μmol.m-2 s-1和0.22μmol.m-2 s-1,远远低于空旷地上的1 539μmol.m-2 s-1和最高净光合速率的4.1μmol.m-2 s-1。数据表明竹柏林下单叶省藤生长缓慢与有效光合辐射低有关,如在竹柏林下间种单叶省藤需进行间伐。
关键词:
单叶省藤 竹柏 生长指标 光合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凯 何彩云 张建国 廖声熙
为探索毛竹从发笋到竹秆形成的组织发育规律,对不同发育时期和部位的毛竹茎秆进行组织解剖分析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竹秆的快速发育主要表现在节间的纵轴方向,节间发育由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控制。发育初期,在薄壁细胞和纤维细胞上可以看到大量的细胞核出现,此时细胞分裂占主导地位;随着组织发育,细胞核逐渐减少并消失,薄壁细胞和纤维细胞的长度显著增加,细胞伸长在发育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竹秆的发育、成熟和老化从基部首先启动,中部和顶部要顺次晚一些。基部的纤维组织最先出现木质化,此时茎秆的高度大约为6 m。竹秆的细胞伸长呈阶段性的波动,薄壁组织的细胞长度在快速伸长期偏离正态分布,在缓慢伸长期呈正态分布。
关键词:
毛竹 茎秆 组织发育 解剖结构 细胞伸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金玲 岳晋军 马婧瑕 于磊 刘蕾
【目的】为数量化地分析元宝毛竹的秆形特征、为其后继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元宝毛竹的节间长度、节间歪斜长度、节间直径、节间凹陷深度、节间扁圆指数等性状特征的测量分析方法,并以栽培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黄公望森林公园的元宝毛竹试验林群体为材料,对其秆形特征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元宝毛竹在节位数1~30的范围内,平均节间长度随着节位数的增加而增大,至第30节达11.06 cm,为同等节位数毛竹节间长的36.87%。相邻的节间交替歪斜,同一节间的长度于不同方向存在变化,以具分枝两侧的节间长度交替最大或最小,而分枝侧垂直方向的节间长度变化幅度较小且均接近平均值。秆基部和上部的节间其歪斜长度较小,秆中部第9~14节的歪斜长度均较大。在节位数1~30的范围内,平均节间直径随着节位数的增加而减小。节间通常双面凹陷,凹陷深度的变化表现为秆基部较小、然后逐渐增大,至秆中部的第10~23节最大,第23~30节又逐步减小;具体表现在秆基部的第1~2节于具分枝的两侧略微凹陷,第2~3节之间有一处不凹陷,随后凹陷方向发生旋转,即第3~30节于具分枝的垂直侧方向上凹陷、且以第10~23节为甚。除基部第1~2节外,第3~30节的节间下部凹陷,故上部粗于下部。秆呈扁圆形,第1~2节近圆形,于具分枝两侧的垂直方向上略微扁圆,且节间上部的扁圆指数略大于节间下部;在第2~3节之间扁圆方向发生一次旋转;第3~30节于具分枝的两侧方向上扁圆,且节间上部的扁圆指数均小于节间下部。秆的扁圆指数在第3~15呈逐渐增大趋势,第15~23节扁圆指数均较大,第23节~30节的扁圆指数又逐渐减小,至第30节接近圆形。拓印图和摄影照片均显示显示元宝毛竹的节呈波状。【结论】本文建立了具有节间歪斜且凹陷、秆扁圆形等特异性状的元宝毛竹秆型测量和分析方法,弥补了已有方法仅适于圆筒形秆型的不足。通过该方法首次获得了元宝毛竹详细准确的秆型特征的数量化信息,为其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他特异秆型竹子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邓英英 汤孟平 徐文兵 陈永刚 娄明华 赵明水
近自然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纯林是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特殊的植被保护类型。研究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竹秆空间结构特征,可正确认识近自然毛竹纯林地上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近自然毛竹纯林设置样地(样地大小为100m×100m),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毛竹坐标(x,y,z),采用8邻域边缘校正方法,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秆龄混交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分析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竹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近自然状态的毛竹纯林活立竹、枯死竹和整个毛竹林的角尺度均值分别为0.554,0.556和0.553,均为聚集分布;活立竹的平均大小比数为0.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桂仁意 邵继锋 俞友明 朱永军 董墩义 方伟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秆形通直、材性优良,是利用范围最广、经济价值最大的竹种(刘亚迪等,2008);但同时因毛竹秆高大、枝叶繁茂,是受风雪灾害影响较大的林种之一(肖本权,2003)。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了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涉及湖南、安徽、浙江、江西等19个省(区、市),受灾森林面积1860万hm2(祝列克,2008),受灾中心区域为毛竹的主分布区,占我国毛竹林面积的70%以上。据统计,全国竹林受灾面积约400万hm2,其中80%为毛竹林(李潇晓,2008)。在竹林培育中,为应对雨雪冰冻灾
关键词:
毛竹 钩梢 竹材 物理力学性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紫球 陆媛媛 范伟青 叶慧群 吴礼栋
为了解肥料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选择施用尿素、黄腐酸钾型豆粕有机肥及不施肥的5年生毛竹进行竹材密度、顺纹抗剪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拉强度测定。结果表明:施肥与不施肥毛竹相比较,其材性弦向抗弯弹性模量基部显著增大(P0.05);顺纹抗剪强度除基部外;其余部分均差异显著(P<0.01),施化肥与有机肥比较,尿素的差异变化率达±8.0%以上,最大的-17.1%,而黄腐酸钾型豆粕有机肥为±4.9%以下,最小的-0.85%,化肥比有机肥的增加了1倍。这说明施化肥的毛竹材性的变化较大,不施...
关键词:
木材学 化肥 有机肥 毛竹 物理力学性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帆 汤孟平
【目的】解析秆形结构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主导因子,并以竹节所处高度与竹高的比值(即相对高,取值为0~1)代替实际高,分析秆形结构因子及其依赖于相对高的分布规律,可以辅助判断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生长发育状况。【方法】在浙江省不同区域共选择10个县市(区)设置毛竹林调查样地,测量样竹的竹节数、竹节长和中央直径等秆形结构因子,用抛物线和直线拟合秆形结构因子依赖于相对高在竹秆上的分布规律,通过相关性分析解析秆形结构因子之间的关系,应用因子分析解析秆形结构因子中的主要因子。【结果】毛竹竹节数集中在53~67节,符合正态分布,95%置信水平下毛竹竹节数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58.1, 60.4);竹节长和竹节中央直径依赖于相对高分布分别具有抛物线和直线分布特征。竹秆高度每增加10%,竹节中央直径约下降10%。随着径阶的增大,最长竹节长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最长竹节的相对高没有明显差异,均为0.47~0.52;胸径与竹节数、1/2高节长、最长竹节长和胸高竹节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胸高节号呈极显著负相关(P
关键词:
毛竹 秆形结构 分布规律 因子分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苏文会 范少辉 刘亚迪 彭颖 封焕英
为评价大型丛生竹种车筒竹Bambusa sinospinosa作为板材原料的适宜性,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为参比竹种,研究了车筒竹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及秆形特征。结果表明:车筒竹地上各器官中,竹秆的生物量比例最大,占72.7%,其次为竹枝(15.9)和竹叶(11.4%);秆形特征主要分析了胸径、秆高、秆质量、尖削度和竹壁厚等参数,其中,车筒竹全高(y/m)对胸径(x/cm)拟合的直线方程为y=1.345 6x+1.706 8(R2=0.954 6,P=0.000 0)。与毛竹相比,在胸径小于8 cm时,车筒竹全高比毛竹略小,而随着胸径的增大,全高逐渐大于毛竹;车筒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格日乐图 吴志民 杨校生 傅懋毅 冯志龙
生物量作为生态系统研究的本底数据,是研究碳汇的基础,也是评价植物生长状况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特别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形成,加速了国际社会森林碳交易进程,使碳汇与生物量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竹类植物生物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关于生物量与碳汇关系研究起步较晚。
关键词:
茶秆竹 地上生物量 广宁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庄若楠 金爱武
为了探讨施肥对毛竹无性系秆型特征的影响规律,探寻一种标准来反应一定区域综合水热条件。在浙江省遂昌县选取林分密度及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施肥和未施肥标准样地(面积>4000 m2)各3块,对测量的毛竹胸径和秆长、节数、去梢后长度、去梢后节数、枝下高等秆型结构建立回归方程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胸径与秆长、节数、去梢后长度和节数、枝下高、重量以Peal-Reed模型拟合最佳,秆型指数1、2不能很好拟合。拟用秆型指数2来反应一定区域综合水热条件。(2)施肥对毛竹秆高、节数、去梢后长、秆型指数1、2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径级为10和11的去梢后节数显著(P=0.02,P=0.03),施肥对秆重的影响显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贵宾 钟浩 吴志庄 吴良如 潘雁红 田新立
选取11种优良混生地被竹,比较不同竹种在同质环境条件下的光合和荧光特征差异,以层次分析法评价高光效竹种,为进一步研究竹子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及优良竹种多指标、多方位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黄条金刚竹、铺地竹、美丽箬竹和白缟椎谷笹的净光合速率(Pn)均在14.00μmol·m-2·s-1以上,白纹阴阳竹和倭竹的Pn仅为8.10μmol·m-2·s-1左右.(2)美丽箬竹、白缟椎谷笹和黄条金刚竹等的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相对较高,菲黄竹、白纹阴阳竹和倭竹等相对较低.(3)黄条金刚竹的光补偿点最低,光饱和点最高;倭竹的光补偿点最高;白纹阴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闫实 杨正勇 周晓剑 陈新义 杨杰芳 贺磊 黄慧
【目的】研究竹龄及竹秆纵向部位对簕竹Bambusa blumeana材性及纤维性能的影响,为簕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通过范式洗涤法、纤维离析与显微观察、碱煮法对竹龄(1、2、3、4 a)和竹秆纵向部位(基部、中部、梢部)的簕竹密度、纤维形态、化学组分、力学性能、纤维束拉伸性能进行性能分析。【结果】随竹龄的增长,簕竹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木质素质量分数、拉伸强度、顺纹抗剪强度随之增大,纤维素质量分数逐渐降低。竹龄为2、3、4 a的簕竹,其竹秆不同纵向部位的平均长度差异极显著(P<0.01)。簕竹的纤维形态受竹秆纵向部位的影响较为明显。簕竹竹秆纵向部位基部至梢部,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木质素质量分数、抗弯强度、顺纹抗剪强度及纤维束拉伸强度和模量均增大,纤维素质量分数逐渐降低。竹龄和竹秆纵向部位对半纤维质量分数、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簕竹纤维性能优良,在纤维化开发利用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簕竹不同竹龄及竹秆纵向部位性能差异显著,其中竹龄为3和4 a的簕材可作为加工开发的优先选取材料。图5表3参40
关键词:
簕竹 竹龄 纵向部位 力学性能 纤维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苏文会 范少辉 张文元 周金明 汪忠健
Compared with the undamaged Phyllostachys edulis,the w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ended bamboo for 4-year-old by frost and snow were studied. It was shown that the w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ended Phyllostachys edulis were equivalent to or a little less than those of the undamaged bamboo. The ...
关键词:
毛竹 弯压材 力学性能 冰雪灾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