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7)
2023(8862)
2022(7825)
2021(7176)
2020(6253)
2019(14369)
2018(14121)
2017(27551)
2016(15188)
2015(17187)
2014(16912)
2013(16837)
2012(15488)
2011(14146)
2010(14162)
2009(13594)
2008(13466)
2007(12437)
2006(10757)
2005(9699)
作者
(45388)
(38204)
(37836)
(36071)
(23893)
(18317)
(17419)
(14753)
(14254)
(13589)
(12839)
(12730)
(12000)
(11984)
(11907)
(11891)
(11760)
(11166)
(10978)
(10950)
(9548)
(9367)
(9282)
(8738)
(8633)
(8515)
(8512)
(8469)
(7825)
(7685)
学科
(58032)
经济(57981)
管理(37815)
(36642)
(29283)
企业(29283)
方法(28824)
数学(25585)
数学方法(25337)
(18792)
银行(18647)
(17524)
(17313)
(17235)
中国(15261)
(14966)
(13338)
(12954)
贸易(12946)
(12592)
(12488)
金融(12486)
业经(11862)
(11125)
制度(11119)
农业(11102)
地方(11041)
业务(9836)
(9292)
财务(9265)
机构
学院(214296)
大学(212814)
(84298)
经济(82391)
管理(77411)
研究(72942)
理学(65785)
理学院(65054)
管理学(63727)
管理学院(63340)
中国(60441)
科学(46882)
(45054)
(44919)
(40050)
(38745)
农业(36104)
业大(35446)
研究所(35377)
中心(34969)
(33743)
财经(31833)
(28701)
北京(27882)
(27346)
(27138)
师范(26797)
经济学(26614)
(25537)
经济学院(24201)
基金
项目(140338)
科学(107205)
研究(99860)
基金(99054)
(87629)
国家(86913)
科学基金(72205)
社会(60651)
社会科(57373)
社会科学(57352)
(56605)
基金项目(52066)
(47477)
自然(47380)
教育(46661)
自然科(46258)
自然科学(46242)
自然科学基金(45384)
编号(41696)
资助(41572)
成果(33931)
重点(32277)
(30541)
(30498)
(29029)
课题(28801)
科研(27741)
创新(27159)
计划(27079)
大学(25993)
期刊
(92130)
经济(92130)
研究(62065)
(41660)
中国(40357)
学报(39515)
科学(33044)
(32165)
金融(32165)
(31763)
大学(28286)
学学(26969)
农业(26495)
管理(25822)
教育(21516)
技术(17610)
业经(16310)
财经(15859)
经济研究(15265)
(14237)
(13507)
问题(12276)
(11608)
理论(11083)
(10615)
商业(10331)
技术经济(10293)
实践(10147)
(10147)
业大(10010)
共检索到321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蔡能  王晓明  曾慧杰  李永欣  
通过干旱、低温、水分胁迫处理,测定了3个金银花新品种金翠蕾、银翠蕾、白云的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金翠蕾含量最高,抗旱性最强,其次是银翠蕾,白云抗旱性最弱;水淹胁迫下,白云体内脯氨酸含量上升最快,峰值最大,抗涝性最强,金翠蕾和银翠蕾抗涝性弱于白云,抗涝程度大致一致;冷冻条件下,金翠蕾离体叶片积累更多脯氨酸,抗寒性最强,其次为银翠蕾,白云抗寒性最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瑞  王晨兆  马玉花  
筛选中国沙棘全长转录组数据中差异表达的HrP5CS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不同胁迫下各部位表达模式的研究,同时测量叶中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HrP5CS基因全长为2 127 bp,编码708个氨基酸,不含信号肽、无跨膜结构的稳定疏水蛋白。与30个同源序列比对表明,氨基酸长度、理论等电点和分子质量相近;聚类分析表明,P5CS蛋白存在明显科属特性,在同科不同属内亲缘性较近;多重序列比较中中国沙棘HrP5CS与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亲缘性最近且序列一致性最高。荧光定量结果表明,HrP5CS基因在中国沙棘各部位特异性表达,在中国沙棘根和叶中总体呈上升状态、在复水后下降至正常水平,在茎中第2天达到最高值后持续下降至最低值复水后回到正常水平。脯氨酸含量在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持续呈阶梯式上升的趋势,SPSS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发现,根和茎中HrP5CS基因表达量与叶中脯氨酸呈正相关关系,而在叶中则呈负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说明HrP5CS基因表达和脯氨酸的积累对中国沙棘抗旱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湘莹  何钢  王晓明  乔中全  
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金银花不同品种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0个重复性高、扩增效果好的引物,对23个金银花品种的样本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74条稳定的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69条,多态性比率为97.1%,23个金银花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471 3~0.100 0之间,平均遗传相似数为0.629 9,平均基因多样度(He)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是0.379 3和0.556 3,表明品种间的遗传基础较宽及遗传多样性较高。聚类分析(UPGMA)表明:23个供试金银花品种划分为忍冬、美国忍冬、灰毡毛忍冬3大类。可见,利用ISSR标记可有效地分析金银花种质资源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万雪芹  叶燕萍  梅利民  邢永秀  
在金银花现蕾初期进行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芸苔素内酯(BR)喷施试验,探讨GA3和BR对金银花花期及绿原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GA3使金银花始花期提前3~5 d,而BR使其延迟2~6 d;GA3和BR分别使千蕾重平均增加2.17、2.53 g;1000 mg/L GA3和0.5 mg/L BR分别使金银花花蕾绿原酸含量由3.38%(清水对照)提高到5.62%、4.90%。选择适宜浓度的GA3和BR,可以显著提高金银花千蕾重和品质,促使花期提前或延迟,实现金银花生产中的"分批成熟,分批采摘",有效解决花农春季农忙金银花"丰产不丰收"的问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班青宇  耿建峰  侯喜林  成妍  王倩  
用不结球白菜杂交品种暑绿的112个双单倍体纯系构建了包含186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了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两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结果表明:叶片脯氨酸含量由位于第5连锁群上与分子标记C20相距7.2cM的QTL控制,其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分别为0.37%和8.32%;可溶性蛋白含量由位于第3连锁群上与分子标记AE153相距0.8cM的QTL控制,其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分别为0.004%和8.1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鸣韬  孙化田  张定法  
对金银花上一种新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系统描述了其症状表现。并对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该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左右;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3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范围为25~30℃。病菌在pH值2~12范围内均能生长,其中以pH6~9生长较好;孢子萌发的pH值为5~10,以pH9为最适。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产孢影响较大。而紫外线对孢子有明显杀伤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珍  蔡庆生  孙菊华  崔照平  
4/2℃ (昼 /夜 )诱导 10d ,高羊茅叶片、根颈中以蔗糖、果糖为主的可溶性糖类和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 ,淀粉含量缓慢降低 ,总可溶性糖与淀粉的比值明显增加 ,相应部位的抗冻性显著增强 ;根系中可溶性糖类含量和LT50 都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 ,可溶性糖类含量的增加是造成高羊茅抗冻性增强的重要因素 ,叶片、根颈和根系中可溶性糖类含量及积累动态的不同可能是构成其对冷锻炼响应不同的重要生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立全  霍治军  常彩涛  张成合  李明  刘文明  
对辣椒雄性不育系9601 A和保持系9601 B的小孢子发育过程及其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粗蛋白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9601 A的雄性败育发生在减数分裂末期II阶段,导致败育的主要原因是花药绒毡层细胞的高度液泡化,致使小孢子在发育过程中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供给而死亡;不育系花药可溶性蛋白和粗蛋白(总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保持系,而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则高于其保持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彩霞  张彦才  刘灵娣  王丽英  陈丽莉  李若楠  温春秀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金银花产量及药用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施生物发酵鸡粪(N-P2O5-K2O=1.58-3.08-1.72)4.5 t/hm2基础上,施化肥氮(N)为0~450 kg/hm2的范围内,金银花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施氮(N)450 kg/hm2处理单株产量最高,而绿原酸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磷肥能有效地提高金银花的产量,施磷(P2O5)为360 kg/hm2时单株产量最高,施P2O5量在0~180 kg/hm2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付林江  李厚华  李玲  于航  王拉岐  
花色作为观赏植物的主要性状之一,既是衡量观赏价值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别植物种类的重要依据(张超等,2012)。研究表明:影响花色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chlororphyll)、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类黄酮(flavonoids)与生物碱(alkaloid)(赵昶灵等,2003;Tanaka et al.,1998)。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灵娣  李存东  高雪飞  
利用防雨旱棚,研究了水分胁迫下3个不同铃重基因型棉花不同部位内围果枝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两处理下,各品种不同部位棉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反映了棉花不同部位对水分胁迫适应能力的差异。干旱使各部位3个品种各铃期内围果枝叶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其中,下部果枝叶中大铃品种和小铃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的幅度大于中铃品种,各品种的中部果枝叶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比下部平缓,表明此部位果枝叶生理状态在棉铃发育过程中相对稳定。在水分胁迫下,各时期不同品种各部位果枝叶中脯氨酸含量均比对照增加;大铃品种各部位果枝叶在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小于中、小铃品种。不同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世杨  刘庆  张小玲  罗天宽  唐征  荆赞革  裘波音  吴海涛  徐谦  
以耐盐性较强的‘SH-80’和耐盐性较弱的‘MT-65’花椰菜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盐胁迫对花椰菜苗期幼苗的叶长、叶宽、总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根干质量、根冠比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SH-80’和‘MT-65’的叶长和叶宽显著减小,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生物量和根冠比变化因品种和盐浓度而异,总体为低浓度盐胁迫(68 MMol·l-1)抑制作用不大,甚至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盐胁迫(204 MMol·l-1)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两个品种之间相比,盐胁迫对‘MT-65’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SH-80’,脯氨酸含量则是显著低于‘SH-80’,表明,‘SH-8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广  朱万泽  谢静  王尧尧  
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是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和西藏东南部的特有树种。以川西折多山川滇高山栎灌丛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海拔川滇高山栎叶片、嫩枝、树皮以及细根的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随着海拔升高,灌丛地上组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海拔细根含量差异不显著;除细根丙二醛含量外,其余组织丙二醛含量和所有组织脯氨酸含量均与温度和降水呈负相关关系。生长在高海拔的川滇高山栎灌丛遭受低温和干旱胁迫,组织丙二醛和脯氨酸与川滇高山栎受胁迫程度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喜悦  胡银岗  马翎健  李宏斌  何蓓如  
研究了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有关生理生化机制。对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在拔节至散粉期给予日平均温度17.5℃和22.0℃处理,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脯氨酸及其活性氧代谢的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A3314的脯氨酸含量在日平均温度22.0℃处理条件(可育条件)下明显高于17.5℃处理(不育条件),且日平均温度22.0℃条件下的脯氨酸含量变化与其同型保持系TSP3314基本一致;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则相反。在可育条件下,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A3314的育性转换过程中伴随着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与该温敏不育系的育性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光辉  张璟  何军  冯俊涛  张兴  
以垂柳为材料研究4种注干药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虫啉.敌敌畏和敌畏.氧乐)树干注药后其叶片内几种保护酶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药剂树干注药后垂柳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敌畏.氧乐对SOD影响最明显,药后1 d活性上升了85.01%,6 d活性下降了35.99%,20 d上升了32.00%。各药剂处理均可提高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抑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吡虫啉对PPO刺激作用最明显,药后10 d活性上升了21.87%;对POD抑制作用最显著,药后6 d活性下降了24.78%。敌畏.氧乐对PAL活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